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走一路,便骂一路,此老妇人正是郑国公夫人。话说回来,大朝会上。
将郑国公送走后,皇帝才淡淡道“与薛卿家无关”,将人叫起。
薛平却是不起,直接从怀中掏出那封早已写好的奏折呈上,慷慨激昂道,要推却忠义伯的爵位,说得有忠有义,风骨非凡,令人十分动容。
他的派系朝臣,与各世家派系的朝臣,不由为之侧目,面色惊疑不定。
皇帝微微一笑,心道薛平不愧为老狐狸,反应很快,还很有魄力,只是迟了。
他开口直接驳回。
薛平依旧推却,何德何能获此爵位,实在受之有愧,请万岁爷收回成命。
皇帝依旧驳回。
薛平按捺着心中的紧张,继续洋洋洒洒作一番大表态,明里暗里说自己没有功劳,推却得十分坚决,做足了姿态。
历朝历代,无论帝王登基,还是将相辞官辞赏,都有个三辞三让的隐藏礼制,到三回被驳回后,也就勉强的不得不接受了。
此时正是到第三回,只要皇帝驳回,圣意如此,不敢不从,薛平只能含泪收下爵位。
这一次,皇帝没有说话,看那封辞爵的奏折,像是在斟酌什么,看在朝臣眼里,似是想从折子上挑话用以驳回。
第690章
慷他之慨
薛平大气也不敢出,他姿态已做,明显可以看到那些人对他的态度有所缓和,看他的眼神已没有早朝前充满敌意了,似乎也在思量另一种可能。
而万岁爷没有第一时间同意,那便是还有驳回之意。
兴许鱼和熊掌兼得也不一定……
想到这里,他心都热了几分。
眼看局势大好,有一群不该急的人却急了!
“万岁爷,薛大人不想做忠义伯,都拒绝了三回了,强扭的妞儿……”
“啪!”“错了!”
“哦,是强扭的瓜儿不甜,您何苦为难薛大人呢?”
武将的声音,响彻大殿。
直肠子武将当下附和道:“是啊,可不是嘛,强按牛头不喝水,薛大人那么大功劳,不止揭发了赵忠,还揭发了那么多坏胚败类……”
“啪!”“啪!”“啪!”一群武将纷纷上手:“那不能说!”
说八卦说习惯了,直肠子武将连忙改口:“哦哦,诸位大人,你们当没听过。万岁爷,臣便是那个意思,薛大人那什么什么的,立下如此大功,劳苦功高,您赐他爵位,不过是想嘉奖他,想他高兴罢了,但他现下不想要,您还是收回吧。”
此番话一出,如热油中滴进了水,当场四溅开来。
大殿中朝臣,纷纷看向薛平,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世家派系的朝臣,眼中更是能喷出毒火来,若不是皇帝在,只怕当场便能找人算账。
薛平整个人都懵了,他万万没料到,还有人能慷他之慨,替他推却爵位!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这帮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将,便在朝中丢了一个炸弹,将他整个人嗡的一声,给炸懵了。
他哆嗦着唇:“什…什……什么大功?”
那是什么意思?他怎么听不懂?
他惶惶然地看向四周,忽然惊觉,朝中少了一些人,而这些人不是与他有关,便是与其他世家有关,他一直忽略了一个。
瞳孔剧烈颤动,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武将对他眨眨眼:“就那些事啊,你忍辱负重那些事啊。”
薛平满心惊恐,转回头来,待看清了那些武将,他气血一下涌上脑门,大喝一声:“你们莫要乱说,诬陷老夫!”
说着发疯似的朝那些武将扑去。
这些日子被这群武将搅合得鸡犬不宁,今日在强烈刺激下,薛平彻底爆发了。
殿中顿时乱作一团。
薛平想找那群武将算账,那些世家派系的朝臣装作阻拦,趁机暗下黑手,武将看到赶去护着薛平,而薛平又想揪着武将算账,除此之外,还有劝架的。
最后文臣都不是武将的对手,被一人押着一个,镇压得彻底。
“薛大人,没事吧?”一个好心的武将,替薛平拍拍衣服:“别怕,我们护着你。”
“你……你们……”薛平气喘得急,听到此话,怒目而视。
“啪!”奏折摔案的声音。
惊醒了朝中众人,场面清净了,人也清醒了。
众人一惊,齐齐跪地,武将赶忙将押着的朝臣放开,手忙脚乱跟着跪下。
皇帝开口:“不打了?”
众人齐齐拜倒请罪:“臣等有罪,请万岁爷责罚。”
“你们也知有罪。”皇帝冷冷道,起身走下御座,怒道:“都是朝中重臣,天下表率,竟敢当朝斗殴,搞得乌烟瘴气,成何体统!”
众人顿时大汗淋漓,一声不敢吭。
走到大殿之中,皇帝一个个看过去,目光到哪处,哪处的朝臣便心慌气短。
待看了一圈,皇帝开口道:“朝会后,方才当庭斗殴的卿家,依例杖责,兵部爱卿加倍杖之,以儆效尤。至于其余卿家,留下观杖,引以为戒。”
“谢主隆恩。”
那群武将,尽管不知为何莫名其妙就被迫加入了斗殴,不知怎就被杖责,更不知如何光荣地得了加倍,却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万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别问,问兴许就又翻倍了。
这看在世家派系的朝臣里,更加认定了心中的猜测,那些武将是泄露了不该说的话,才被万岁爷加倍杖责,想到这里,他们双目赤红,好个叛徒,薄情寡义之辈,把自己人推出去就算了,竟然还……
薛平整个人是彻底清醒了,他惶恐不安,想要开口主动解释方才的事:“万岁爷,臣,臣……”
却发觉自己是有嘴说不清,他什么都不能明说。
皇帝转头看向他,语气温和了几分:“薛爱卿情有可原,杖责可免。尔之顾虑,朕已是明了,既尔拒爵位的心志如此坚定,便依你所言,将忠义伯之爵收回。”
薛平只觉晴天霹雳,爵位没了,世家大族也对他怨恨上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整个人都颓靡下来,经人提醒,才想起谢恩:“臣,谢主隆恩……”
“嗯,起来吧。”皇帝走回座上,淡淡道:“其余人等,如有下次,就非杖责如此简单了。偏远之地正缺人开荒,诸位卿家若有如此能耐,便去开荒吧。”
朝臣齐齐拜倒,高呼:“臣不敢。”
“都平身吧,朝会继续。”
“多谢万岁爷。”
众多朝臣擦了把汗,纷纷起身。
就在此时,有太监来通传:“万岁爷,刑部尚书请见。”
皇帝精神一振:“宣。”
众多朝臣心中一凛,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薛平派系与其他世家派系的朝臣,纷纷低头,又惊又怕又恨。
昨夜京中刑部的动静,保密得再紧,但抓的都是与他们相关的人啊,又怎可能瞒得过他们?
只有薛平,是得到了皇帝特别关照的,连只苍蝇也飞不进薛府,亦或者是飞进去了,却再也没下文了。
此时这些人,一方面惊惧与下一个会不会轮到他们,一方面又怕被人先下手为强卖了,还有一方面,那便是充满了对始作俑者的怨恨。
薛平呆滞地望向大殿门口,就见刑部尚书一马当先走来,身后有两人抬着一口大箱子。
那口箱子,让他看得心惊肉跳的,冥冥之中,他有种直觉,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或将毁于这口箱子……
第691章
万岁爷心情不好了
刑部尚书与那抬箱子的两人进到大殿之中,将箱子放下。
三人当即行礼:“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是。”刑部尚书起来,当即道:“万岁爷,请恕臣来迟,只是事出有因。”
“何故,你且道来。”
“遵旨。”刑部尚书当即转身,让那两人将那口箱子打开,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开口石破天惊:“万岁爷请看,这一箱子装的皆是罪证,俱与我朝六部之臣有莫大干系,臣只带来了不到十分之一,时日太短,还有许多尚未查清……”
这一场朝会,一直开到午时还未结束,刑部尚书吕行之带来的东西,牵涉甚广,累累罪行,触目惊心,举朝震动。
皇帝震怒,下令刑部全权负责彻查,甚至出动禁军,保护刑部尚书吕行之的安全。
这一日的朝会,被载入了史册,标志着皇权彻底摆脱世家门阀桎梏,开启了盛世的新篇章。
直到申时初,万寿节前最后一个朝会方结束。
皇帝带着一身肃杀的冷意,大踏步朝着苍澜院而去。
途中,他吩咐身边的人道:“你速着人去查,这几日可曾有人去郑国公府。”
“奴才遵旨。”
“还有,盯紧薛府,不可让人将消息传出。”
“是。”
很快,一行人走到苍澜院内。
皇帝身上的冷意消散了几分,心绪却还是十分不好。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当刑部尚书吕行之当朝念着牵涉之人一条条罪行时,皇帝才知道他有多愤怒。
那些朝臣中的很多人,并非一开始便是奸臣,也曾书生意气豪情万丈,也曾十年寒窗盼望中举,也曾心怀抱负欲要施展,更曾一心为公为民请命,直到此时,他们都是朝中的栋梁之才。
只是慢慢的,这些人忘了初心,渐渐被渗透被腐蚀,从根上烂了,散发出腐朽的恶臭。
有些人,甚至是他当初也看好过的,只是入朝为官没几年便被收买,与薛平那些人沆瀣一气。
这样的人是最可恨的,让他又怒又惋惜。
皇帝深刻的明白,这样的人是杀不绝的,再严苛的律法,也防不住人心。
偏殿近在眼前,他减缓步速,深深吸了一口气。
等走进殿内,发觉布置已变,人也不在,他才记起今日是迁殿的日子。
又走出殿去,里外找了一圈,发觉没找着人,便唤人去找,他在原地等候。
等的途中,他心绪平静了几分,目光重新落回偏殿的布置上,多了几分打量的心思。
对于他的小妃嫔,无论何时,他都下意识去关注。
此时的偏殿,就给他一种小妃嫔的感觉。
这偏殿往后是给齐嬷嬷住的,此时先头那些布置已全然不在,重新换成了一种……
嗯,很小妃嫔的布置。
皇帝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个形容,怎么说呢,若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便是新鲜!
是真的新鲜,生机勃勃的新鲜。
整个偏殿已经大变样,原先小厅的地方,摆放了一张榻子,可坐可卧。
走进去,便见内室里靠窗摆了一张镂花紫檀梳妆台,正中是一张圆桌,上头铺了一张嫩色桌布。
床帐子用的浅底春色梨花刺绣,月亮门的帘子用的翠鸟绕嫩柳枝图绣,青釉色的鲤鱼摆件,还有那床边那细颈瓷瓶上插着的各色花枝,处处漏出的一点小新意,让整个偏殿如置身春日,油然升起一股生机勃勃之感,一点儿也不像一个老人家住的地方。
这不正像他的小妃嫔那样,生意怏然,让人看了便心情愉悦。
“将东西给我,你们在此处待着。”外头传来声响。
皇帝转身看去,便见他的小妃嫔一脚踏入厅里,双手端着一个茶托,茶托上是一把童子闹春茶壶,并着几个同色茶杯,笑盈盈道:“万岁爷,您回来啦?”
“嗯。”皇帝眼中浮现一抹温柔,看着人走来。
莲花看向内室的高大身影,边走边解释道:“我方才去库房里头找给奶奶用的东西呢,又去泡了一壶茶,才不在的,撞见小喜子,才知晓您回来了。”
她走进内室,将茶托小心放在桌子上,摆正:“爷,主殿那头奶奶说还不能去,还没布置好,恰巧我给奶奶的布置也没好呢,咱们就先在这里待一待,您看如何?”
“好。”皇帝忍不住抬手,替她拂去发丝上的沾的一点灰。
莲花停住,待他手放下,才有所动作,抓住他的大掌,将他拉到桌前坐下:“爷,您还没用午膳吧?听大壮说,您太忙了顾不上用,饿不饿,累不累呀?”
不等他说话,她自顾朝外喊道:“小吉子,将温着的膳食端上来,要快些。”
“好嘞,主子,奴才这便去。”
此时此刻,皇帝才觉紧绷的身子,彻底舒缓下来,只定定看着她不说话,任由她张罗。
莲花放开他的手,翻过一个茶杯,提起那个茶壶往里倒水:“爷,您先喝杯茶润润嗓子,听小吉子说,这是宫里新进的茶叶呢,跟往常喝的大有不同,说是换了供茶的皇商,味儿很好,奶奶也喜欢喝呢。”
说着,摸了摸杯子,觉得水温刚刚好,便将倒好的茶递到皇帝面前:“您尝尝如何?”
茶戒已过,爷应当能喝了。
皇帝看着她,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大掌握住她的手,就着一口气喝完。
莲花十分满意,觉得万岁爷真给面子,现下喝水也如她一般了,喜欢一口喝干。
她眉眼弯弯:“壶是刚拿出来洗干净用的,正好沾沾您的龙气,驱邪避灾,让奶奶用着更舒心。”
她想抽出手来,却没抽动,万岁爷仍然还握着她的手,而她的手还握着杯子。
“咦……”莲花觉察不对了,她忍不住凑近了些去看他的眼睛。
嗯,看清楚了,的确是心情不好。
万岁爷话很少很少时,就是心情不好,方才她说了那么多,爷就说了两个字,说明爷心情不是一般的不好,恐怕很糟糕很糟糕。
第692章
香的
莲花眉头皱起来,想了想,说道:“爷,您是不是累了?炭头说,您要注意歇息。若不然用了膳后,去床上歇息一会儿?呃……”
她忽然想起主殿布置还没好,现在的偏殿是齐嬷嬷的地盘,不由纠结了一会儿,道:“借奶奶的床歇息一二也可吧,把床铺换换便成。”
他们的床,如今留给齐嬷嬷睡了。
主殿里的床是新的,要比现在的更大,听说,让她打几个滚都没有问题的。
皇帝依旧没有出声,将她手里杯子抽出放回桌上,包裹着她的手,握在手中揉捏。
这样便是没答应了。
莲花一想也是,现在的时辰好像也不对,明日又是爷的生辰日了,好多事呢,听说,嗯,依旧是听说,后宫都布置上了,就是不知道万岁爷一会儿会不会有事出去。
“唉……”她摇摇头,心想万岁爷实在太辛苦了,重新提议道:“若不然我给您揉揉肩,缓一缓疲乏呀?”
说着就想挣脱他,走到他身后去。
皇帝没有应,拉住她,双手把她抱到大腿上坐着,轻轻地搂入怀中,低头埋入她颈弯,贪婪地嗅着她的味道。
只有这样,才可以抚平他内心深处藏着的嗜血杀意。
如今朝中牵涉甚广,若是都追究,都株连,那么要杀的人不知多少。
但若不杀,又不足以平息他的心头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