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那价钱.......不能再便宜些了吗?”王禹试探问。秦瑶一副为难模样,“这真少不了,而且这只是预估价格,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但既然你们已经决定了找我来帮忙做这水磨坊,那我可以保证,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结果。”
话都说到这份上,看样子是真少不下来一文钱,王禹和同行的王叔对视一眼,问秦瑶现在有空没有,要不现在就跟他们去下河村看看河道情况,好做个最终定价,大家心里都有底。
秦瑶欣然答应,“行啊,我正好有空,你们赶牛车来的吧?”
二人点头,三人起身这就要去下河村。
刘季很不自觉的跟了出来,这些天抄书抄得他眼都要瞎了,家门是半步也没迈出去,再这样待下去,他得疯。
而且他好久没见到顺子,再不出去见一下,顺子只怕都忘了还有他这个大哥。
秦瑶本不想他去,想了想,让刘季去喊刘木匠一块儿,干脆今天就把现场条件勘察清楚,回来做个方案,确定之后就能开工,省事不少。
秦瑶这办事效率,深得王禹两人的心,本来还觉得这事秦瑶一个妇人来办不太靠谱,现在看来是他们多虑了。
于是,秦瑶嘱咐大郎二郎在家照顾好两个小的,夫妇二人加上刘木匠,三人一块儿带着测量用的工具还有纸笔等物,跟着王禹二人乘车来到下河村。
正是晌午,下河村河道里全是在河边洗澡的半大孩子,他们在下游的一个浅水洼里游,旁边还有大人看着,倒也不用担心溺水。
见到王禹把刘家村人领来,大家伙好奇的围了上来。
那一个个光着屁股蛋的半大孩子把几人围在中间,你一嘴我一句的问她们要干啥。
秦瑶刚要找刘季把带来的纸笔拿来,一回头,人不见了,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到了王禹手上。
秦瑶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他肯定是上顺子那鬼混去了,客人还在,不便发作,和刘木匠两人,拿着工具观察这边河道情况。
小孩们洗澡的浅水坑和上游河道有一个两米五高的落差,不过是斜坡,上面还有凸出的乱石,日常水流冲击力并不大。
加上下层水洼面积太小,放不下大的卧水车,秦瑶和刘木匠把这个地方划掉,继续往上走,寻找合适的水磨坊建设点。
每个靠河的村庄,似乎都会在河道附近圈一个池塘,用来洗菜洗衣。
引水入池塘的地方,挖了一个五十公分左右的口子,三米多宽的河面被一分为二,单独流入口子那部分的量因为出水口狭长且深,冲击力还挺大。
这个地方,要是遇到枯水季,只需要把另一面的河道围起来,就能自然蓄水,冲入口子里。
秦瑶看了一会儿,这简直是个绝佳的地点!
刘木匠不懂这些,但秦瑶说的话他能理解。
两人在池塘边的石墩上坐下,秦瑶取出纸笔,在纸上画出一个水磨坊的简略图,好方便给客人看。
王禹二人凑上来,画上内容和池塘地形一对比,水磨坊的样式便在脑海里有了画面。
“我刚刚算过了,池塘这里的面积够大,深度也合适,水深度有八十公分,完全足够放置一个直径三米的卧水车。”
秦瑶一边说一边比划,好让王禹知道卧水车的摆放位置。
“你们这个池塘够大,也好施工,只要把河口堵住这边就能操作。”
“水磨坊完全可以建在池塘上,在池塘东西南北四面打好基柱,挑空搭建一个平台,池塘在下,磨坊在池塘上方。”
不过这个部分,她不负责,需要下河村的人自己把磨坊房子搭好。
卧水车的动力比竖水车强劲,如果是竖水车,对地形要求就不是特别高。
但想同时操控两台磨和一张石碾,竖水车的动力就不够看了,必须上卧水车。
王禹听完秦瑶的描述,才发现秦瑶说的水车和他在秦瑶家看到的不一样。
“秦娘子,我们下河村的水磨坊和你家水磨坊不一样吗?”
秦瑶知道他担心效果不好,自信的说:“你们别担心,水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地形、河道、水流情况等因素,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水车,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们的作用。”
听见秦瑶这么说,王禹放心了不少。
地方看好了,趁还有些时间,王禹直接把秦瑶两人邀请到自己家,又把村里那些有威望的老人们请过来,大家一起好商量一个章程。
设计方案已经在秦瑶的脑子里,为了让甲方好理解,先画了一个简单的图形,把大家需要负责的部分清晰展现出来。
首先,她和刘木匠能承诺的只有水车和石磨石碾,包工包料包安装。
其次,造价还是十五两银子,一分都少不了,搞不好还会超预算一些。
但大家第一次合作,秦瑶打算给个乡亲价。
如果今天下河村就能定下并预付五两定金,造价就十五两,多的她自己承担。
最后,磨坊的房子主体需要下河村人自己负责,她会给一张图纸,他们自己找工匠做出来。
刘木匠默默旁听,秦瑶说什么他都附和点头,直到听见十五两的乡亲价,眼睛睁大了一瞬。
他自己做木工的,心里清楚那些木料不过二三两银子而已。
不过很快就收敛下去,只是两手缩在衣袖里,激动得微微颤抖。
再看下河村的人,虽然也觉得贵,但似乎都被秦瑶说动了,觉得那水车和石磨就是值得这么多银子。
不由得暗道叹一声,太会忽悠了。
094
放大版书籍
为了乡亲价,下河村村长做主,和秦瑶下了订单,并预付给她五两定金。
双方简单签了一份协议,太阳就西斜了。
王禹热心的要赶牛车送秦瑶等人回去,秦瑶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婉言拒绝。
主要是回去的路上她和刘木匠有事情要商量,外人不便听。
王禹便只好送她们到村口,再三叮嘱:“秦娘子,磨房的图纸你画好后,一定要记得马上叫人送过来啊!”
“放心,画完我就亲自送过来。”一些细节问题还是要她自己和工匠沟通后才放心。
得到秦瑶这句话,王禹顿时松口气,挥挥手,目送三人走远,这才转身回家。
橘红色的夕阳挂在天边,刘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手里拿着一串茄子,心情极好的问:
“娘子,都谈妥了?”
秦瑶嗯一声,质问他刚刚死哪儿去了。
刘季举起茄子,“我到顺子家逛了逛,这是他老娘送的,今晚回去给娘子你做红烧茄子吃。”
这话不假,不过他去顺子家的目的不是为这一串茄子,而是把人耳朵揪了一起来,大骂他背叛了自己。
还说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呢,结果有了嫂子忘了哥,他要跟他绝交!
秦瑶看刘季那心虚的样子,懒得管他背地里到底干了什么,快走两步和刘木匠平行,谈正事。
刘木匠早憋不住了,这会儿没了外人,立马问秦瑶:
“咱们要价十五两,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他很害怕下河村里的人要是知道真实成本,会打他。
秦瑶还当什么事呢,笑着说道:“要得一点也不多!”
她给他算了一笔账,“木料要钱吧,这么些木料,还要用好的,四两银子就花出去了。”
“工期紧,我们两答应了半个月后交货,现在你没有任何现成的材料,重头弄起,只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是不是还得花钱请人帮忙?半两工钱总要花的。”
“还有我这边,石磨哪里是那么好磨的,换成别人,十个汉子一起找料再敲打成磨盘,最后还要从刘家村运到下河村去。”
“一人一天三十文,半个月就是四两五钱银子!”
这相当于他们一人出了四两五的本钱,余下的六两银子才是赚的。
两人平分到手里,一人三两。
三两买一个独家技术,这简直不要太划算好不啦。
秦瑶说得很对,但刘木匠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到底哪里不对劲呢?
是了,木料他可以用自家种的,工费也可以用来请自家人,其实真算起来,那七两五钱银子,都能进他自己的腰包。
“秦娘子,我真是服了你了!”
河岸边分别时,刘木匠真心实意的冲秦瑶抱了抱拳,这才喜滋滋的回家去。
秦瑶摸了摸怀里的五两定金,这沉甸甸的分量让她心里无比踏实。
夫妇两前脚回到家,后脚天就完全黑了下来。
堂屋和厨房点着灯,家里孩子们听见动静,三郎和四娘从堂屋里迎了出来,“阿娘,阿爹~”
秦瑶问:“哥哥呢?”
龙凤胎往灶房一指,大郎和二郎已经把晚饭煮上了。
刘季拎着茄子走进去,心情很好的摸摸两个儿子的小脑袋,接手了做菜的活儿。
秦瑶在院里洗了把脸,四个孩子跟着她来到堂屋,大郎问:
“阿姨,下河村的水磨答应给你做了吗?”
秦瑶笑着点点头,四个孩子开心的叫出声,“太好啦!”
有活就有钱赚,小孩子也懂。
刘季在厨房里狂喊:“大郎二郎,摆碗筷准备吃饭了!”
大郎和二郎哦的应了一声,冲秦瑶小大人一样耸耸肩,这才跑到厨房去拿碗筷。
三郎去把院子里的鸡赶进鸡笼里,领着四娘洗干净小手手,一家六口围坐在堂屋用晚饭。
因为知道秦瑶接了下河村的活,全家人都很开心,用餐气氛十分愉快。
如果刘季没有贱兮兮的试探她能赚多少钱,那就更完美了。
“你今后只需要好好读书,钱上的事不用你操心。”秦瑶态度强硬的警告道。
刘季心想,现在面前要是有面镜子,那他此刻的神情倒映出来,一定就跟那被丈夫嫌弃的小媳妇一模一样!
饭毕,二郎和三郎在院里洗碗,虽然说好了兄妹四人轮着来,但大郎总是不太放心弟弟妹妹,也帮着一块儿洗。
四娘自然不能让自己落下,于是本该两个人的活,现在四人一块儿干。
秦瑶不干涉兄妹四人的安排,只要不打架,都行。
话说起来,她好像还真没见过兄妹四人打架,真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秦瑶温柔的目光扫过院里那四个凑在一起的小脑袋,随即犀利的目光转向身前吃完了饭,还躺在竹椅上瞌睡的刘季身上。
“书抄了几本?”
她问得并不大声,但她语气只要变沉,刘季就能瞬间感觉到一股寒意。
这大夏天的,可真解暑极了,冻得他一激灵从椅子上睁眼坐直。
“抄了三本......吧?”糟糕,他忘记到底抄到哪儿了!
秦瑶眉头立马皱起,“这都一个星期了,才抄三本?”
那九本书,字数最少的一千多字,最多的四万字不到,她就算他一天抄八小时,一小时抄一千字,怎么也不应该只抄完三本书。
“拿来我看看。”秦瑶冷冷道。
刘季暗道要坏,也不敢忤逆,毕竟命要紧,麻溜奔到自己卧房,把抄了的三本书拿过来。
万幸,里面有一本三万两千多字的《诗经》。
余下两本是一千七百多字的《大学》、三千五百多字的《中庸》。
再加上原本上丁老爷的学习笔记,这么算来,倒不算偷懒。
因为没有圆珠笔这种极细的笔,最小的毛笔刘季写起来字也很大颗,所以抄下来的三本书,每一本都是放大版。
纸页规格是A3纸张的尺寸,能把人完全挡住的书本拿在手里,那画面还是挺奇葩的。
但不得不说,大版看起来比小版舒服多了,字大眼睛看着不累,能摘抄的空白地方多,还方便做笔记。
就是有点废纸。
秦瑶翻了翻,字迹不说多好看,但写得越来越整齐了,看来抄书还有利于练字。
把书还给忐忑的刘季,勉强过关。
抬抬下巴示意他继续抄。
秦瑶自己起身回了房间,点起往日舍不得点的油灯,在办公的桌前熬夜画图纸。
095
玩具
清晨,半夜才睡的秦瑶听见村里的鸡打鸣,就起来了。
简单收拾一下,拿上桌上熬夜画好的两张图纸准备出门。
二郎从房里探出一个小脑袋,先左右看看,没看着阿爹的身影,这才小声叫道:“阿姨。”
秦瑶一只脚都要跨出门去了,听见身后的低唤,转过身来疑惑问:
“怎么起这么早?”
往日晨练可没这么积极的。
显然,小家伙不是想晨练,而是有别的事。
他捂着胸口小跑过来,从怀里掏出八文钱,问她是不是要去下河村,能不能帮他买个东西回来。
下河村也有货郎,那边货郎卖的东西比刘货郎家齐全多了。
“要买什么?”秦瑶饶有兴趣的笑问道。
上次她去丁家之前,留给二郎二钱银子当急用金,但并没有用到,所以这笔钱还剩着。
她回家后,二郎悄悄找到她,要把钱还给她。
但她没有要,想着小孩子好像都应该有自己的零花钱,就把兄妹四个叫到一块儿,让他们把这二钱银子当零花,暂时由二郎保管。
怎么花钱,秦瑶并不管,她甚至希望四个孩子胆子大一点,多一点小孩的任性,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开心就好。
但好像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且二郎制定要用钱先打申请报告的规矩,合理安排兄妹四人的零花钱。
二钱银子,一人五十文的额度,这次是兄妹四人各出两文钱一起买个东西,也是四个孩子第一次用。
所以二郎显得有点小心翼翼的,大眼睛看了秦瑶好几眼,确定她不会生气,这才说:
“想买一只竹编的蹴鞠,行吗?”
秦瑶:“竹球?”
二郎“嗯嗯”期待的点头。
“行,知道了。”秦瑶收了他的钱,出门去了。小家伙们想要个玩具而已,必须满足。
看着秦瑶走远,二郎还有点恍惚,他做了大半宿的心理建设,没想到后娘这么爽快就答应了,甚至什么玩物丧志之类的话半句都没说。
就......好开心呐!
二郎跑回房间,屋内大郎兄妹三人齐刷刷从被窝里抬起头来,看到二郎笑着点了点头,兄妹三人在被窝里开心的打滚。
“我最喜欢阿娘了~”四娘咕哝道。
三郎也嗯嗯的说:“阿娘最好啦!”
大郎笑看着弟弟妹妹那欢喜的样子,把想爬上床睡回笼觉的二郎拉住,穿好衣服,拽出门去晨练。
二郎眼睛瞪得溜圆,可还来不及反应,人已经被哥哥带到河边,昨夜大半宿的纠结,终究是错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