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本官袁雄,你有何冤情,如实说来。”“民,民妇要说的,都写在状书上了。”
“不够,得再详细一些。本官问你,你回答,不可隐瞒,明白吗。”
“是”
“你丈夫陆震南,可有略卖人口,掳掠良家、孩童以及成年男子”
“绝无此事,民妇的丈夫是做布料生意的小商人,勤勤恳恳的良民,怎么会略卖人口呢。”
“那为何人牙子组织的刀爷,一口咬定陆震南是组织里的头目”
“民妇不知,民妇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再说,当时我丈夫已经病故,全靠他们一张嘴污蔑,欺负死人不会说话。”
“哦,欲加之罪。”袁雄点点头,又问:“陆家被抄之后,你们又遭遇了什么”
“那些打更人,三天两头的来家里闹事,索要钱财。”
“哦,敲诈勒索,鱼肉百姓。还有什么”
“他们还调戏我儿媳妇。”
“哦,玷污了你儿媳妇,奸淫良家。”
很快,袁雄带着审讯结果,进宫向元景帝汇报。
元景帝当即召集诸公,在御书房开了一个小朝会。
“砰”
元景帝猛一拍案,龙颜震怒:
“打更人敛财无度,欺榨良民,害得人家妻离子散后,仍不愿放过,敲骨吸髓,玷污民女胥吏之祸,积弊已久,没想到本该监察百官的打更人,竟已腐烂至此。朕,深感痛心。朕,对魏渊很失望。
“朕以国士待他,他竟做了个国贼。”
左都御史刘洪出列,急道:“陛下,事关魏公,此等大案,理当三司会审,不可听信袁雄一人之言。”
他是魏渊的心腹,这件案子,他是要避嫌的,魏党成员都得避嫌,被元景帝排除在外,不得插手此案。
元景帝冷笑道:“三司会审,你们审的出结果吗福妃案时,你们审太子,审出什么来了尽是些上下推诿的东西。”
诸公一时无言以对。
王首辅出列,沉声道:“陛下,此案重大,这不合规矩,请三司会审。”
兵部侍郎秦元道立刻站出来反驳,道:
“京察之时,打更人衙门上至金锣,下至铜锣,便曾因贪污受贿入狱。腐败风气由来已久,如今魏渊已死,这群贪赃枉法的败类没了庇护。臣认为,正好是彻查打更人,扫出沉疴的绝佳时机。”
元景帝却不再看他,凝视着袁雄,道:
“袁爱卿,朕现在就把打更人衙门交给你,你好好的查,务必一扫沉疴,还朕一个干干净净的打更人衙门。”
袁雄欣喜若狂,没让情绪流于表面,高声到:“是”
诸公散去,兵部尚书疾步追上王首辅,低声道:“首辅大人,眼下如何是好”
很明显,陛下是要借此抹黑魏公,当打更人衙门的种种“黑暗”浮出水面,身为打更人领袖的魏渊能干净到哪里
届时,什么忠武,什么公爵,想都别想。
王首辅答非所问的说道:“你有没有发现,沉默得人越来越多了。”
兵部尚书脸色一变。
王首辅淡淡道:“看好你自己的人吧,官场人走茶凉,千百年来颠不破的道理。”
这位老人回头,看了一眼皇宫,满脸疲惫。
袁雄乘坐马车离开皇宫,既没回御史台,也没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直奔打更人衙门。
“最熟悉打更人的,肯定还是打更人,想要最快办成事,少不了那人的帮忙。”
袁雄眯着眼,手指悄悄敲击膝盖。
车轮辚辚,他出了皇城,在内城行驶半个时辰,抵达了一座府邸。
朱府
第477章
许七安苏醒
京察之年,打更人银锣朱成铸因为试图玷污无罪少女,被铜锣许七安一刀斩成重伤,后因伤势过重,修为半废。
许七安则被魏渊关进打更人大牢,判处七日后腰斩。
恰好桑泊案爆发,在魏渊的暗示下,怀庆向元景帝举荐许七安为主办官,元景帝准他戴罪立功。
桑泊案结束后,许七安从容脱罪,朱成铸的父亲,金锣朱阳心中不忿,投靠齐党,出卖打更人。
这个报复行为,因为气运之子许七安无意中撞破齐党和巫神教巫师的密谋而告终。
事件结束后,朱阳被革职,赶出打更人衙门。原本按照魏渊的意思,朱阳是不可能活到现在的。
但元景帝强行保了下来,给了一个兵部掌故的闲差,一直到现在。
袁雄踏着木凳下车,抬头看了一眼朱府的匾额,内心感慨万千:“陛下真是布局深远啊。”
来到朱府大门,自报身份,袁雄目送门房进府。
俄顷,身材魁梧,气息内敛的朱阳亲自出门迎接,爽朗的笑容中暗藏着惊诧,道:
“袁都御史光临寒舍,蓬荜生辉。”
袁雄笑着点头,“打扰朱大人了。”
目光看向府内。
朱阳当即道:“快快请进。”
两人进了会客厅,朱阳命下人端上最好的茶水,主客抿了一口茶,袁雄问道:
“令郎的身体状况如何”
开口第一句,聊的是这个。阅历丰富的朱阳似乎明白了什么,无奈摇头:
“犬子当日被姓许的小子斩成重伤,伤了心肺,伤势痊愈后,便落下了病根
断了武道之路。”
朱成铸当时是初入练气境
修为不算高,捡回一条命已是万幸。
受这么重的伤
肯定是要落下病根的。修为越高
生命力越强,换成朱阳自己
那点伤势,不出三天就痊愈了。
“他也嚣张不了多久了。”
袁雄嘿了一声
开门见山道:“魏渊战死巫神教总坛之事
朱大人想必听说了吧。”
朱阳眼中闪过快意和仇恨,冷笑道:“死的好,这就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朱成铸是他天赋最好的一个儿子
他曾指望这个儿子继承衣钵
成为下一任金锣,为此倾力栽培。二十三岁便是练气境,将来前途光明一片。
全毁在许七安手中。
朱阳是魏渊一手提拔的,从山海关战役时被魏渊赏识,而后一步步晋升
踏入四品,成为金锣。魏渊是对他恩重如山
但正因如此,他才越恨魏渊。
鞍前马后效忠了这么多年
竟不如一个铜锣
玷污一个犯官的家眷怎么了,芝麻绿豆的小事
他魏渊的心却偏向一个外人
枉顾多年情分。
当日听说魏渊战死在靖山城
朱阳仰天狂笑,与儿子朱成铸大醉一场。
“魏渊的报应来了,打更人的报应也要来了。”
袁雄捏住茶盖,嗑了嗑杯沿,“朱大人,也是你该翻身了。”
朱阳眯着眼,灼灼的凝视着袁雄:“袁都御史大人,此言何意”
袁雄笑眯眯的望着他:“陛下让我接替魏渊的位置,掌管打更人衙门,顺便肃清打更人内部的贪腐之风。众所周知,打更人衙门是魏渊的一言堂,他牢牢拽在手里二十年,外人连个苍蝇都放不进去。”
朱阳缓缓点头。
袁雄无奈道:“我虽然要肃清风气,但手下没兵的将军,什么事都做不了。我得留一部分,抓一部分,这就需要朱大人帮忙了。”
朱阳作为难状,无奈道:“魏渊把我革职,赶出打更人衙门,不过这是我和魏渊的恩怨。与衙门里的兄弟无关,袁大人,你这会让我很为难的。”
那你当日卖兄弟卖的如此干脆利索袁雄抿了一口茶,笑呵呵的说:
“这次来找朱大人,还有一事,当初你父子二人遭魏渊迫害,不得不离开打更人衙门。如今魏渊已死,该平的冤可以平,该反的案,自然也要反。
“本官打算上请陛下,助你官复原职。也希望朱大人能助本官管理好打更人衙门。”
朱阳终于露出笑容:“袁大人想留哪些人,想抓哪些人”
袁雄悠然道:“自然是贪腐成风之人,本官相信,那些人想来都是魏渊的心腹。”
两人相视一笑。
打更人衙门。
巡街的铜锣三三两两,陆续返回衙门。
宋廷风和朱广孝也在其中,他们是被衙门的吏员召回的。
原因暂且不知,吏员只说赵金锣召集在外的所有打更人回衙门。
“赵金锣召我们回来作甚”
“可能是有急事,必然是急事。”
“真是多事之秋啊。”
铜锣们低声交谈,没有太多言语。
魏渊的死,对打更人来说是一场难以接受的打击,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主心骨。
以致于连日来,衙门的气氛极为凝重。
那个男人,尽管平日里从不出浩气楼,可只要他还在,打更人头顶的天,就塌不下来。
如今已经是炼神境的宋廷风喝了口茶,没来由的想起许宁宴还在时的日子。
那时候,他,朱广孝还有许宁宴,三个人白天巡街逛街,趁着午膳休息的一个时辰,进勾栏听曲,那段时间虽然腰包空空的,鸡儿蔫了吧唧的,但却是真的快乐。
用许宁宴的话说,年少不风流,老来空流泪。
这家伙明明是个粗鄙的武夫,却总能冒出几句让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觉得很厉害的话。
上回他说的“到底行不行”,宋廷风至今也没咀嚼透彻,他去勾栏扶持家境贫寒的可怜女子,就问她们:
“到底行不行”
姑娘们总说:“行啊行啊。”
可当他提上裤子不给银子,姑娘们就不行了。
许银锣如何靠着这五个字白嫖浮香姑娘大半年,在打更人衙门里,至今还是一个谜题。
现在,就连浮香姑娘也病故了。
短短一年间,物是人非。
兴许打更人还没全部返回,宋廷风和朱广孝在春风堂一坐就是两刻钟。
宋廷风现在是炼神境了,在打更人衙门里,可谓少有的年轻俊彦,虽然远不如许七安惊艳,但魏渊还在时,衙门打算培养宋廷风。
每一位天赋杰出,且无太大劣迹的打更人,魏渊都会倾力栽培,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准则。
不过,宋廷风资历和功劳都不够,所以一直在铜锣职位混迹。
“广孝啊,下半年能盼的也只有你的婚事了。”宋廷风感慨道。
原以为过了京察之年,日子会安稳起来,谁想京察只是一个开端,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年初的云州案,年中的淮王屠城案,以及秋收后的这场动荡。
宋廷风目光透过敞开的大门,望向院内枯黄的树叶,喃喃道:
“多事之秋,还真是个多事之秋啊。广孝,咱们兄弟俩会挺过去的。”
愈发沉默寡言的朱广孝“嗯”了一声。
正说着,演武场传来鼓声。
“赵金锣在召唤我们。”
两人当即离开春风堂,与李玉春一起,随着衙门内的一众打更人,朝着演武场集结。
宋廷风来到演武场,目光一扫,愕然发现集结在此的打更人比预想中的多,那些休沐的,竟都被召集了过来。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他看一眼身边的朱广孝和李玉春,两人也有相同的疑惑。
春风堂三人沉默入列,等了近两刻钟,忽然听见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传来。
闻声侧目,竟是一群刀甲鲜亮的禁军,数量极多,初步目测,至少五百人。
禁军宋廷风暗暗皱眉。
禁军队伍汹涌而入,将打更人团团包围,却没有下一步的动作。
众打更人正困惑,便见远处缓步走来几人。
居中的是一个颇具威严的中年男子,穿着绯袍。他的左边是面无表情的赵金锣,右边那人则是朱阳,朱阳身边是朱成铸。
别说是李玉春宋廷风和朱广孝,便是其他打更人,见到这对父子,脸色都是一变。
临的近了,袁雄双手负在背后,来到众打更人面前。
赵金锣扫了眼下属们,没什么表情的朗声道:
“奉陛下之命,自今日起,袁都御史接替魏公的职务,掌管打更人衙门,还不快见过袁公。”
打更人们骚动起来,或面面相觑,或低声议论。
“狗屎,他凭什么掌管打更人”有银锣嘀咕道。
“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罢了,也配执掌打更人”
“就算是接替魏公的位置,那也是左都御史刘洪刘大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