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44章

    众人惊讶地看着黑夫又朝着北方下拜,长作揖道:

    “始皇帝陛下,故去了!”

    “时日曷丧,世人苦苦等待,这酷烈的太阳,总算是落山了。”

    黑夫抬起头,情难自抑,潸然泪下:

    “可为何我,却且喜且悲呢?”

    第0736章

    死国可乎?

    “君侯为何能够笃定,始皇帝已崩?”

    营帐内,利仓一边帮黑夫披上厚重的甲,一边瞥着营帐内新放置的“大秦始皇帝”牌位,有些不安地问道。

    他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根据打听到的消息,秦始皇御驾中依然一切如故,既没有打出哀旗,也未曾全军发丧啊,唯一传出来的,就是公子胡亥被立为太子。

    “因为我很清楚始皇帝的脾性。”

    黑夫整理甲衣,说道:

    “从十七年灭韩,到二十六年灭齐,只花了十年时间,秦始皇干完了秦朝历代先君数百年想做的事情。”

    “期间也遇上过困境,比如李信伐楚大败,丧七都尉,朝野上下都觉得,楚国是灭不了了,起码要休整数年才行。但始皇帝却马不停蹄,才败了二十万,立刻又组织了六十万,空国伐之,遂灭荆楚!”

    “而从二十八年到三十七年,又征蛮夷戎狄之邦,令吾等四面出击,大秦疆土,北过大夏,西涉流沙,东有东海,南尽北户!”

    “其中最艰难的仗,莫过于南征百越,屠将军才丧师数万,全天下都反对,认为耗费性命取无用之地,何益哉?但秦始皇却一意孤行,使我为将军南下,花了两年时间,总算令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在岭南新建数郡。”

    “同时进行的,还有筑长城,修驰道,建宫室,开五尺道,寻西王母邦等事。尤其是这寻西王母邦,真是一波三折……”

    一说到此事,黑夫就忍俊不禁:“最初传闻昆仑在河西祁连山,于是月氏被灭了。”

    “又说在西域,于是南北两道尽是秦使者商贾,最后也没找到。”

    “这时候,大夏人跑来说王母在条支以西,于是秦始皇使李信兴师西征,跋涉万里,不惜耗费亿万之财,就为了那不知真假的传闻……”

    “这些事,我都直接间接参与了,故深有体会。终其一生,秦始皇帝做事,哪一件不是有头有尾,何曾有半途而废的时候?”

    “皇帝陛下,你啊,真是天下第一铁头娃……”黑夫在心里吐槽。

    利仓算听明白了:“故君侯以为,此番始皇帝出巡,既然说了要去会稽,只要他还活着,就一定会抵达?”

    “然也。”

    黑夫道:“如今半途而折返换道,或是要通过冥厄三塞入中原,返回咸阳,肯定是出了大变故!”

    几年前的莒南刺杀,秦始皇也不曾改道,在黑夫想来,能改变秦始皇目标的,只有一件事……

    “死亡!”

    利仓仍有顾虑:“万一皇帝是故意改道,就是要使人以为他已死,赚君侯出现呢?”

    黑夫摇了摇头:“不可能,封我为武忠侯,再迁安陆家眷乡党,已是盖棺论定、釜底抽薪之计,何必再画蛇添足?再说,秦始皇帝太骄傲了,不屑于玩这种小伎俩。”

    利仓这才不疑,感慨道:

    “君侯真是了解秦始皇啊!”

    “毕竟是君臣一场。”

    黑夫淡淡地说道,他将鹖冠的缨带系在颔下,让利仓出去,召集众人。

    等利仓离开后,黑夫却朝那新刻上字的“秦始皇帝灵位”拱手。

    “我不像赵高,能揣度您的一言一行,但在您的志向大略上,这世上,没有人比我更理解了。”

    “我来自两千多年后,所以深知,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行为伦,这都是利在千秋的事。”

    “是它们,让中国不管分裂多少次,都始终为中国!百代都行秦政法!”

    所以伟人才说:祖龙魂死秦犹在。

    “而在一统后,被世人抨击为穷兵黩武的扩张,实则奠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础疆域。”

    他嘴角露出了一丝笑:“知道么,陛下,您的大方向,和穿越者都想做的事太像了,以至于我,只需要往里面添砖加瓦就行。”

    黑夫相信,若是秦始皇能活得更久,若是他得到一张世界地图,在孰视上面的广袤疆域后,下一刻,肯定是一拍案几,用关中话嘟囔:

    “何不早说?”

    然后,殖民日本,征服印度,发现美洲,将秦疆域拓展到地中海去……肯定是皇帝想做,能做,也敢做的事!

    所以对黑夫来说,他与秦始皇的关系与其说是君臣,不如说是晚辈与长辈,是两个在中国梦里惺惺相惜的人。

    抚着手里的木牌,黑夫叹道:

    “所以我敬您!”

    “服您!”

    “愿意听你指挥,为你做裱糊匠。”

    “如果我们能开门见山地说一次话,多好啊……”

    但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除了这些外,秦始皇骨子里,仍是一个封建帝王,独断专行,不可能与他的臣工,来一场平等的谈话。

    不管眼光看得多远,他的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仍不可避免地将时代推向深渊,使黑夫做的一切,变成抱薪救火。

    黑夫也是在三年前,才意识到这点……

    “所以你我,也许想要一个相同的结果,但在过程上,注定殊途!”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黑夫将木牌,放入了匣子里。

    “前几天,您曾为我盖棺论定。”

    黑夫将箱子缓缓合上,将秦始皇帝的灵牌,关在里面,随着匣中光线一点点减少,黑夫也露出了笑。

    “投桃报李,始皇帝陛下,接下来,该轮到我,黑夫,来替您盖棺论定了!”

    ……

    当黑夫钻出营帐时,冒着灭族危险,一路追随他至此的三千短兵亲卫,已站在这片泽中阔地上。

    他们都是南郡人,是黑夫引以为豪的“子弟兵”。

    因为经常顶着训练艰苦,每个人都晒得跟黑夫一样黑,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他们髡去了发髻,哪怕黑夫的都长出来了,短兵却依旧每月理一次发,已成惯例。

    这次跟来的三名率长,多是黑夫的伐楚旧部,其中就有十多年前就做过黑夫什长手下,又在灭楚战争中,帮黑夫扛过旗的大个子牡。

    此外,跟黑夫来的,更有东门豹、陆贾、吴臣等人,所有人都看着黑夫,看着半月潜伏后,重新披挂甲胄,恢复昔日神采的将军!

    对这群知根知底的嫡系,黑夫甚至不用煽情的动员,只需要大声告诉他们一个事实:

    “秦始皇帝陛下,去世了!”

    并无三军恸哭,在场的人,虽是广义上的秦人,但吃的是黑夫的饭,对皇帝只有畏惧,没有爱戴。

    但他们身上,在听到这句话后,依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犹豫没了,变成了跃跃欲试。

    担忧没了,变成了谈笑风生。

    胆怯没了,变成了余勇可贾!

    悬在头顶的太阳已落,干燥炎热的空气多了些清凉,曾经不敢抬头的人,也敢挥动手脚了!

    黑夫道:

    “二三子,吾等亡匿得够久了,本将军以为,云梦泽的鱼虾蟹蛤虽然鲜美,但若无南郡的稻米佐餐,还是少了点什么!”

    一阵轰然大笑。

    没人再忧心忡忡地问黑夫:“吾等该如何是好!?”

    而是大声用南郡方言起哄道:“将军说得对!不吃饭不行啊!还是快带吾等出去,好好吃碗饱饭罢!”

    “自当如此!”

    黑夫振臂道:“然朝中有奸臣逆子,嫉恨本将军,竟秘不发丧,矫皇帝之诏,欲谋害忠良,要将安陆全县百姓抓到关中,奴役处死!更要将南征军士卒,将汝等,也统统打上叛逆罪名,变成刑徒!”

    “他们非但不让吾等好好吃饭过日子,连活路都不留!”

    这当然是黑夫编的,张口就来。

    但这种事,赵高、胡亥应该干得出来,就当是莫须有吧。

    眼看群情激奋,黑夫朝众人拱手作揖:“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二三子,为了挣条活路,可愿与黑夫共举大计,清扫篡位逆子奸臣,重整朝纲?”

    三千人也不问是什么大计了,齐齐单膝下跪:“吾等已自髡发髻,这条性命,早就交付给将军了!愿追随将军赴深溪,蹈烈火!”

    士气可用,黑夫满意地颔首,他也表现得很轻松,笑吟吟地问几个靠过来的亲信下属:

    “汝等觉得,接下来应去哪?”

    东门豹理所当然地说道:“当然是去安陆,救父老乡亲!”

    此言博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既然秦始皇已死,将士们现在唯一的顾虑,就是家眷了。

    陆贾却建议道:“将军,李由已离开武昌营,收缴三万将士兵刃,如今正率师一万,南下长沙,再慢的话,就要被他抢先了!还是应去长沙营,与陶、萧两位都尉汇合,且等岭南主力北上,拥兵数万,再进取不迟……”

    东门豹和季婴顿时大怒,指着陆贾鼻子骂道:“你这儒生,要将军置其母兄,置安陆数万乡党生死不顾么?”

    “且不说吾等人数不到冯敬的一半,纵然去夺了安陆,救了乡亲们,也是腹背受敌啊。”

    陆贾一边躲着东门豹的拳脚,一边争辩。

    黑夫让人拉住鲁莽的阿豹,说道:“汝等所言皆有道理。季婴,你素来机灵,又熟悉安陆地理路劲,立刻带些人潜伏过去,借着数万乡亲在县城集结的当口,混进去,等我号令!”

    “诺!”

    季婴立刻带着数十名没髡发的安陆人乘渔船出发。

    “利仓。”

    黑夫又唤了最信任的年轻晚辈,拿出了鎏金、鎏银两枚虎符,将银符交给利仓。

    “这是南征军内部调动必须用到的鎏银虎符,你立刻持着它,去往长沙以南的营地,告诉小陶,始皇帝已崩,可以执行先前商量好的第二个计划。而后,再去湟溪关,让在那待命的韩信、去疾二人,立刻带一万精兵北上!定要全歼李由之师,尽量活捉他!”

    “诺!”

    利仓满脸发红,这是亢奋到极点的标志,他很清楚,虽然自己不像东门豹那样,为君侯冲锋陷阵,但在这场举大计中的分量,也举重若轻!

    眼看季婴、利仓皆有使命,绝尘而去,东门豹迫不及待地搓手道:“亭长,南北皆有人去,吾等就在此干等着?”

    “当然不。”

    黑夫道:“此番举大计,其成败与否,最关键之处,其实不在长沙,也不在安陆……”

    “那是在哪?”

    东门、陆贾等人毕竟不是韩信,对兵势看得没那么透彻。

    “武昌!”

    言罢,黑夫已跨上了坐骑,身后的短兵亲卫,也竖起了那杆本该折断的交龙之旂,此外,更多了一面黑底白字的“尉”字大旗!

    一红一黑,两旗被云梦泽的风吹得猎猎作响,黑夫也拔出剑,直指东方!

    那个年纪越大越怂,用兵谋事,稳妥到有些猥琐的君侯消失不见了。

    这一刻的黑夫将军,仿佛回到了十年前,回到了鲖阳城,豪气冲天!

    “随我去武昌营!”

    黑夫须发贲张,纵声大笑:

    “去告诉那三万久盼归乡不得,却忽然被缴了兵刃,遭受禁闭,正惶恐不安的南征军袍泽!”

    “告诉所有人,他们的将军,回来了!”

    第0737章

    仁者无敌

    长江出三峡,流过九曲回肠的荆江后,开始泛滥,变得江湖混沌不分,造就了云梦大泽。

    云梦泽,其大体范围东到后世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区,南缘大江。东西约在九百里,南北不下五百里!

    当然,九百里云梦并非全是湖面,而是水陆犬牙交错,沼泽、山地、湖泊、森林、草原,应有尽有,若是外地人来此,定要迷路,在其间穿行,就好比红军过草地般艰难。

    但对于土生土长的南郡人、安陆人而言,云梦泽就是他们讨生活的地方,每年少不了入泽捕鱼狩猎。两年前设立武昌营时,黑夫就派人以寻找合适粮道为由,探明了泽中大小路径,并画成地图。

    此刻,三千人跟着向导,在云梦大泽中行进,拨开茂密的芦苇,踩踏到处都是的狗尾巴草。

    土地低洼潮湿,天空笼罩下尽是沙洲和沼泽,道路时而消失在野草和湖水间,过了一里地才再次显现。若非向导熟络,他们一定会迷路,地面很软,有些地方,必须用戈矛远远试探,确保可以立足。

    这种地形,行军速度快不起来,休憩时,黑夫不由对一旁的儒生陆贾自嘲。

    “也多亏了是云梦泽啊,吾等才能匿身于此而无人发现,毕竟此泽在春秋时,便是出了名的藏污纳垢之地!”

    陆贾不是卫道士,当即笑道:“燕之有祖,当齐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每年开春,的确有不少少男少女在此野合。下臣听闻,楚国若敖氏的子文,就是在这片泽中出生的?”

    “没错,子文算是吾等数百年前的同乡,那时候安陆还叫郧邑。”

    黑夫不由想起十五年前,破获的那起若敖氏墓葬被盗案,利咸绘声绘色地给他讲述若敖氏的悠久历史。楚相令尹子文因为是私生子,竟被郧人遗弃在这片大泽中,却有母虎哺乳,因此得活,遂又捡了回去,取名“斗谷于菟”,意思是:喝老虎奶的孩子。

    你别说,黑夫他们还真在云梦泽里看到了老虎,远远看着三千人行进,更有犀兕麋鹿成群结队,从沼泽旁奔驰而过……

    陆贾不失时机地拍马屁:“君侯在云梦泽中穿行,颇有楚王在此游猎之态,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真是壮哉!下臣可否为君侯暂作史官,记述此事?”

    黑夫不置可否,心中却暗笑道:“记吧,再过几天,你还得把武昌首义的全部经过都记录下来,这可是后世学子历史课必考的重点……”

    ……

    玩笑归玩笑,等抵达预定地点休憩时,黑夫招来众人,开了一个战前会议。

    “吾等的行军路线,其实就是春秋时,楚昭王一行亡走云梦的路。”

    伍子胥与孙武合力破郢时,楚昭王一行秘密出逃,西涉沮水,南渡大江,逃到了云梦泽深处,还遭遇了群盗,差点丢了性命。

    如果说私生幽会是“污”,那群盗,就是云梦泽持久不变的“垢”了,从春秋到秦,泽中亡人盗贼一直是地方隐患。

    这一路走来,黑夫一行人没少遇到匿身于云梦的群盗,运气好的,远远看见他们就逃了。

    运气不好的,简陋的营地安在必经之路上,被东门豹率领的前哨撞上,一通猛攻,群盗泰半被抓,垂头丧气地跪在道旁等黑夫发落。

    黑夫纵马上前,他看到,这些“群盗”居住在野草丛中,泥土与茅草搭的房子里,其中有男有女,甚至还有老人孩子,衣衫褴褛,面容消瘦,肮脏不堪,都在兵卒戈矛底下瑟瑟发抖……

    他们是亡入泽中的逃民,深知一旦被官府抓获,会面临怎样的残酷惩罚!

    面容黝黑的将军,骑着高大的战马,从跪地俯身的人群前行过时。

    骏马钉着马蹄铁,打着鼻息,将军鹖冠甲衣,威风赫赫。

    一个躲在母亲怀里的四五岁男孩忍不住,哇的一声被吓哭,他的大父和母亲很焦急,轻声哄劝,但当黑夫眼神瞥向小男孩时,他哭得更狠了!

    “是饿了,还是怕我?”

    黑夫道:“将戈矛挪开,别吓着他们。”

    威武的将军下了马,让人将其牵走,又掏出一兜糖,递给孩子的大父、母亲。

    “给他吃块糖吧,我家孩子哭时,一块糖就哄乖了。”

    黑夫露出了慈父般的微笑:“若是不行,那就两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