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76章

    刘太医想了想后道:“三个晚上总有一个晚上会叫人,我觉着今天晚上应该会平安无事,主要是这两日就三位娘娘有些不舒服,白天都去看过开方了。”

    所以对宫里的病人他们都是心中有数的。

    满宝便点了点头,放心的睡觉去了。

    第1779章

    咳血

    “周太医,周太医……”

    满宝唰的一下睁开眼睛,从床上惊醒,她抬眼望着眼前黑乎乎且又陌生的地方,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是在太医院里。

    满宝听到敲门声还在继续,连忙掀起被子起身,随手扯了一件外衣披上便去开门。

    敲门的医助只看了一眼就低下头去,快速道:“周太医,太后宫中来叫人,刘太医请您一起出诊。”

    满宝应了一声,将门关上,她挠了挠脑袋,这才转身去穿衣服。

    她抽空看了一眼系统的时间,发现已经凌晨两点多,丑正过,天哪,正是一天之中最冷的时候。

    满宝随便拢了一下头发,便取了架子上的斗篷披上,自觉足够暖和了才提着药箱出门。

    刘太医也是才起身,不过他已经准备好了,除了自己的药箱,还带上了应急的药。

    太后宫里的内侍正站在门边,看到周满也到了,连忙提着灯笼给他们照路。

    满宝问:“什么病?”

    内侍没说话,刘太医道:“咳嗽,见血了。”

    满宝惊讶,“太后之前病了吗?”

    刘太医道:“一直是萧院正看的,每日都在吃药,没想到今夜会咳血。”

    咳血不是什么好征兆。

    满宝也知道,脚步更加快了些。

    俩人到太后宫中时,宫殿内外已经点亮了不少灯,俩人在门口那里跺了跺脚,等身上寒气消了一点儿才进去。

    满宝还把斗篷解了交给宫女。

    太后脸色苍白的躺在被子里,时不时的咳嗽一声,满宝听着都揪心,她好像要把心肺咳出来一样。

    俩人行礼后刘太医先上前问诊,半响后将位置让给周满,然后退到一旁问伺候太后的宫女,“娘娘是什么时候咳起来的?”

    满宝摸了摸太后的脉象,心内微微叹息了一声,再一看她的脸色,不多久便和刘太医一起去看帕子上的血迹。

    俩人对视一眼,都轻声劝慰太后两句,然后退出去讨论病情。

    刘太医道:“药石很难立时起效,针灸上……”

    满宝道:“倒是可以缓解一二。”

    刘太医点头,便伸手提笔开方,一连开了三个方子和周满商量,“你觉得哪个好。”

    满宝看了看后点了一张,“这个改用柴胡吧,温和些。”

    刘太医思索片刻后点头,“也好,你打算用什么针法?”

    满宝提了一下,因为要入档,她干脆将针法也写了下来,俩人商量一下,确认无误后由刘太医记录入档,满宝则拿着针袋进去行针。

    太后咳得很厉害,就是因为如此难以入睡,又咳出血来才临时叫的太医。

    满宝入内后便宫女们便放下重重幔帐,大宫女开始帮着太后除去衣服,太后不太舒服的趴着行针。

    一开始太后还是没忍住咳嗽,但满宝扎了几针后太后的气就顺了许多,肺部呼哧呼哧的声音少了一些。

    不仅太后,就是太后宫里伺候的宫女内侍没也第一次感受到宫里有女医的好处。

    针灸的确是即时有用的医术,要是以前,没有太医敢对太后用,太后也不会容许太医冒犯自己的身体。

    可现在有女医就不一样了。

    太后咳得不是那么严重了,宫里着急忙慌,累得团团转的宫女内侍们也稍稍放下心来。

    满宝行针才到一半皇帝和皇后就到了。

    夫妻俩都是临时被叫醒的。

    皇帝留在外面问刘太医病情,皇后则轻手轻脚进来,见周满正在扎针,便抬手止住了要行礼的宫人,没叫人打搅她。

    满宝行完一套针法,将针拔了以后对还有些难受的太后道:“娘娘转个身,我再给您行另一套针。”

    太后被宫女扶着要起身,结果身子有些不便,差点摔回床上。

    皇后疾步上前和宫女一起将太后翻了一个面,满宝这才看到皇后,连忙要行礼。

    皇后扶着太后躺在床上,这才道:“不必多礼,快医治太后娘娘吧。”

    满宝应了一声,捏针再次给太后扎针。

    这次扎的是面前,太后亲眼看到那长长的针尖扎进去,心肝还是颤了颤的,她抬眼看了周满一眼。

    扭头去和皇后说话,“皇帝呢?”

    “陛下在外面,母后要见陛下吗?”

    太后就叹气道:“天冷,他身子也不是很好,跑出来做什么?”

    满宝一边扎针一边想,和太后比起来,皇帝称得上伟岸了,他哪儿身体不好了?

    皇后都比他体弱。

    但太后不这么想,她道:“夜里寒气重,他身上有旧伤,这会儿不爱重自身,回头又要犯疼了。这儿有太医呢,我自觉也好多了,你和皇帝回去歇着吧。”

    皇后却道:“母后宽心,殿里点了火盆,宫人会伺候好陛下的,倒是您,陛下听说您病了,一刻都坐不住,您要是赶他回去,只怕他心中不安,更不好了。”

    太后就皱紧了眉头,半响后叹息一声道:“那就算了,让人把旁边的暖房收拾出来,让他在里头躺一躺,冬节要祭祀,他有的忙呢,别累着了。”

    皇后应了下来,然后看了宫女一眼,宫女便领命出去传话。

    太后和皇后没话说了,一转头见周满又捻了一根更长的针扎在她身上,太后心肝又颤了颤,只能继续移开目光,找话和周满说话,“太子妃和小皇孙身子好吧?”

    周满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话是问她,连忙点头道:“挺好的。”

    太后就叹息,“哀家只见过小皇孙一次呢。”

    小皇孙还小,外面又冷,别说东宫,就连太子妃的正院都没出过,太后只在洗三过后见过孩子一面,还是她亲自去看的。

    满宝虽然跟太后不太熟,但在说话上素来自来熟,于是一边扎针一边道:“没事儿,等娘娘身子好了就去见呗。”

    太后就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皇后已经嗔怪道:“傻孩子,太后是长辈,小皇孙怎么能让太后去见呢?母后,等您好了,我让太子妃把孩子抱来给您看一看。”

    太后心动了一下便摇头道:“算了,我这儿一直吃着药呢,小心过了病气给他,外头也冷,他年纪太小,不好挪动,让太子妃带着吧。”

    一旁的嬷嬷凑趣道:“小皇孙翻过年就两岁了,说不定也想曾祖母呢。”

    满宝捻针的手忍不住一顿,惊讶的抬头看着嬷嬷。

    才满月零一天的小皇孙睡梦中踢了踢腿,完全不知道再过一个多月他就要两岁了。

    第1780章

    病情

    这话皇后都不太好接。

    满宝落针,捻了捻后去动别的针,生怕太后真的让太子妃抱着小皇孙过来看。

    现在天气是真冷,就算不算太后身上的病气,此时太子妃和小皇孙也不宜出门。

    从东宫到这里可不近。

    于是满宝道:“我也很喜欢算虚岁,我现在都十六了,但其实才过了十四周岁的生日,听着就比别人大。”

    眼神向上,不乐意看周满扎针的太后都忍不住瞟了她一眼,淡淡的道:“虚的毕竟是虚的,翻过年小皇孙也不过才两个多月,还没满百日呢。”

    皇后微微松了一口气,笑着应了一声“是”,然后道:“不过孩子长得快,眨眼间就长大了,等小皇孙周岁,陛下还想让他沾一沾您的福气,到时候在母后宫中抓周。”

    太后就露出笑容来,应道:“这个好,孩子是长得快,别看他现在才满月,眨眼间就该周岁了,抓周的东西也得准备起来。”

    皇后应是。

    一旁的站立的嬷嬷识趣的不再插嘴。

    满宝捻着针,太后竟然许久都不咳了。

    她算着时间拔针,皇后和宫女立即将衣服给太后穿好披上。正好他们开的药也熬好了。

    太后吃了药,又坐着说了一会儿话便有些犯困。应该是安神的药起了效用。

    满宝和皇后便退了出去,宫女熄了两盏灯,幔帐里昏暗了许多,太后的呼吸也开始绵长起来。

    皇帝一直守在外面,并没有去休息,看到皇后和周满出来便起身问道:“如何了?”

    皇后轻声安抚道:“母后已经睡下了。”

    咳嗽最难做的就是入眠了。

    皇帝松了一口气,看向周满,“太后的病何时能治好?”

    满宝闻言惊讶的看向刘太医,刘太医悄悄的抬头看了她一眼,很轻微的摇了摇头。

    满宝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

    是不要告诉皇帝,还是他什么都没说?

    哎呀,她和刘太医默契不足呀。

    皇帝见她瞪着眼看刘太医,他便瞪着眼看她,“朕问你话,你看刘太医干什么?”

    满宝便收回了目光,决定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她斟酌了一下,还是压低了声音道:“陛下,太后娘娘的病不太好治……”

    皇帝脸色难看起来。

    满宝轻声道:“娘娘年纪大了,这是久病成痨,所以……”

    刘太医忍不住清了清嗓子,接过周满的话道:“陛下,太后娘娘已年过古稀,放眼大晋,能有如此寿数的人已不多。娘娘的病还是以静养为主,不动怒气,少悲喜,再加以针灸药物,总有好转之时。”

    怎么可能会好转,太后的脉象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满宝心中腹诽,不过嘴上却什么都没说。

    皇帝却心想,只说好转,却不说痊愈,也就是说太后不能痊愈了。

    皇帝皱着眉头,心中有些伤怀,一时没说话,不过听刘太医说话的确好受多了。

    虽然这意思之前刘太医已经表述过,现在不过换了个说辞而已,但皇帝依旧想问一问周满。

    毕竟,之前大家也都说殷或是强弩之末,恐怕活不过这两年,结果他现在不也越活越好吗?

    见周满低头站在一旁,他便知道她也认同刘太医的诊断了。

    皇帝叹息一声,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

    皇后便让人小心伺候着太后,然后拿着皇帝的斗篷去追他。

    满宝看着这对至尊夫妻走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小声和刘太医道:“好少看到陛下这样。”

    刘太医就瞥了她一眼,人家娘病重都快要死了,还不准人家发一下龙威吗?

    刘太医和满宝并不能立刻就回太医院去,而是在偏殿里围在火炉边上打盹等候,等太后睡熟,确定她不会再发病后才离开。

    等他们可以走时都已经快卯时了。

    天色依旧昏暗,他们谢绝了太后宫中的内侍相送,自己提了一盏灯笼提着药箱往太医院走。

    因为还没到各院门开锁的时候,他们过每一道门都要等一下,检查过身份令牌才能过。

    走在狭长的甬道里,满宝伸手拢了拢披风,整个脑袋缩在毛茸茸的帽子里,即便是走路,也困得都快要睡着了。

    刘太医也有些犯困,因为怕路上有冰块,所以他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很稳,甬道里没人,因此他道:“以后啊,遇着治不好的病人就让家属听天命吧。”

    满宝道:“可我看陛下就是想打破砂锅问到底。”

    她小声道:“我一直以为皇帝和太后的关系不太好呢。”

    “是不太和睦,可母子间哪有隔夜仇的,”刘太医道:“再恼再怒,这会儿人也要死了,剩下的自然是好的了,我们做大夫的,可不能做疏间亲的事儿。”

    “我知道,疏不间亲嘛,我也从来不在皇帝面前说太后的坏话。”

    刘太医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问起他们的专业,“你觉着,配以针灸,太后的病可能熬过开春?”

    满宝想了想后道:“得看天气吧,要是天公作美,或许病情会稍减些,过了春,那到下一年的冬天就容易了。”

    刘太医也点头,“是啊,冬日难熬啊。”

    生死有时候也看季节和气候的,冬天为什么丧事多?就是因为天气寒冷,身体活性也跟着减弱,很多老人就是这样弱着弱着就熬不过去了。

    刘太医掐了掐手指算时间,道:“还有三个月,过了这三个月就好了。”

    说完了专业问题,刘太医就开始说起家事,他含糊的问道:“你说我是不是要给三娘定一门亲事啊,她年纪也不小了……”

    不然国丧,作为太医的家属,她至少有三个月或是半年不能定亲。

    满宝不太乐意,“她还在读书呢,等读完了书还得进太医院,她成亲以后还能进太医院吗?”

    刘太医:“……你要这么算,我估摸她这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

    她道:“周太医,你可不能这么害我们刘家。”

    “那你也不能害我和皇后娘娘,更不能害三娘,”满宝道:“她可是皇后托我培养出来的,你先说你给她许的人家会允许她婚后进宫当官儿吗?”

    刘太医…:……

    刘太医他不肯定呀。

    第1781章

    嘿嘿嘿

    这个时代,师同父,虽然刘太医要执意给孙女定下亲事也是可以的,但那样肯定会得罪周满。

    他不想在这种事上和周满发生冲突,所以才多问了一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本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谁知道周满会反对呢?

    刘太医唉声叹气,也不去关心太后的病情了,而是关心起他孙女的婚事来,“那周太医那儿可有合适的人选?你是她师父,手上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也是可以提一提的。”

    他认识的人家里,实在没有一个会愿意放自家媳妇或儿媳妇进宫当太医的人家再。

    本来,三娘进宫就是为了找一门好一点儿的亲事,嫁人后可以相夫教子。

    谁知道她会遇见周满,谁又能料到她将来会受皇后所命去和周满学医呢?

    满宝没想到自己还得操心徒弟的婚事,她自己都没成亲呢。

    她先想到的是她几个哥哥,很是惋惜道:“我有六个哥哥,可他们都成亲了。”

    刘太医:“……周太医,这差着辈分吧?”

    “啊,”满宝这才想起来,“你不说我差点儿忘了。”

    刘太医却突然想起来,“周太医不是有好几个侄子吗?”

    满宝惊得站住了脚步,叫道:“我侄子?这,这不好吧?”

    刘太医很认真的问,“怎么不好?是你侄子定亲了?”

    满宝摇头,“这倒没有,我三侄子就比我大两月,除了他上头还有两个,都比我大几岁,我大侄子比我大四岁来着。”

    “那不是正好合适吗?”

    满宝纠结起来,“合适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