第53章
林国安道,“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人家征求意见,我们就同意了。对我们来说也没啥好处,也就给了二十块钱的奖金。”林晚心虚。这当然是吹牛的,不过也是他们一家三口合计的。毕竟现在已经买房了,为了尽快让房子正大光明,他们需要不断的让自己手里的钱合法化。比如说林晚的奖金,比如说林国安涨工资之类的。
听到上报纸竟然还给奖金,大家都惊呆了。
这上报纸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奖励了。这么好的事儿,晚生竟然还拿钱,难道不是应该晚生给报社拿钱吗?
乡亲们看着林国安身边的小萝卜头林晚,顿时觉得这就是个招财童子。
大家更想知道林晚到底在报纸上发表了啥了,能这么多钱,到底是写得多好啊。于是问林国安林晚写了啥。
林国安就将报纸给掏出来了,“正好带回来了,等我有时间给你们念念。”
老队长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呢,还准备着等生产队那边的报纸过来了就拿回来让人给念念的。毕竟这是队里的荣誉。
知道林国安带报纸回来了,高兴的不得了,老脸上乐呵呵的,就和自家孙子上报纸一样的,还特意趁着下工的时候集合的时候,在村口的大树下,让林国安给大家念念。
林国安特别不喜欢读书,但是这次倒是特别的乐意,拿着报纸,清了清嗓门,就给大家念了起来。
林晚的文章写的很直白,没有啥绕口的词和句子,都是记录了未来的日常生活。
然而就是这些日常生活里面描绘的一幕幕,让大家听的十分兴奋。
住砖瓦楼房,还能顿顿吃大白米饭,吃肉包子,还能买自行车?有穿不完的衣服?
这估摸着主席同志都没过这种好日子吧。
哎哟,这种日子在梦里都是不敢想的。也多亏了晚生脑子这么能想,这么能做梦,这才真叫白日做梦。
林国安念完之后,老队长高兴的热烈鼓掌。
其他人也有些激动的鼓掌,写得好,写的真好。
这故事写的有趣,编的好。让人听了都不觉得累了。都跟着做了一场梦一样的,梦到那么美好的幸福生活。
于是有人问林晚,“晚生啊,你咋会想出这么美的事儿呢?”
“对对对,晚生,和咱讲讲,你咋想这么多好事啊?”
林爷爷已经激动的脸红眼眶也红了。立马让孙子给大家讲讲话。这么出息的事儿,咋能不好好分享一下呢?他们老林家可真是大大的露脸了。
林晚正羞耻呢,现在被赶鸭子上架,更加觉得为难,咋说呢,这都是以后未来会实现的真事儿。
林国安道,“儿子,和大家说说看。”
林晚脑袋里面迅速的思索一番,然后咳了咳,一本正经道,“我觉得只要学好知识,就能实现这些愿望。只要学好知识,就能研究新型的种子,化肥,布料,机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知识让我产生了这样美好的愿望。我相信,未来不远的一天,我们一定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的!”
“晚生说的好啊。”老队长又鼓掌。“晚生啊,原来你这么认真念书,是有这样伟大的志向,不错不错,真是太不错了。晚生,你好好念书,啥时候把那个新种子给咱弄出来!”
“对,晚生你多努力,以后长大了发明新型种子。”
林晚:“……”这个就不用了,似乎有位大叔已经开始努力了。
发言完毕之后,老队长就让大伙散去,结果大家都找林国安要报纸,要拿回去给自家娃好好看看,让自家娃学着写。
林爷爷一听,立马抢了一份揣怀里了。生怕被人都给抢走了,自家反而没有。这一份他得贴在家里,以后家里来亲戚朋友了,就给家里人看。
林国安道,“不好买,这报纸卖的太快了。都是单位工人定的呢。这样我给一份徐校长,让徐校长贴学校里面,学生们想去看都成。”
林晚:“……”这岂不是以后别人都能看?
大家都觉得这个注意好,连徐校长也十分支持。当即就找林国安要了那一份刊印了林晚作文的报纸。准备贴在学校的黑板上。
这么一闹腾,老林家一家人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是林爷爷和林奶奶都很高兴。让林国安再给他们念念林晚的文章。
林国安已经出尽风头了,这会儿这点风头看不上,不乐意。直接甩给林晚。
林晚不好意思的念自己写的文章。
林爷爷和林奶奶听的如痴如醉。觉得孙子这文章写的太好了,自家真是出了个文曲星了。这要是在过去,没准能考状元。
林家其他人都复杂的看着林晚。
老三这儿子真是越来越出息了,贼出息!
等林晚念完之后,林奶奶就一把将林晚拉进怀里,乖孙宝贝孙子的叫。
又扯着嗓子喊,“老大家的,煮鸡蛋!给晚生煮两个!”
林晚立马抱着奶,“奶,你真好。”
旁边林秋生、林冬生和林夏生都一脸郁闷。
奶真偏心……
中午林国安一下子就跟着老大家里搭伙吃饭了。毕竟他们粮食已经带走了,炉子也弄城里去了,这边做饭不方便。
大房两口子倒是没啥意见,老三一家子搬走了,回来就是客人了。也就这么一顿两顿的。又是跟着爹妈一起吃的,也吃不了他们多少。
林国栋一脸羡慕的看着林国安,“老三,你这儿子真是养得好。”
林国安道,“随便养的,一不小心就养成这样了。”
林晚嘴里塞满了鸡蛋,眼睛盯着他爸看,心道他爸终于说了句良心话。真是随便养的。
不过林国栋却不信林国安这难得说出口的真话,而是问道,“老三,你会教孩子,你就和我说说,这到底娃咋样才能出息。你看你大侄子和大侄女都这么大了,我真是愁。”
李春菊也是期待的看着林国安。
随着林晚越来越出息,林国安两口子的形象也在无形中拔高了。
反正李春菊现在对着两口子没以前那嫌弃劲儿了。
林国安看了看苦着脸的林秋生,还有一脸老实模样的林晓春。
林秋生年纪还小,还在念书,倒是不着急。
林晓春作为林家的大孙女,刚满了十六岁了。特别老实本分勤快。
这年龄已经开始说亲了,一般会先定亲,然后过两年直接结婚。
林国安道,“晓春这么勤快,结婚早了可不成。去了人家就是吃苦干活的份儿,多亏啊。”
林国栋和李春菊:“……”
林奶奶顿时不高兴了,“女娃勤快点才是好事,你以为都和你媳妇一样呢。”
刘胜男刚吃完一口菜,听到这话也不乐意了,“妈,我这是用我的智慧过日子。我要是没本事,也养不出晚生这样的娃。”
林奶奶:“……”也不知道是走了啥大运了。
林国安道,“勤快有啥好,女娃勤快就是嫁人去干活的。妈,你不能这么想,我和你说,女人就是要让自己过的好。看我们家胜男养的多好,还和二十多岁大姑娘一样。你看现在我多稀罕她。”
刘胜男一脸骄傲。
林晚嘴里的鸡蛋都差点吐出来了。
桌面上其他人都被这一口狗粮给寒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林晓春倒是被她三叔这论调给惊到了,她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勤快,像三婶这样是不成的。但是偏偏现在三婶反而过的比她妈好……
李春菊艰难道,“老三,那你说晓春该咋样呢,这也不是谁都和你这样想的。”
“让晓春学本事呗。女同志有了本事,在家里还不是说一不二?你看咱妈就是因为没本事,这辈子都听咱爸的。”
林奶奶和林爷爷直接拍桌子要教训他。
林晚吓了一跳,“我爸喝多了。”
林国安道,“我没喝酒啊。”
林晚:“……”
林爷爷和林奶奶看在孙子的份上,倒是忍住了,继续拿筷子吃饭。
他们觉得这儿子这辈子唯一的贡献就是生了个好儿子了。
林国栋问道,“晓春学啥本事啊?”
“看看咱公社以前谁家有手艺的,给点学费,去好好跟人学个手艺呗。就我们县城认识的一个朋友,人家就是小时候跟着远房亲戚学杀猪,现在都成工人了。”
林爷爷瞪着他,“你说的倒是挺好,咋这么多年就没见你去学手艺?”
林国安道,“我懒呗。”
林爷爷:“……”
林国栋和李春菊都有些犹豫。
这种有手艺的人倒是有,比如说李春菊娘家那边就有个老太太,以前是开裁缝店的,会绣花,会做衣服。手艺特别好。以前还有人找她偷偷做衣服。但是后来被人举报了,还被批斗过。
就没人再敢找她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林国栋和李春菊都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两人也把自己的想法和林国安说了。
林国安道,“怕啥,现在那些反动分子都被打倒了。”
林晓春眼带期待的看着自己的爹妈。她想学手艺。
李春菊看了看自己闺女,犹豫道,“等忙完了,我回娘家去看看。”
林国安道,“嫂子,下次我和你一起去。”
李春菊道,“老三你去干啥啊?”
“我去帮着说好话啊。人家手艺都是不外传的。”
李春菊顿时觉得老三现在特别的仗义,比以前有人情味。“晓春,快谢谢你叔。”
林晓春高兴的笑道,“谢谢叔。”
林晚眯着眼睛边吃自己第二个鸡蛋,边眯着眼睛看他爸,觉得他爸不对劲儿。
他对面,林秋生也眯着眼睛看他……手里的鸡蛋。
第83章
大房这边说的热热闹闹的,二房在厨房里也听到了。
林冬生道,“我要是也能学手艺就好了,我也想学手艺。”
他就是不喜欢念书。咋样都念不进去。”
张秋燕顿时捏了一下他的耳朵,“咋能这么没出息呢。咱不说和晚生比,咋样也不能太差了。你给我好好念书。你现在连夏生都不如。”
林冬生道,“夏生和晚生性子本来就像。”
已经六岁的林夏生还是个单纯的孩子,他高兴的摸着自己的脑袋,“我和三哥像吗?”
“像!”林冬生点头,“晚生小时候也和你一样傻乎乎的,像个小呆瓜。”
林夏生:“……”
张秋燕又要敲他的脑袋,但是想到儿子本来就这么笨了,可不能再打了。“反正你也给我好好念书,你看现在村里哪个男娃不念书的?”
林冬生苦着一张脸,心里还是想要像三叔说的那样,去学手艺。他宁愿做点儿手艺活,也不要天天和书本打交道。
吃完饭之后,林冬生就跑出去找林晚和林秋生玩。自从林晚去了城里之后,他们兄弟几个好几天没见面了呢。
林夏生也跟屁虫一样的跟着哥哥一起。林冬生赶了两次没赶走,只能带着一起。他很想不通,为啥夏生不去找他自己的小伙伴,非要跟着他屁股后面。
两人找到林晚的时候,林晚正准备和林秋生吹牛呢,看到又来了两个,就觉得应该找个舒服的地方,好好的吹。
刘胜男和林国安去了村里的小学拿奖状了,所以林晚就带着他们在自家屋里,四人爬上床坐在凉席上聊天。林夏生乖巧的拿着大蒲扇给他们三位哥扇风。
林秋生和林冬生都找林晚打听城里的生活。
林晚就绘声绘色的将自己在城里的日子说了一遍。比如城里到处都有卖吃的,他还吃过冰棍厂的冰棍,特别甜。他还认识了热情的小伙伴,小伙伴家里有特别多的好吃的,总是让他去吃,他要是不去,人家还不乐意。
林秋生和林冬生羡慕的不要不要的。这种小伙伴给他们来一百个都不嫌多。
林夏生直流口水。
林秋生道,“晚生,我真是羡慕你。”
林晚道,“要是羡慕我,就好好念书。”
林冬生一听又是念书的话,顿时苦着脸不说话。他觉得他可能是捡来的,要不然为啥大家都能念书,就连和他一样蠢的秋生哥都勉强考个七十多分了,为啥他就总是不及格。
倒是林夏生一脸好奇,“三哥三哥,要咋念书才能去城里吃好吃的?”
“当然是考第一。”林晚牛气道。
林夏生张着嘴巴默默的算了算,他现在总是考全班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也就是说,他要比二姐考的更好,才能进城里吃好吃的。
以前他都不知道考第一名有这好处,以后他一定要用心考试。
生产队小学这边,刘胜男也正和大家热闹的聊天,这会儿学校也在忙着招老师的事儿,所以徐校长忙完工作,中午也要过来给新来的老师指点工作。
这次为了新的一年级的学生,加上顶替刘胜男岗位的老师,一共又招了三个老师。都是上次落选的知识青年。
对于刘胜男的退出,三人都觉得感谢。毕竟少一个老师,他们就多一个机会嘛。
所以刘胜男来拿奖状的时候,大家都热情的恭喜她,顺带又把林晚给夸赞了一遍。
刘胜男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过奖过奖,真是过奖了,其实没啥,毕竟这是我早就料到的结果,哈哈哈哈。”
胡有梅在边上听着,郁闷的直歪嘴。然后想到自己的那封信不知道到了家里没有,不知道家里会怎么安排,心里就更郁闷了。
刘胜男临走的时候,还和胡有梅打招呼,“有梅啊,啥时候来县里玩,我招待你。”
“不稀罕!”没准她还能回市里呢!才不稀罕小县城。
……
因为林国安两口子的仗义,林国栋和李春菊对两人也热情了一些,还留他们多住一晚上,晚上继续一起吃饭。
林国安现在对占便宜这事儿已经没那么热情了,毕竟还有更大的便宜要占呢。
还要去拿他儿子的奖金,于是婉言拒绝了。
等一家三口走了,李春菊还和他男人道,“国栋,老三这是真的变了。”
“是比以前老实了。”林国栋点头。
这边一家三口到了公社之后,又看到了公社上面的横幅了。这次挂两个横幅。一个是关于林晚毕业考试全县第一名的横幅,这横幅颜色浅一些,是之前那一条一直用的旧的横幅。另外一条横幅颜色深,一看就是新的。内容也是新的——热烈庆祝北桥公社小学五年级一班林晚同学作文荣登江北日报。
看着这两条横幅,林国安两口子精神特别好,交换着揉林晚的脑袋瓜子,把他的头发揉成鸡窝一样。
“儿子,有出息!”
林晚:“……”
到了小学,朱校长还在忙学校工作,知道三人来了,一脸的热情。特别是看到林晚的时候,眼睛都在放光。这娃真是太让人惊喜了,临毕业的时候,竟然给他这么大的惊喜,真是惊坏了。
他们北桥公社小学名声都传到市里去了。
林晚被看的内心颤抖。
朱校长心情特别好,可劲儿的夸林晚,夸他有出息,夸林国安和刘胜男会教育孩子。夸林家人家风好……反正就是没提奖金的事儿。
最后林国安忍无可忍,笑着道,“还好还好,都是多亏学校的教育,还有县里包括学校之前给的奖金的支持,才能让他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了,这次奖金多少啊?”
朱校长:“……”他还有好多话没说玩呢。这学生家长真是不经夸。
谈钱多俗气,这会儿要谈的是孩子的成就!
然而看到林晚双眼放光之后,朱校长默默的去抽屉里拿钱和奖状。
送走一家三口的时候,朱校长还特别舍不得。这么优秀的学生,就这么走了,以后也不知道时候再遇到这样的苗子哟。
想想小学又回到曾经那默默无闻的样子,朱校长心里越想越不乐意。这一整年都是全县第一,突然就落后了,这也太丢人了。
不成,还是要加强培养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智商不如林晚同学就放弃了,越是智商不高,越要抓紧教育。没准能培养几个不比林晚同学差多少的尖子生呢。
这次林晚得的奖金一共四十五块钱。拿了钱和奖状之后,一家三口就直奔供销社那边买罐头。回县城的路上,林晚就坐在车后座吃自己的罐头,刘胜男则坐在前面,自己吃一口,然后喂林国安喝一口罐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