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2章

    端老爷子是个好人,不论是为官还是做人,她更知晓他对萧渊来说意味着什么,怕是里面那位都不一定能比的上端老爷子的授业之恩。

    上一世他逝世,萧渊沉寂了好一段时日。

    而他们关系彻底恶化,也是因为端老爷子死后,他陪伤心欲绝的端梦梦去香觉寺散心被她撞上。

    她念叨了好久好久,想和他一起去香觉寺求姻缘花,挂上姻缘树,以求三生三世,那时京中许多男女都去了,她也想去。

    可他不肯,说政务繁忙,说端老爷子刚走,他没有心情,却隔日和端梦梦出现在了香觉寺。

    她至今还记得那日的情形,她手里捏着给他们二人求来的姻缘花,呆愣愣的看着他陪着端梦梦远远走来,

    端梦梦手中那朵姻缘花,红的格外的刺眼,她怒气达到了顶点,不止撕了那朵姻缘花,还打了端梦梦一个巴掌。

    那日香觉寺人很多,有不少达官显贵,也是成婚以来,萧渊第一次对她疾言厉色,让她当众下不来台。

    思绪慢慢飘远,只是再次回忆起,远没有了以前的气愤不平,心绪平稳的竟是没有任何波动。

    萧渊薄唇紧抿,没有动,墨眸中却很是纠结犹豫。

    沈安安主动开口,“端老爷子对你有恩,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时候,他定是希望你在身边。”

    “嗯。”他淡淡应了一声,却并没有动,幽深急躁的目光看向冗长的宫道。

    端老爷子对他重要,他也知沈老夫人对沈安安亦是珍贵,他担忧他不在,若是有什么突发事件,沈安安会为了沈老夫人不计后果的冲动。

    “主子,”庆安挥退了府里的小厮,再次上前禀报,“端老爷子怕是熬不了多长时间了。”

    “你快走吧。”沈安安催促他,“我在这守着就是,人命关天,莫成为遗憾。”

    她不想萧渊因为她的缘故错失端老爷子最后一面,那会让她愧疚,甚至是以后都不知该如何面对。

    萧渊五指收紧,重重吐出一口浊气,“那我先走一步,我让庆丰在这守着,若出什么事儿,他会护你周全。”

    她抬头便朝庆丰看去一眼,眉头微微皱了皱,最终没有说什么,点头答应,然后道谢。

    萧渊这才转身离开。

    庆丰兀自走到了沈安安身后站定,一副听任调遣的模样。

    沈安安拢着领口的大氅,杏眸有些恍惚。

    今时今日的萧渊,确实给了她一种他心悦她,且十分深情的错觉。

    可她见过他面对端梦梦时的儒雅温和,远不是现在这般,时不时挤兑,动不动冷脸。

    只是沈家如今的危机,让她顾不得去琢磨思考这些。

    “姑娘,沈老夫人出来了。”庆丰提醒。

    她猛然抬头,瞧见从宫道上缓慢走来的沈老夫人,眼圈立时酸涩发红,漂浮了许久的心才慢慢落了地。

    “祖母。”她扑了上去,带着哭腔,“您怎么一个人进宫去了,都不告诉我,您知不知我都要担心成什么样了。”

    “乖。祖母只是去给我们沈家求个情。”沈老夫人抚摸着沈安安的后背,平稳住她的情绪。

    “祖母这不是好好的出来吗,都一把年纪了,皇上不会对我怎么样的,放心。”

    沈安安有好多话想问她,可四周都是宫人,只能搀扶着老夫人上了沈家的马车,“外面冷,先上车再说。”

    待将老夫人扶上了马车,她便转头对庆丰说,“麻烦你回去禀报你家主子一声,今日之事多谢了。”

    她微微颔首,庆丰赶忙弯腰鞠躬,“沈姑娘不必客气,属下一定将姑娘谢意带到。”

    她点点头,转身进了车厢。

    马车轱辘缓缓转动起来,老夫人凝视着沈安安眉眼,突然问道。

    “安安,祖母瞧着四皇子对你是真心喜爱,你对他…可也是一样的心思?”

    沈安安怔了一下,旋即缓缓摇头,“祖母,如今我们沈家尚且如履薄冰,我暂时还不想考虑这个问题。”

    老夫人皱眉,“可你之前不是说和四皇子两情相悦吗?”

    沈安安垂眸,别开脸看向窗外,没有接话。

    那时都是为了沈家,如今沈家大难不死,想来皇上不会再让父兄屹立朝堂。

    沈家对萧渊没了助力,那么当初的交易自然也就做不得数了。

    沈老夫人一瞧沈安安神色,心里就都明白了,重重叹了口气。

    “也许那时,我就不该让你回来,不搅合进这些是非中来,说不定如今你已经嫁人生子了。”

    “往后有祖母陪着,我们一家人可以离开京城,回江南生活,您总是会等到那一天的。”

    只是大哥和林姑娘…她微微垂眸,心里难受,更替大哥惋惜。

    老夫人闻言眸中闪烁了一下,嘴角浮上些许笑意,“安安,世间唯真挚最是难得,太理智等老了终是会成为遗憾的,趁着年轻,一定要好生思量再做决定。”

    沈安安闻言,心里有些不舒服,抬眸看着沈老夫人,“祖母的意思,是想我考虑四皇子?可您不是不喜欢皇族吗?”

    当初沈贵妃嫁进宫,祖母可是放了话要和她断绝母女关系的。

    “不喜欢,是因为皇族人生性凉薄,重权而轻待感情,往日都说你姑母得盛宠,可如今赐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没有丝毫心软。”

    她将沈安安搂进了怀里,继续说,“可祖母瞧着,四皇子和那些人是有些不同的,若他待你真心实意,能给你安身立命之所,在破云诡谲的京中护着你,也不失为良配。”

    “祖母。”沈安安垂着头,声音艰涩,“他是很好,可若不是对我,那就是砒霜毒药。”

    “我也没打算待在京城,若是父兄被革职,那我们一家子就都回江南,他们就算闹翻了天,左右也牵连不到咱们沈家身上。”

    沈老夫人听着她的话,眸光慢慢深远,低叹一声,“是很好,可只怕,皇上不会给沈家全身而退的机会。”

    “为何?”沈安安皱紧眉,“我父兄都已经把权势都还给他了,他为何不同意沈家离开。”

    “祖母也只是说说,猜测而已。”沈老夫人摇摇头,搂着沈安安一下下顺着她青丝。

    “安安,若当真让祖母猜中了,你要好生考虑考虑祖母今日的话,情爱虽让人愉悦,可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万不要犯轴。”

    第113章兄妹谈话

    沈安安抬头想看沈老夫人,却被沈老夫人制止,“别动,祖母累了,让祖母再抱你一会儿。”

    她便也没在动,安安静静的任由沈老夫人抱着。

    路上沈安安将沈文和沈长赫已经回家的消息告诉了沈老夫人。

    这会儿回到府里,几人都梳洗换了衣服站在门口等着呢。

    沈夫人搀扶着老夫人下了马车,沈文立即迎了上去,昔日俊朗的面容此刻看起来老了十岁都不止。

    “娘,您怎么进宫去了,皇上有没有为难您?”

    沈老夫人摇摇头,上下打量着沈文,确实没什么大碍,便又朝沈长赫看去。

    沈长赫立即上前几步,“祖母,孙儿也无事。”

    “那就好。”她重重点头,“走吧,咱们回去,死里逃生,得吃个团圆饭。”

    安寿堂丫鬟忙碌起来,沈安安趁机将杨姑姑拉到院子里询问。

    “祖母在宫里都发生了什么?皇上究竟有没有为难祖母?”

    杨姑姑抿抿唇,微微摇头,“姑娘放心,当年皇上还是皇子时,曾欠老夫人一个人情,他并没有为难老夫人。”

    人情?

    沈安安皱眉细问,可杨姑姑却并不知晓其中具体曲折。

    她微微点头,“你进屋去吧,一定要好生照料祖母,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我。”

    “姑娘放心。”杨姑姑福了福身,便转身离开,进屋之前,她再次回头深深凝视了沈安安一眼,似微微叹了口气。

    老夫人在屋子里小憩,沈夫人在准备团圆饭,沈文则去了前院书房,就剩了兄妹二人两个闲人。

    “安安,”沈长赫在她身侧站定。

    方才一直顾着祖母,沈安安还没来得及和沈长赫说话,这会儿见着他,泪水断了线般掉了下来。

    “可寻了大夫看伤?”

    沈长赫淡淡一笑,指腹给她擦去眼下的泪痕,“我们只是被关了几日,都好好的,看大夫做什么。”

    “瞎说。”她吸吸鼻子,红唇咬的发白,“我都知晓,周允风意图屈打成招,把宁妃的死嫁祸到你和爹头上。”

    能被庆安,庆丰称之的酷刑,她不敢想是什么样子的。

    还有牢狱中被打的鲜血淋漓的人,爹和大哥所受的,也是那样的酷刑吗?

    沈长赫抿唇,好半晌才再次展颜,“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否则我和爹也不能安然无恙的站在这了,只怕是被抬回府的。”

    沈安安知晓他不想让家里担心,抿着唇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却十分执拗的说,“回去一定要请个大夫看看,万不能落下了隐患。”

    爹那边,想来娘是会安排的。

    沈长赫没有再拒绝,点点头应下,“好,你放心就是。”

    飘了一日的雪,此时院子里白茫茫一片,却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光秃秃的树枝上压着厚厚的积雪,风一吹就往下沉去。

    兄妹二人站在院子里,仿佛感知不到冷,都沉默的看着渐渐昏暗下来的天色。

    沈长赫目光移开,落在了沈安安身上的大氅上。

    女子身姿不比男子高大,黑色的大氅披在她身上颇有几分厚重,极不合身。

    那是四皇子的衣物。

    沈长赫眸子眯了眯,却并没有问什么。

    他知晓,此次沈家脱难,全靠四皇子出力,沈家都当谨记着这份恩情。

    “大哥,如今算不算一切都结束了,我们沈家是不是可以远离纷争,离开京城了?”

    她心中不安在今日达到了顶点,十分迫切的想要带着祖母离开,他们一家人离开京城,回江南。

    若是天高海阔,去哪都成,只要离开京城。

    “皇上对我们的处置还没有落下来,要离开怕是还要等等。”说到离开时,他垂着眼睫,声音略有艰涩。

    “不过这两日我和爹会先做安排,送你和娘,祖母先行离开。”

    沈安安没有接话,微偏了偏头。

    琉璃盏烛光勉强映照出男子坚毅轮廓,他面色绷的紧紧的,却掩不住的寂落。

    “那林家姑娘呢?大哥打算怎么办?”

    如今已快腊月中旬,再等半月不到,可就是他们原先敲定的婚期了。

    沈长赫面色沉了几分,隐在暗夜中看不真切,“沈家已是自身难保,就…不连累她了。”

    多一个人踏入这泥潭,不过是多一个人受苦,多一份牵挂,林大人在翰林院当职,没有半分实权,若是和沈家结亲,怕是在朝堂立足都难。

    “大哥。”沈安安伸手攥住了他的衣袖,红唇微抿。

    她替二人惋惜,可也知晓大哥说的对,确实不该将无辜的林家再拖下沼泽。

    只是那日大哥离开前,大哥还说着若是沈家脱困,就……

    她半阖着眸子,没有问他和爹在牢里都发生了什么,只是安静的陪他站着。

    一家人在一起。

    “姑娘,公子。”管家匆匆进院子,身后还跟着一个低垂着头的妇人,那人身量很高,瞧着有几分熟悉。

    沈安安盯着妇人看了一会儿,瞳孔微缩,“姑母?”

    沈贵妃慌忙后退两步,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沈长赫询问的目光看向了管家,管家立即说,“皇上恩赐,特许姑奶奶回家一晚,和家人团聚。”

    沈长赫深深凝视了沈贵妃一眼,吩咐管家将沈贵妃带进去见老夫人。

    人走后,沈安安不放心的转身要跟上,沈长赫立即拉住了她。

    “大哥,你不知,上次祖母去牢里看她,她把祖母气的吐了血,祖母身子不好,不能再受什么刺激了。”

    她没有把沈老夫人身子不好,恐时日不多的话告诉沈长赫。

    沈长赫将她拉回到自已身边,“我们在这里等等,若是有什么不对再进去不迟,姑母是祖母的亲女儿,祖母嘴上不说,心里应也是极其记挂她的。”

    何况沈贵妃不日就会被赐死,母女二人为数不多的相处,他们还是不要去打扰的好。

    沈安安陪了老夫人十几年,自然知晓祖母的心结就是姑母,她担忧的看着屋子,没有动弹。

    “皇上不是赐了姑母死罪吗,为何会突然特许姑母回来团聚?”

    死刑犯特赦回家,这还是头一回见,沈安安皱着眉,心里很是疑惑。

    莫不是杨姑姑所说的那份人情,是祖母特意去求回来的不成。

    反正善心发现那是绝不可能的,皇帝每一步都有他的用意,绝不会无缘无故。

    沈贵妃进去不久,老夫人屋子里的下人除了杨姑姑之外就都退了出来,里面安静的很,没有任何声音。

    沈安安一直盯着主屋,直到沈夫人身边的人来唤他们去前庭用饭。

    “我去叫祖母。”她立即朝主屋走去。

    第114章团圆饭

    沈贵妃趴伏在沈老夫人腿上,正低低的呜咽着,沙哑着声音一直说着对不起,全无半分往日的高贵。

    沈老夫人一下下抚摸着她的发,眼神前所未有的慈祥柔和,又透着淡淡哀伤。

    沈安安站在屏风后,一时没有动,听见祖母疼惜的声音对沈贵妃说,“你就听娘这一次,娘不会害你的。”

    沈贵妃哽咽着,“是女儿不孝,都是女儿的错,才让沈家步入如此绝境,母亲,我错了,是我错了。”

    “不哭了,好不容易回家一趟。”沈老夫人抬手给她擦了擦泪,“莫让你兄长和安安看出了什么。”

    “母亲。”

    沈安安心头一跳,绕过屏风走了进去,她看了眼半跪在地上的沈贵妃,对沈老夫人说,“母亲在前庭备好了晚膳。”

    “好.”沈老夫人笑着,眼睛却并没有去看沈安安,沈贵妃也垂着头,刻意躲避着沈安安的视线。

    直觉告诉她,二人有什么事情在瞒着自已。

    她抬头去看杨姑姑,杨姑姑立即弯腰去搀扶老夫人,“奴婢扶着您。”

    “走吧,你嫂嫂备了晚膳。我们一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

    沈老夫人朝沈贵妃伸出了手,沈贵妃连忙握住,站起身来扶着她,眼睛却一直看着地面。

    沈安安杏眸沉了沉,跟在二人身后走了出去,她视线定格在沈贵妃身上,一直到前庭都没有移开。

    “安安,怎么了?”沈长赫走到她身后低声询问。

    她摇了摇头,“没什么,我就是觉得祖母和姑母有些奇怪,好像在刻意隐瞒着我们什么。”

    她心里不安达到了顶点,尤其是方才沈贵妃撕心裂肺的道歉,更让她思绪烦乱。

    沈夫人早就得到了消息,多备了一副碗筷,她向沈贵妃屈膝行了一礼。

    “嫂嫂。”沈贵妃将她扶起,红肿着眼圈,想说什么,喉头却像是堵着一团棉絮。

    沈夫人笑了笑,化解了气氛的凝滞,“回来就好,夫君念叨了多年,可算能回家来了。”

    沈贵妃泪瞬间又落了下来,在老夫人身侧坐下。

    没一会儿沈文也来了,坐在了沈老夫人另一侧,男子不善言辞,他只是对沈贵妃点了点头,就吩咐了下人上菜。

    就仿佛前几日的牢狱之灾,生死一线从不曾有过。

    “坐下吧,”沈长赫轻声说,“左右是最后一次了,你且忍一忍,她毕竟是祖母的亲女儿,是爹的手足妹妹。”

    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突然良心发现了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