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满宝有些怀疑的看了皇帝一眼,再次强调道:“杨学兄很厉害的,他又爱民,将来必成国之栋梁,您不用他,损失的不仅是您,还是整个大晋呢。”皇帝再次疑问:“真不是看脸?”
满宝:“我是那样的人吗?”
皇帝就摸着下巴想,那看来杨和书比他想的更厉害,魅力无限呀。
满宝已经絮絮叨叨起来,“……他很早前就说了,他的愿望就是天下百姓无饥馑,每一人都能安居乐业,陛下,说真的,满朝文武之中,真正有几人抱着这样的思想在当官呢?”
“大家更是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满宝叹息一声道:“不瞒陛下说,其实我当官儿,一半是因为太医署,要不是娘娘跟我说将来要在各地建造医署,我才不想当官儿呢,还有一半就是为了让我爹娘高兴了。”
皇帝:……
他点头道:“你这原因也很好。”
满宝摇头,“比起杨学兄来可差远了,唉,我后来还沉迷于职田,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皇帝就想了想后对她道:“杨和书嘛,朕记下了,吏部那边已经定了让他外放,他只要做得好,将来多的是升迁机会。”
他道:“他既然心在民生上,那更该多外放几年,不然总留在京中,历练不足,就是有心也无力。”
满宝一听,眼睛大亮,“所以您也认可了他的才华了吗?”
皇帝点头,“认可了,认可了,你快给朕下个方子就回去吧,时辰也不早,该用午食了。”
他怕她再不走,他真的会当面乐出来。
满宝还是第一次被赶,却毫不在意,高兴的冲皇帝行礼后便出去写方子。
古忠很快拿了方子进来给皇帝看,看过后才派人和周满一起去太医院抓药。
满宝还得回去入案呢。
她高高兴兴地来,又高高兴兴地走,连皇帝都感受到了她的开心,他忍不住问古忠,“她会不会老早就等着见朕,所以这会儿见着了才那么高兴?”
古忠笑道:“周太医年纪还小,还不太掩饰心事。”
“不会掩饰才好呢,像你们似的,朕都不想看你们的脸。”
古忠只能笑着认罪。
皇帝则若有所思起来,“所以你说她会不会一早盼着朕生病呢?”
古忠一愣,不敢笑了。
皇帝也就这么一想,很快就丢过此事不管了。
他起身道:“走吧,去皇后那里用午食。”
第1774章
主意
皇帝在皇后哪里吃饭,内侍也熬了药送来。
皇帝很听话的一口喝光,放下碗还摸了一块糖吃。吃了药就想起周满,他忍不住笑出声来,和皇后提了一下周满推举杨和书时说的话,乐道:“难怪她能和大郎合得来,也忒的自恋了,夸杨和书就夸杨和书,非得要连自己和白善一起夸。”
皇后也笑起来。
“不过,她倒是有赤子之心,不掩盖自己当官的目的,”皇帝微微收了笑,摇头道:“她觉得自己比不上杨和书,我却觉得她比杨和书不差多少。她是没说什么愿万民安泰之类的话,但她想在各地建造医署就是仁心。”
虽然皇帝一开始觉得她和白善等人有些异想天开,要不是皇后执意要办,他最后也不会那么心动。
但不管要做的事有多异想天开,他们做事的本心的确是仁心。
“还有孝心,”皇帝笑了笑道:“她能直言她当这个官一半是想让父母高兴,朕很欣慰。”
皇后想了一下后问:“我听说近来户部查抄回来不少东西,各家现在都有些憋气呢。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恼羞成怒,反倒牵扯到周满身上来。”
皇帝皱眉想了想后道:“之前不是吩咐殷礼和唐鹤把她摘出去了吗?”
皇后就笑道:“各家也不是傻子,你说摘出去了,他们就真的看不见周满了。”
皇帝就盘腿坐在榻上,问道:“那梓童说怎么办?”
皇后道:“冬至快到了,正好今年有些特殊,好多家的老夫人都打算进京过年,我想着在冬至前召见各家命妇,到时候让周满带着她那几个女弟子给大家请平安脉。”
她道:“这些老夫人年轻时候都经过战乱,身上多少有些旧疾,让周满给她们看看,缓解缓解,也是朝廷的一个恩典,一举两得岂不美?”
往前三四十年,各地都在叛乱,就算是世家豪门家的夫人小姐,那也不少奔波。
当时医药不比现在,所以大家身上都带些病痛。
就是皇后,不也是年轻时候怀着身孕还四处奔波,又担惊受怕这才落下这么多毛病的吗?
皇帝觉得这个办法也不错。
这也算围魏救赵了。
皇后见他答应了,便笑道:“那我给周满和各家夫人下诏了。”
“下吧,下吧,”皇帝笑道:“你是国母,这些事儿自然是你做主了。”
皇后便笑了笑。
“对了,既然要见各家命妇,那就让她们多带些女孩儿进宫来玩儿,也该给老五相看相看了。”皇帝道:“本来我是觉着卢家的闺女也不错,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换一家结亲的好。”
皇后就知道,他是因杨氏的事儿。
她叹息了一声问,“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皇帝就沉思起来,“老五活泼好玩儿,给他找个温顺懂事的吧,身份也不用太高,女孩子嘛,性格好,教养不出错就行,不过能多读几本书是最好的。”
皇帝道:“你看周满就很识大体,为何?不就是因为从小读书吗?连孔祭酒都在我跟前夸过她,说她有儒家之风。”
皇后笑起来,她也觉得女孩子多读写书好,于是她心里有数了,打算回头找来杨贵妃好好的给五皇子寻摸寻摸。
想到杨贵妃,皇后就对皇帝道:“下午你批完了折子就去杨贵妃那里吃个饭吧。”
她道:“杨溶的事儿出来之后她一直不安,你去安抚安抚她,别让她吓出病来。”
皇帝就不太高兴的道:“朕又没问她的罪,她有什么可吓的?她上次带着老五来求情,朕都没骂她,只是让她禁足而已。”
皇后温声道:“她素来胆小,年纪又还小,禁足就已经够让她惊吓的了。这会儿杨溶判决也下来了,你何苦再做恶人?”
之前她不劝,是因为判决没下来,她担心皇帝过去了会影响大理寺判决。
但这会儿判决已下,再吓那对母子有什么意思呢?
皇帝就嘀咕道:“她都快能当祖母了,还小呢?”
皇后就横了他一眼,问道:“你到底去不去?你要是不去,我今晚就下旨让她来太极殿吃饭。”
“行行行,朕去,朕去还不行吗?”
满宝在太医院将皇帝的脉案入档,让刘太医给她签了一个字后就高高兴兴地拎着药箱跑回崇文馆吃饭去了。
刘太医目送她跑远,摇了摇头道:“皇帝生病她到底高兴什么?”
郑太医今天下午在太医署有课,打算吃了饭就去太医署,于是问刘太医,“要不要一起走?”
刘太医今天下午课少,临近下学才有一节,因此道:“你先去吧,我还得把今日送来的药材检查过后入药房。”
郑太医便应下了。
这时候他们就会很羡慕周满,因为她不用干这些杂事。
都要去太医署上课,都要修撰医书,也都要奉命给皇亲国戚们看病,但她就是比他们多出一些时间来,就是因为她少了太医院的这些杂事。
满宝高高兴兴的回了崇文馆用饭,她下午太医署也有课,不过她并不急着出门,所以吃过饭还去小睡了一下,算准了时间出宫,正好在上课之前到达太医署。
这个掐时间的本事比太医署里所有太医都准,准到连萧院正都忍不住侧目。
满宝找出一卷画,打开后就挂在墙上,顺直了给大家看,“这是经脉图,今儿起,我们就开始看图认经脉穴位了。”
体疗科甲一班的学生们目瞪口呆,虽然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已有了些基础,但依旧觉得周满这个速度太快了。
满宝并不觉得,她可是才学医的时候,莫老师就教她认经脉穴位了,然后她才找顺穴位,他就送她一具拟人模特让她随便扎。
当然了,她是不可能送学生们一具拟人模特的,他们只能在自己身上和同窗们身上试着找穴位,甚至之后还会在彼此的身上扎针。
所以为了让他们将来彼此间少些痛苦和纷争,她决定基础要好好的打,以减少他们将来出现扎错穴位这样的事儿。
完全杜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她在拟人模特上扎的时候可是扎错过不少次,后来在白善他们身上试的时候还扎出过血呢。
第1775章
值守
满宝见他们还在发呆,就点了点桌子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拿出纸笔来,我们今儿就先从左臂的经脉和穴位学起……”
大家,包括周立如都拿出了纸笔,不是谁都有绘画的功底的,满宝也不介意,先现场教他们怎样在左臂上找到各种穴位,并大致讲解了一下这些经脉和穴位的作用,然后才开始教他们怎样画出一只手来,再在手上点出穴位和画出经脉。
嗯,很是参差不齐,就是周立如都把手臂画成了一截树枝似的。
但满宝一点儿也不在意,对此习以为常的道:“画着画着,以后你们就会了,这会儿不用丧气,先在自己身上找出对应的穴位,再从别人的身上找出对应的穴位,这才是最关键的。”
有学生忍不住举手问,“先生,这样的经脉穴位图不能给我们人手一张吗?”
“不能,”满宝残忍的拒绝了他们,道:“这张图是我画出来的,费的时间可不少,太医院里也只有几幅,都是以前的太医留下来的,你们想要,自己学会了画去,这么多学生,画出这么多图来得需要多少时间?”
画这张图满宝还作弊了呢,本来她一直用的是百科馆内的图,后来莫老师还把专门标注了经脉穴位位置的人形模特给搬到了教学室。
百科馆内的图制作得太过精美,那纸张一看就知道不是这个世界能有的,所以她才自己临摹了一幅。
完全的照着画的,很是作弊。但这幅图是完全可以呈现在人前的,她后期补充这幅画时,萧院正他们还看到了呢。
满宝上完课,将她的宝贝图收了起来,一卷后放进画筒里,直接背了就走。
周立如放下笔就跑出去追,“小姑,我能不能走个后门?”
满宝想了想后点头道:“可以。”
周立如脸上绽放出笑脸,还来不及高兴,满宝就道:“别人画一幅,你画两幅好了,回头我让你师姐教一下你怎么画手臂,她会画花样子,手臂也画得特别好,我上次看她画,发现她脑袋也画得不错。”
周立如:……
满宝伸手拍了拍她的小脑袋,鼓励她道:“你要在心里想,你一定可以的,然后你就会比平时更有天赋了,相信我没错的。”
满宝转身去找她另外三个弟子去拿功课,等把书篮装了不少后,她这才拎着一起出太医署,坐上荣四的马车回宫去。
她回宫便收到了皇后的旨意,让她准备一下冬至进宫给各位命妇请平安脉。
满宝愣了一下,问道:“那我冬至不放假吗?”
要知道冬至可是大节,只亚于年节的大节日,满宝都和白善他们想好要怎么过这五天假了。
来传话的女官顿了一下后道:“今年的冬至是在二十六,娘娘几乎在二十三那天招命妇进宫,不会耽误周太医与家人团圆的。”
女官顿了顿后道:“不过周太医,便是娘娘无旨,您也要值守太医院吧?”
满宝道:“萧院正不让我值守。”
女官听了便回去禀报皇后。
皇后想了想后道:“周满年纪还小,萧院正体恤,不值守便不值守吧。”
女官劝诫道:“娘娘,周满是宫中唯一的女太医,她在宫中本就是为了方便宫中的妃嫔和公主,平日还罢,她一直住在崇文馆中,要宣她不难,平时她旬休不值守没什么,可像这样的大节日,她不该不轮值守。”
“臣听闻上次中秋萧院正想找她就找不到她,便是因为她不仅不在宫中,还无上报便出京,陛下和娘娘喜爱她,她也该守规矩……”
皇后见她拿出宫中的规矩来,便笑了笑道:“既如此,本宫让尚姑姑和太医院说一声,将周满节日值守的事儿安排上便是。”
于是隔天满宝去给皇帝复诊完回到太医院入档脉案时就从萧院正那里听到了这一坏消息。
她看着有些幸灾乐祸的萧院正不可置信的问:“你不是说我年纪小,可以不值守的吗?”
萧院正尽量收敛自己脸上的喜色,和她道:“不错,可是皇后娘娘说了,这是宫中的规矩,平日你不值守也就算了,像冬至、年节这样的大节,放的假太长,你不值守说不过去,宫中和朝中的人要有意见的。”
满宝就皱起眉头,压低了声音问,“是不是背地里有人要对付我?”
萧院正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眼神,也压低了声音道:“这只是小事儿,我们一切照着规矩来就行,你放心,徐雨之后,现在宫里没人敢再伸手害人。”
至少短期内不会。
“所以,我们得把规矩守好,别让人找出错处来。”萧院正恢复了往常说话的声调,“不过呢,念着你年纪小,你放心,给你安排的值守时间都靠前或靠后,不会把你的假期分开来的。”
见满宝苦着脸,他便笑盈盈的安慰她道:“你就放心吧,也就遇上这样长的假期才可能轮到你值守,像一般只放两三日的假都轮不上你。”
满宝心情好了些,然后开始说好话,“萧院正,我现在是因为还小,不能熬夜,你等我再长大,再长高一点儿,以后值守你可以多安排我,到时候换你们歇着。”
萧院正就看了一下她的身高,叹息道:“那还有的等呢,我不急。”
满宝:……
萧院正笑着叮嘱她,“多吃豆子有助于长高,或是多喝些羊奶也不错,你不是自己管职田了吗,在庄子里养上一些羊,每天都有羊奶喝。”
满宝叹息道:“等明儿回家我就让我大嫂给我炖豆子吃。”
萧院正就羡慕道:“明日休沐轮到我值守啊。”
满宝这才想起来叮嘱他,“萧院正,明天您再去给陛下看一看吧,我看他今儿已经断了症状,只是还应该再吃上一天的药才好。”
皇帝的身体就没有小事儿,萧院正应了下来。俩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满宝正要告辞,东宫便来人,“……小皇孙有些发热,太子妃请周太医过去看看。”
萧院正就和她道:“小儿发热,可轻可重,你和刘太医一起去看看吧。”
第1776章
鼓励
满宝和刘太医一起去东宫里看小皇孙。
他显然是第一次生病,太子妃和整个东宫都很着急,显得忧心忡忡的。
别说他们,刘太医都有些紧张,生怕是小皇孙又被人害了。
但俩人仔细的检查过后,刘太医看了周满一眼,便确定了是正常的生病,小孩子阳气还不足,天气突冷生病是正常的。
刘太医看过小皇孙后便去看喂养小皇孙的奶娘,确定她们身上没什么毛病后就和周满商量着开方。
药是给奶娘吃的,她们吃了以后喂奶,小皇孙就算是能吃着药了。
因为要喂孩子吃药太过困难,剂量也不好把握。
满宝则将手搓热,然后去按了按他的后背,正哭得厉害的小皇孙被按得舒服,渐渐止了哭声。
他睁着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满宝,满宝冲他露出笑容,一手还轻轻的按着他的后背,一手已经抬起点了点他的小鼻子。
然后在他身上有序的按压起来,刘太医看着好奇,上前看了一会儿问道:“这是什么按摩法?”
“这是我新学的,小孩子不好扎针,一些小风寒小病痛可用这样的方法。”
刘太医就仔细的看。
满宝也不避他,直接告诉应该按哪里,还让一旁的奶娘记住,要是小皇孙鼻子塞得严重,可以这样按。
鼻子不通是很难受的,而孩子小还不会说话,难受了就只能哭。
太子妃一直站在一旁看,同样听得很认真,等他们按完,宫人也下去熬药了,她就看向满宝,一个劲儿的给她使眼色。
满宝就对刘太医道:“您自己回去,我留在东宫这边?”
刘太医就拿出才写好的脉案让她签字,然后他也当着周满的面签下自己的名字,“我拿回去入档了。”
满宝点头,目送刘太医走远才回身去见太子妃。
太子妃已经抱了安静下来的小皇孙,和满宝道:“我摸着还是有些烫,他真的不用吃药吗?”
满宝安慰他,“等他吃过奶看情况,他现在烧得不是很严重,所以不用吃药,要是下午还不退烧,也不再往上生,那就再等等。”
满宝道:“娘娘放心,我就在崇文馆中,您让下人留意温度,要是有变化就让人去叫我。”
太子妃忧愁的点头,叹息道:“孩子生病,太子也不在京中……”
满宝这会儿已经知道太子和魏知去江南了,因为听说杨溶一家在江南的东西也全被抄了,包括杨氏的一些产业,之前由杨溶经营着的,也被牵连抄没。
她只能安慰太子妃,“孩子八岁之前都要发烧咳嗽的,所以才说孩子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