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章

    扶苏还傻乎乎的想要评价一番,他给蒙毅挖坑,结果跳进去的却是扶苏,无奈!

    蒙毅拱手对赵惊鸿道:“先生真乃大才也,有先生辅佐扶苏公子,蒙毅也就安心了。”

    “我现在就去宫中,向始皇陛下汇报此事,若陛下同意,就代表了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赵先生当居首功,是时代的改变者!”

    第36章

    给嬴政送功劳蒙毅满脸兴奋。

    林瑾也很兴奋。

    他激动地看着扶苏、蒙毅还有赵惊鸿三人。

    感觉自己见证了一个大时代的诞生!

    见证了历史!

    他何德何能,能够与三人共处一室?

    不行!

    赵先生对我有恩,我不能辜负赵先生的教诲之恩,我要好好努力,争取可以真正地凭借自己的实力,与三人共处一室!

    而不是依靠赵先生,依靠扶苏公子,才可以站在这里!

    扶苏也很激动。

    赵惊鸿提出的这个建议,简直太符合他的心意了。

    有礼制可以依循,这简直就是为儒家量身定制的一样!

    “蒙上卿且慢,赵某还没讲完。”赵惊鸿道。

    蒙毅立即惊讶地看向赵惊鸿,有些难以置信。

    难道还有计策?

    思绪如此清晰,且环环相扣,该是何等大才?

    就连扶苏和林瑾都满脸惊讶地看着赵惊鸿,不知赵惊鸿还有何等令人惊叹的策略。

    “先生请讲!”蒙毅恭敬地拱手行礼。

    蒙毅要比赵惊鸿大很多,他与嬴政年龄相仿,几乎可以做赵惊鸿的父亲了,但蒙毅的姿态放的很低,是以一个学生,一个晚辈的身份自居的。

    达者为师,宰相甘罗十二岁便拜相,受人敬仰,他觉得赵惊鸿之才,不下于甘罗。

    更何况,嬴政都称之为赵先生,恭敬行礼,他也亦然。

    赵惊鸿继续道:“确立年号以后,赵某再向陛下献上一计,可让陛下名留青史,受天下读书人敬仰!”

    什么?

    蒙毅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满脸不敢置信地盯着赵惊鸿。

    要知道,天下读书人最痛恨的就是始皇陛下了。

    他们觉得,始皇陛下征战六国,让六国百姓民不聊生,有灭国之恨,人人称之为暴君。

    加上嬴政重用法家,特别是那些学徒众多的儒生,对始皇更是恨之入骨。

    赵惊鸿可以让始皇陛下受天下读书人敬仰?

    这怎么可能!

    蒙毅怎么听都觉得像是天方夜谭。

    就连扶苏也觉得根本不可能实现。

    林瑾则是震惊地看着赵惊鸿,他已经停止了思考,因为他已经无法思考。

    赵惊鸿看着蒙毅惊讶的表情,心中微微一笑。

    这功绩,不管是哪位皇帝,都会眼馋的。

    何止受天下读书人敬仰,简直可以万古流芳了!

    当即,赵惊鸿继续说道:“建立翰林院后,整理天下书籍,则可修订大典,包罗万象,集各家之言于一体!”

    修订大典?包括万象?集各家之言于一体?

    蒙毅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但可以让始皇万古流芳,受天下读书人敬仰?

    怕是有些说的过了。

    就连扶苏都惊叹赵惊鸿的想法。

    若是将各家之言修订一体,确实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对后世有极大的帮助。

    但恐怕还没达到赵惊鸿说的那种程度吧。

    赵惊鸿不理会两人脸上流露出来的疑惑之色,继续说道:“在陛下确定年号以后,便可以陛下年号为名。若是叫始统为年号,便可叫始统大典,若为一元启世,便可称之为启世大典。”

    蒙毅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心中暗叹:要论讨始皇陛下欢心,唯赵惊鸿莫属了!

    他敢百分之百肯定,若是始皇听到此计,必然会龙颜大悦,对赵惊鸿重重嘉赏的!

    别说始皇会高兴了。

    就连一旁的扶苏都忍不住心动了。

    他太知道这其中的分量了。

    若是修订大典,以年号命名,流传后世,百年千年,大家提起来,都只会记住一个名字,都会想起这位帝王!

    这是何等的荣耀!

    何等的名声啊!

    他心中甚至有些埋怨赵惊鸿,为何现在将这个策略说出来,干嘛不等到自己上位的时候,再提出来呢!

    那样,自己就可以青史留名,传承千世万世了!

    可惜,这个机会,只能被他父皇占据了。

    “此大典,包含各家学说,亦有农耕书籍,冶炼之法,医术书籍,星象占卜等等之类,包罗万千,将天下书籍,尽归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不断修订。”

    “此书,将流传万世,修订此书者,也将功盖万世,被世人铭记,被读书人敬仰!”

    赵惊鸿说完,蒙毅忍不住赞叹道:“赵先生,您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啊!”

    “嗯?”赵惊鸿看向蒙毅。

    蒙毅赶紧拱手道:“先生之才,蒙毅敬佩!如此计策,定会让陛下龙颜大悦,亦是功盖千古的大事!蒙毅,代陛下,代天下读书人,代天下百姓,谢先生献计!先生之名,必千古流芳!”

    扶苏也拱手道:“先生此策,为人族文明留传承,为天下读书人留典籍,此乃大功德!扶苏拜谢先生之恩!”

    林瑾也拱手道:“先生于天下人有恩!瑾亦拜谢先生!”

    对于林瑾来说,这大典的意义太强大了。

    因为,墨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其著作必然也可以被选上典籍。

    如此一来,墨家思想,也可以流传后世了!

    赵惊鸿对于墨家而言,有大恩!

    赵惊鸿摆手道:“我只是献策,能够做此事的,天下只有一人可以做到,那就是始皇陛下!”

    将天下的书籍全都收过来,能干成这样的事儿,敢干这种事儿的,也只有咱们那迷人的老祖宗了。

    “先生之功,也居功甚伟!”蒙毅拱手道,“我这就去向陛下汇报,蒙毅也必当与陛下说明,此计乃先生所提,陛下必然会嘉赏先生的!”

    说完,蒙毅就要走。

    赵惊鸿见蒙毅要走,急忙道:“蒙上卿,请留步,我有一事相求!”

    蒙毅正激动不已,恨不得现在就冲到章台宫,跟始皇汇报此事,听到赵惊鸿的呼喊,急忙停下脚步,看向赵惊鸿,拱手道:“先生请讲,若蒙毅可以为之效劳,定当义不容辞!”

    对于蒙毅来说,他是很喜欢帮助赵惊鸿的,

    因为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嬴政很喜欢赵惊鸿,以后定然前途不可限量。

    而且,赵惊鸿是辅佐扶苏之臣,定然会有从龙之功,以后必然会在朝堂之上,名列前茅。

    再加上,蒙毅自己也见识到了赵惊鸿的才学,心中敬佩。

    现在有机会交好赵惊鸿,何乐而不为呢。

    第37章

    我与那人兄弟相称,是知己!赵惊鸿道:“蒙上卿为内史,掌管咸阳诸多事务,府衙之事,也在蒙上卿的管辖之内,我想求蒙上卿帮我寻一人。”

    蒙毅闻言,立即想到了什么,表情变得怪异起来。

    赵惊鸿见状,立即询问,“可有难处?若是让蒙上卿为难,那就算了。”

    “不不不!赵先生请说。”蒙毅赶忙道。

    赵惊鸿点头,继续说道:“我在牢狱之中,遇见一人,不知他姓名,只知他与我共处一个牢房之内,我们二人交谈甚欢,他请我吃肉喝酒,我二人以兄弟相称,虽年岁相差较大,相识时间甚短,但我二人,依然是将对方视为知己!”

    “此人乃是儒生,因私藏书籍入狱,被判处腰斩于市,但此人胸怀天下,行刑前期,亦与我商讨国事,希望可以在最后的时刻,为国分忧。”

    “我甚是敬佩此人,但可惜不知其姓名,劳烦蒙上卿帮我查询此人,看是否有人为其收尸,入葬,我想前去悼念一番。若是无人替其收尸,我愿前往,为其安葬,以表心中敬意。”

    赵惊鸿看向蒙毅,询问道:“蒙上卿,能查到此人否?”

    蒙毅表情怪异。

    他猜得没错。

    赵惊鸿所说的这个人,不就是始皇陛下吗?

    就是当初冒充入狱之人,跟赵惊鸿交谈的始皇陛下啊!

    这怎么查?

    我怎么说?

    蒙毅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

    “那个……具体情况,还需要我回去调查以后才能知晓。”蒙毅只能硬着头皮拖延时间。

    “那如此,就劳烦蒙上卿了!”赵惊鸿对蒙毅拱手道。

    蒙毅拱手行礼,对扶苏和林瑾告辞以后,就快步离开。

    赵惊鸿看着蒙毅离开的背影,对门外喊道:“快进来!接着奏乐,接着舞!”

    林瑾和扶苏相互对视一眼,有些无语。

    扶苏心中还有好多疑问,不由得凑到赵惊鸿跟前,询问道:“先生,我有几处不解,还希望先生为我解惑。”

    赵惊鸿看着舞姬婀娜的身姿,随口道:“你说,我听着呢。”

    扶苏无奈在一旁说着,赵惊鸿看着舞姬们跳舞,随口回应着扶苏。

    ……

    蒙毅心潮澎湃,甚至都没有乘坐车辇,而是单独骑马,直奔宫门。

    下马以后,更是一路小跑,来到章台宫。

    蒙毅是嬴政的近臣,常在章台宫内陪伴嬴政。

    所以,也并非一定要禀报。

    若放在平常,蒙毅进殿,必然是要通报一番的。

    今日,蒙毅哪还等的了禀报,直接就冲了进来。

    “陛下!陛下!蒙毅有要事禀报!”蒙毅气喘吁吁,面色激动得涨红,对嬴政拱手道。

    嬴政也很少见到蒙毅这番模样,不由得问道:“蒙爱卿,何事如此焦急?”

    蒙毅看了一眼赵高。

    赵高见状,不由得气得一阵咬牙。

    也不知道最近是怎么了,蒙毅和始皇交谈,总是要屏退自己。

    之前就没有这样。

    他怀疑,蒙毅在密谋什么!

    嬴政也瞬间明白了蒙毅的意思,挥手让赵高退下。

    赵高无奈,低头离开,在走过蒙毅身边的时候,那狭长阴冷的眸子不由得狠狠地瞪了蒙毅一眼。

    待赵高走后,蒙毅才激动地对嬴政说道:“陛下,我刚从公子府上回来,那赵先生为我详细讲明了如何掌控天下文人的方法!”

    “哦?”嬴政也立即来了兴趣,“快快讲来!”

    蒙毅拱手道:“臣斗胆,请陛下允许臣坐下,一边说,一边用锦帛记录!”

    用竹简太慢了,只有用锦帛才能快速大量的记录。

    “朕准了!”嬴政立即道。

    两人都坐下来,都手持狼毫笔,面前放着锦帛。

    随着蒙毅的讲述,两个人都低头记录着。

    说到精彩之处的时候,嬴政忍不住为之喝彩。

    等讲述完翰林院的具体用处以后,嬴政不由得停笔赞叹,“赵先生果然有大才,若朕得赵先生相助,必犹如虎添翼啊!”

    蒙毅还在记录。

    嬴政耐心等着。

    好一阵,蒙毅书写完毕,抬头看向嬴政,沉声道:“陛下,赵先生还提了另外一条建议。”

    “快说。”嬴政有些迫不及待。

    他觉得,赵惊鸿每次的计策,都会给他带来惊喜。

    蒙毅道:“赵先生提出了年号之法……”

    “年号?”嬴政也很疑惑,不知道年号到底是什么。

    待蒙毅给嬴政讲述明白年号的意义以后,嬴政忍不住站起身来,激动道:“善!大善啊!真不知道,这赵先生脑袋是如何长得,竟然可以想出如此精妙的想法!年号!年号!先生大才啊!”

    蒙毅笑道:“蒙毅闻之失言,也曾说了跟陛下一番的话,好奇先生的脑袋是如何长得,竟然有如此大才!”

    嬴政瞪了蒙毅一眼,说道:“蒙爱卿可不要好奇赵先生的脑袋,那可是大秦之宝啊!得好好放在赵先生的脖子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用处!”

    两人相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陛下,那始统和一元启世,哪个更合适?亦或者明日早朝,让朝堂诸公集思广益?”蒙毅询问。

    嬴政蹙眉思考。

    许久,嬴政摆手道:“先不着急,等明日朕询问一下朝堂众人的意见。”

    蒙毅点头,思索一番,起身,对嬴政拱手行礼道:“陛下,赵先生还有言。”

    “哦?还有?”嬴政都惊讶了,前面的策略已经太过惊世骇俗了,后面还说了什么,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

    “先生说,要送陛下一份大礼,此计可让陛下功盖万世,可明君之名千古流芳,可让天下读书人对您敬仰,让后世文人,皆受您之恩!”蒙毅沉声道。

    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