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章

    不过运气似乎不错,兄弟俩见她一副破落模样,心软了,冲她招招手,让她进屋里来挑。

    他们家是猎户,以打猎为生,家中各种猎具齐全,且保养得都很好。

    昨日才有大收获,近期他们不打算再去了,想等到入冬之前再进山一趟,然后便猫着过冬。

    这里的深山可不是后世被旅游开发过度的深山,这里的山有吃人猛兽,毒虫毒蛇更是多不胜数。

    未经人开发过的深山,根本就没有路,如果不懂辨别方向,迷失在深山的可能性极高。

    每一次进山,对杨家兄弟来说,都有送命的风险。

    是以,他们现在也置办了几亩田地,打算让小辈以后做农户,种地再累再苦,也比丢命强。

    秦瑶挑了一把弓,是杨大惯用的那把,最大最沉,威力也最大。

    杨家四个少年少女跟在秦瑶身后好奇的看她挑选,见她选了杨大那把,只觉她不自量力。

    却不料,秦瑶拿起那把弓,两指夹住弓弦,居然拉了满弓。

    她像是还觉不满意,熟练拿起拧弦的工具,把弓弦调得更紧。

    再次看到秦瑶把弓拉开,杨大心都紧了起来,生怕她把自己的爱弓崩断咯。

    秦瑶拿起箭筒里一支羽箭搭在弦上,在杨家院子里比划了几下,吓得杨大一家跟着她打转,生怕一不小心成了她的靶子。

    秦瑶满意的收起弓箭,“就它了。”

    虽然人家随便让她挑,但咱也要有点自知之明,别太过分了。

    一把弓,三十支箭,配合短刀,还有家里的绳索,差不多。

    “秦娘子,你可是天生的神力?”

    送秦瑶出门时,杨大好奇的问了一句。

    秦瑶想了想,点点头,胡说八道:“我自小力气就大。”

    杨家兄弟两惊讶的看着她,心里羡慕哭了。

    送秦瑶到村口时,杨大有点担心的说:“天快黑了,最近附近不太平,盗匪猖獗,你一个姑娘家独自上路恐怕不太安全,要不我去村长家借头牛,送你回去吧。”

    秦瑶指指自己身上背的弓箭,“有它们在,我很安全。”

    兄弟俩晒然一笑,是他们犯傻了。

    秦瑶紧赶慢赶,终于在天完全黑透之前,赶回了刘家村。

    这一路上也不知是运气好还是太过穷酸,杨家兄弟口中的盗匪她是一个没遇到。

    你别说,她还有点小期待,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呢。

    到了刘家村,秦瑶没急着回家,而是顺路去了刘家老宅。

    看她背着弓箭,手里还拿着一把短刀,老宅里的人都有点反应不过来她这到底要干什么去。

    人穷,脸皮也练厚了,秦瑶直接说:“种地我实在是种不了,明日我打算进山一趟,少则三五日,多则七八日,家里剩下的麦种还请两位哥哥帮我种一下。”

    “还有家里四个孩子,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劳烦两位嫂子帮我照看一把。”

    说着,把仅剩下的十个铜板掏出来递给呆住的何大嫂。

    “大嫂,家里准备的食物只够孩子们吃四天,剩下的还得麻烦你帮忙照顾一下,我知道这不够,所以多出来的先欠着,回头我一起补回来。”

    交代完,果断走人。

    留下刘家老宅一众老少在风中凌乱。

    张氏打算收回前两日对秦瑶的看法,她现在觉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三家这个新媳妇厚脸皮跟他是如出一辙!

    不,是青那个什么出于蓝,胜于蓝!

    017

    深山

    天没亮,秦瑶就起来了。

    她烧了满满一壶水用竹筒装好,又煮了十个小孩拳头大的芋头,把这两样装在草绳编织的兜子里,便开始准备行装。

    罐子里的盐倒出一半多用小竹筒装好,打火石塞进衣兜随身携带。

    一捆十米长的草绳卷起来拴在侧腰,弓箭背在背上,短刀刀柄重新缠好了碎布条,一手拿刀,一手提着水和食物,灭了灶台里的火。

    一切准备就绪,伴着天边露出的鱼肚白,朝北面重峦叠嶂的山脉走去。

    她刚一走,侧屋的门就轻轻打开了。

    大郎和二郎牵着弟弟妹妹,看着那道灰色身影在浓浓晨雾中渐行渐远,想去追,强自忍耐住了。

    后娘昨晚跟他们说,她要到山里去打猎,少则三五天,多则七八日,叫他们自己在家里好好照顾自己,等她回来就有肉吃了。

    三郎和四娘年纪尚小,一听见有肉吃,只顾着开心,没想别的。

    大郎却已经知晓一些事理,打猎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深山重重,里面布满了凶猛的野兽,每年冬日,村里人都不敢叫家里小孩出门,因为冬天饿极的野兽会下山吃人。

    是真的吃人,去年冬天,村里一家住得比较偏僻的,家里女儿就被狼给叼走了,找回来的时候,只有几块碎骨头。

    这几日短暂的相处中,大郎只隐约知道,后娘力气比常人大,行事雷厉风行,很有气势。

    可他也不知道,遇到猛兽,后娘到底还能不能应付。

    其实,相比起这个,大郎心里还有一个更加阴暗的想法。

    他总觉得,后娘是想找个理由抛下他们这四个累赘独自离开。

    但看二郎、三郎、四娘期盼的眼神,便不忍心说出这个猜想。

    兴许,是他多想了。

    因得了秦瑶嘱托,天一亮,刘柏和刘仲就拽着不情愿的刘肥朝老三家来了,拿了剩下的麦种,扛着锄头下地去。

    与此同时,秦瑶已经进入北山外围。

    她先找个向阳地方,坐下喝水又吃了点东西,休息片刻,全力向森林深处行去。

    狩猎是一个碰运气的活,运气好,满载而归。

    运气不好嘛,空手而归也不觉得稀奇。

    不过对于专业猎手来说,寻找野兽踪迹是基本功。

    这深山很少有人进来,偶尔有人想猎点肉食打牙祭,也只是在外围那一圈,更深的地方根本没有路,硬是让秦瑶在里面踏出了一条。

    她并不掩饰自己的动静,目标明确,寻找据点。

    进了山的秦瑶,如鱼得水,与末世变异丛林相似的环境,让她迅速进入猎手状态。

    山林里的鸟儿和小兽时不时就从秦瑶身旁跑过,秦瑶将刀别在腰间,将弓箭取下。

    又一次有飞鸟因受惊从头顶飞过时,箭搭上弦,朝天“咻”的便是一箭!

    只听见一声鸟儿惨叫,紧接着一道灰影就从树丛之间挣扎着坠落下来。

    秦瑶拨开身前与人等身高的野草,快步朝坠落方向赶去,一只翅膀中箭的灰鸟正在落叶里挣扎哀鸣。

    “准头还得练练。”秦瑶有点遗憾的拔出箭支,捡起那只飞不起来的胖灰鸟,用绳子捆住它的翅膀,别在腰上继续前行。

    她一路走,一路用遇到的动物和飞鸟找回熟悉的手感,等走到傍晚时,身上已经挂满了各种半死不活的小动物。

    有野鸡、野鸟、小松鼠,还有一窝兔子。

    这窝兔子属实意外,她原本是追着树上跑的松鼠,没想到一只兔头突然出现在前方的小土堆上,秦瑶一看,这送上门来的猎物,哪有放走的道理?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找到附近几个兔子洞,用石头封死,只留一个出口,烧一把湿漉漉的落叶,浓烟一熏,一窝七只兔子全部跑了出来,活捉。

    这窝兔子个头都不小,看得出来是一家子,两只大的快有两岁小孩大了。

    五只小的也长得白白胖胖,一身灰毛油光水亮的。

    秦瑶不爱吃兔子肉,但她很爱兔子皮,做成衣服手套围脖,冬天可暖和了。

    因为带着这一窝兔子,秦瑶只能在附近找个背风的山坳停下。

    带来的芋头已经吃完,水也只剩下三分之一,山坳石壁上有细流渗出,秦瑶用树林里随处可见的棍子刨了个小坑,等了一会儿,水流积攒起来,就成了一个小水洼。

    天已经黑透了,她升起一个火堆,把那只已经挣扎得虚脱的飞鸟杀了烤来吃。

    今天体力消耗很大,一只鸟远远不够补充,秦瑶又把野鸡也烤了。

    烤好的肉附着一层油脂,咬一口,鲜香四溢,许久没开荤的秦瑶吃得狼吞虎噎,没一会儿就把一只鸟和一只野鸡吃得干干净净。

    吃饱,往火堆里加了几根柴,秦瑶就休息了,她要保存体力

    山里昼夜温差大,秦瑶只能往身上盖满枯叶,这样既能保温也可以隐藏自己,免得被半夜觅食的大型猛兽发现。

    夜里作战,对无法夜视的人类来说,尽是劣势,能避开就要尽量避开。

    深山里并不安静,野兽的声音时不时传来,像是在身边,又像是在远处,秦瑶的身体本能十分警觉,时不时就会醒一次。

    半夜,天空中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火堆被浇灭,一阵冷风打过来,秦瑶冻得一激灵,瞬间清醒。

    七只活兔子被拴住脚串在一起,雨一下,它们就各种焦躁。

    怕它们把觅食的大型野兽吸引过来,秦瑶只得把它们都杀了。直接折断脖子,最大限度保留了那一身好皮毛。

    至于这样的肉还好不好吃,秦瑶已经顾不上。

    处理好兔子,雨更大了,山坳这处已经无法挡住雨水侵袭。

    下雨天野兽不爱出来,秦瑶冒雨离开,继续寻找山洞。

    终于,在天光亮起时,找到一处掩藏在杂草丛中的天然山洞。

    身上都已经湿透,秦瑶又累又困,但不敢休息,死兔子和杂物放在山洞里,立马出来寻找那些藏在落叶下没那么湿的断枝,回到山洞升起火堆。

    有了火,体内急剧消失的温度终于慢慢回暖,秦瑶这才有功夫观察自己现在所在的山洞。

    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山洞,洞口低矮狭窄,需要弯腰才能进来,隐蔽性很高,要不是走过的时候恰好感受到风向不对,差点就错过了。

    洞里的空间也不大,莫约有个五六个平方,但高度不错,勉强能站立。

    而且这里没有动物粪便,说明这不是某种动物的家。

    除了空间小之外,这简直是一处绝佳的据点,秦瑶决定,接下来几天就住这了。

    将衣服头发都烤干后,秦瑶把洞口的行迹遮掩好,抓紧时间在山洞里补了一觉。

    018

    阿姨不要我们了

    秦瑶一觉睡醒,雨已经转小,树林里湿哒哒的,一眼看去,全是白雾。

    这样的天气,别说是动物了,人都不会出门。

    秦瑶想起刘老汉之前说这两天要下雨的事情,看来这老农人看天的本事还是挺准的。

    就是不知道影不影响种麦子。

    不过她现在也顾不上,先挑一只兔子,剥皮取肉放火上烤,早饭午饭一起吃。

    填饱了肚子,继续收拾剩下的六只兔子。

    一个上午,秦瑶把七只兔子全部收拾干净,剥好的皮子完整度极高,用草木灰简单处理了一下,杀出来的肉全部一起烤了。

    之后想吃直接加热一下即可,携带在身上也方便些。幸好气温已经降低,这些烤兔肉应该能放个两三天,正好作为她这几日的口粮。

    秦瑶胃口很大,体力消耗和食量成正比,如果敞开了肚皮吃,这七只兔子也就够她吃两天。

    等到中午,雨完全停下,一点日头从云层里撒下来,地上的水汽蒸发,山林里酿出一股很难闻的气味儿,蚊虫也飞了出来,小动物也试探着离开窝,在林间走动。

    秦瑶把山洞遮掩好,拿上武器,去寻找水源地。

    一路上,秦瑶发现不少野兽行走过的踪迹,其中以狼类和猴类最多,这附近至少有一个猴群和一个狼群。

    猴并不值钱,因为这种动物和人类相似,盛国人很忌讳,不吃也不主动猎猴。

    狼类多是灰狼,肉不好吃,皮料比较值钱。

    但狼是群居动物,武器装备不齐全的情况下去招惹狼群,和送死没区别。秦瑶全程避着走。

    这个季节,蛇类已经不怎么出洞,很少遇到。

    路过的小蛇,秦瑶都懒得动手,反倒是那蛇发现了她,吓得呲溜就钻进了草丛里,游得飞快。

    朝着水源地进发的路上,秦瑶射出去两箭,打了一只黄鼠貂和一头狍子。

    经过昨天的练习,她现在射箭准头很准,特意留了它们一口气,都没射到要害,为了追这两个踉跄逃命的小家伙,秦瑶也跟着跑了很长一段距离。

    特别是那只黄鼠貂,小巧灵活,速度很快,要不是尾巴上拖着箭支,被树枝挡住,秦瑶还得追着它跑更远。

    被活捉后,这小东西龇牙咧嘴特别凶悍,想咬秦瑶,被她一巴掌扇晕。

    狍子并不傻,但因为深山里很少有人踏足,它专心啃着树叶都没发现猎人靠近,秦瑶一箭射到它前大腿上,它吃痛受惊才开始狂奔。

    但它体积大,目标也大,比那只黄鼠貂好抓多了,长绳一套,原地倒栽葱摔倒,被秦瑶捆了回来。

    森林里最不缺扁担,秦瑶砍了一根粗树枝,把这两只猎物绑在树枝上,挑着来到水源地。

    这是一个在山顶中央洼地自然形成的小池塘,应该是地下水渗出来的山泉水,水很浅很清,里面居然还有鱼。

    池塘边有很多小动物饮水的痕迹,秦瑶把担子放下,找一处干净的地方洗了把脸,尝试抓鱼,没想到这里的鱼躲都不会躲,动作迟缓,她一抓一个准。

    没一会儿,秦瑶就抓到了六条两三斤重的鱼,用草绳全部串起来挂在扁担另外一头,又装满一竹筒水,今晚可以加餐了。

    黄昏时分,是山里野兽们最活跃的时候,秦瑶提前离开水源地,挑着今天的猎物躲在附近观察情况。

    在距离水源地还有两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堆新鲜粪便,一看就是雨停后出来游动时留下的。

    田里的庄稼秦瑶或许没办法认全,但各种大型动物的粪便,她却是看一眼就知道是属于哪种动物。

    这是黑熊留下的粪便,而且看粪便大小,应该是一头成年黑熊。

    秦瑶内心狂喜,但又有点发愁。

    熊的听觉很灵敏,而且现在这个季节,食物充沛,正在为冬眠养膘的黑熊一般不会出现,想要蹲到它并不容易。

    但既然已经发现其踪迹,秦瑶就不打算放过它。

    天快黑了,秦瑶带着今天的收获回到山洞,一边烤着鱼当加餐,一边思考怎么引黑熊出现。

    可天公不作美,晚上又下起雨来。

    而且这一下,就断断续续连着下了两天。

    秦瑶躺在山洞里,看着挣扎的狍子和黄鼠貂,还有随手捕到的几只野鸡松鼠,不甘心就这么下山。

    没有犹豫太久,她就决定留在山洞,继续等待时机。

    ......

    距离秦瑶进山已经过去了四天。

    这四天里,雨一直断断续续下个不停。

    幸好刘柏在第一天带着两个兄弟,已经把秦瑶留下的麦种种完了。

    但凡再晚半天,这两亩地的麦子就要废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短短四天时间,气温连降了好几度。

    刘家村最里头的茅草屋里,刘大郎和刘二郎在屋里升了一堆火,但屋子总有风漏进来,烤着火还是冷,到最后,衣着单薄的兄妹四个直接转移到床上,裹着被褥,烤着火,这才稍微暖和些。

    秦瑶留下来的芋头今早吃了一顿半饱后,就已经没有了。

    屋外一直下雨,地面泥泞不堪,大郎和二郎想出去挖些野菜也出不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