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不过他仔细的思量了一下后上前道:“臣提议,京城,雍州,太原,郑州,鄂州,荆州和益州都可以列入此项之中。”大家看着户部尚书,纷纷在心中“卧槽”一声,暗道,你这也忒快了吧,直接把北下,东来,南上的要道一网打尽了?
那京城和雍州得涌进来多少商旅?
陈御史脸黑片刻,默默地退了回去。
满宝也默默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盘腿坐在自己的小坐席上听着他们争论新出的题目,不过他们本来不是应该快要下朝了吗?
因为魏知的一个提议,大朝会延迟了半个时辰才正式散去,满宝起身的时候已经饿得不想动弹了。
唐大人更饿,所以他看了一眼周满就走。
满宝不理他,上前去扶庄先生,小声道:“您年纪大了,下次可以直接告假不来。”
年纪大的官员可以请长假不来参加大朝会,反正他们又不会发言,一般吏部不会强硬要求他们必须出席的。
至于白善,他跟他们不是一伙儿的。
身为中书舍人,他此时是最忙的时候,正和他的同僚们分拨各个部门交上来的折子,除了加密的折子外,其他的折子他们都要全部打开扫过一遍,然后按照轻重缓急给皇帝分好。
分好以后并不是马上就给皇帝,一些折子直接送到中书侍郎的手中,由他们先给出处理意见,然后再呈送给皇帝……
所以白善知道大朝会上发生的事时,已经是中午用午食的时候了。
今天的大朝会开的尤其长,等皇帝到了书房,他收到消息,立即往嘴里塞了一块点心,抱了要给皇帝批阅的折子就去找他。
今天轮到他在皇帝跟前当值。
结果才到书房,白善就收到了皇帝的一份午餐赏赐,在吃饭的过程中才知道满宝在大朝会上和御史因为长豫公主吵了一架。
白二郎很快也知道了这件事,在皇城里,大朝会上的事儿根本不可能成为秘密。
知道这件事后,他的第一想法就是,他和明达一定要多交朋友,将来要是被人弹劾了才有人为他们说话。
不然当庭定罪都不给我们挣扎一下的机会,简直过分。
于是白二郎觉得要特别争取一下白善和周满的友谊,最近他们来往好像是少了,嗯,回头多给他们送点儿野味儿。
长豫公主也因为这件事,本来对他们的新路之行不太感兴趣的,第二天也巴巴的一起赶来了。
一碰面,长豫公主就伸手抱住周满,呜呜呜的道:“周满,不愧我请你吃了这么多饭,下次你想吃什么告诉我,我请你去吃。”
满宝问,“公主,你家的厨子还没有把你的胃抓回去呀?”
一旁的魏玉满脸无奈,他也不明白长豫为何那么喜欢吃外面的东西,明明家里厨子做的也很好吃。
长豫就道:“他们做的倒也不错,我近来已经很少在外面吃的,那陈御史忒的过分,只看表面,哼,他所算的二十一天我只在外面用午食,难道我出门逛街,午时后还要巴巴的赶回家用饭?自然是在哪儿就最近找吃的呗。”
满宝理解这种,连连点头,然后问道:“你怎么二十一天都在外面逛街?”
长豫道:“我的店铺要开张了,自然要多出去看看别人家的店是怎么做的,都卖些什么东西,我好参考参考。”
她干的都是正事好不好?
这一点儿魏玉可以作证,连连点头,其实最近这个月长豫比二月那会儿好多了,至少他每天下衙回家他们是在家用的晚食,偶尔才会出去街边小摊吃个宵夜。
想想刚和长豫成亲的那一个月,早上醒来,她宁愿坐上马车去两条街外的小摊上吃一碗宽面也不愿意在公主府吃下人精心准备好的早点……
明明公主府做的更好吃,也更精致,但她就是说宽面更劲道,她吃一碗午饭不吃都行。
然后午饭就去吃了羊肉泡馍。
魏玉看了一下妻子,微微摇头。
满宝好奇的问她,“你店里的货物都准备好了?”
长豫道:“只有一半吧,我还和你侄女谈了谈,她已经答应将药膏和药霜放在我的珍宝阁中卖,以后新城,甚至是雍州城内她都不会再另外开设店铺。”
她道:“我最近正和蜀赏交谈,他们会给我一批蜀锦,我也放到珍宝阁中。”
她微微抬起下巴,骄矜的道:“将来我这里卖的东西便不是独一无二的,也必定是在外面难寻之物,而天下如此多的难寻之物都在我这里可以找到,岂不就是珍宝阁了吗?”
满宝愣愣的问道:“你赚钱吗?”
“那当然,”长豫公主很自信,“我让你侄女将给我的药霜和药膏换个样子的瓶子,价钱比你们在东市卖的直接翻一番,放心,亏不了。”
满宝:……一样的东西,谁脑残了才会去买呀?
请假条
今天有点事儿,所以中午的更新推迟到下午六点再更,中午大家不用等了哟
第2560章
教化
从城东出去的那一条小路已经贯通,在两日前便正式交付使用了,不过满宝他们是第一次来走。
出了东城门便向北走,和皇庄正好相反,走出一段后,之前有一条很小的路延伸而去,是人和牲畜在田垄之间走出来的,中间能有一排青青地绿草,两边则是坑坑洼洼的泥地,再边上就是田垄的那种。
除非走路,骑马和骑驴,不然很少有人走这条路,满宝他们也只走过三次,每次都尽量不坐在车上,不然能将你颠出一个好歹来。
可现在这条路被平整了,且被扩出去好大一截,两边的田垄都被铲平然后填充石子后再补充泥土捶打过。
左右两车道,比官道小,但看着也是一马平川,很是让人舒心。
满宝骑在马上,被风这么一吹,越发的舒心,对这条路更加满意,“修路是正确的。”
白善颔首,示意她往前看,就见路两边的边上有农人挑着担子,担子里放着不少菜蔬,看到这一行车队,他们有些胆怯,便不敢再走,而是站在路边边上侧身等他们走过。
今天是这条路开通的第三天,直接修路,人和牲畜是不许在路上走的。
但他们昨天就走过了,听说从这里进京城的东城门特别快,一进去过了两个坊就是东市,到时候在东市里面交上两文钱就能得一个位置,而一旦菜蔬可以卖出去八九十文呢。
要是运气好,他们不用到东市,就一路从两个坊晃悠过去,东家买一些,西家买一点儿,都用不着交那两文钱就可以把菜都卖出去了。
主要是东城门进菜蔬不收税。
东城门进菜蔬当然不收税了,不仅菜蔬不收税,鸡鸭鱼蛋这些东城门都不收,这是郭县令近日才颁下的命令,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走东城门。
至少他万年县的人得走东城门。
作为万年县县令,这点儿权力他还是有的。
没办法,长安县太可恶了,明明万年县和长安县一样是京城郭县,但因为皇城被划给了长安县,明明他们同级,但唐鹤就是隐隐压他一头。
最可恨的是,西城门属于长安县也就算了,南城门也全都属于长安县,明明城内的地盘都是差不多对半分的,凭什么到了城门口的那一块长安县就要比他们万年县多一整个?
偏商旅们都喜欢走南城门。
东城门少有人走。
现在好了,他多增了一条路,说什么也得多吸引些人来,因此郭县令早早让里长们在乡里宣传,鼓动大家往京城送鸡鸭鱼肉蔬果青菜。
他想让辖下的百姓们争气些的,但他们很少见到这样的贵人,这样的车队,突然在空荡荡的大路上遇见,还是刚刚开通的大路,一时有点儿胆怯。
停下来后便犹豫着是跪下还是不跪。
满宝好奇的看着他们,到了跟前后就盯着他们的担子问,“这樱桃是自家种的还是野生的,甜吗?”
农人愣了一下,就忘了纠结是跪还是不跪了,回答道:“回娘子,这是我家后院的果树,不敢说甜,但肯定不是特别酸。”
他没敢说很甜。
满宝一听,立即问道:“多少钱一斤?”
问起价钱来农人就不是很紧张了,裂了嘴笑道:“十五文一斤。”
比肉还贵啊。
满宝看了眼,还是觉得很好看,于是道:“给我来……我先尝一颗可以吗,要是好吃我就全买了。”
农人一听,立即摘了一颗又大又红的给她,然后一脸期盼的看着她。
满宝咬了一口,有点儿酸,不过比他们村山上的野樱桃好太多了,于是大手一挥道:“我全买了。”
反正他们今天人多,不怕吃不完。
农人一听,立即高兴起来,当即放下担子,和边上的人借了秤砣来给她称斤两。
不错,他们共用一杆秤,而且这秤还不是他们的,是他们和村长借的,每次借送他两个鸡蛋。
他算了算斤两,很快就报出数来,“三斤九两……”
他冲满宝憨憨一笑道:“娘子,一两算我们让您的,就算您三斤半好了。”
他们买菜就这样,半的才好算,多了或少了就不好算了,于是多了他们就抹去,少了就添一些。
然后他拿出一张大叶子将樱桃包起来给满宝,就蹲在地上掰着手指算三斤半是多少钱。
满宝便站着等。
等了许久,发现他算到第三斤后就卡壳了,摸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后继续掰着手指头算,还扯上了边上的人。
他们也难啊。
他们很少卖东西的,要不是里长一直说现在是春天,地里菜长得快,城里的人没菜吃,而现在又旱住了,地里暂时种不了,东城门现在不收进城的菜蔬钱,不然他们也不会大着胆子送菜进城。
但一斤菜就两三文,谁家买菜都没超过十文钱的,这樱桃人家都是一两一两的买,突然来个包圆的,农人好着急。
满宝见他算不出来,便蹲在地上帮他一起数,“一斤是十五文,那两斤就是三十文,三斤就是四十五文……”
农人满脸茫然。
满宝便拿出一串铜钱来拆开,数了十五文放在他的手上,“这是一斤。”
又数了十五文放在他的手上,“这是一斤……”
大家都围上来看热闹,连长豫和明达也没忍住从车上下来,一起围观。
满宝又数了十五文放在他的手心,“这是一斤。”
农人道:“这是三斤了。”
满宝颔首。
然后又数了十五文放在他的另一个手心,然后道:“这是第四斤,但你只有半斤,所以钱得分半,你一枚,我一枚……”
满宝放一枚在边上一人的手心里,再放一枚在自己的手心上,到第八枚便完了,正好在对方的手上。
她笑道:“这就是一半了。”
对方却眯了眯眼,“娘子怎么没有第八文?”
满宝笑道:“十五文的一半是七文半,你让我一两,我便让你半文,算起来还是你让我多一些呢。”
农人愣了一下,将钱收起来后恭敬地和周满行礼,与其他人一起退到边上等他们走了才挑担离开。
满宝将樱桃交给明达,笑道:“这东西酸酸甜甜的开胃,你可以吃一些。”
明达笑着点头,顺手交给了长豫,长豫就抱住,喜滋滋的和她一起上马车。
满宝骑上马,和白善道:“郭县令或许可以让里长教乡亲们数一数数。”
白善也颔首,“教化不该只局限于道德。”
第2561章
妄加揣测
县令们教化百姓,除了支持本地的教育事业外,最普遍的行为就是让里长宣讲一些忠义礼信的故事,还有加强法治建设等等。
但教习算数,从未有过的事,但满宝和白善都认为这很有必要。
识字的难度太大了,而且世上绝大部分人不识字,而且识字你得有书,身边也要有个认识字的人才行。
但识数不一样,满宝觉得这世上识数是这世上最简单的开智游戏,它不需要什么材料,掰着手指头,抓一把地上的石子就可以数。
先识数,知道数,再自己加减,而同样数的加便是乘,同样数的减就是除,这世上再没有比识数更简便,更低廉的开智法子了。
而且识数对生活也很重要,看今天的算账就知道了,她很小很小的时候娘亲和大嫂就开始教她数手指和脚趾了,当时她可是才会说话呢。
当然,这些事她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是脑海中一些闪过的片段,但科科记得。
满宝觉得她封地上的人也该开智一二,嗯,回头找里长们聊聊天儿。
走过郭县令和荀县令合作的路段便到了周满出资修建的路段,然后到了岔路口,他们只望栎阳县方向看了一眼,见道路平整,和他们这条路上一样宽,便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往新城方向去。
这是明达的皇庄,她在这里是有住处的。
以前这个皇庄是不特别准备主子居住的院子的,毕竟这个皇庄离京城不是最近的,也不是附近最大的,也实在没什么特色,所以皇室没人想起要来这里住。
但皇帝当时要修建这一排的屋子时,顺道拨钱在庄子里给闺女修了个宅院,专门给明达过来巡视产业时住的。
不然怎么办呢,新城距离京城还是有些距离,她过来巡视产业若是累了在哪里休息?
所以这次明达他们直接去的是明达的庄园。
等把行李都卸下,人也放下大半,他们这才带了些随从便往新城去。
现在新城里的人比上次来的多了一些,负责这一条街商铺的管事立即飞奔来请安,和明达公主禀报道:“如今租出去的铺子有九间,正在装修的有六间,可也不知怎么了,今儿一早京城那边好些人家派了管事过来和小的预定铺子,有些人家还要求已经租出去的那些铺面腾出来给他们……”
明达好奇的问,“都有哪些人家?”
管事道:“郡王府那边来预定了两间,丹阳公主府上来预定了一间……”
都是皇亲国戚。
管事悄悄抬眼看了一下明达后道:“赵国公府上也来预定了一间,不过是国公爷预定一间,小公爷自己预定了一间。”
管事顿了顿后继续道:“小公爷说他的铺子要挨着周大人的铺子。”
满宝一听问道:“对了,我的铺子卖什么?”
众人:……
你一个东家问大家要卖什么?
满宝一脸无辜,“我原先是要卖药膏药霜的,但不是长豫和立君约定好了,我们周记将来不在雍州开设铺子吗?”
管事便笑道:“奴才问过周二娘子了,二娘子说周家只在药和吃的上有些长处,因此这铺子要拿来做吃的,现在正打算开饭馆呢。”
但这一次饭馆很是高档,不似开在外城的那一间,因为这附近有大量的房子租给读书人,因此周立君想弄得风雅一些。
满宝最近忙,周立君也忙,所以俩人基本碰不上面,自然也没交流过这件事。
毕竟这铺面满宝就一句话,而从租,交接和装修都是周立君来的。
和长豫公主不同,她有多少产业放在自己名下都没问题,而周满显然不行,因此这一个铺子是用向铭学的名字租赁的。
他当年被罚,自己是不能够出仕的,甚至孩子也很难再出仕,毕竟刺杀皇族是大罪,他能够不被流放已经算不错了。
此时店铺装了一半。
周立君笑着上前与他们见礼。
长豫和周立君接触了几次,俩人年纪相当,脾性也有些类似,因此很合得来,满宝还没开口,长豫就先开口邀请她了,“走,我们一起回皇庄歇脚去。”
于是周立君陪着他们从街尾走到街头,又从街头走到街尾,这才去的皇庄。
管事这才悄声和明达公主禀报,“郡王府那边看中了周大人现在的铺子……”
明达蹙眉,问道:“是哪家郡王?”
管事先告罪,这才道:“是河间郡王,不过来的是个管事。”
“你没说铺子已经租出去了吗?”
“当时他要得急,直接就在图纸上圈了地方便走了,等小的发现时追出去,人已经回了。”
明达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那你亲自上门谢罪去吧。”
管事一凛,立即跪下,诚惶诚恐的低头道:“是,奴才明儿就亲自上门去。”
明达居高临下的看着他,问道:“除此事外还有什么事?”
管事顿了一下后道:“丹阳公主府上说公主和驸马不日会来雍州,到时候还想借一下公主的宅院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