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3章

    心中的千言万语只是化作了一句:“没有什么理由,就是我不喜欢!”

    “若是你还继续研究熏香,就别认我这个外祖了!也别进苏家的大门!”

    第104章

    现场的气氛在一瞬间冷静了下来,空气似乎在一瞬间凝结成冰。

    屋头的苏明礼听着外头的动静,三步并作两步便出了院门,“饭菜刚上桌,正要叫你们吃饭,父亲,之之,你们这是做什么?”

    可现场却没有人理会他,苏绍元和宋熹之久久对视着,两人似乎都分毫不让。

    只有苏老夫人有些惊慌的朝着苏明礼的方向看了一眼。

    只见宋熹之拧着眉,眼眸深深的观察着苏绍元的表情,然后往他的方向走了几步。

    她的语调平静:“外祖,您突然发这样大的火,是因为熏香,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苏绍元整个人绷得直直的,双下巴都因为生气而被挤了出来:“除了熏香还能是什么?总之我不喜欢,你不许做!”

    宋熹之没有生气,也没有惊慌,她的脑海中回想起前世苏家的一切遭遇,反倒是敏锐的可怕。

    等靠近了苏绍元,她便微微俯身,靠近了自家外祖的耳畔。

    宋熹之用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试探性的小声开口:“您是否有很多事情瞒着我们?熏香又关系到什么?苏家的……未来?”

    “或许只有我能帮您。”

    她说完这话,又缓缓抬起了眼眸,无比郑重且真挚的望着他,眼眸里满是担忧。

    苏绍元愕然,他听见宋熹之的话,瞳孔先是猛地一震,整个人都发僵。

    等他反应过来后,便飞快的退后了几步,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宋熹之。

    苏绍元只是沉默了一息,紧接着马上回应:“别想着扯开话题!我听不懂你的意思!就是因为熏香的事情,老夫我不喜欢你抛头露面!”

    他说着,似乎笃定宋熹之的选择,于是又冷哼的说了一句:“总之,有它没我,有我没它,你选一个好了!”

    宋熹之听见这话,扭头看了站在一旁的苏明礼一眼,随即转身就走,没有一点留念。

    刚刚她试探性的说出了那番话,而外祖的反应明摆着是有问题。

    她不想让前世的事情再次上演,所以她必须做些什么,若是她什么都不做,苏家必定会重蹈覆辙。

    眼见着宋熹之的决绝的衣摆,就这样飘出了苏府的大门,在场所有人都被她的动作惊呆了。

    苏绍元瞪大了眼睛,扭头看了看宋熹之的背影,又确认般看了一眼苏老夫人。

    感受着苏老夫人的冷眼,他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这这这!这丫头!”

    他几乎是不可置信的仰天长啸:“这死丫头!居然选了熏香!啊啊啊啊!死丫头啊!”

    苏老夫人瞪了他一眼:“好端端的发什么火?现在知道后悔?那就赶紧去追!”

    苏绍元咬紧了牙关,眼角似乎渗出了泪花,他两条老腿噔噔噔就往屋里迈去:“不追!就不追!”

    苏明礼见状,没有劝说,他长腿一迈,便直接去追宋熹之去了。

    苏绍元看着他的举动,忍了忍,最终还是没忍住大喊:“你叫她别研究那玩意了,不研究我就让她回来吃饭!”

    苏老夫人被他气得捂住了脑袋:“你看她回不回来就是了,这好端端的!”

    宋熹之走的很慢,似乎在刻意等着什么,苏明礼步子很大,他刚一迈出苏府,马上就追到了人。

    看见宋熹之的背影,他声音温润:“之之,你和父亲之前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他说的那些气话都是无心的。”

    宋熹之扭过头来看他,表情有些严肃:“我知道,只是小舅舅,您不觉得这其中有些古怪?”

    苏明礼抿着唇,感受着她严肃的小表情,随即开口:“我们去茶楼说。”

    等两人到了茶楼,宋熹之才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外乎是她研究熏香的事情,惹得外祖动了大怒。

    可宋熹之说完之后,苏明礼的表情却像是想到了什么:

    “若是如此,那么他今日的反应也不奇怪,因为你母亲从前也研究熏香,还因为熏香,常常和宫中的娘娘有来往。”

    “那个时候,你的外祖就已经很反对了,他和姐姐大吵了一架,是我从未见过的激烈,比今日生气多了。”

    宋熹之闻言只觉得有些奇怪:“那时候外祖就反对了?”

    “是因为外祖太过清廉,所以不愿意母亲和宫中娘娘有来往?”

    苏明礼点了点头:“可能是这样。不过那时候我还小,许多事情我都不知道。”

    “只是这件事闹得很凶,让姐姐也罕见的动了怒,正好她那个时候又在相看官宦子弟,于是很快找了一个人嫁了出去,也就是你的父亲。”

    苏明人说到这里的时候,又是看了宋熹之一眼。

    宋熹之听见这话,嘴角猛地抽搐了一下,她终于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了。

    是因为母亲的一时赌气,才挑到了她的便宜爹,若是当初好好挑选,哪来会挑到一个宠妾灭妻的人渣呢?

    苏明礼想起从前的事情,叹了一口气:“事后你外祖也很后悔,主动求和,关怀备至,只希望姐姐好好的,唯一的要求是,姐姐不再研制熏香。”

    “所以在姐姐怀着你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又重新和好了。”

    宋熹之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难怪母亲虽然制香手艺高超,却十分低调,从不拿出去交际,所以也只有宋府内的少数人知晓她的手艺。”

    可就在宋熹之说完这话,苏明礼的脸色却在瞬间大变:“之之!你是说姐姐嫁到宋府后,仍旧在偷偷研制熏香?”

    宋熹之点了点头:“是的,在我幼时仍在研制,不过再没有拿出去交际了。”

    苏明礼闻言,瞬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来温润如玉的他,是首次有了这样大的反应。

    宋熹之意外的抬起头,蹙着眉头望着他:“小舅舅,这其中是有什么不对劲吗?”

    第105章

    苏明礼的脸色很严肃,甚至还微微有些泛白。

    他回忆着从前的一切,一字一句似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难怪,难怪在你母亲死后,父亲悲伤无比,我曾有一日见他在书房酒后失态,喃喃自语。”

    “他说:‘终究还是没拦住她,终究还是没拦住她啊。’”

    宋熹之听到这里,表情有些发僵,她只觉得心脏在瞬间被一只大手捏住,让她喘不过气来。

    她急切的开口了:“这个‘拦住’,可能就是代表拦住母亲研究熏香的事情?!”

    苏明礼望着她,目光沉沉的点了点头:“想必是这样,父亲什么事情都瞒着我,大哥也是。”

    宋熹之深吸了一口气,心中的猜测让她的喉咙有些发紧:“所以母亲的死……很可能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和这个熏香有关?”

    她从未想到母亲的死可能另有隐情,前世的时候,小舅舅早早的病死,外祖自杀,根本来不及对她说这些东西。

    苏明礼再次点头,他脸色紧绷,又是缓缓坐回了凳子上:

    “这样说来,便能解释的通,父亲因为姐姐的死,所以不愿你继续研究熏香,与你大吵一架。”

    宋熹之垂眸,大脑正在飞速的运转着,捏成拳头的手背上青筋浮现,根根分明:“母亲竟然是因为熏香而死?可这熏香到底有什么事情呢?”

    现在外祖有更多的秘密瞒着她了,不仅是前世小舅舅病故后,苏家接连发生的悲剧,甚至还有母亲的死……

    宋熹之苦恼的想着,又是继续道:“小舅舅,我是可以保证,母亲研制出来的那些熏香全部是无毒的,并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她一边说着,一边抬头,与苏明礼的视线对望,看见的便是他墨黑眼眸里含着的担忧:

    “既然这熏香如此危险,甚至与你母亲的死有关系,那你就不能再碰了。”

    宋熹之一听这话,眉毛顿时皱了起来:“您不让我碰,可小舅舅,您想要自己调查,对吗?”

    苏明礼被她说的有些哑口无言:“那是我的阿姐,我不可能放任不管,父亲看着什么都不愿说,只能自己查。”

    宋熹之点了点头,心中浮现出了一股暖意,她无比庆幸自己重生了一回,救下了小舅舅,这个血脉相连的依靠。

    他是母亲最亲近的人。

    “你不可能放任不管,而她是我的母亲,我更不可能坐视不理。而且,我觉得除了这件事情,外祖父和大舅舅还有很多其他事情瞒着我……当然,也瞒着你。”

    苏明礼听到最后一句,喉头一顿,他揉了揉眉心没有说话。

    宋熹之瞧着他这副模样,于是趁热打铁:“不知道你有没有察觉,可我隐隐觉得,这些事情关系到苏家的未来。”

    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然小舅舅与她一样被蒙在鼓里,大舅舅和外祖又不愿意说,那么他们便最好结成同盟。

    小舅舅在苏家,她能回宋府,试探起来也更方便些。

    听见宋熹之的话,终于,苏明礼松了口:“我知道你蕙质兰心,我也不愿阻拦,只求你注意安全,一切与我商量。”

    “至于你说的隐瞒,兄长是否有我不知晓,可父亲确实是有许多东西,是我不知道的,他的书房不让任何人进。”

    宋熹之听着,紧张的拽住了苏明礼的袖子:“这些事情很可能影响苏家的前途命运。”

    苏明礼感受着她的情绪波动,很敏锐的看着她:“什么前途命运?之之,我怎么感觉你也有事情在瞒着我?”

    宋熹之舔了舔唇瓣,心道自己这个舅舅真是个人精。

    “这不过是我的直觉,因为我方才试探了一下外祖,他的反应很奇怪,不过此事没有头绪也没有证据,我们还是先调查母亲的死吧?”

    宋熹之说的是实话,前世外祖和大舅舅最终的悲剧,她到现在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不过母亲的死,如今能肯定与熏香有些关系。

    苏明礼听着宋熹之的话,审视的视线在她的脸上游走了片刻,最终才答应下来:“好,他们有他们的秘密,我们便有我们的秘密。”

    “先调查阿姐的死亡真相……不过,这到底要怎么查呢?”

    宋熹之用手撑着下巴,思索了片刻:“你负责从苏府找线索,而我从宋府找,我打算先从母亲身边的侍女下手,而你……便要小舅舅自己动动脑子了。”

    她说完这话,又是将视线望向了身边的吴嬷嬷:“嬷嬷,在宋府待了那么多年,可知晓些什么事情?”

    吴嬷嬷方才得知苏明月的死亡另有隐情,她脸上带着几分痛惜,表情也不好看:“小姐,自从您出生后,我便被明月小姐指来照顾您。”

    “而在她身边时,我还年轻,也不是贴身的老嬷嬷,是个二等嬷嬷,随着明月小姐嫁进宋府,所以不清楚明月小姐为何如此执着的制香,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宋熹之听见这话有些惋惜,却也知道就连小舅舅都不知道的事情,不可能那么快的查清楚。

    于是她又问:“那母亲身边的陪嫁丫鬟呢?她们现在如何了?”

    听见宋熹之的问题,吴嬷嬷摇了摇头,像是陷入了长久的回忆:“明月小姐身边有四位陪嫁丫鬟,一位在明月小姐嫁入宋府没多久,就发病死了。”

    “另外两个,听闻是在明月小姐病逝后,是要留给您的,可她们却忠心耿耿,悲伤过度,跟着去了。”

    “还有最后一个,其实跟我一起伺候了您一阵子,不知道您是否记得,她叫雪信。在您三岁时选择出府嫁人了,之后老奴再没遇到,如今她近况如何,老奴也不得而知了。”

    母亲的四个陪嫁,直接死了三个,就只剩下了一个人。

    其实在这之后,赵千兰也派过许多丫鬟来照顾宋熹之,年幼时刻意养笨宋熹之、刻意下药、手脚不干净的,都被吴嬷嬷想法子打发了去,只留下了些看起来老实的。

    可这些老实的也不外乎是些眼线,所以宋熹之嫁到侯府来的时候,迫不及待的抛弃了这些眼线,身边只留下了一个吴嬷嬷。

    宋熹之回忆着从前的事情,关于自己母亲的记忆,她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

    她叹了一口气,缓慢的从凳子上起了身:“既然如此,那现在就去见见这位雪信,毕竟她在母亲身边也跟了这么久。”

    第106章

    听见宋熹之这样的感叹,吴嬷嬷的语气里却是多了几分埋怨:

    “您顾念她跟在明月小姐身边多年的情分,可明月小姐在临死前指了她来您的身边照顾,她却没照顾多久跑出去嫁人,完全不像是顾念多年情分的样子。”

    吴嬷嬷想起从前在宋府的不容易,又是叹了一口气:“她跑了,留下老奴一个人照顾您,还让您在宋府受了这样大的委屈。”

    苏明礼听着吴嬷嬷的抱怨,感到有些心疼,他怜惜的望向了宋熹之的脸:“之之,从前辛苦你了,还有你身边的嬷嬷。”

    “我竟对从前的事情毫不知情,真是不称职。”

    宋熹之握住了他的手,目光温和的对着他摇了摇头:“小舅舅你自己就自顾不暇,哪里能管的上我呢?”

    苏明礼叹了一口气:“倒是也没想到,姐姐从苏家带出去了四个丫鬟,自小伺候在姐姐的身边,应当是忠心耿耿才对,可如今却成了这样。”

    宋熹之听着苏明礼的话,望向了吴嬷嬷的方向:“所以那位雪信是嫁给了什么人?现在又是住在哪里?”

    吴嬷嬷认真的思考了片刻,于是答道:“嫁到了宋府郊外的庄子里,嫁给了庄子管事的二儿子,也是宋府的家生子。”

    宋熹之微微蹙眉:“家生子,就是奴籍,无法科考,郊外管事的儿子也并非大富大贵之家,雪信竟是这样心急?”

    苏绍元此刻还在家里等着,苏明礼便要先回去,而既然雪信是嫁到宋家的庄子里,那宋熹之决定当下便启程去看看。

    她坐了半个时辰的马车才到了吴嬷嬷说的庄子上。

    庄子的大门紧闭,宋熹之上前敲门,两人又是等了一会儿,才有一位年迈的婆子紧赶慢赶的来开了门。

    大门只开出来了一条缝,身材壮硕的老妇从门缝里探出脑袋,宋熹之便单刀直入的开口了:“雪信可是嫁到了此处?”

    老婆子一听这话,脸色在一瞬间沉了下去,她浑身多了几分警惕,很快开口询问:“你是谁?来找她做什么?”

    吴嬷嬷一听这话,上前一步便拦在了宋熹之的身前,很不满意的开口:“问你的话你就回!主人家来了庄子,你这是什么态度?”

    听见这话,老妇瞬间瞪大了眼睛:“您……您是?”

    “宋府的大小姐。”吴嬷嬷冷冷的回答。

    那老妇才火急火燎的开了门,脸上瞬间挂上了讨好的笑容:“老奴有眼不识泰山,大小姐远道而来,是来视察庄子?”

    “赶紧往里面请?”

    宋熹之站在门口没迈步子,她对着老妇摇了摇头,随即道:“我来这里是为了找雪信,我娘贴身的丫鬟,听问她嫁给了这庄子管事的儿子?”

    老婆子一听,眼神闪烁了一下,讪讪的开口:“那雪信……她已经不在了。”

    宋熹之意外的望着她,捏紧了双手:“什么时候死的?”

    老婆子想起从前的事情,还是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她轻啧了一声:“本以为是娶了个能管家的,没曾想是娶了个荡妇。嫁进来没多久就去偷汉子了,被人发现了,所以上吊死了。”

    宋熹之的心沉了下去,声音也越发的生冷起来:“嫁进来就偷人?你把事情解释的清楚点。”

    老婆子听她这副语气,声音还是弱了下去,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解释清楚了。

    “庄子里的人都知道,起初看她那副模样,以为她是个好的,可后来想来,她那样想嫁进来,可能一开始就是个破鞋。”

    “谁家新媳妇嫁进婆家后时常半夜里出门啊?那不是偷人是什么?还有人瞧见有男人的身影摸黑进了她的屋子。”

    “原本管事那儿子想要抓个现行,可男人没抓到,没有证据,谁知道不久之后,雪信就是吊在房梁上死了,应该是羞死的,管事儿子又娶了一个新的。”

    宋熹之闭了闭眼眸,她沉默了片刻,才又问:“那雪信留下来的东西呢?还有没有?”

    婆子摇头:“出了这样的丑事,她的东西谁还留着?已经全都烧光了!”

    母亲身边的四个丫鬟,四个全死了,全都死无对证。

    宋熹之告别了那老婆子,就回过身,往马车上走。

    吴嬷嬷感受着她低落的情绪,心中也有些惋惜:“既然她这样违背明月小姐的吩咐,抛下您嫁人去了,按照这个性子,倒是也可能会在庄子上与人私通。”

    “不过实在是可惜,还不如安分的待在您身边伺候。”

    宋熹之握住了嬷嬷的手,对着她摇了摇头:“肯定不是简单的私通,雪信的死可能还和母亲有关系,其中一定有问题。”

    她相信母亲看人的眼光,既然是从小伺候的丫鬟,也不至于品行到了这种程度。

    而且雪信若是为了嫁出去,到了这京郊的庄子,管事儿子的身份已经是最高,她又怎么可能在新婚后,就马上去偷人?

    吴嬷嬷听着宋熹之沉重的话,心里也越发的沉甸甸了起来。

    这里的线索断了,宋熹之倒是也没再去其他地方,而是直接让马车回了侯府。

    等用过了晚膳,沐浴更衣之后,宋熹之照例为贺景砚针灸、活动肢体时,脑子里却还在想着这件事情。

    前程往事,已经过去十余年了,赵千兰嫁进来之后,母亲的痕迹更是完全的从宋府内消失了。

    那这件事情,宋府的人会知道吗?

    宋熹之正想着,左手摩挲着男人隆起的肌肉,寻找穴位,而右手便捏着银针,找到穴位后便要落针。

    可就在此刻,她的目光落在贺景砚的小腿处,却发现了一丝异样。

    宋熹之抿紧了唇瓣。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