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24章

    满宝道:“我们做做规划就行,还有我爹和大哥在呢。”

    她道:“你也看到了,近八百亩的地都在这一片,也就中间缺了几块,剩下的基本都能连在一起,这么大一块地还都是熟地,好好的经营,收益必定不少。”

    白二郎道:“现在你也不缺钱呀,别的不说,现在立君卖出去的润白膏,三个月赚的钱就够你这地劳作一年赚的钱了。”

    满宝没好气的道:“我又不单是为了钱,你不觉得看着土地有所产出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吗?”

    白二郎一边打马一边沉思起来。

    一旁的白善道:“二郎,我们不能什么都以钱来衡量,你要知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才是国基,你看我们今天看到的莆村,这天下便是由千千万万个莆村构成的。”

    “要是这世间都以钱来衡量,怕是无人愿管他们,无人再愿出苦力种田了,到时候天下人都吃什么,喝什么?到时就算有钱也买不着一粒米,那这世道也就崩溃了。”

    白二郎一想,片刻后大声回道:“所以你这是要提前做父母官了吗?”

    白善大笑道:“有何不可。”

    满宝打马超过他们,直接向着天边的夕阳奔驰而去,大笑道:“管庄子和治理一地可不一样,将来你们做了父母官要是把县城当庄子管,先生会气得不认你们的,哈哈哈哈……”

    三人你追我赶的在大道上奔驰着,大吉带着两个护卫跟在他们三人后面吃灰尘,一句话都没有。

    六人六匹马,不过两刻钟便回到了庄子。

    满宝勒住马,从赤骥身上跳下,摸了摸它的脖子后就拉到马厩里喂它吃了一些豆料,然后就跑去找她爹娘。

    庄子里还在弄他们的晚食,虽然这会儿吃晚食算晚了,但大家并不觉得饿,老周头正在和周大郎计划着这么大一块地要怎么种。

    “……那些人要是不愿租种,咱还得去别的地方找找看有没有长工呀。”

    满宝跑进来,笑道:“爹,我已经和村民们说过了,让他们考虑一晚上,明天我们先去另外两里看看剩下的一百多亩地,还有先生的那一百亩呢,也得找人租种下去。”

    一旁的庄先生闻言笑了一下,放下茶杯问,“你是怎么说动他们的?我们今天看着他们并不是很愿意租种职田,你现在竟能让他们考虑了。”

    满宝道:“我跟他们说我要四成的租子。”

    老周头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白老爷在七里村和大梨村租给佃户的地也是四成的租子,不过大家都不怎么缺地,所以大多数是租个几亩比较好的田意思意思。

    相比需要自负盈亏的租种,他们更喜欢给白老爷打短工,甭管当年是否风调雨顺,是否丰收,我们出工了白老爷就得给工钱,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现在轮到老周头做地主了,他就不太乐意请短工了。

    这还没看见收益呢,就给出那么多钱,那多亏得慌呀。

    还是佃租好,他们只出地,再监督佃户们种好地,除好草,上好肥,保证水,那一年以后就能白分得四成的租子,这才是稳赚不赔的。

    所以四成他也很满意了的。

    反正这地又不是自家的,是朝廷的,满宝当一年官他们就收一年的租子,多好啊。

    “四成就四成,不过得说好了,地得咱来管,那些佃农得听我们的才行,你看他们多懒,那么好的地给弄得杂草丛生的,多费地力呀。”

    满宝希望他们将来可以友好相处,因此替他们说话道:“也不怪他们,朝廷朝他们收的是定租,除了米面之外,他们还得给脚钱,还得给大人们收割晾晒牧草,连自己养的鸡鸭都得分人家一半。”

    老周头忍不住张大了嘴巴,“这,这怎么听着跟乱军似的?”

    庄先生忍不住轻咳出声,小声道:“周金兄,这样的话可不好说。”

    钱氏就瞪了他一眼,老周头便立即不敢说了。

    刘老夫人笑道:“没事儿,这都是家里人,不会有人出去乱传的。”

    这样的话传出去倒也没什么,只是会比较容易得罪人而已,当然,得罪皇帝还是其次,主要是会得罪拥有职田的大人们。

    刘老夫人看了满宝一眼,笑了笑,不过这位小大人显然不在其中。

    满宝还是挺赞同她爹的话的,她也觉得职田的管理很混乱,对租种职田的百姓很不公平,也难怪他们不愿意租种职田了。

    “所以爹,咱对他们和蔼些,到时候再多买几头牛分给他们耕种,把关系搞好,这种出来的粮食也更好。”

    老周头就嘟囔,“还要买牛啊……”

    牛可是很贵的。

    第1637章

    我的志向

    满宝没管她爹这句话,她还没告诉他,她还会给他们提供麦种呢。

    她直接找了白善出去悄悄商议,“你家能供上所有的麦种?”

    白善道:“问题应该不大,这才秋收呢,今年京城附近干旱,陇州也受了一点儿影响的,祖母肯定没有将收获的麦子卖出去。”

    所以几百亩的麦种他应该是凑得齐的。

    白善问道:“这也是件大事,不告诉周伯吗?”

    “等过完中秋吧,”满宝道:“总要让我爹过个好节。”

    白善一想也是,等他们把麦种拉过来,周伯就算是心痛也会用的。

    白善转身去找他祖母商量。

    刘老夫人早就猜到了,当初三个孩子就是靠着那新麦种挣了不少钱,现在新麦种基本上已经普及开来,朝廷甚至自己都常给百姓派发良种,而这些租种职田的人却还在用着自己留的旧种,几个孩子肯定要换掉的。

    要么买,要么就自家出。

    前者花费不少,后者,罗江县距离雍州太远,倒是陇州不远,来回三四日就可以,所以她便猜他们会从陇州拿。

    刘老夫人还是很开心的,和白善道:“今年京畿一带皆旱,胜州又洪涝,我便猜想粮价怕是要升,所以今年夏收的麦子都没有卖出,不过户部调拨得当,目前京城的粮价平稳得很,前段时间涨了不到两文钱,现在又回落了,所以这些麦子倒便宜了你们。”

    白善立即笑嘻嘻的道:“祖母,满宝也不白要我们的,明年收获了就还我们了。”

    刘老夫人笑道:“我知道,以我们两家的关系难道还用客套这些吗?”

    她道:“我明日就让刘贵回陇州,让他将麦种押运过来。不过我却是想问一问你,你们是打算把这职田弄成和你们那小庄子一样的庄子吗?”

    白善沉吟了片刻后道:“祖母,种地很苦,我觉得这世间的道理很奇怪,我受的教育,我看的书都告诉我,土地很是贵重,甚至历朝更迭也多因土地而起,但我算过,土地产出的收益并不高,可这世间万物,不论什么东西都离不开土地。”

    “一匹蜀缎从五吊钱到百金各有不同,其中的差异是丝,更是因人的手艺不同,但蚕吃的桑叶都是从土地上来的,从种桑叶开始,一直到蜀缎穿到人的身上,穿着的人,售卖的商人,甚至工匠都可能富有了,只有最开始养蚕种桑的人,他似乎会一直贫穷,为什么?”

    刘老夫人:……她怎么知道为什么?

    不对,她为什么要去想这样的问题?

    善宝又为什么去想这样的问题?

    刘老夫人正要说话,白善已经坐在她脚边道:“但种地的人也并不是就会一直贫穷,您看我们小庄子里的长工,他们一开始多穷啊。”

    那是穷到连一身换洗的衣服都没有,更别说房子和娶媳妇生子了。

    结果这才几年,别说衣服了,人家有房子,有媳妇,还有了孩子,虽然其中有两个孩子不是自己的,但那也是养子不是?

    现在衣食不缺,庄子里养的大片鸡鸭鹅也有他们的一份,不敢保证他们时时有肉吃,却可以保证他们常常有蛋吃,就是比一般的富户也不差了的。

    “还有周伯一家,以前满宝家里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但现在不也过得挺好的吗?”白善道:“所以问题不是出在种地这件事上,而是出在了人身上。”

    “我在想,这个地要怎么种才好呢?”

    刘老夫人:……她就问了一句话。

    白善继续和祖母说心事,“以前祖母都是让我继承父亲遗志,所以我想为父亲伸冤,和父亲一样当官儿,但我现在隐约明白了我将来想做什么。”

    刘老夫人的心一下就安定了下来,她露出笑容,轻声问道:“你将来想做什么?”

    白善目中生辉,闪闪发光,他道:“就做这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事吧。”

    刘老夫人满意的点头,难得的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轻声道:“你去休息吧。”

    刘老夫人等他走了以后心绪久久不能定,半响才轻轻的和刘嬷嬷道:“这孩子长大了。”

    刘嬷嬷笑着应了一声“是”。

    躲在窗外偷听的满宝和白善汇合,“原来你要这么说服刘老夫人吗?”

    “这明明是我的心迹。”

    满宝很疑惑,“可你过年的时候就和我说了,说孔子有三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你人小志短,就立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就足够了,可见你的志向是早就定下了的,怎么这会儿才和刘祖母说?”

    白善就点了一下她的鼻子道:“你管呢,只管等着陇州那边送麦种好来了。”

    满宝皱了皱鼻子,哼哼道:“可真是奸诈之人。”

    不过她也没去刘老夫人那里揭穿他,因为夜深了,俩人便各自去洗漱后睡下,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先去另外两里看过他们剩下的一百多亩地。

    其实是差不多连在一起的,只是这一百多亩地正好在了另外两里的范围,所以归另外的里长管,满宝将单子给他们看完,算是确定了职田的范围,这才顺着去了莆村。

    莆村的人在思考了一晚上后,都答应了满宝的要求,然后开始心怀忐忑的等着佃租。

    满宝自己也悄悄的松了一口气,然后装作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从大吉那里接过书箱,直接打开,从里面拿出笔墨纸砚,“既如此,我们今日就来登记,今儿正好是中秋,大家也过个好节,明日就要开始整理田地准备种小麦了。”

    里长连忙代替大家应是,然后让人从家里搬出桌椅来给他们做。

    满宝一边磨墨一边道:“我看过文书,我这一千亩的职田,包括最远的那一百多亩之前都是你们村的人租种的?”

    里长笑着应了一声“是”,“这也是衙门的要求,不然分开来,不太好收租子。”

    所以他才烦恼,他也不想管职田,麻烦不说,交不上定租,他这个里长是要被问责的。

    不小心遇到一个不好的官员,要求再奇怪和多些,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了。

    第1638章

    买肉

    不错,官员们是可以通过户部和他们这些职田的佃农提要求的,比如有的官员喜欢吃白米饭,不喜欢吃麦子,所以会特别要求多种水稻,少种麦子。

    但关中就是种麦子最好呀,反正地不是他们种,他们也不指着这职田过活儿,各种要求都有,所以大家才那么讨厌被人指挥着种地的。

    知道这一千亩地都是他们种的,满宝就放心了,立即笑道:“那正好,倒方便管了,你们各家要租种多少,上前来说吧。”

    一里百家,十几年前,莆村被搬过来时就直接照着一里来搬的,这十几年来,甭管家里的老人有没有去世的,反正一个分家的也没有。

    日子已经够艰难了,为什么还要分家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哪怕是吵吵闹闹,为了少一户的劳役,他们也死都不分家,所以现在莆村还是整齐的一百户。

    满宝想,一百户,一家就是租十亩就分完了,到时候再劝说一些家里人比较多的再多租种一点儿,先生的那一百亩也有了着落,多好。

    然后她摊开纸,一边磨墨一边抬头问排在第一位的男子,“你家打算租多少地?”

    男子迟疑了一下后问,“大人肯定要给我们供新麦种吗?”

    满宝点头。

    男子便咬了咬牙道:“那我租二十亩。”

    满宝便一愣,看了眼他后面的人,一脸纠结道:“是不是太多了,后头还有这么多人呢。”

    男子便道:“我家里人多,今年职田都分派给我家十五亩呢,我们还另外租种了方老爷家十亩的地,都忙得过来的。”

    满宝微微挑眉,看了眼他们背后那一片绿草丛生的田地,暗道:难怪职田荒废成这样。

    满宝想了想后问道:“那你租了我的地还租方老爷家的地吗?”

    男子略有些尴尬的笑道:“既是大人家的佃农了,自是不会再去租别家的地了,大人以后有事尽管吩咐我们就好。”

    佃农也并不是就需要种地而已,有时候东家有需要,他们也得免费的给东家干活的,这也是世家豪门都更喜欢用佃农的原因。

    拥有一个佃农,那你就可能有用一户的佃农、长工和短工,特别的划算。

    满宝此时还不太了解这点儿,毕竟她现在只用过长工,她哥哥们则是只做过短工,所以对此了解不多。

    她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白善和白二郎了。

    不过,三人心里都是有很多打算的,所以需要很多的人力,佃农们能全心全力放在职田这边三人自然很高兴。

    于是满宝大手一挥就答应了,然后给他们记上名字。

    果然,他是佃租最多的人,后面的人就租不了这么多了,或是十二亩,或是七八亩不等。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让人分成了三队,一人记录一队,等记录完以后便开始计算。

    因为这是他们的意愿而已,能不能租到这么多还看他们的决定。

    三人算了一下发现统共是一千一百八十三亩了,比他们手上有的多出去了八十三亩。

    满宝和白善对照了一下各户报上来的劳力,然后挑拣着从一些人家里减去一些亩数。

    大多是减去一亩,有的人家则是不减。

    算下来总共是一千一百亩后便找了里长道:“就按照这样的亩数佃租吧。”

    里长看了一眼多出来的一百亩有些惊讶,“这是……”

    “这是我先生的职田,里长应该也熟,就在合村边上,和我的职田连在一起的,那一片之前应该也是你们村的人佃租的吧?”

    里长不好意思的笑,“还真是,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大人。”

    满宝将最后的名单给他,道:“将佃租单子填好,我们过两日就过来盖章然后将地分好。”

    里长应下,问道:“那麦种……”

    “已经派人去取了,最多四日就送过来了。”

    里长就大松一口气,收下名单后要送满宝三人离开。

    满宝看了眼正热闹的人群,想到今天是中秋,便从荷包里拿出一块银子来给里长,笑道:“今儿是中秋,我也没什么好送大家的,便由里长代去买些肉来分给他们吧。”

    这一块银子大概有二两左右,足够买一头猪了。

    里长微愣。

    满宝直接将银子塞在他手里,一头猪分一百户,也不过是一户那么一小块肉而已,满宝起身和白善等人一起告辞。

    里长连忙追出门去,看到他们上马要走,便停了下来,拱手冲他们行了一礼。

    刚才满宝那话不算小声,又是坐在院子里说的,因此也有农户听到了,大家都是一惊。

    讲真,给朝廷种了十多年的职田,职田的大人换了有七八个了,可没有哪一个有在过节时给他们这些佃农送东西,周满算是第一个。

    所以等里长拱手行礼时,听到了的农户们才反应过来,也跟着拱手拜下。

    满宝有些惊讶,在马上挥了挥手道:“不必客气。”

    后面的农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脸迷茫的跟着乱七八糟的行礼。

    满宝已经笑了笑,和白善白二郎等人骑马走了,大吉带着护卫跟上。

    今天过来的只有他们六个,其他人进雍州去了。

    今天中秋呢,说好了要去雍州看花灯的。

    刘老夫人他们一早便收拾了东西提前去了,满宝他们处理完这里的事便也跑去。

    这里距离雍州城并不远,骑马半个时辰不到就到了。

    官道很宽敞,还是挺好跑的。

    几人都是第一次来雍州,等跑到雍州城下已经过了午时。

    肚子有些饿了,所以几人只抬头看了一眼雍州城,这是他们见过的第三大的城门口。

    陪都看着和益州城差不多嘛。

    三人只看了一会儿便下马排队进城,因为是中秋,今日进城的人特别多。

    三人个子都不太高,所以跟着人走进去差点被淹没了,刘老夫人派了留在城门口等着的人差点看不到他们。

    好在大吉高,且三位小主子一看就不一样,所以几人往城里走一段时还是被看到了,下人立即挥手大喊:“少爷,满小姐,堂少爷,这儿呢……”

    第1639章

    失约

    刘老夫人包了一个客栈的两个院子住下,他们要在这儿住一晚,看过了花灯十六才回去。

    满宝他们到的时候,刘老夫人他们已经分男客女客的在两个包厢坐下了,就等他们到了便吃饭。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