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满宝要盯着。病人身上穿的衣裳鞋袜可以带走,但全部都要清洗一遍,记录在册后暴晒,确认没问题后才可以带走。
因为是厚衣服,为了不给夹带出一些脏东西,每一件衣服他们都要检查过。
而被子则不能带走,清洗过后晒干就收在病房里,可能过不了多久,等下一批病人到来,他们又得用上。
庄子的管事们也知道他们就要解脱,因此不敢在这时候出岔子,拿着本子很详细的记录下每一个病例的去处。
庄子里的两位太医,卢太医脾气大又较真,周太医倒是脾气不错的样子,却很细致,要求比卢太医还多,只是更换病人的时候少了一两床被子没清洗过她都能知道,然后她就背着手站在他们身后亲自看着他们洗被子。
清洗东西这种事一直是皇庄里那些个出过痘的粗使婆子干的,他们都多少年没干过这种粗活了。
加上他们背后有萧院正做靠山,上一次,因为采买的事,不仅皇庄,连宫里都犹如地动一般换了一批人,他们哪敢糊弄这几位太医?
所以他们做事也很细致。
满宝在庄子里巡视,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跑回去找西饼和九兰,告诉她们,“我们今天就可以回家了,赶紧将东西收拾收拾。”
九兰:“不是说,不准我们带衣裳出去吗?要烧掉的。”
满宝道:“我们不带出去,也不烧,洗干净晾好就放在柜子里锁好,我们之后还回来呢。”
“但首饰那些都带上,别落下了。”满宝也不满意太医院制定的这条规矩,嘟囔道:“他们都可以带着衣服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当然是因为他们衣服少了,而且,病人贴身的衣服也是不能带走的,一会儿清点过后要全部焚烧。
因为是贴身的,上面有些沾染上的痘浆是洗不掉的,而且萧院正总怕便是洗过天花也会残留在上,让以后接触到的人生病,所以严令所有天花病人穿过的里衣都不许带出去,只能带走外衣和棉衣。
不仅里衣,还有他们用的布巾,布条等东西也都不许带出去,全部都要焚烧干净。
于是满宝中午去做监工,一个一个试验者排队拿着自己的东西过来,两套里衣里裤,还有布巾,因为领用东西时都记录在册的,所以交上来时只要对照账册就可以。
满宝站在管事的身后,病人们按照病号一个一个上前,报了名字和病号以后就将怀里的东西交出来,一个仆妇就检查,喊道:“里衣两件,里裤两条,布巾一条——”
仆妇正要将清点过的东西丢进火堆里,管事突然道:“等一下,你四月初二的时候领过一条新的布巾,东西呢?”
满宝就看过去。
二十来岁的青年一下在众人的目光下涨红了脸,不过却强制镇定的道:“我,我搞丢了。”
管事就道:“找出来。”
“都丢了还怎么找?”
管事就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若是找不到,那你就留在病区呢,不能发回原处,也不准离开这一片区域。”
小伙子一愣,“我在这儿干什么?”
管事指着被圈下来的这一片土地道:“种地,要做的事可太多了,你还怕没事做?”
青年张大了嘴巴。
管事就扬声和众人道:“凡是东西交不齐的,一律不准离开,你们以为这是东西?这是沾了天花的东西,若不交齐,谁知道你们带出去做什么?所以你们最好考量清楚了,当初领用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说过,凡拿了多少东西就要还回来多少,不论它变成什么样,让你们还就还。”
第2427章
想想就激动
“前面三批病人都没什么问题,怎么到你们就有问题?”
说到底,还是因为老实听话的前面都挑过了,这第四批挑过来的质量就不是很好,这段时间,管他们耗费的心力都是之前的两倍。
管事指着他们骂了一通,队伍中便溜出去几个人,悄悄跑回去取东西了。
管事看见冷哼了一声,不过再一转头看到满宝又露出讨好的笑容,后退了半步,再抬起头来时又理直气壮起来,囔道:“赶紧的,赶紧的,后面赶紧上前,大人们还要吃饭呢,哪儿有那么多时间耽搁在你们这儿?”
管事发作过一次,再没人敢扣下东西不给了,一一将自己领用的东西拿出来,检查确定过后一把一把的丢到火堆里。
满宝看着火堆燃尽,满意的点了点头,和管事道:“回头你们和禁卫一起把人送走吧。”
“是,大人。”
就有人大着胆子问,“大人,庄子里的牛能分给我们吗?”
满宝问:“你们要牛干什么?”
“庄子耕种需要牛,要是有牛会轻松很多,而且那牛生过天花,以后要是病死了别人也不能吃,也就我们能吃,所以这牛还是给我们比较好吧?”
满宝:“谁告诉你们生过天花的牛别人不能吃的?”
众人一愣,问道:“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了,等以后这些牛老了死了,我吃给你们看。”
众人:……谢谢,不用了,他们就想用活的牛,或者他们吃,才不想看别人吃呢。
满宝挥手打发他们,“别想了,这些牛都是我们太医院的,谁也不给。”
这可都是太医院的财产,是萧院正花钱和她买的,当然不可能随便给人了。
萧院正决定就把牛留在这个皇庄里,将来还可以观察一下牛的情况,将来他们太医院要是缺钱了还能卖出去凑一笔钱。
当然,现在萧院正是不缺钱的,所以很大方的交给皇庄的管事,让他们拿去耕种了。
萧院正在宫里待了半天,终于将他们这一次的成果和皇帝及诸位大臣汇报完毕,他就很大方的留下值班的人,带上其余人一起出宫吃饭去了。
算上医助和医女,他足足在状元楼里定了两桌。
萧院正和刘太医亲自来接卢太医和周满,神清气爽的道:“明日大朝会,周太医与我一起上朝,虽然陛下未曾明说,但我觉得陛下必有重赏。”
升官谁不喜欢?
满宝和卢太医都隐隐有些激动。
到了状元楼,萧院正就请俩人分坐在他两边,以示对他们俩人的看重。
满宝自然要相让刘太医,于是落后了刘太医一个位置。
这是太医院近三个月来的第一次相聚,又是立了大功的情况下,因此大家都很高兴,除了满宝和几个医女外,其他人都喝了不少酒。
满宝吃饱喝足,往外看了一眼,发现太阳快完全下山了,而萧院正他们大有转场的意思,干脆起身干脆告辞,顺便把另外一张桌子上的刘三娘和几个医女一起提溜出来走了。
萧院正还真打算请教坊司的人来唱个小曲,跳个舞之类的,周满她们在这里的确不好应酬,于是就没拦着她们,笑眯眯的让郑太医下去送她们。
满宝领着一群女孩儿下楼,扭头问她们,“你们是回宫,还是回家?”
医女一般都是住在宫里的,但今天太医院显然休沐,自然也可以回家。
医女们略一思索便表示回家去。
满宝就叫让刘三娘的车夫一一将她们送回去,她和刘三娘则是沿着街道慢慢往回走。
刘三娘走在满宝的身侧,道:“师父,我听祖父说,您这次又要升官了。”
满宝刚才也喝了两杯酒,此时脸颊就有些红,闻言道:“还未下明旨的事,不可轻言。”
刘三娘就点头。
师徒两个一路往家走去,结果还没进他们家那条大街呢,就看到白善正牵着一匹马溜达出来,双方一碰面都愣了一下,白善就展开笑颜,“你出来了?”
满宝点头。
扭头看他牵着她的赤骥,就问道:“你这是要去哪儿?”
“去接你,”白善将马给她,笑道:“我听唐学兄说,今天皇庄里的人要全都遣散了,所以猜你应该也是今天出来,但见你这么久没回来,所以想去看看。”
大吉从马上下来,将他的马让给刘三娘。
刘三娘谢绝了,而满宝和白善也都没有骑马,而是就这样牵着马溜溜达达的往回走,一边说些闲话。
满宝告诉他,“试验暂时告一段落了,明日我们要上大朝会,后日应该能放假,你们是后日吏部考试吧?”
白善点头,稀奇道:“怎么明天大朝会,不该是后天吗?”
满宝道:“陛下心急呗。”
反正就一旬一次,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关系,皇帝一句话的事,他告诉了底下的人,自有官员去通知需要参加大朝会的人。
白善就左右看了看,凑到满宝耳边小声道:“你要被封为乡主了。”
满宝眼睛圆睁,本来就红的小脸蛋更红了,眼中似乎有光一般,“真的?”
白善就笑开,点头道:“真的,白二听长豫公主说的,她说是皇帝亲口告诉她的。”
满宝就自己计算起来,忍不住问,“是官爵,还是封荫?”
官爵和封荫是有很大区别的。
比如,满宝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想封荫她父母,以她现在的品级,可以诰封娘为五品县君,她为奉政大夫,封荫是荣耀,朝廷会给一些礼服礼帽之类的东西,逢年过节还会送些米面粮油和肉,但平常是没有俸禄的。
除非她死在了职位上,那样会有恩恤,咳咳,自然,她是不会死的。
而官爵就是和白善他们一样是实实在在的爵位,不仅有俸银禄米,还有爵田,很是荣耀。
不过大晋没有一个乡主,前汉时,朝廷还会封赏亲王或有功之臣的女儿为乡主、亭主之类的,后来就没人封赏了,亲王们的女儿基本都可以食邑一县,直接被封为县主。
满宝就摸着下巴思索起来,乡主是五品,那也有五百户的食邑呢,那就是五里,想想就激动。
第2428章
激动
因为提前知道了消息,满宝第二天起的很早,早早的起床,早早的洗漱,早早的穿戴好官服,然后就乖乖的坐在饭桌前等着用早饭。
小钱氏还是第一次见她起得这样早,先不可思议的看了一下外面黑乎乎的天色,又想去看堂屋里的沙漏,满宝立即道:“大嫂别看了,我特意早起的。”
她一脸严肃的道:“我久不上朝会,难得上一次,自然要早一点儿起来准备。”
小钱氏不知道她要被封赏的事,觉得还挺有道理,于是点头。
她问道:“是想吃饼,还是想吃面?”
满宝就纠结起来,“要我选吗?”
她两样都想选。
小钱氏就笑道:“我本想给你下碗面的,但我也不知道你昨日回来,所以没有提前准备臊子,我想给你剁些肉沫来煮面,这会儿还没扯面呢。要不我直接给你烙个饼?”
满宝一脸严肃的道:“大嫂,我不赶时间,还是吃面吧。”
小钱氏算了算时间,也觉得够用,于是给她扯面去。
先下油炒了肉沫,这才放水煮面,最后捞出来加上肉沫和一些盐巴酱醋,一拌就很好吃了。
小钱氏就提醒她,“别喝太多面汤。”
听说上大朝会是不能中途离开去茅厕的,所以上早朝的人都不会吃汤汤水水。
小钱氏煮了两碗,端了一碗穿过正堂去给庄先生。
正巧白家那边也给庄先生送了吃的,都是馒头和饼之类的,庄先生看到小钱氏的面就喜欢得不行,于是将馒头和饼,以及鸡蛋等东西给满宝分了一半。
满宝最后只接受了一个鸡蛋,剩下的东西进了才起床洗漱好的老周头肚子里。
老周头也很稀奇,“你今儿怎么起这么早?”
他还想着早点儿起来去叫闺女起床呢,以前她每次上大朝会都得他去叫一趟才起得来。
满宝压住心底的兴奋,和她爹道:“太久不见陛下,我想他了。”
“是该想,”老周头对皇帝的感官很好,尤其是他这两天刚从庄子上农忙回来,看到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职田,他就忍不住喜欢皇帝,于是道:“进宫见了皇帝,替我和他问好。”
满宝点头:“没问题。”
父女俩一边吃东西一边闲话,等庄先生那边也准备好,他们师徒两个就一起上早朝去,此时白善刚起床呢,他简单洗漱了一下就披着衣服过来送人,和满宝道:“今日大朝会上乖一些,别和人口角,要是有人骂你,你就当没听见。”
一旁的老周头听后不乐意了,道:“那不行,那不是白遭骂了吗?满宝,朝上有人骂你?真是的,一群大男人,怎么能欺负一个小娘子呢?”
满宝还没说话,一旁的庄先生便看了白善一眼,脸色不善的道:“哪有你这样教人的?”
说完白善就扭头和满宝道:“在朝上与众臣争执是常事,不必争一时长短。”
他道:“对未来的认识不同,政见不同,利益不同,这些都会有争执,若是一件一件,一样一样都针尖对麦芒的反口回去,那与菜市场里争斤论两的争吵有何区别?”
“为官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学会思考和接纳别人的观点,不认同的反驳,认同的虚心受谏,这才是正途。”
庄先生说完还瞥了白善一眼。
白善立即道:“我知道先生,以后再也不敢轻浮躁动,只想着反驳人家了。”
庄先生这才满意的点头,然后和满宝道:“不过今日是你的好事,的确不好与人起争执,昨日萧院正已经进过宫,今日陛下就是有话要问,那也是萧院正回答,别忘了,你虽是崇文馆的编撰,但也是太医院的次官,你上头还有主官呢。”
所以不要胡乱出头开口。
其他时候还罢,今天得稳一些。
庄先生给了满宝一个眼神,师徒两个便一起上车。
等他们的马车走远了,老周头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问,“今天有什么好事?”
没有明旨的情况下,白善当然不能告诉老周头,于是冲老周头一笑,转身就跑,“周大伯等着就知道了。”
老周头想叫住人都不行。
满宝他们到的早,等师徒两个到太极殿时,里面才模模糊糊来了几个官员。
都是品阶不是很高的,大家互相见礼,然后就缩着脖子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四月份,早上还是有点儿冷的。
满宝从袖子里摸出一个暖炉给庄先生,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左右看了看。
天空一旦破晓,亮的速度就很快了,不过是几个瞬间,外面的光就越来越亮,最后光亮照进大殿,满宝看到了第一抹朝阳。
然后外面呼啦啦进来了不少官员,萧院正也来了,他站在满宝的斜前方,俩人距离不是很远了。
和前后左右的人行过礼后各自坐下,等待皇帝的到来。
唐县令气喘吁吁的赶来,还没到自己的位置便先看到了周满,“咦”了一声道:“你们萧院正怎么不给你假期,竟然就来上大朝会了?”
满宝想,今日要封赏,她不亲自来看一看多亏呀。
郭县令比唐县令晚一步进来,姿态还算优美,只是气也有点儿喘,太极殿距离皇宫大门还是有点儿远。
他看到满宝也愣了一下,然后如常的和她打招呼,“周大人也来了呀。”
岸边和他们打招呼,总算有机会说他们了,“唐大人和郭大人晚了一点儿呀。”
唐县令和郭县令就同时撇了撇嘴,在一块地方坐了这么多年,以前这话从来都是他们两个对她说的。
俩人决定大人不记小人过,不和她计较,于是互相行礼过后就在自己的位置坐下。
结果他们的屁股才挨到垫子,外面就传来净鞭声,得,他们又得站起来了。
他们刚站起来,外面就传来内侍的大声通报:皇帝到——
文武百官齐刷刷的站立后,等皇帝走到座位上坐下,大家便齐齐面向皇帝一揖到底,行礼道:“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第2429章
封赏
皇帝免去他们的礼,让众人落座后开始讨论国事。
当下最要紧的自然是明天的吏部考试,因此吏部尚书先出列和皇帝汇报了一下准备工作……
满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竖起耳朵听这些国事,盘算着什么时候轮到他们太医署,越想越兴奋,结果等啊等啊,最近的国事似乎有些多。
有的地方春耕结束了,有的地方春耕才开始,有的地方下的雨过多,秧苗和种子才下去就被泡坏了,有的地方却迟迟不下雨,根本没法儿插秧和播种……
还有的地方水利工程堪忧,河道需要清淤,水坝需要加固,甚至还有边关发生了冲突的,因为争抢草地和水源,他们和吐蕃不小心又打了一架,当然,小规模的,屯田的士兵领着牧民们打的,损失不大……
总之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少,满宝觉得当皇帝也真够累的,十天一次大朝会,基本上她每次上大朝会都能听到这些问题。
偶尔还有一些贪官污吏的汇报等,总之就是每天事情不断,真可怜。
满宝胡思乱想着,太早起的后遗症就出现了,她觉得眼皮有点儿沉重,耳边的声音还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