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我算一次先生就说错,再算一次又说错,继续算,还是错错错错......”错字无限拉长尾音,绕梁三圈都够了,秦瑶直接喝道:“那就闭嘴吧!”
“算盘给我。”秦瑶伸手,刘季大喜,赶紧将算盘双手奉上,才想起来问一声:“你要算盘干什么?”
秦瑶微微一笑,“与你无关。”
拿上算盘,走人。
出了哀声一片的家,看看远处渐渐染上金黄的山峦,顿觉神清气爽。
早上她收到白善托人送来的信,还有钱。
是上次他拿走的那五十只文具盒的钱,一共是五百文,一只十文。
看来他应该卖到了十五文钱左右,但他也赚不了什么钱。
不过文具盒本身就是用书箱边角料做的,成本很低,薄利多销倒也是条路子。
时隔这么久,白善才把那五十只文具盒卖掉,可见市场对此并不买账。
但是!
白善托人送来的信中给出了一个完全让她意想不到的销售方向——包装礼盒。
文具盒并没有被当成文具盒出售,白善走访了紫荆府好几个县,文具盒都不得门路。
直到一个偶然,他坐在茶馆与生意伙伴喝茶,看见斜对面的书局里正在推一款外地来的实惠款羊毛笔。
那笔不用笔袋装,因为这样的实惠款配不上用高成本的布袋,所以是封存在一方简陋木盒里。
那木盒是真简陋,用的估计就是最差的边角料,但这种有盒装的毛笔,价格还很实惠,就很受普通学士欢迎——总比什么包装都没有的毛笔看着高档些。
当时白善脑海中灵光一闪,赶紧让仆人拿出秦瑶家的文具盒给他看看。
为了推销这个滞销货,他是走哪儿都带着,心想万一要是遇上一个冤大头全部收了去,也能全了他和秦瑶一场情谊。
情况大好的话,他也能借此作为底牌多压一压价,自己能多赚些。
仆人将文具盒递上,同行的生意伙伴立马就问他:“白掌柜新买了什么笔?”
原来是把他这个文具盒,也当成对面书局里售卖的毛笔了,以为这是包装。
白善当即心头一喜,这个路子好啊。
他要是告诉伙伴这是文具盒,人家肯定兴致缺缺,但他说这是装毛笔的盒子,人家都会好奇的问上一句。
当即就笑着打开了文具盒,里面正好放了一方砚台和笔墨,有个小夹层还夹了几页空白纸和他的私章。
秦娘子这个文具盒,好用也是真的好用,就是不会有人专门买一个这样的盒子来用。
但这也不妨碍他同伙伴吹嘘他就是为这送的盒子特意买了一支笔,买椟还珠,说的就是他。
思路一打开,销路也就打开了,当场修书一封,托商队转交给秦瑶,让她抓紧备货,九月中旬他就来取,数量是越多越好。
因为白善已经谈好了两家本地最大的造笔厂,单子都拿到手里了,万事俱备,只欠文具盒。
哦不,现在应该叫文具礼盒。
秦瑶来到仓库,库房留守的刘琪一边报数,秦瑶一边计算,得出了目前库存的具体数字。
“现在一共是六百二十五只,八文钱一只给白善,这一批货共收......”秦瑶惊喜一笑,“巧了,正正好是五两整。”
刘琪欢喜一笑,赶紧拿着木炭做的简易炭笔把数字记下,询问秦瑶:“全部出库吗?”
账房钱旺也在旁边,闻言看向秦瑶,要是出库他这边就要开具出库的单子,方便月底统计。
钱账房已经决定暂时留在文具厂,黄雀镇来的哑巴等流民们等到十月初就要离开,到时候托他们帮忙给家里捎钱捎信去。
这边秦总管开的工钱比他在黄雀镇那边还要多三成,钱账房打算多干些时日,攒一笔积蓄。
至于不能与家人团圆这种事,只能放后了,只要家人们能过个好年,来年风调雨顺无灾无难,别的他不敢再奢求。
秦瑶点点头,示意钱账房开出库单子,然后又让刘琪把这批货都理出来。
“过两日白掌柜的人就会带车过来装货,咱们厂里第一批要交给福隆商行的一万只书箱订单也已经完成了吧?”
刘琪点点头,“昨日就已经做完了,没来得及送出去的货我都亲自带人点过,品质上没有问题才入的库。”
余下还有一些残次品,莫约一百来只,询问秦瑶如何处理。
这还真不好办,与福隆商行签署的协议上说了,合约期内,工厂不能私自出售书箱。
秦瑶说:“瑕疵不多的就看看咱们内部工人要不要,成本价处理,瑕疵多的,返料再次投入生产。”
刘琪应下,没想太多,秦瑶让怎么办就怎么办。
钱账房却微微皱了眉头,等到只剩下他和秦瑶两人时,才试探着说:
“秦总管,瑕疵品出给工人们,恐怕会有些麻烦。”
秦瑶停下脚步,询问他有什么麻烦,钱账房道:“有利可图之事,总会勾出一些利欲熏心之人,万一有工人低价拿了书箱,背地里私自再以低于市价卖出,恐怕会给厂里惹来麻烦。”
“还有......”钱账房犹豫的看了秦瑶一眼,见她神色如常,这才继续道:“恐怕还会使得瑕疵品增多。”
332
无障碍设计
“当然,生产组的事情自然有其他管事负责,管事们管理严格,想来会注意,不会出现这些事。”
整个厂里的管事都是刘家村人,重要几位还是两个总管的亲戚,钱账房不想得罪人,忙又把话圆了回来,“小的也只是凭借往日经验猜测而已,算不得准。”
让秦瑶不用挂在心上,找个理由溜了。
秦瑶眉头微皱,她还真挂心上了。原地想了一会儿,决定去把刘木匠喊出来商量一下。
刘木匠想了想,严肃道:“这肯定是不行的,快告诉刘琪,让他都拆咯!就算劈柴烧火也不能低价出瑕疵品。”
生怕秦瑶不知道人穷起来会做出什么事,刘木匠急得就要亲自去找刘琪。
秦瑶无奈将他拦下,“你别急,刘琪还在给文具礼盒打包呢,没那么快去处理那些瑕疵书箱,一会儿我亲自过去盯着,你先过来,我给你看个东西。”
见秦瑶气定神闲的样子,知道她办事心里有数,刘木匠这才长舒一口气。
想到这都是钱旺的提醒,刘木匠欣慰道:“这个钱账房人倒是不错,我先前还怕他是外地人,又是在酒楼做过掌柜的,看不起咱们这小庙,融不进咱们这小地方呢。”
秦瑶算是知道钱账房说建议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谨慎了,看来抱有刘木匠这样想法的人,厂里不是一个两个。
“你们别搞排外那一套,人家是有真本事的人,应该得到尊重。”秦瑶故意用玩笑的口吻提醒道。
刘木匠“嗨呀”一声,有点不自在的说:“谁排外呐,大家伙忙得都脚不沾地的,现在第一批订单终于做完,这几日准备轮流给大家伙放两天假歇一歇。”
话题又重新回到厂里的事务上来,说了一会儿,秦瑶一拍脑袋,“我又忘了,咱们先打住,不说厂里的事,我给你看个东西。”
刘木匠好奇的跟着秦瑶来桌前,“看什么?你又出新花样了?”
“算是吧。”秦瑶把自己在家抽空画的图纸拿出来,刘木匠兴奋凑上去,实诚的摇头,“没看懂!”
“这一杠杠的都是什么?还要做个山羊木马给孩子们玩?”刘木匠指着图纸上自己能看见的,狐疑问。
秦瑶让他用点心,认真拿起来看,“你这样的工匠大师怎么可能看不懂我的图纸,全是数字和图,字也都是咱们扫盲班教过的。”
刘木匠也真诚,“我这不是怕你给我活儿嘛,好不容易得空歇一会儿,我还不想动啊。”
秦瑶送他一个笑脸,“下一批扫盲班,给你家留名额,辛苦辛苦。”
刘木匠惊喜追问:“准备办第二批扫盲班了?”
秦瑶颔首,“再等一会儿,等第一批货结算完,我会重新安排。”
刘木匠这下开心了,有的时候不觉得多么珍稀,可这扫盲班一停,大家伙就都盼着它再开呢。
这下认真拿起图纸看了起来,发现都是一些带扶手的浴桶、马桶、桌椅、床之类,还有一个木轮椅。
和先前给刘利兄弟几个做的不太一样,木轮很大,只比马车的稍小些,还是内外两层轮子,需要与铁匠那边配合做些配件才能生产出来。
双层轮子,一个大一个小,小的用金属配件连接在大轮上,不着地,只是为了让使用轮椅的人自己手推木轮走动。
而那些增加扶手的生活用具,也都是为了更方便,不用有求于人。
秦瑶家里来了两位贵人,大家都知道。
加上先前刘季与公良缭来了一出“速度与激情”的惊险,现在大家伙都知道,这位贵人他双腿有残疾。
刘木匠一看,就猜到了是给谁用的,有些意外的看了秦瑶一眼,“这些都是为你家客人准备的?”
秦瑶颔首,顺便送上了公良缭的具体身形数据。
公良缭的身高体重还有残疾情况以及生活习性,她这些天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下来,都是最准确的。
“旧宅那边改造快完成了,我想再增加一个全院无障碍设计。”
不过这事目前只有她和齐仙官知道,毕竟她和公良缭相处时间不长,更多信息还需要齐仙官来补充。
秦瑶希望刘木匠先别说出去,为即将入住的另外一位屋主保留一份神秘感。
刘木匠爽快应下,他对这个无障碍设计充满了兴趣,拿着图纸就出门去选料去了。
走出去好几步了,又回头说:“你对这位贵人可真是用心啊,到时候等我做好,他定会满意的!”
秦瑶微微一笑,用心算不上,只不过是人与她尊重,她也与人尊重罢了。
为了监督瑕疵品的处理,秦瑶一直待到工人们都下工才离开。
人都走光了,刘木匠还待在厂房后面的空地上打磨木料,秦瑶看天色还亮着,回家牵了马,直接去下河村找大铁匠,让他帮忙打造一些配件。
“加急的。”秦瑶多放了一百文加急费,铁匠原本难看的脸色,瞬间阴转多云。
不过嘴上还是要抱怨两句:“唉,又是这些细致的物件,别看小,可比我打一口铁锅还费时。”
秦瑶已经习惯铁匠不吐槽两句就不痛快的性格,叮嘱他仔细点做,转身牵马准备返家,身后忽然传来车轮滚动的声音。
秦瑶惊喜回头,刘柏刘肥兄弟两领着车队返回了,空车而归,速度很快,没一会儿就出现在路口。
看见已经修缮完毕的回村路,车夫们顿觉惊喜。
有家住下河村的,暂别同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刘肥赶忙叮嘱:“明日歇一日,后日一早记得早点过来上货。”
就剩下最后一千只神力书箱了,等送完这一趟,他们定要好好歇会儿。
不过非要在种地和运货两个中间选,刘肥还是坚定选择后者。
“大哥,家里的田是不是得请几个短工过来帮忙犁地?”刘肥赶着马车走上回村的那条新修大道,完全没发现站在路边牵着马的秦瑶。
还是刘柏突然喊了一声:“三弟妹!”
刘肥这才猛的偏头一看,惊喜不已,“三嫂,好巧啊!你是特意来接我们回村的吗?”
秦瑶玩笑的应,“对啊,想着你们也该回来了,我一下工就来了。”
刘柏是不信的,浅浅笑着。刘肥却深信不疑。
333
他真的我哭死
刘肥窝心得很,忙不迭将车板上的包裹打开,把自己从府城买回来的几盒便宜胭脂给她先挑一个。
“嘿嘿~”大小伙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怕秦瑶误会自己,解释道:
“这次去府城,正好遇到中秋节胭脂坊拿了一批老货出来便宜出售,我就想着我娘这辈子还没用过胭脂呢,让胭脂坊的阿姐们帮忙选了一盒孝敬我娘......”
然后买了一盒,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三个嫂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矛盾,他又折回去,咬咬牙买了三盒,想着到时候家里嫂子们都有份,就没人惦记他娘的了。
都分家了,秦瑶没想到还有自己一份,而且这里的化妆品她还没见过呢,道了谢,表达了自己很开心,好奇的选了一个。
一只木质的黑盒子,椭圆形的,比她想象中的要大,单独一只手还抓不下。
还未打开,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气,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层油纸内衬,随后才是粉红色的一大块膏状胭脂。
刘肥说:“胭脂坊阿姐说这个色显年轻,能涂脸和嘴,哦,还能在眉心点美人痣画那个什么花钿。”
“对了,还说涂这个前先往脸上扑一层白色铅粉,可惜那粉太贵了,我就先买了这个。”
而且这个有颜色,还能用好几处,比只能扑脸的铅粉划算。
秦瑶将盒子仔细盖好,笑着说:“挺好的,新手最好少用大面积的颜色,那阿姐给你推荐的都很不错,没坑你。”
“而且我看这个量,能用到我进棺材。”秦瑶哈哈一笑,刘肥也不知道这是夸还是贬,反正跟着笑就对了。
秦瑶骑马跟在车队旁边,路修宽了的好处这就显现出来,并行都不会阻碍到对方。
刘柏说:“咱们再送一次就完成这次的单子了,返回时我问了福隆商行负责的管事,掌柜说要让弟妹你亲自去结算尾款,不肯把尾款给我们。”
秦瑶早有预料,应下来,“你们后天正常出发,我晚你们两天,到时候我们在府城汇合。”
她要留在厂里等白善的文具礼盒单子处理完才能走得开。
“对了,刚刚有一个好消息,文具盒有销路了,就是先前与我们合作的白善白掌柜,以后文具盒改名,叫文具礼盒,你们记一下。”
车队众人点点头,记下了。
赶路的时间,两边就把各自的情况聊完,回去省得汇报,刘柏明日也能休息一整天。
秦瑶还告诉兄弟二人,自家来了贵客的事。
到底是出过远门,去过府城的了,刘柏和刘肥眼界增长,得知刘季拜入大儒门下,震惊不已。
“我听府城那边的人说,如果有大儒和朝中多位大人同时举荐,不用考科举都能做官。”刘柏看向秦瑶,“是不是真的?”
秦瑶颔首,“是真的。”
不等兄弟两露出狂喜的神情,立马来了个:“但是!前提是那个被举荐的人有真本事,还有,大儒和大儒之间也是不同的。”
她不否认公良缭在朝中还有一点影响力。
但现在公良缭入齐家为宾客,看起来像是齐家花费大力气把他请来,其实是他在借助齐家势力求一个安度晚年。
要发现这一点也不难,就看公良缭身前没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人就能窥见这背后的真相。
他现在也就剩下大儒的名头和那一身本事了,做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最安全,也最合适。
这些都是阿旺后面去暗中调查后补充给她的信息。
想起阿旺,秦瑶都要开心哭了,他真的!很想留下种田!
秦瑶倒是没有把这些信息告诉刘柏兄弟两,她只说公良缭已经隐退,在朝中没有什么影响力,做不到直接举荐刘季为官。
不过即便如此,能拜入大儒门下学习真本事,还是让刘柏兄弟两羡慕感慨许久。
“我现在信命了。”刘肥伤感望天,不知道他以后有没有他三哥那么好命。
“你想去读书吗?”秦瑶忽然问。
刘肥指了指自己,不确定三嫂是在说自己,见她颔首,尴尬一笑,“我都十六了,还能去读书吗?”
秦瑶微笑沉默不答。
刘肥瞬间想起他三哥,二十好几的人了,还跟十岁小儿同期进入书院读书。
而他才十六,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呢。
“县城书院能要我吗?”刘肥承认,他心动了。
而且他也不想考功名,他只想不做个睁眼瞎,会算术能写契约......光是想想,刘肥就很激动,他发现,如果自己读过书,就能做很多事情,多了许多种人生选择。
秦瑶挑眉,“当然能要,不信你看刘季。”就知道县城的入学标准不高。
“可是去书院要花很多银子吧。”刘肥又有些犹豫了。
秦瑶乐了,指了指他买的胭脂,“你这些东西难道不是用自己赚的工钱买的吗?”
刘柏反应迅速,激动的用马鞭冲身后的刘肥挥了挥,“干完今年,你就拿着这些工钱上县城书院读书去!”
幸好还没成婚。刘柏在心里又艳羡又庆幸的想。
再胆大点想,等老四读过两年书再去谈亲事,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也配得上他想要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