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4章

    “大哥护我,我懂得。”

    “你骂我,是因为我做错了事情。”

    “就如同君臣一般,谁敢冒死进谏?唯有大哥敢!”

    “知道扶苏做错了事情,走错了道路,你会不顾一切来将扶苏拉出来。”

    “因为你懂得扶苏,知道扶苏在想什么,知道扶苏要做什么。”

    “你明知道这样会得罪我,换成他人,很可能就被杀了,但您还是这么做。”

    “如此大哥,我还奢求什么?”

    “我扶苏在此发誓,此生此世,若扶苏辜负大哥,天地不容,人神共诛之!”

    赵惊鸿捂住了扶苏的嘴,沉声道:“你不必如此。”

    他将扶苏拉起来,用袖口擦掉了扶苏眼角的泪水,沉声道:“你以后是要做皇帝的人,怎能如此哭哭啼啼。”

    “人是会变的,任何人都是,你是,我也是。若真等到了那一天,我会离开,不给你增添烦恼,为你,也为我,留下体面。”

    “我不会影响你的统治,你也给我留下一条命,足够了。”

    “我以前会如现在这样,直言不讳,就如同纣王与闻仲一般,监督你,督促你,指引你,犯错了会惩罚你,会骂你;待你可以坐稳那个位置的时候,我便离开!”

    “大哥!”扶苏拉着赵惊鸿,眼泪直流,“为何啊!为何要这般啊!”

    “天下之事,无可奈何的多了去了,更何况,我们都将会站在权力巅峰呢。”赵惊鸿笑了笑,无奈道。

    自古以来,唯有权力会让人沉迷其中,让人泯灭人性。

    赵惊鸿很清楚。

    所以,提前跟扶苏说好。

    若以后扶苏真的这般了,他便离开,跟当初与刘邦创下大业的张良一般,功成身退,足矣。

    扶苏不愿意,拉着赵惊鸿道:“我们仨人结拜的时候就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管你信不信,我扶苏是信,我扶苏也一定会遵守誓言!”

    “我信你!”赵惊鸿盯着扶苏道:“这个世界里,别人说这话我不信,但你说,我信!”

    “大哥!”扶苏泪如雨下。

    “行了!”赵惊鸿拍了拍扶苏的脑袋,“一个大老爷们,别哭哭啼啼了,别人看见了成什么样子,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从现在起,你就要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

    “嗯!好!大哥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扶苏连连点头。

    “走吧!好好休息,明日一早还要继续赶路。”赵惊鸿搂着扶苏的肩膀往回走。

    林瑾看到两人勾肩搭背地回来,脸上立即露出灿烂的笑容。

    “大哥!二哥!以后休要再斗嘴了,都快把我吓死了。”林瑾郁闷道。

    他的依靠就是赵惊鸿和扶苏,若俩人产生了矛盾,他肯定也无容身之地,自然害怕。

    赵惊鸿和扶苏闻言,哈哈一笑,伸手搂住了林瑾的肩膀。

    赵惊鸿道:“两口子还有吵架的时候呢,更何况我们呢!但是,我们三兄弟约定好的,要共建大业,怎么会因为一点矛盾冲突就散了呢,放心吧!”

    “嗯!”林瑾认真地点头。

    扶苏侧头看着赵惊鸿,一双眸子紧盯着赵惊鸿的侧脸,眸中泪光闪动。

    不远处怀中抱剑的章邯看着三人的模样,眸中流露出一丝羡慕。

    ……

    章台宫内。

    已是深夜。

    始皇依然伏案处理政务。

    这对于始皇来说,已经是常态了。

    一道人影的出现,打断了始皇的节奏,放下狼毫笔抬起头来,看向司马寒,问:“将闾回来了吗?”

    “回陛下,已经回来了。”司马寒恭敬回答。

    “动手了吗?”嬴政问。

    司马寒摇头,“没有,送了两车物资后,便离去了。”

    “是吗?”嬴政看了一眼司马寒,司马寒立即递上来锦帛。

    锦帛上记录着当时的情况。

    这千名骑兵中,自然有嬴政安插的黑冰台的人员。

    并且一路上有人跟随,随时获取情报。

    第120章

    我儿子饿死了看到锦帛上记录的内容,嬴政发出一声冷哼。

    “继续派人给朕盯着!”嬴政放下锦帛,沉声道:“他只是在试探,而现在他盯上了赵惊鸿。赵惊鸿想要引诱将闾出手,将闾没有上当而已。”

    司马寒立即低下头,“陛下英明!”

    他知道事情的全部,黑冰台的人都给他汇报来了,只是他没有报上去。

    没想到,嬴政只看了一眼,便推断出来了。

    看来,没有什么事儿是可以瞒得过这位始皇帝。

    “高儿可回来了?”嬴政问。

    司马寒回答:“于傍晚时分入城,已经被王贲将军率人拿下。”

    嬴政微微点头,“让他好好在牢中待几天,好好反省反省吧。”

    “是!”

    “扶苏母亲那边,有何动静?”嬴政问。

    “没有。”司马寒道:“今日一天,郑夫人都没有出房间,听闻院内的宫女说,昨日晚上,夫人似乎哭了一夜。”

    嬴政冷哼一声,没再去管。

    对司马寒叮嘱一番,嬴政便继续批阅奏折。

    ……

    望夷宫。

    赵高正在训斥胡亥。

    “你想做什么?难道不知道现在陛下正在严查此事,你竟然还敢顶风作案!难道想要让陛下废了你吗?你还想不想成为储君?”

    胡亥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老师,我只是一时没忍住……”

    赵高叹息一声,拉着胡亥说道:“公子,您现在是储君的有力竞争者,扶苏走了,公子高已经被陛下猜忌,将闾公子也因为军营里的事情,被陛下盯紧,现在只有您是安全的,莫要再犯错!”

    胡亥低着头不说话。

    “公子!”赵高盯着胡亥道:“我可是为了你牺牲了自己的女婿,让我的女儿守寡,差点也将我自己给牵扯进去。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您要明白!这段时间,就待在望夷宫,哪也别去,也不要玩那些了,行吗?”

    胡亥郁闷道:“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就是忍不住……你说,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这样了……”

    “没关系的!”赵高凑到胡亥耳边,低声安慰道:“没事的,等公子成了陛下,天下都是您的,你想要做什么都可以。”

    胡亥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到时候,我就得称呼您为陛下了,是吗陛下~”赵高笑吟吟道。

    “嘿嘿!嘿嘿!”胡亥笑的很开心。

    赵高看着胡亥的模样,嘴角的笑意也止不住上扬。

    胡亥虽然不太精明,还会给他惹麻烦,但赵高没有怪他。

    因为,他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皇子,不需要太聪明,只要好掌控就好。

    他甚至都没有提起阎乐的事情,因为他不需要提,胡亥这样的人也想不明白。

    他就继续当个工具,有朝一日便可成为他的傀儡。

    ……

    三日后。

    扶苏的车队行至一座县城,进城补给了一些物资后便继续前行。

    途经一个村落。

    赵惊鸿将扶苏喊了下来,并让林瑾找来两匹不起眼的马儿。

    “走吧,去看看大秦百姓的真实生活。”赵惊鸿道。

    扶苏闻言点头,上了马车,跟着赵惊鸿朝着村落奔驰而去。

    章邯率领几名士兵远远地跟在后面,进行保护。

    赵惊鸿、扶苏、林瑾三人,来到了村口,看到了整个村子的全貌。

    整个村子,都是用茅草搭建。

    四周的农田里,稀稀拉拉地生长着一些农作物。

    有一些农民,正在地头耕种。

    赵惊鸿也是穿越后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眉头紧蹙。

    他记忆中有这些片段,但是真正的亲眼看到的时候,也觉得很惊讶。

    这个时代的农作物,确实很贫瘠。

    农民身上裹着麻布。

    没错,甚至都不能被称之为衣服。

    村口几个孩子奔跑着,但小胳膊小腿,显得极为瘦弱。

    整个村子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人。

    扶苏看到这一幕,很是震撼,“他们为何用稻草搭建房屋,不是已经有砖瓦了吗?我在路上,看到了许多房屋,都是用砖瓦搭建的。”

    “还有,这些农作物,为何如此贫瘠?”

    “这样的一亩田,能够产多少粮食?”

    赵惊鸿微微摇头。

    这就是没有下地方去落实的问题所在,扶苏压根不知道真正的普通百姓生活的什么样。

    像咸阳周边的百姓,临近咸阳,生活自然好许多。

    但是较远一些的地区,百姓的生活条件就没那么好了。

    “二弟,你觉得天下百姓都应该住在砖瓦房里吗?”赵惊鸿问。

    扶苏点头,“就算商周时期,也已经开始普及砖瓦房了啊,为何到了大秦,大家反而住在了茅草屋里?”

    赵惊鸿笑了。

    扶苏说的没错。

    砖瓦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在诸侯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很多人都住上了砖瓦房。

    但是,砖瓦房的成本毕竟很高。

    普通百姓温饱都还成问题,哪来的时间和金钱,以及体力去建造砖瓦房?

    哪怕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很多人都需要积攒很久,才能盖得起来两三间砖瓦房。

    更别说这个重税的大秦时期了。

    他们进入村子。

    这些高头大马,还有身穿锦衣华服的男子,村里的孩子可没见过,顿时一个个好奇地爬过来,围着他们跑来跑去。

    赵惊鸿见状,笑着从怀里掏出几块麦芽糖,递给孩子们。

    孩子们还不敢要,赵惊鸿见状只能塞到一个小女孩嘴里,然后往她手里塞了一些,其他小孩子才敢去接。

    然后,他们吃到麦芽糖,一个个开心得不得了。

    村民们也纷纷围过来看。

    扶苏下马,找到一位老人家询问情况。

    “老人家,今年粮食收成怎么样?”扶苏询问。

    老人家看了看扶苏,又看了看赵惊鸿,询问道:“公子们,我该如何回答?”

    “如实回答!”赵惊鸿道:“这位是公子扶苏,你们应该听说过扶苏公子宅心仁厚,若有苦楚,便可与他说。”

    老人家闻言,立即向着扶苏下跪行礼。

    扶苏赶紧拉着,“老人家,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等老人起身,扶苏看到老人家已经泪流满面,“扶苏公子,我的儿子……饿死了!”

    第121章

    你好像我阿爹啊扶苏闻言,大为震撼,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这位老者,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老人家,最近又不是灾年,怎会还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老人家闻言,立即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其他人也纷纷落泪。

    有个青年喊道:“你们这些官家皇子,自然不知道我们老百姓的难处,你们享受着吃不完的时候,我们没饭吃的时候,就连一片树皮都找不到!”

    扶苏沉默了。

    老人家缓缓道:“公子啊,今年不是灾年,但去年是啊!除去交的粮税,家中本来就没有多少余粮,年轻人还要扛着饥饿的身子去咸阳服劳役,在路上,就被饿死了。”

    对于并没有多少积蓄的百姓们来说,远赴咸阳服劳役,跟逃难没什么区别,若路上没有吃的,也只能被活活饿死。

    风餐露宿,身体更受不了。

    “而且今年少雨,粮食产量自然也会低,但是官家不管这些,他们只需要我们尽数上缴粮食,不管我们死活啊!今年过后,老夫便也会变成一座孤坟罢了。”老人家颤声道。

    看着面前一个个苍老的老者,一个个瘦弱的青年,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孩童,一个个满脸祈求的妇人,扶苏心中很难受。

    “老人家,我们可否去你家中看看?”赵惊鸿问。

    老人家点头,起身带着扶苏他们走向家中。

    老者家中,院子是用树枝围起来的院墙,仿佛乃是木头与稻草所盖,屋顶的茅草已经被风吹走了一部分,一些地方甚至露着房梁。

    走进屋内,发现屋内只剩下一张破旧的木床,一个柜子,一个灶台,仅此而已。

    甚至墙壁的一角,还投射进阳光,已然破了一个大洞。

    扶苏立即询问:“老人家,房屋如此破碎,夜晚难熬,为何不修缮一番?”

    赵惊鸿看了扶苏一眼,有些无奈。

    这就是身份地位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

    如同问人何不食肉糜一般。

    老人家无奈叹息,“我的儿子死了,只剩下一个孙子,我腿脚不便,何人来修缮?如此能存活下去,已是大幸了。”

    “爷爷!”一个头发枯黄,面黄肌瘦,光着膀子的少年走进来。

    他的肋骨轮廓清晰可见,甚至底部的肋骨有些肋骨外翻,是严重缺钙的表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