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9章

    “是为了黑水军之事!”

    法儒似乎猜到了什么,沉声道,“小家伙,记住你答应过我的话,千万不要冲动行事。”

    李子夜点了点头,眸中异色闪过,奇了。

    现在的结果倒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正常情况下,此事,应该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会有什么波澜才对。

    商皇这个时候召他入宫,就说明,这件事,解决的并不顺利。

    难道,有人替他李家说话了?

    短暂的一瞬间,李子夜便将事情猜出个七七八八,心思之玲珑,少有人及。

    想明其中缘由后,李子夜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眼前焦急等待的小太监,微笑道,“好,我随公公进宫。”

    说完,李子夜起身,迈步朝着外面走去。

    “小家伙!”

    后方,法儒立刻也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再次提醒道,“切记,一定不要冲动!”

    “放心。”

    李子夜嘴角微弯,头也不回地朝着府外走去。

    不多时。

    皇宫。

    玄武门外。

    马车隆隆驶来,跑得极快。

    时隔一年多的时间,李子夜再次入宫。

    很快,奉天殿,千层石阶前,李子夜的身影出现,一步步走向象征大商皇朝最高权力的大殿。

    奉天殿中。

    众臣转身,看着石阶尽头走来的少年身影,目光皆凝下。

    李家人,终究还是来到了这里。

    第416章

    李子夜上殿大商皇宫。

    奉天殿前。

    大商文武百官的注视下。

    李子夜一步步走来,千层石阶,如此之漫长。

    石阶上方,便是象征大商这个千年皇朝权势最巅峰的奉天殿。

    千年岁月,能够踏上这条石阶的人,基本都是王公贵胄和朝廷重臣,四品以下,根本没有资格出现在这里。

    更别说李子夜这个没有任何官职的平民。

    士、农、工、商,商贾人家,在大商朝四大阶级,排行最末,再多银子,也改变不了这阶级的鸿沟。

    若非李子夜曾为大商立下过大功,商皇为了彰显朝廷任人唯贤的气度,赐其国士封号,就以李子夜商贾之子的身份,是没有资格进入这奉天殿的。

    不过。

    凡间事,总是无奇不成书,今日,李子夜这个商贾人家的嫡子,终究在大商文武百官的注视下,一步步走上了奉天殿。

    大殿内。

    大商众臣看着殿外走来的少年,神色微凝。

    时隔一年,这李家的少年郎看上去成长了不少。

    少了几分稚嫩,多了几分稳重。

    “草民李子夜,参见陛下。”

    李子夜入殿,头也没抬,恭敬行礼道。

    “李教习有国士的身份,不必多礼。”

    大殿上,商皇看着下方的少年,神色平和道。

    “谢陛下。”

    李子夜起身,安静地站在那里,不言一语。

    众臣前,陶夭夭看着这家伙异常的模样,心中反而更加担心。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家伙上一次入宫时,可谓锋芒毕露,今日含冤而来,却是如此安静,很不对劲。

    “李家小子!”

    李子夜入殿后,众臣前的宣武王第一个忍不住,怒声道,“你好大的胆子,蒙骗一位大商武王,你可知是什么罪!”

    “武王之言,草民听不懂。”

    李子夜神色平静道,“我何时,蒙骗过宣武王你?”

    宣武王拿出字据,神色愤怒道,“你敢说,这不是你捣的鬼,李家小子,莫不要以为这上面的印信消失,你就可以瞒天过海,本王就不信,当日就没有人看到你盖下李家的印信。”

    “武王到底在说什么?”

    李子夜眉头轻皱,道,“什么印信,什么瞒天过海,宣武王你可否说的再明白一些?”

    “你!”

    宣武王看着眼前少年装疯卖傻的模样,气的胸口一闷,一时间,不知该如何问下去。

    “陛下!”

    这一刻,文臣之首的吕思清走出,沉声道,“李教习怎么说也有国士身份,宣武王没有任何证据,便如此言辞激烈的质问,有些过分了!”

    “嗯。”

    大殿上,商皇点了点,目光看向下方的宣武王,冷声道,“宣武王,退下!”

    下方,宣武王身子震了一下,却还是忍下心中的怒气,退了回去。

    后方,众臣互视一眼,心中冷笑。

    看来,这宣武王还是不死心,想要逼迫李家嫡子露出马脚,可惜,此事已成定局,想翻身,难啊!

    经此一事,宣武王和三皇子,短时间内,要暂时收敛一下锋芒了。

    “李教习。”

    商皇喝退宣武王后,大殿中央,吕思清转过身,看着身后的少年,神色温和道,“陛下唤你入殿,是想问你被黑水军埋伏之事,你可将事情的原委仔细说一遍,不必害怕也不必担心什么,陛下会为你做主。”

    “多谢吕大人,多谢陛下。”

    李子夜朝着两人各自行了一礼,旋即语气平静地说道,“年节前,家父被人暗算,身中剧毒,草民赶回渝州城的路途中,接连遭遇暗算……”

    众人瞩目中,李子夜将当时回渝州城路上,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事无巨细。

    殿内,众臣听过眼前少年数次遇刺之事,神色间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李家树大招风,想要扳倒李家的人,不在少数,当时,李家的情况,李家家主中毒,若这李家嫡子再出事,整个李家必将大乱。

    李子夜一边说着当时的事情,一边看着群臣的模样,心中不禁冷笑一声。

    他能确定,当初对他下手的人,这满朝文武中,就占了好几个。

    这些老狐狸,巴不得李家出事。

    “黑甲,长弓,重盾?”

    大殿中间,吕思清在听到李家小子讲到黑水军携带的装备时,面露怒色,目光看向前方的九幽王,怒声道,“九幽王,剿匪而已,用得着配备长弓和重盾吗,这明显是为对付武道高手准备的!”

    众臣前,九幽王听到吕思清的质问,神色淡然道,“线报中,匪寇确实有一些武道强者,动用长弓重盾,合情合理。”

    后方,众臣听到九幽王的解释,面面相觑,此前,假如说若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怀疑,此事是一场误会,如今,这一丝的怀疑也不再有了。

    九幽王,就是要杀这李家嫡子。

    黑水军的重盾兵,轻易不会出动,剿匪这个借口,实在不怎么样。

    只是,九幽王为何要杀李家嫡子?

    九幽王和李家之间,应该没有任何交集,更不要说什么恩怨了。

    难不成?

    想到这里,众臣目光看向大殿上的商皇,心中一震。

    是陛下要杀这李家嫡子?

    九幽王一向只听命于陛下,唯有这个理由,方才能解释,为何九幽王要对李家嫡子出手。

    也不对。

    短暂的一瞬后,众臣心中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陛下若杀李家嫡子,不会用这个办法,出动几位皇室供奉,来做此事,不仅把握更大一些,还能避免落人口实,远比调动黑水军设伏要好得多。

    此事,必定是九幽王自己的决定,陛下此前,应该并不知道。

    大殿内,一位位臣子心中思绪不断闪过,在猜测此事是究竟怎么回事。

    “也许,真的是误会。”

    满朝文武思考时,李子夜开口,一语惊醒众人。

    谏臣张启正听到眼前少年所言,神色一惊,急声道,“小子,有陛下为你做主,你怕个什么,难道你就不想为自己讨回公道吗?”

    大殿中,众臣相视一眼,目光变得复杂,却也没有太过惊讶。

    这李家小子倒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九幽王得罪不起,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众臣前方,九幽王嘴角也露出了一抹冷笑。

    他似乎有些高看这李家嫡子了。

    这一刻,整个奉天殿内,唯有,陶夭夭和慕白两个人,看着大殿中间的少年,心中觉得有些不对劲。

    奇怪。

    这家伙,绝对不是肯轻易低头之人。

    他到底在盘算什么?

    第417章

    忍个屁“大人。”

    奉天殿内,李子夜看着眼前发须花白的老头,恭敬一礼,问道,“敢问,如何称呼?”

    “张启正!”

    张启正回礼,应道。

    “张大人。”

    李子夜语气认真道,“小子我只是一介草民,希望大人体谅。”

    张启正闻言,神色一怔。

    朝堂上,百官听到李家嫡子所言,神色都变得古怪起来。

    这李家小子,究竟是真的耿直,还是故意而为,竟然在圣上和满朝文武面前说出这样的话。

    “李教习。”

    张启正回过神,看着眼前少年,沉声道,“这里是奉天殿,陛下在此,没有人可以超脱国法,李教习若有什么委屈,尽管说出来便是,陛下,定然会为李教习做主。”

    前方,文臣之首的吕思清转过身,看着身后的少年,认真道,“小子,当初你在御前破解天谕殿使臣所出的难题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今日,怎么畏畏缩缩的,这不像你的性子。”

    李子夜沉默,没有回答。

    “李兄。”

    这时。

    众臣前,四皇子慕白开口,神色平静道,“这才半年时间不见,你的性格变化可真大,什么时候学会变得这么能忍了?”

    大殿内,文武百官听到四皇子的称呼,心中都是一震。

    四皇子这是摆明站在李家嫡子这边了!

    另一边,忠武王听到自家这位四皇子的表态,面露无奈。

    平日里,想要这位祖宗站出来说一句话都费劲,今日这是怎么了。

    大殿中间,李子夜朝着四皇子行了一礼,神色恭敬道,“半年没见,四殿下还是风采依旧。”

    慕白看着眼前家伙奇怪的表现,眉头轻皱,直感浑身不舒服。

    这家伙在做什么,装什么大尾巴狼!

    “小子,你可要想好!”

    吕思清再度开口,神色认真道,“错过这次机会,你遇伏的事情,可就再也无处可说,天下间,也没有人敢再过问此事。”

    一位武王的分量,何其惊人,也只有在这奉天殿上,文武百官皆在的情况下,国法,方才有那么一丝作用。

    换作其他任何地方,武王,皆要凌驾于国法之上。

    虽然残酷,但,这便是事实。

    李子夜依旧沉默,不言不语。

    “小子,你怕个什么!”

    一旁,张启正有些急了,怒道,“你当初面对天谕殿使臣的那些勇气呢!”

    李子夜看着眼前的老大人,心中多少有着一些感动。

    他和这位老大人并不熟悉,但是,此人能为他和一位武王针锋相对,着实难得。

    不论这位老大人是为了青史留名,还是为了什么,大商就是因为有这样刚正不阿的臣子在,方才能兴盛千年。

    “张大人。”

    李子夜轻轻一叹,道,“当初,我有勇气面对天谕殿使臣,是因为,我知道,我身后有整个大商的支持,但是。”

    说到这里,李子夜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仿佛在忌惮些什么。

    大殿内,满朝文武岂不会听不到眼前少年话中何意,皆沉默不言,没人敢说什么。

    这小子的话,意思已很清楚,面对天谕殿使臣,整个大商都站在他身后,所以,他无所畏惧,但是,对上位高权重的大商武王,没人会支持他。

    朝中,数位上了年纪、为人刚正的臣子听过眼前少年所言,脸上不禁露出一抹悲哀之色。

    同样,吕思清、张启正看到这一结果,也攥了攥拳头,心中一阵无力。

    这可是为大商立过大功的功臣,却是被逼的,连为自己说一句话都不敢。

    大商,何时变成这样了?

    “陛下!”

    吕思清、张启正跪了下来,俯首磕头,苍老的脸上尽是悲凉。

    这,还是他们效忠一生的大商吗?

    朝中最有威望的两位文臣下跪后,朝廷上,又有数位老臣也跟着跪了下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