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她在心底告诉自己,今天不一样,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她得高高兴兴,清醒的看完全场……于是她努力的撑开了眼睛,抬起头来无神的看了一眼上面的皇帝,然后皇帝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她的眼皮又耷拉了下来……
感觉只是一瞬间的事,她的膝盖就被人戳了一下,她一下清醒,本以为已经消失的声音重新灌入耳朵,她睁开眼睛就看到唐县令头也不回的悄悄收回自己的玉圭,
满宝双手一握,拿紧自己的玉圭,这才眨了眨眼看向前方,这才发现现在做汇报的竟然是萧院正,她精神一振,瞌睡彻底没了。
皇帝正在赞赏萧院正和太医院,赞赏完以后自然是封赏,萧院正明面上没有上升的空间了,皇帝直接赏他三品官员的待遇,卢太医提一等,官职和刘太医则是提了半等,竟然直接和萧院正的官职齐平,因为天花方子是周满带回来的,加上此功,因此封爵乡主。
皇帝早给她拟定了封号,直接封栎阳。
满宝眼睛一亮,郭县令却是心头一跳,万年县过去就是栎阳县,但栎阳县已经属于雍州,就不知道那五百户分在哪里,要是正好和他们万年县接壤,将来……
郭县令去看周满,唐县令则去看郭县令,满宝则是看着皇帝,很兴奋,也很高兴的跪下谢恩。
皇帝笑眯眯的让他们免礼,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尽快将痘苗推广出去,让百姓们将来免收天花之苦。
这个赏赐皇帝当然不可能张口就来,其实除了周满的赏赐是皇帝早就想好的外,其他人的赏赐都和其他大臣商量过的。
实际上,这个赏赐他们昨天便争论了一天。
当然,萧院正并不能参与其中,因为他是当事人,所以他有点儿懵,他以为自己是要加虚衔或者别的官职的,毕竟在往上也不可能,可像皇帝这样不加虚衔和官职,直接让他领三品的待遇……
总感觉怪怪的,还有点儿心惊胆战。
满宝开始不觉得,兴奋的和萧院正出去后便也觉得不对了,“奇怪,陛下怎么不给您加衔,直接就给三品的待遇?”
萧院正自己都糊涂呢,“我怎么知道?”
萧院正不知道,但魏大人和老唐大人知道啊。
唐县令也觉得奇怪,于是跟在他爹屁股后面往外走。
老唐大人他们是在皇城里办公,是需要出宫的,见儿子出了宫门不赶紧骑马回他的县衙,而是跟在他屁股后面走,便没好气的回头瞪了他一眼,然后才小声的道:“陛下想将太医署从太常寺中独立出来。”
唐县令惊诧,“那九寺岂不是要变成九寺一院了?”
“是署,”老唐大人一边背着手一边慢悠悠的往前走,小小声的道:“犹如国子监一般,太医署以后可掌天下地方医署,不仅要培养医学生,还要管理天下医者。”
天下的文人都受国子监的管辖,底下的府学,县学,甚至是各种书院私学,也都要受国子监的管辖,皇帝想要打造一个独立的太医署,不必受太常寺和户部,甚至是太府寺的管辖和约束。
唐县令道:“章正卿能答应?”
他是太常寺正卿。
老唐大人道:“不答应,现在谁能扭得过陛下?而且陛下把当年周满白善白诚上的那道厚厚的折子又拿出来了,连魏大人都支持皇帝,虽说所需钱银过大,但我看着,倒也不是不可能,正要想周满他们折子上的那样做,最后受益的还是天下百姓。”
唐县令问,“钱银过大,那是大到多少去?”
老唐大人就笑了笑道:“你也担心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白花银子?”
唐县令没说话。
老唐大人就叹气道:“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呀,可是看到周满现在还这么年轻,白善年纪也不大,我们就觉得,这事儿慢慢做着,应该能做成。”
老唐大人道:“只不过我们年纪大了,可能看不到了。”
唐县令:……
老唐大人走了一段发现他儿子没跟上,就回头看他,“你愣那干嘛呢,既然都来了,去我那里领你的弹劾折子去,回头写好了辩折给我送回来。”
唐县令:“……爹,不是,老唐大人,下官这么勤勉,谁这么想不开弹劾我?”
“昨天你们长安县闹市有惊马,撞伤了人是不是?”
唐县令:“不是,那不是撞伤,是一位老人家走过街口的时候看到惊马狂奔而来,吓得自己摔倒的,我已经做了判决了……”
父子俩争辩着走远,满宝则跟着萧院正回太医院,一路上都在抱拳和人“同喜,同喜……”
等终于回到太医院,还得继续和同僚们继续同喜同喜,等终于都道过喜以后,满宝就钻进萧院正的办公房里找萧院正,“萧院正,您要不要找人打听一下?我觉得没有加衔的恩赏很不稳定。”
萧院正也有些闷闷不乐,大家都升官了,半品也是啊,郑太医等人没升官,但也得了不少赏赐,只有他,有点儿不清不楚的拿了三品的待遇,可没有加衔啊,那以后这个待遇要收回去,也不过是上面一句话的功夫罢了。
第2430章
我偷偷带你们
“我能找谁打听?”
满宝就撺掇他,“您和古大人打听打听?您和他关系不是挺好吗?”
萧院正立即紧张的往外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别乱说,我们哪儿关系好了?”
不过萧院正还是留心了。
他一抬头,见周满还在这儿,便挥手道:“行了,行了,你赶紧出去看看今天有多少人请医,早点儿把事情办完,大家也好回家。”
他道:“太医院难得人人都有封赏,今天他们肯定要早些回家庆祝的。下午圣旨出宫,你也得回去接旨吧?”
满宝一听,立即不敢磨蹭了,出去看交到太医院的单子,外面还有宫里来请太医的宫女内侍。
她一出来,郑太医立即给她让了一个位置,和她道:“宫中的杨贵妃生病了,燕德妃和郑贤妃也都有些不适,你想接哪一个?”
满宝直接点了杨贵妃,“我顺便去看看两位公主。”
杨贵妃和皇后住得近,和公主们关系也好,去给她看病可以顺便拐个弯去看一下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
郑太医又拿出几张单子道:“外面也有请医的,韩尚书家里的公子摔跤把腿摔断了,想要个接骨的太医过去,嗯,这个不适合你,这个,邳国公夫人也病了,这个没人去看过,他家和你家不远,你要不要去看看?”
满宝:“我还要接外诊?”
她都接宫里的单子了。
郑太医道:“太医不够用,院正带回来好多数据,你们只是大致归纳了一下,我们这边还得存档呢。”
满宝想了想,不太想出宫又进宫。
郑太医大约也知道,于是道:“你可以今日去看,明日还去看,再让邳国公府下一张单子就是,回头两张脉案一起入档就是。”
满宝就悄咪咪的看了一眼萧院正的办公房,“可以这样?”
郑太医:“……可以,毕竟出宫进宫不容易,耗费的时间很长,不是大病就不是大事,既然你接了外诊,你要不要顺手再接一张赵国公府的单子?”
满宝问:“他们家的国公夫人?”
“不是,”郑太医看了一眼她后道:“是他们家的世子夫人。”
满宝挑眉,语气上扬的“哟”了一声,也不知道在哟啥。
郑太医笑了笑,全太医院都知道,周满上次去赵国公府被为难多半出自世子夫人的手笔,毕竟赵国公夫人病着,他们家就是世子夫人做主。
满宝接了两张单子,点了点头道:“行,我都去看看。”
满宝先去看杨贵妃,她是受寒了,她跟随皇后,所以惯常喜欢请刘太医,后来随大流喜欢请周满。
再后来,只要周满在宫中,她就请周满,比皇后请满宝还勤些,所以满宝和她挺熟。
一摸脉,满宝就知道她为啥能够从三月一直病到现在了,说白了就是胃口不好,饮食不好,阳气不足。
于是满宝让她出去早晚晒太阳,“现在的太阳不大,尤其是早上,那太阳晒着暖烘烘的,您早上用过早食就拿一张木榻出去趴着晒,多晒一晒后背,晒上四五天,这病就好了。”
杨贵妃和她的宫女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用吃药了?”
满宝考虑到她的胃口不好,吃了药后基本上就吃不下东西了,于是道:“我给您开点儿药膳吧,多是粥品,药先不吃了,再给您扎几针,剩下的就等着您晒太阳了。”
又叮嘱到:“记住,是巳正前的太阳,下午的话,酉时之后再晒吧,免得晒黑了。”
满宝给她留了药膳方子,还有食膳的单子,她道:“有时候吃好了比吃药还管用呢。”
杨贵妃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她就不喜欢喝药。
满宝给杨贵妃扎针,才把针拔了,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就手拉着手闻讯赶来了。
杨贵妃穿好衣裳,看到她们就笑道:“你们玩去吧,不用管我了。”
说完见满宝一脸严肃,就有点儿心虚的道:“我会好好吃东西的。”
满宝这才点头,收好药箱就去和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说悄悄话。
两位公主和满宝互相问好后便只有一个目的,“我们听白二说,你们等白善过了吏部考试就请酒庆贺封爵?那你也封爵了,你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办酒?”
满宝理所当然的点头道:“当然要了。”
明达公主就道:“那你请我们吧。”
满宝:“我请你们,你们能去?”
长豫道:“我和明达去求母后,明达再去求父皇,肯定可以。”
满宝疑惑,“你们还守孝呢。”
一心想出去玩的明达和长豫脸色僵硬了一下,这才想起这件事,一时有些泄气,还有些愧疚。
她们好像太不孝了些。
满宝轻咳一声,小声道:“你们要是悄悄出来,我可以悄悄带你们去我家。”
她道:“我才知道,去年刘祖母在后头花园的边上建了一个花房,冬天的时候从外面将窗户都封上,里面就很暖和了,现在春天,那些木条都拆了,窗户打开,一扇一扇的,特别的好看,而且还私密,平时没人过去,到时候我让人在那个角落里设一桌,就我们自己吃饭,不让人知道。”
明达迟疑,长豫却很心动,一直扯着明达的袖子看她。
满宝道:“我们不喝酒,算不得饮宴。我家钱少,肯定也不会请伶人,最多请个说书的去说书,你们不听就是了,一般的吃顿饭而已,也算不得取乐了。”
明达道:“我得问过父皇和母后。”
皇帝是答应的,他心疼女儿们,觉得这两年她们都憋坏了,因为守孝,她们这两年出宫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以前她们在宫里还会请几个小伙伴进来玩,但这两年连小伙伴也不请了。
皇帝嘴上不说,心中却一直记着呢,生怕把他闺女们给闷坏了。
可守足二十七个月孝是他亲口说的,连太子这两年都在遵守,他也就不好给女儿们搞特殊。
所以一听说女儿想出门,皇帝立即道:“出,这也不算饮宴,就出去走走,就是你们皇祖母知道,也只会高兴。”
皇后就瞪了他一眼,和明达长豫道:“哪有守孝的时候去别人家家里做客的?这是不礼貌的。”
长豫,“我们上次都去了?”
“还说呢,上次你们说去护国寺上香,结果连护国寺都没上。”
长豫就抱住皇后的胳膊道:“母后,周满都不在意这个呢,而且我们能去,她可高兴了。”
“就是,公主去给她道贺,哪有什么好不好的说辞?”皇帝维护女儿道:“朕的女儿是龙女,她们自身就带了福气,不管什么时候去谁家,那都是福。”
皇后:……
明达也眼巴巴的看着皇后。
第2431章
我不是那个意思
邳国公夫人也不是什么大病,人年纪大了,又碰上换季,总会有些不舒服。
满宝看过后给她开了药方,还扎了一套针灸,劝告她少吃肉,春天到了,可以多吃青菜。
然后她就从邳国公府溜溜达达的去了另一条街上的赵国公府。
赵国公府的人没想到来的人会是周满,一时呆住。
给满宝做助手的刘三娘忍不住看他们,“怎么,这不是你们赵国公府的单子?”
赵国公府的管事立即反应过来,弯着腰道:“是,是,周太医您里面请。”
赵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躺在床上,她院子里的丫头先满宝一步跑进去禀报,“夫人,太医来了。”
世子夫人便道:“请进来。”
然后示意丫头将帐子放下来。
丫头没动手,而是凑上去小声道:“来的是周太医……”
世子夫人:……
这就有点儿出乎意料了,因为周满,她接连被罚了两次,说起来这病还是因为周满起的呢。
满宝进后宅的速度并不慢,很快就到了院子,见没人领她进屋,就扭头看向管事嬷嬷。
嬷嬷脸色微僵,立刻去撩开帘子,先钻进去禀报,“夫人,周太医来了。”
上次已经怠慢过一次,这次可不好怠慢了。
屋里的人立即反应过来,世子夫人高声道:“快请进来。”
她扶着丫头的手坐起来,靠在枕头上咳嗽了好几声。
满宝和刘三娘入内,先是笑着和她行了行礼,然后就问道:“您是哪儿不舒服?”
世子夫人脸色有些苍白,但看着还好,她有些不自在的道:“就觉得胸闷,总是咳嗽,夜里也睡不安稳。”
一旁的丫鬟立即补充道:“我们夫人请了大夫来看,说是受寒,开了药吃,但总也不见好,今天早上起身还晕过去了,这才请的太医。”
满宝又看了一眼她的脸色,便给她把脉,摸过脉后就问,“夫人中午吃了什么?”
“我们夫人病着,胃口不佳,所以午食没有用。”
满宝问:“那早食吃了什么?”
“早食就吃了一点粳米粥。”
“一点是多少?”
丫头愣了愣后道:“三勺这样吧。”
满宝就问,“那昨晚上吃了什么?”
“昨晚上吃了一碗燕窝粥。”
满宝:“只吃燕窝粥呀。”
“还有药,”丫头道:“那药败胃口,所以夫人吃不下去饭食。”
刘三娘忍不住抬头看她们。
满宝忍不住想,这是要做天上的仙女啊,直接饮风食露就可以了。
满宝收回手,和丫头道:“没事儿,你们夫人之所以会晕是饿的,你去叫厨房熬一碗粥,剁一些肉沫放进去一块儿煮了,再加些油盐和葱花,做好以后送来。”
丫头一愣一愣的,不由看向她们夫人。
世子夫人从听到周满说她是饿的以后就脸色涨红,见丫头还磨磨蹭蹭的不肯下去,不由怒,“愣着干什么,没听见周太医说话吗?”
丫头立即行礼退下。
饿着肚子,满宝就是想扎针都不行,她干脆去开方子,开好了方子后交给世子夫人,道:“这是驱寒止咳的,饭后吃!”
满宝强调道:“你放心,先吃饭再吃药,这药再苦,它也不可能败你两个时辰的胃口,也不用怕,我还给你加了点儿开胃的药,吃了我的药以后你一定能吃得下东西的。”
世子夫人:……总觉得她阴阳怪气的。
满宝就坐着等,等他们家的下人总算做好了肉粥端上来,她就看着她吃。
世子夫人吃了一口热乎乎的肉粥,别说,口齿生津,胃口竟然开了!
世子夫人就在周满的注视下吃下了一碗粥,呼出一口气后就拿帕子矜持的擦了擦嘴唇道:“周太医,我吃好了,我们扎针吧。”
满宝:“你不用扎针。”
满宝道:“你看,吃下东西你就出汗了吧?这是食物在补充你身体里的阳气,将寒气逼出来呢,以后要是吃不下东西就吃肉粥,这个可好吃了。”
吃上三天,保准你看什么吃的都是绿的,恨不得一口吃下去。
不吃东西也是病,不论是脾胃虚弱还是心病,那都是病,得治!
满宝留下方子就走了。
世子夫人咬了咬牙,转头吩咐贴身丫头,“去包一封红封给她送去。”
丫头便小声道:“之前给包了五两的红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