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白善宝拿在手上,用力的一拉,再一松手,石子飞射而出,“砰”的一声射穿了窗户。两小孩儿一呆。
屋里很快响起一阵暴喝声,“哪个王八羔子拿石子把我窗给砸了?”
俩小孩转身就跑,不一会儿房门打开,一个腰身浑圆的妈妈冲出来,掐着腰就骂,“是谁往里丢石子!”
见没人回答,她怒气冲冲的道:“别让我抓到,不然剥了你们的皮……”
俩人转过弯跑没影了,然后躲在角落里探头往院子里看了一眼,大松一口气,“房妈妈好像又胖了。”
白善宝收回自己的小脑袋,点头道:“我娘挑食,她不喜欢吃的东西全给房妈妈吃了,不胖才怪呢。”
白善宝低头看着手上的弹弓,惊叹道:“这个可真厉害,你是怎么做的?”
“不是我做的,是我朋友送的。”满宝从自己的布袋里又掏出一副来,小声道:“我也有一副,所以你不要弄丢了,丢了我是不会把我的让给你的。”
“一定不丢!”白善宝很好奇,“你朋友是谁啊,这弓弦是什么做的?”
“他说是P2材料,反正我们这里没有,所以不用管了。”这两副弹弓是医学博士莫从军送她的。
自从想要和满宝达成合作之后,医学博士对她就很和蔼可亲,既然和蔼,那就不能除了上课就是谈医学,总要建立一下私人关系,这样以后他们还可以互通有无。
比如,他想要研究一下他们那个世界的一些病原体,到时候就需要她帮忙采集。
满宝还是个孩子,别人对自己好,她当然高兴,有什么烦恼,在对方的引诱下自然也就说出来了。
比如她有个好朋友要出远门了,结果远方有很多坏人会欺负他,所以她想要买点武器给他防身,但上商城一搜,发现最便宜的还是电击棒。
还是防狼类型的武器,更高端的连在商城上都搜不出来。
其实,她就是想买一副弹弓而已。
不过未来的人好像不玩弹弓,连这样的玩具都没有。
科科告诉满宝,未来人类的幼崽玩的都是飞车、飞滑板和小机甲。
因为机甲横行,当然也就没有这种拿在手里玩的小武器了。
最后是满宝提供了图纸和原理后,医学博士自己手工制作了两个后给满宝寄过来的。
因为弹弓的科技含量不高,也是这个时代所拥有的,所以百科馆都没收税,直接就放行了。
满宝自己偷偷的试过,不过没拉到最大力,也没有朝物品上射,只是觉得这个弓弦很好拉,却没想到它能这么厉害。
两个小孩同时忍不住感叹,“难怪书上会将弹弓列为暗器,原来做得好的弹弓这么厉害呀。”
白善宝有了武器,信心满满起来,塞到怀里后道:“你放心,有了这个我一定不会被人欺负了。”
“好!对了,你记得别往人的眼睛上射呀。”
“放心吧,我不会的。”
白善宝很舍不得的拉着满宝的手道:“我明天就要走了,你明天会来送我吗?”
“你几时走,我请假去送你!”
“那倒不用请假,祖母说我们要比平时上学还要早一点出门,午时要停下歇息一两个时辰以避开烈日。”
“那我明天早点起床去送你,你也不要忘了我,路上记得多看点好玩的东西,好吃的东西,回来告诉我,我以后出门了也要吃。”
“没问题,我还会给你写信呢。”
“哇,那真是太好了!”满宝想了想又道:“要是送不进村里就送到傅县令家,我会和傅二姐姐说,到时候帮我收信,等我二哥进城再拿回来。”
“不用,我给白二写信的时候就给你写,到时候让家丁直接送到你家去。”
第316章
分别
出门在外,祖母肯定会跟白伯伯写信的,到时候他借口给白二写信,再把满宝的信夹在里面就好啦。
满宝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儿,俩人相视一眼,都嘿嘿一笑。
刘氏和郑氏路过要去看准备的马车时就见两个孩子手拉着手正相对而笑,刘氏忍不住脚步一顿。
郑氏也看到俩人了,叹息道:“善宝难得有个朋友,这一走肯定很伤心。”
刘氏瞥了她一眼,道:“不过是去一个来月,又不是不回来了。”
“那也挺久的了,我都有些舍不得呢,更别说他们两个还是孩子呢。”
刘氏不知道该和儿媳说什么了,她眯着眼睛看着两个孩子手拉着手依依惜别,站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往前走。
“走吧,路上的要走的路不短,上次搬过来就急匆匆的,东西准备不全,这次可要好好的准备。”
郑氏应了一声。
白家只养了两匹马,白老爷家里也养了两匹,他愿意把自家的马借一匹给刘氏。
刘氏想了想,没有推辞。
除了三辆马车外,其他的车都是用的驴来拉。
这一次刘氏是抱着震慑和炫耀的心思去的,所以带的东西不少。
大部分是自家在路上吃用的东西,刘氏是不会在这方面亏待自己的,更不会亏待孙子。
剩下的才是给亲朋带的礼物,有中看不中用的贵重之物,也有朴素的土特产。
足足装了三辆驴车,然后去县城里请了镖局的人护送。
比之上次他们狼狈的避逃到七里村要规模大,也要从容得多。
整个白宅,除了一个长工留下照看庄稼,两个老仆,两个很小的丫头留守外,其他人都跟刘氏他们回去。
满宝特意给科科说了时间,让它明天叫她起床。
当她揉着眼睛有些困顿的到村口时,就看到昏暗的天光下,三辆马车,三辆驴车排好队慢慢的从河对岸走过桥过来。
满宝看得目瞪口呆。
在第一辆马车里的白善宝从车窗里看到满宝,立即兴奋的挥手,等马车到了跟前,不等站稳,他就蹦了下去。
白善宝道:“我在家久等你不来,还以为你不来送我了呢。”
“怎么会呢,我答应你了的,如果我真的不来,那一定是我睡迷了,还没醒来,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但如果你连送我这样的大事都能睡迷糊,显然你不把我放在心上。”
“话不能这么说,也就只能说明睡觉比你重要而已。”
两个孩子站在路边说着废话,六辆车齐齐的停下等待。
满宝看了一眼车队,大人一般的叹气道:“算了,我不打搅你们了,再不启程,中午你们该赶不到地方休息了。”
满宝从书箱里拿出三个纸包,递给白善宝道:“这是我大嫂一大早烙的饼,里面加了鸡蛋和菜,可好吃了,你和刘奶奶他们分了吧。”
白善宝接过,发现纸包还很烫手,显然是刚做没多久。
他有些感动,郑重的道:“等我回来,我就和你一起上山挖茯苓。”
白善宝顿了一下后道:“挖到的茯苓都是你的,我不跟你分。”
满宝一听,高兴了,挥着爪子道:“你真是太好了,那我等你回来!”
白善宝表示没问题。
白善宝爬上马车,将纸包递给祖母,然后就趴在窗口那里和满宝挥手告别。
满宝也和他挥手,目送着马车慢慢的往前走,后面的驴车跟上。
车队渐行渐远,满宝就站在路口看着他们蜿蜒向前,许久后便消失在视线中。
满宝失落的低下脑袋,背着书箱去学堂。
现在还早,学堂里还一个人都没有,满宝看了一眼白善宝的位置,很干脆的将书箱放在他的位置上。
然后坐下感受了下,发现善宝不在也挺好的,位置宽敞了好多,书箱都不用放在脚边了,以后想怎么伸脚就怎么伸脚。
满宝嘿嘿一乐,将书箱里剩下的那个饼拿出来,又把装着温水的竹筒拿出来,直接就着温水吃烙饼,还挺好吃的。
只是吃完了难免寂寞,要是白善宝在她还可以和他交流一下烙饼的味道,现在他不在了,那她只能把话憋在心里了。
满宝寂寞的拿出书来开始读书。
按理说白善宝走了,满宝应该可以抽出时间来跟周四郎他们上山找茯苓了,结果一连两天,她都是待在自己的屋里写作业或复习预习功课,没见提议往山上走。
倒是陆陆续续拜托他们从山上找一些东西回来,或是野菌,或是野菌的泥土,或是各种花花草草。
也不知道她要这些东西干什么。
到了第三天,周四郎忍不住了,特意选了她下学的时间回家,直接就趴在她的窗户往房间里看,隔着一道窗问她,“满宝,最近你们先生的作业很多?”
“还好,”满宝一边埋头苦写,一边道:“主要是记的笔记多,还要多多复习。”
不仅要记课堂上的笔记,还要记教学室里的笔记。
也不仅仅要复习课堂的课本,还有教学室里学过的医书也要复习。
尤其是那些医书,需要背的东西好多,她觉得比上庄先生的课还要难上十倍。
最近她就在学习人体结构,莫先生给她找来了一张图,上面不仅有人的经络穴道,还有五脏六腑,最主要的还是动图呢。
她点一下,那个部位的经络血脉就会活动起来,以方便告诉她,那个地方是怎么运作的。
满宝觉得很稀奇。
但那些穴道经络真是太难记了,她一天也就记十个,还要把它们融会贯通起来,这还不知道要学多久呢。
周四郎显然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那你能写得完吗?”
“当然可以了,虽然要费点儿劲儿,但写完还是没问题的。”
“那写完了还有空余的时间吗?”
满宝这下听明白了,抬头好奇的问道:“四哥你有什么事直接说呗。”
周四郎就往窗子里更探了点儿,嘿嘿笑道:“幺妹,你忘了山上的茯苓了吗,它们说不定老想你了。”
“想我挖了它们吗?”
“不错,”周四郎一本正经的点头,“它们一定是想重见天日,想要发挥自己在人世间的作用,谁愿意待在土下呀,我想茯苓也是一样的。”
第317章
认知
满宝认真的想了想,看了看四哥,又看了看桌上做了一般的人体结构笔记,左右摇摆过后,她到底没忍住诱惑,将笔一放就起身道:“好吧,我们去看看。”
满宝又看了一眼书桌上的书,良心有些不安,于是道:“不过要早点儿回来,我还要复习功课,以及预习功课的。”
周四郎表示没问题,笑嘻嘻的将窗户给她关上了,领着她就往山上去。
“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走很远,虽然我们村出去的那几座山有点小,也没有那么多松树,但也不老少,我们先在附近找一找,要是没有我们再去远一点儿的地方。”
周四郎说到这里是有些惋惜,“论起松树,还是众山那边最多,可惜了,是贾家两兄弟的山,唉~~~”
满宝是不在意的,她道:“我们从众山里找了这么多茯苓,应该也没多少了,而且现在不能挖,等到冬天出门的人少了我们再偷偷上去就是了。”
“那不行,秋收上去还差不多,那会儿大家都忙着收稻子,没人注意,到冬天,瞒不瞒得过村子里的人先不说,贾家两兄弟可是烧炭的,基本上一个冬天都要上山伐木,我们要是上山,他们肯定会发现的。”
满宝一想也是,没有再提去众山。
或许他们这个地方还真适合茯苓生长,满宝又有科科作弊,上山去找了一圈便找到了两处茯苓。
因为知道满宝赶时间,找到第一处的时候,周四郎就把挖茯苓的活儿让给周五郎和大头,他领着满宝和剩下的人继续去找。
最后在距离第一处有五百步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块。
周四郎喜滋滋的放下锄头,很大方的挥手道:“老六,你领着满宝回家去写作业吧,这里交给我们就好。”
满宝:……
周六郎:……
满宝转身就走,决定生这个用过就扔的哥哥的气。
而周六郎依依不舍的跟上,他也很想在山里挖茯苓呀。
满宝现在对挖茯苓的兴趣主要是在于钱和积分,对在山里玩儿并不怎么感兴趣了。
所以找到两块后她也就放心的下山了。
她一回到家就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里做笔记。
小钱氏找过来看了她一眼,便放心的回厨房去干活儿了。
何氏的肚子已经挺起来,方氏的肚子也有了些样子,所以她们现在正坐在凳子上慢慢的分着麻线。
冯氏则和周喜一起去菜园里浇水,顺便将一些老的菜根拔掉种上新菜。
老周家一时安静下来,满宝坐在书桌前越发入神了,一直到大丫敲门进来,她才觉得脖子有些酸疼。
“小姑,该吃饭了。”
满宝揉了揉自己的小脖子,应了一声后看了一眼自己的笔记,满意的点了点头,便将笔放在笔架上,起身和大丫一起过去大院。
因为满宝很少在家里读书写字,一般她都是一下学就去白家写作业,一直到吃晚食才回来。
用过晚食,她一般不是出去玩儿,就是蹲在院子里教大头他们读书,或是自己捧了一本书看。
但这两天钱氏没少过去看她,她就发现小闺女一直埋头苦写,好几次她站在门口看她,她都没发现。
钱氏这才知道原来她的课程真的这么紧,一直以为她去白家是跟白家小公子玩的。
所以读书还真是辛苦。
这样的认知不仅钱氏有了,老周家上上下下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尤其是周四郎,他可不知道客气,所以很不客气的去翻满宝的笔记,结果他发现他都看不懂。
要知道他可是把《千字文》都读完了,好吧,虽然论读书他都还比不上大丫和二丫,但却比几个哥哥还都厉害。
大哥和三哥可是只认全了家里人的名字,还知道一些最简单的数字而已,其他的字认多少遍都不会。
所以幺妹学的东西竟然这么高深了吗?
周四郎的嘴一向就收不住秘密,于是都用不到半天,老周家上下就知道满宝学的东西有多难了。
连老周头都好奇的溜达过去看了一眼。
只认得自己和老妻名字的老周头更看不懂满宝写的那些笔记了,不过他会看她用掉的纸张。
那一沓沓厚厚地纸,老周头是看得心一抽一抽的,所以今天就忍不住问她,“满宝啊,你身上还有钱吗?要不要你娘给你拿一些买笔墨纸呀。”
满宝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好奇的看了一眼老爹,摇头道:“不用啦,我买了好多好多,够用了。”
满宝现在所用的笔墨纸都是从商城里买的,以前她只买纸,后来先生送的笔秃了,用的墨也用完了,她便去县城里看过,不过有些贵,她便在商城里搜了一下。
虽然少,且也不便宜,但那到底是积分,可比用铜钱的好多了,而且质量也不错,所以她都是用商城里的。
老周头闻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桌上的菜,夹了一筷子鸡蛋给她,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欣慰的道:“读书费脑,多吃点鸡蛋啊。”
满宝点头,将鸡蛋分成三份,给爹回了一份,又给娘一份,就开始扒着饭吃起来了。
今年家里的鸡养得好,不仅比往年多,下的蛋也多多了,所以钱氏很舍得,如果没有买肉,家里也会每天煮几个鸡蛋。
毕竟家里还有两个孕妇不是?
不过今天她特意叮嘱小钱氏又多煮了两个,就是为了给满宝补身子。
但虽然多了,吃的人也很多,满宝从不肯一个人霸占大部分鸡蛋。何况她每天早上还有鸡蛋吃呢。
钱氏心中欣慰,却没有接受满宝的好意,将鸡蛋夹回去给她,怜惜的看着她道:“难怪我们家满宝吃这么多也长不高,原来是因为要学这么多东西,太费脑了,营养跟不上不行啊。”
老周头深以为然,“老大家的,以后每天中午也给满宝煮个鸡蛋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