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换一锭大的。”丫头便明白了,赶紧将原先那个准备给太医的荷包拿出来,想起柜子里没有十两一锭的大银块了,干脆往里又塞了一个五两的银锭,然后就跑去追满宝,在她出二门前笑着将荷包塞进了她手里。
满宝照例推辞,“这是我等的分内之事。”
毕竟给权贵们看病也是他们太医院的职责之一,只要单子他们接了,他们就得出来看。
“是,”丫头笑道:“但劳烦周太医跑这老远,我们夫人很是过意不去,所以给您准备了车马费,或是拿着钱去喝杯茶也是好的,您就拿着吧,不然奴婢回头该不好交代了。”
虽然太医们上门看诊是责任,但一直以来的规矩,请了人上门都会给些车马费。
要是上门的太医不接受,那才完蛋呢,要么,你是得罪了宫里,要么,你就是得罪了太医院了。
满宝假模假样的推辞了两下就接受了,带着刘三娘出门。
刘三娘都不理解师父图什么,所以出门就忍不住问,“师父,您为什么要上门给她看病?”
刚才她看过那方子,除了又苦又酸外没别的毛病,是一副很好的药方。
满宝:“郑太医派的单子呀。”
刘三娘:“……那要是郑太医不派您呢?”
“那我就不来呗,”满宝一脸莫名,“难道我还强来呀?”
刘三娘一脸的懵。
满宝就抛了抛手中重重的荷包道:“傻子,这是给他们赔罪的机会呢,而且我这次再上门,不过是把她打我的脸还回去而已。”
“可您什么都没做。”
“就是什么都没做才是打脸,我要做了,那就是打我们太医院的脸了,还有可能犯法,会被要求去县衙或者刑部几日游。”
刘三娘:“……师父,您想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
第2432章
赐封
满宝笑了笑,“我知道,你看这个,他们家给的车马费都比邳国公府的多一锭呢。”
满宝打开荷包,送给刘三娘一个。
刘三娘倒没推辞,收在自己的荷包里。
满宝上了马车,回到周宅侧门后还拿出一块银角给车夫,“你送三娘回宫去吧。”
车夫不想收,满宝就笑道:“拿着吧,今儿我有喜事,就当是喜钱。”
车夫一听,立即收了钱,笑吟吟的和满宝行礼,“小的恭喜大人高升。”
显然,早朝上的事,宫里差不多都知道了。
满宝笑着点点头,让他和刘三娘走了。
满宝和郑太医说过,可以明天再进宫,但刘三娘显然不可以,她还要工作呢。
目送他们的马车走远,满宝就转身,老早就开了门等候的门房立即殷勤的上前帮满宝拎着药箱,“满小姐,周老爷,周太太,还有周大奶奶他们都在家呢。”
以前周家的侧门都是关着的,刘老夫人考虑到这边侧门进去就是周家人所住的宅院,怕门房嘴不严实往外漏事,所以门房都是守在里面,外面的人敲门了才知道。
但自从上次门房被白善罚过一次后,门房就改了,刘老夫人选了嘴巴更严实的三个人一起守着侧门,门大部分时候都是开着的了,他们也会和其他家的门房一样坐在门槛上看着街道上的人来人往,以至于现在周家人连隔壁的杜家一天出了几趟车都知道。
满宝一进门,坐在院门不远处的老周头就和她对上眼了,他立即放下烟杆,跑上来问道:“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满宝就抬头看了一下太阳所在的位置,知道现在宫里通知的人应该还没到,于是道:“爹,咱家今天有喜事。”
老周头,“你又升官了?”
满宝:“……倒也算不上升官。”
“哦,”老周头扬起的声音就落了下来,有些失望的道:“那是皇帝又给赏赐了?”
“爹,你知道的真多。”
老周头就得意的道:“那是,这都是你刘祖母说的,她说你这次立了大功了,还让我们提早做一下准备呢,我还以为你又要升官了呢,想着你要是又分职田,那能不能选个近一点儿地方的,到时候我们好种菜……”
“虽然我没升官,但我封爵了,”
老周头听不太懂,“啥爵?”
“满小姐,宫里来人了。”满宝还来不及解释,守着侧门的门房就赶紧跑来。
一个小内侍跟在他身后进来,看到周满拎着药箱站着便笑道:“周大人也在家,那倒好了,再有一刻钟圣旨就到了,您准备一下吧。”
满宝客气的应下,让门房去通知管事打开大门。
然后就拉着她爹回去准备接旨,“把娘也找来,赶紧准备接旨的东西。”
老周家也不是第一次接旨了,还是很有经验的,老周头来不及问是什么圣旨,忙去和钱氏准备香案,等他们准备好,宣旨的人也到了。
这次宣旨的却是礼部的官员,只是后面跟着内侍而已。
对方和周满不熟,不过对周满还算客气,对周满笑了笑后便展开圣旨宣读。
满宝领着老周家一堆大小跪着听旨,长篇念下来,除了满宝和休沐在家的周立学和周立固,没人听得懂圣旨的意思。
“……温正恭良,珩璜有则,礼教夙娴,医者仁心,谦虚恭顺,于国有功,现奉为圣喻册封为栎阳乡主……”
周立学和周立固都是一呆,但圣旨还没完,继续念道:“旌奖贤劳,乃朝廷之著典;显扬亲德,亦人子之至情……周金乃崇文馆编撰兼太医院太医周满之养父,仁义慈善,与人不苟……兹特封为奉政大夫,远增林壑之光,益享桑榆之乐。”
这下换满宝呆了,她一脸惊诧的抬头看向礼部官员,所以这就是礼部官员来宣旨的主要原因?
但这还没完,拿着圣旨的人顿了顿,咽了一下口水后继续道:“母氏劬劳,义实兼乎教育;朝廷宠数,礼特重于褒荣……钱氏乃崇文馆编撰兼太医院太医周满之养母,惠朗知义,温恭守礼……兹特封为罗江县君,茂膺冠帔之华,永示家庭之式。”
满宝眼含热泪,恭恭敬敬地向圣旨磕了一个特别响的头,真心诚意的道:“臣,谢陛下隆恩!”
宣旨官便笑着将圣旨合拢,双手交到周满手中,笑道:“周大人,恭喜您了。”
又对还不懂发生了什么的老周头行了一礼,叫了一声道:“周大夫,回头下官可要来讨一杯水酒喝的。”
满宝立即道:“我回头就去礼部发请帖。”
宣旨官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满口应下。
满宝只准备了一个荷包,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好在周立学和周立固机灵,已经悄悄的往后退,直接拉了小钱氏走,小声道:“娘,还需要再封两个红封,还有铜钱,家里还有多少铜钱都拿出来,一会儿外面的人都给他们几串。”
小钱氏:“……给这么多?”
“哎呀,娘,这可不是一张圣旨而已,那上面封了三个人呢。”
小钱氏一头雾水,不过她还是带着儿子去拿钱了,就在满宝说话的功夫,他们拿了一包袱的钱来分下去。
跟着来的内侍和侍卫们也只是推辞一下就塞怀里了,这是喜钱,不拿的话反而不好。
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散了。
老周头这才说话,“这位大人是不是喝酒了,怎么冲着我叫大夫?”
周立学:“爷爷,刚陛下封了你做奉政大夫。”
老周头心一颤,有些害怕,“这,这是做什么的?难怪我刚才似乎听到我名字了呢。”
满宝立即安抚他,“爹,这是恩荫,就是一个封号。”
周立学已经叫道:“爷爷,我不是常说以后要当官给我娘挣个诰命吗?这就是诰命了,您受小姑恩荫成了奉政大夫,以后您也是有品级的人了,见了县太爷都不用跪,人家也要叫您老爷的。”
老周头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就觉得眼有点儿晕,半晌才咽了咽口水问,“怎,怎么恩荫的是我?那你娘呢?”
第2433章
食邑
钱氏比他冷静多了,虽然也激动,不过却并没有失态,而是眼睛亮晶晶的问满宝,“我似乎也听到了我。”
满宝狠狠地点头,“娘,陛下封你做县君了,五品的诰命!”
老周家这一家大小才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立即围上来团团恭喜老周头和钱氏。
满宝都被挤到外面去了。
满宝蹦了蹦,发现爹娘被兄嫂和侄子们围得很严实,便不得不拖了一张椅子过来,直接站在上面往里看,“爹,娘,我还有话没说完呢……”
没人听见她说话,周五郎很兴奋的道:“爹,这是大喜事,晚上我们家吃酒吧。”
老周头连连点头,“好好好,吃酒,吃酒,让你大嫂做。”
周立学则道:“爷爷,奶奶,这么大的喜事该发喜钱的。”
老周头还是点头,“好好好,发钱,发钱……”
钱氏也道:“我回去拿钱。”
老周头根本没清醒过来,还是连连点头,眼睛都有些红。
但周立君已经在外面兴奋的接口道:“奶,不能要你们的私房钱,要公中的,我去取钱。”
于是周立君随手拉上周立威和周立固,去库房里抱钱。
满宝趁机跳下椅子要挤进去,结果五头领着六头七头几个立即顶着脑袋钻了进去,直接将缺口填得满满的,“爷爷,奶奶,还有我们,还有我们。”
满宝……
等周立君带着两个弟弟抱来一怀抱的钱,直接塞在老周头和钱氏手里让他们发时,老周头才回过神来。
他一下抱住钱不舍得给了。
钱氏也没想到周立君抱来这么多的钱,她以为的钱是几百个钱,到时候这么多儿孙一人发几个就可以了,但是这……
钱氏抱着钱,手上按着一吊钱,一时没有动作。
老周头这才想起他闺女来,看了一圈后大叫道:“满宝呢?”
满宝蹲在椅子上闷闷的道:“我在这儿呢……”
大家让开一条道儿,这才发现她因为穿着官服,还戴着官帽,所以不好挤进来。
大家立时不好意思的一笑,连忙将她拉进来。
她看到老周头和钱氏怀里的铜钱,也乐了,“爹,娘,你们就发呗,我也要。”
老周头就摸了摸铜钱,一时没有动作,钱氏却是拿起一吊钱直接塞给她,笑道:“行,给你,拿去吧。”
老周头这才恋恋不舍的给她一吊,然后问道:“满宝,那什么大夫有钱拿吗?”
满宝摇头,“那是诰封,又不是真的当官,不过节假日朝廷会给您送礼的。”
“送什么礼?”
“不一定,会送米面,会送肉,会送布匹和衣裳,各个地方的都不一样,有时候也会有喜钱发。”
周立学:“爷爷,这诰封最要紧的是体面,您只要往外说您是奉政大夫,外头的人就知道您有个孩子最少得是五品官。”
周立固,“而且还当官当久了,不然就是很得圣心的官,毕竟诰封也不是谁都能得的。”
这下连满宝都点头了,她是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次皇帝还会诰封她父母的,所以才会那么惊喜。
有些官员和礼部申请诰封,可能申请七八年都未必能下来,并不是你当了官,朝廷就会诰封你的父母妻子的。
这是恩荫,何为恩荫?
先有功,后有恩荫。
不管是实打实的功劳,还是苦劳,都得先立了才有资格和礼部申请,礼部还未必会批准。
而且,官员的功劳恩泽是有限度的,你这边要求封赏父母和妻子了,轮到儿子恩荫时,礼部就不会给了。
所以很多人会将这个权利保留着,以后给孩子读书用或者恩荫出仕用。
反正,礼部那边都有一笔账呢。
所以满宝特别理解,她最大的官职是从四品编撰,诰封她父母却都走的五品。
等老周头和钱氏终于理解了诰封不容易得时,刘老夫人已经扶着郑氏过来恭喜他们了。
老周头和钱氏立即起身和她们见礼,老周头一脸不好意思的炫耀道:“都是满宝这孩子,要我说有恩荫这种东西以后留给孩子们多好,何必这时候用了给我们呢?”
刘老夫人就笑眯眯的道:“这是孩子的孝心,而且您二位养育她长大,这本就是亲家您该得的荣誉。”
刘老夫人说话好听,老周头被夸得飘飘然,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
钱氏拉着刘老夫人笑得:“亲家祖母,您快别夸他了,一会儿他该更得意了。”
刘老夫人一是过来恭喜,二则是来和他们商量办酒的事的。
她笑道:“如今我们三家算是三喜临门,所以这顿喜酒可得好好的办起来。”
老周头歪头疑惑,“三喜?不是四喜吗?”
他掰着手指头算,“白善封爵,二少爷封爵,我和孩子他娘得了诰命,这是四喜啊。”
刘老夫人:“……”
她笑着纠正道:“亲家和亲家母诰封是一喜,满宝升官是二喜,满宝和善宝二郎一起封爵是三喜,这不是三喜临门吗?”
钱氏一怔,连忙问道:“满宝封爵是什么意思?”
都已经被热闹得忘记这事的满宝立即反应过来,将怀里的两吊钱塞进周立君的怀里,让她帮忙抱着,“爹,娘,我也有爵位了。”
老周头立即道:“对,我还听到你的名字了,三次呢。”
满宝:“……只有第一次是封我的。”
钱氏便问:“封你什么了?也是县子之类的吗?”
“不是,是乡主。栎阳乡主。”
老周头他们孤陋寡闻,都不懂,“乡主是什么?”
满宝噎了一下后道:“就是一种爵位的名称,和白善他们的县子差不多,也只有五品,我有五百户的食邑呢。”
老周头他们不懂食邑是什么,满宝就道:“就是在栎阳县下,县令会分拨出五百户的人给我,这些人缴纳上来的租税是给我的。”
老周头立即领会,“那口分田的田租?”
“对,还有丁税和赋等,他们交上来的税赋不会上交给朝廷,而是交给我。”
当然,她也只能拿东西和钱,对食邑下的人是没有管辖权的,他们依旧归栎阳县来管理。
老周头和钱氏张大了嘴巴,这种几乎一人即可代一国的爵位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第2434章
栎阳
满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和老周头钱氏解释清楚爵位和官职的区别,为了让他们更能够理解,她顺手提了恭王做例子。
“恭王现在身上就没有实职,他之前是亲王,封地在晋州是好大的一片,封地内的赋税等都是属于他的,他虽然没有管辖权,但因为那里头都是他的食邑,他要是有什么想法也是可以和那里的县官说的。”满宝道:“比如给免个赋税,少点儿捐赋之类的,还是可以说的。”
“后来他是郡王,封地被收回去一部分,被收回去的那部分里的百姓,他们就不再向恭王缴纳赋税,而是向朝廷缴纳。”
老周头呆呆的,“你都是王爷了?”
满宝:“……爹,我就是个五品的乡主,食邑就五百户,相当于六个我们村,或者三个大梨村这样的。”
钱氏也呆,“那也很厉害了,比你爹还厉害呢,我说的是亲爹。”
老周头回神,立即扭头问刘老夫人,“亲家,善宝也有那什么什么邑吧,他有多少户?”
刘老夫人就笑道:“有的,和满宝一样,也是五百户。”
老周头立即问道:“那在哪儿呢?”
他也扭头问满宝,“我们家那五百户在哪儿呢?你知道谁家是谁家吗?”
“就在栎阳,”满宝道:“回头我去问问栎阳县令,白善的封地在陇州呢,不在这儿。”
满宝说到这儿反应过来,咦了一声道:“陛下怎么把我的封地放在栎阳?应该放在罗江县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