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章

    林瑾无奈,显然无法认同此话。

    他们墨家反对娱乐,实用至上,不求物质享受,只求一心奉献,穿破衣,日夜不休,以自苦为乐,生不歌,死不服,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

    “来来来!接着奏乐接着舞!”赵惊鸿端起酒杯,示意舞姬们继续跳舞。

    这可比勾栏听曲的享受更直接。

    第34章

    我的,都是我的!在莺歌燕舞中,赵惊鸿才算找回了一些乐趣。

    不过,好景不长。

    “公子!你怎么可如此奢靡,在东宫中圈养舞姬作乐!若是让人知道了,定然会弹劾你!如今诸多大臣正在上奏推举储君人选,你怎可在此时懈怠!”蒙毅冲进来,有些恨铁不成钢。

    扶苏看着冲进来的蒙毅,满脸尴尬。

    本来扶苏和蒙家走的就很近,蒙毅更是经常来东宫寻找扶苏,熟悉到了并不需要下人禀报的程度。

    所以,扶苏被搞得有些措手不及。

    赵惊鸿见状,慵懒开口道:“蒙上卿不要挡着我,我都看不到了,这些是我喊来的,你们别停啊!接着奏乐,接着舞!”

    蒙毅见状,气得不行,挥手将舞姬们驱赶了下去。

    看着舞姬们慌乱逃出去的模样,赵惊鸿也倍感无奈。

    这个时代的舞姬们地位挺低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甚至还会经常被送给客人享用,用身体来换取生存下去的筹码,也是可悲。

    “我本以为你是忠良之士,所以公子才如此看重你,没想到你竟然如此蛊惑公子,贪图享乐!”蒙毅怒声道。

    “话不能这么说。”赵惊鸿才不会被蒙毅道德绑架,他又不是什么君子,也从未想过要用君子这一套理论来绑架自己,“人生在世不过三万天,享受一天是一天,苦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何不欢欢乐乐度过每一天?”

    “你!”蒙毅对于赵惊鸿的荒谬言论,一时间竟然无法辩驳。

    蒙毅知道赵惊鸿的口才惊人,无法与他辩驳,便对扶苏道:“公子,请屏退左右,我有要事与公子相商。”

    赵惊鸿见状,就准备起身。

    林瑾也准备告辞。

    扶苏见状,急忙道:“不必,他们二人皆是我心腹,不必避讳,蒙上卿请直说吧。”

    蒙毅闻言,微微点头。

    他还真怕扶苏将赵惊鸿给屏退了呢。

    他这次主要来,就是要询问赵惊鸿的意见的。

    一旁的林瑾却心中感动。

    他只是刚刚向扶苏效忠,扶苏就如此信任他。

    蒙毅沉声道:“陛下觉得您的建议不错,所以让我前来询问公子您的具体建议,让我全权负责此事。”

    扶苏闻言,不由得一喜,“父皇觉得我说得对?”

    蒙毅点头,忍不住提点道:“公子,陛下还是很关心您的,而且陛下现在身体状况不太好,希望公子以后跟陛下进言的时候,能够委婉一点,不要再冲撞陛下了。”

    听到蒙毅说嬴政的身体不好,扶苏显得有些担忧。

    作为近臣,蒙毅是除了赵高,最了解嬴政身体状况的人了。

    扶苏忍不住询问,“我父皇,现在身体状况,到底如何?”

    蒙毅没有回答,只是微微摇头。

    皇帝的身体状况,是不能随便透露的。

    皇帝是一国之君,一个国家的核心,一个国家的顶梁柱,如果皇帝出现了问题,这个国家是会要乱的!

    扶苏见状,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扶苏明白了!”

    而后,扶苏对蒙毅道:“实不相瞒,管理图书和百家思想的建议,是赵先生告诉我的,赵先生应该有更详细的计划。”

    蒙毅立即看向赵惊鸿,询问道:“敢问先生,这管理天下图书,管理天下文人的方法,如何实施?”

    赵惊鸿喝了一口酒,咂了咂嘴,觉得这浊酒实在是没什么味儿,顶多跟黄酒差不多的度数,感觉喝一坛酒也不会醉。

    “始皇想怎么治理?”赵惊鸿问。

    蒙毅想了想,缓缓道:“天下思想,皆可为大秦所用!”

    赵惊鸿微微点头,觉得这倒像嬴政的性格。

    霸道!

    什么都想要!

    总而言之就是:我的,都是我的!

    赵惊鸿思索了片刻,缓缓道:“具体实施,还需要摸索,我只能说提供几点建议。”

    “先生请讲!”蒙毅拱手道。

    态度极为恭敬。

    赵惊鸿诧异地看了一眼蒙毅,缓缓道:“首先,我觉得应该建立相对应的部门,就像三公九卿各司其职一样,需要专门建立一个管理天下读书人,掌控天下文道的部门。”

    “我给其取名为:翰林院。”

    “翰林院……”蒙毅喃喃地念叨着这个名字,觉得这名字起的极好。

    翰林,乃文学之林,文翰之林,是文学荟萃之地。

    单从这个名字而看,就足以看出赵惊鸿的文学底蕴和素养了。

    这让蒙毅更加好奇赵惊鸿接下来的对策了。

    扶苏和林瑾也在一旁认真地听着。

    赵惊鸿喝了口酒,继续道:“翰林院,的作用有很多。”

    “可以让翰林院为皇室宫廷掌控安置各种人才,比如文学、经义、卜、医、书画、乐等等之类的。”

    “也可以召集天下文人,进行修订史书,考证实录等等。”

    “更可以成为天子私人密诏的起草者,也可以作为朝堂之上官员选拔的人才库。”

    “这是翰林院的作用。”

    蒙毅听得瞳孔不由得一阵震动。

    他原本以为,翰林院只是管理书籍而已,没想到,在赵惊鸿心中所设想的翰林院,竟然有如此重大的作用!

    光听赵惊鸿所说这些,就让蒙毅感受到,这地方以后绝对是地位超群的存在!

    甚至,成为朝堂之中,独树一帜的力量!

    扶苏也听出了赵惊鸿所讲述的翰林院的作用。

    这不就是他心中所想的地方吗?

    让读书人,有地方施展拳脚。

    更可以为朝堂筛选人才!

    先生果然是大才啊!

    扶苏不由得向赵惊鸿投去敬佩的目光。

    就连林瑾心中都极为惊讶。

    赵惊鸿不仅对墨儒两家极为了解,竟然还对朝堂有如此深刻的研究,还有什么是赵惊鸿不知道的吗?

    “说完作用,我就跟你讲讲如何掌控天下读书人。”赵惊鸿继续道。

    蒙毅立即正色,认真听着。

    他很想拿上笔墨,将这些记录下来。

    但此时并不合适。

    他只能认真去听。

    仔细就找赵惊鸿的每一句话。

    “其实很简单,以翰林院为核心,对天下的书籍进行审核,编撰,赋予翰林院的学士们极大的权限,对天下书籍进行编撰,而这些人,从诸子百家的学者中挑选,让他们自己去掌控读书人。”

    “至于掌控的标准,则由朝廷设定。”

    第35章

    一元启世蒙毅听到这里,不由得觉得一阵心惊。

    让读书人去掌控读书人。

    文人相轻的道理谁都明白。

    而且,诸子百家争端不断,让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必然会引发争斗。

    而不用太多推动,他们自己就会逐渐增加审核标准,变得严苛起来。

    好计谋啊!

    蒙毅心中感叹。

    紧接着,赵惊鸿继续道:“至于学说思想,可以参考当初齐国的稷下学宫,可以在咸阳设立一座学宫。所有诸子百家的学者,想要传播思想,就必须来学宫,而他们讲述的东西,必须经过翰林院的审核。”

    “如此一来,天下文道,皆为大秦所控!”

    “彩!”蒙毅忍不住喝彩,对赵惊鸿赞叹道:“先生之策,真乃大秦稳国之策也!”

    一旁的林瑾只觉得心惊胆颤。

    若是按照赵惊鸿如此说来,那整个天下的思想,还自由吗?

    所有的学说,都要经过翰林院审核,那岂不是将所有的思想,都拷上了枷锁?

    以后的诸子百家,还能出现真正的思想吗?

    林瑾不由得觉得一阵可悲。

    他觉得,此计,恐怕会害了天下读书人。

    一旁的扶苏也不由得赞叹一声,“先生真乃大才也!”

    他之前跟林瑾的思想一样。

    但他现在想明白了。

    就像赵惊鸿问他,是选择戴着枷锁跳舞,还是直接禁止跳舞,选一个!

    那么,最好的选择,也就是如此了。

    赵惊鸿继续道:“在此之前,我觉得还有一件事情,要做。”

    “先生请讲!”蒙毅恭敬道。

    “嬴政一统六国,统一天下,建立大秦王朝……”

    蒙毅立即提醒道:“先生慎言!”

    在牢房之中,赵惊鸿随意怎么说都行。

    但现在离开了朝堂,就必须要谨慎。

    哪怕是秦始皇本人不在意,那么要是被有心人听到了呢?

    到时候,赵惊鸿免不了要招惹麻烦的。

    赵惊鸿也立即醒悟过来,对咸阳宫的方向拱手道:“是我失言了,应该是始皇陛下!”

    蒙毅这才满意点头。

    他觉得,赵惊鸿是大才之人,应该好好爱护自己,也应该好好保护这种人才,不能让赵惊鸿经受无妄之灾。

    赵惊鸿继续道:“始皇陛下一统六国,让天下一统,建立前所未有的大统一王朝,此功盖万世,无人能及。”

    “我觉得,除了国号之外,还需要一个年号。”

    蒙毅不由得好奇询问,“敢问先生,何为年号?”

    扶苏和林瑾也好奇地看着赵惊鸿。

    赵惊鸿说道:“年号非常重要,是记录王朝时间顺序,方便历史记录,且具有帝王代表性的称号。”

    “具有宣政统、明正朔、申皇威、履王道等重大政治意义,并且,年号的使用还可以体现朝廷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是皇帝权威的象征。”

    “比如说,在始皇陛下统治时期,天降祥瑞,历史上记录,大秦三十年,天降祥瑞,如何展现出来,这祥瑞是降给谁的?”

    “若是给始皇陛下设定一个年号,就可以说,始皇三十年,天降祥瑞,功盖万世……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蒙毅不由得眼前一亮,对啊!

    这样一来,更能够体现始皇陛下的伟大!

    就连扶苏也是眼前一亮,这很符合儒家的思想啊!

    先生一定非常了解儒家,才能够提出这种建议。

    “而且,比如秦始皇是一世,传承下来,就是秦二世,再往下就是秦三世,并不能代表某位皇帝。”

    “而设定年号就不同了,大家不会说秦二世几年,而是直接说某某年好几年,大家直接就知道是哪位皇帝了。”

    蒙毅立即想询问道:“那依先生所言,始皇陛下,应该用何年号代替呢?”

    扶苏也期待地看着赵惊鸿。

    赵惊鸿思索一番,缓缓道:“我想到两个年号,到时候可以供陛下挑选,若是都觉得不合适,也可以让文武百官来想。”

    蒙毅连连点头,期待地看着赵惊鸿。

    若是赵惊鸿可以想到一个好听又霸气的名字,始皇陛下一定会龙颜大悦的。

    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跟始皇陛下分享今天赵惊鸿所讲这些了。

    只可惜今天始皇陛下没来,要是他来了,一定会为赵惊鸿提出的这些政策喝彩的!

    赵惊鸿缓缓道:“年号具有很强的代表意义,代表了该皇帝统治时期的象征和愿景。”

    “而始皇陛下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伟大皇帝,并且嬴政陛下建立了秦朝,自称秦始皇,寓意其统治可以万世传承。”

    “并且,始皇陛下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都是伟大的壮举!”

    “所以,我觉得,应该叫‘始统’亦或者‘一元启世’!”

    蒙毅低头思考,口中喃喃念叨着:“始统……一元启世……”

    扶苏也在思考,思考这两个年号所蕴含的深意。

    赵惊鸿直接解释道:“‘始统’代表始皇陛下作为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皇帝,其统治的开创性和统一性。”

    蒙毅和扶苏都不由得微微点头。

    “一元启世代表了新的开始,和万物归一的理念,秦始皇陛下是开创者,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从始皇统治开始,就开启了新时代,所以叫一元启世。”

    说完,赵惊鸿看向蒙毅和扶苏,询问道:“你们觉得,这两个哪个好?”

    “我觉得……”扶苏就要开口。

    蒙毅立即道:“公子,我觉得还是由陛下来定夺比较好,而且这两个年号都极佳,始皇陛下应该会喜欢的。”

    扶苏不由得看了一眼蒙毅。

    赵惊鸿一脸无奈地看着扶苏,心中暗道蒙家也算是为扶苏操碎了心啊。

    这俩年号都代表了嬴政,谁来评价好坏都不行,只能嬴政自己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