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5章

    看到扶苏他们,面露畏惧之色,但眸中也满是好奇和羡慕,一双眸子紧紧地盯着赵惊鸿身上的衣服。

    “林瑾!”赵惊鸿沉声道:“去找一件粗布衣衫送来!再拿一床被子!”

    “是!”林瑾立即跑了出去。

    老者用一个葫芦瓢盛水,递给扶苏,让扶苏喝。

    但是看着漆黑的葫芦瓢,扶苏实在难以下咽。

    赵惊鸿见状,从扶苏手中抢过水瓢,“让我喝一口,渴死我了!”

    说完,大口喝了几口,赞叹道:“老人家,你们村的水很好喝啊,甘甜解渴!”

    老人家立即眉开眼笑,“是啊,十里八村,就属我们村子里的水甘甜,还有大户人家,专门来我们这里打水做饭煮茶喝呢。”

    赵惊鸿又喝了一口,赞不绝口。

    扶苏也凑上来,喝了一口,觉得也很不错。

    看他们喝完水,老人家面露尴尬之色,“家中并无粮食可以招待二位……”

    “无妨!”赵惊鸿道:“今日叨扰老人家,自然要请老人家吃饭。”

    不多时,林瑾回来了,还带了两身衣服。

    同时,也有一床被子。

    后面跟着一位士兵,带着一些粮食。

    士兵去生火做饭。

    赵惊鸿唤来那名孩子,将衣服在他身上比了比,直接给他穿上,“衣服大了些,你卷起来穿,爱惜一些,可以穿很多年,现在正在长个子,太小了明年就不能穿了。”

    小孩眼巴巴地看着赵惊鸿,突然开口,“你好像我阿爹,你是我阿爹吗?我阿爹走了,就没再回来了。”

    老者闻言,把头扭向一边,默默落泪。

    赵惊鸿心中也是一颤,伸手揉了揉小孩的脑袋,说道:“我不是你父亲,但我是可以保护你的人。你好好吃饭,照顾好你爷爷,待你及冠,便去咸阳寻我,我为你安排差事,亦可随我从军,立下战功,让你爷爷过上好日子。”

    “嗯!”小孩认真点头,“我要做大将军!”

    “好孩子!”赵惊鸿笑着捏了捏小孩的脸颊,只是脸上没什么肉,只能捏住一层皮,“好好的,以后成为大将军,骑着高头大马,手持佩剑,那才叫风光,那才叫神气!”

    “嗯嗯!”小孩连连点头,“我叫狗娃,阿叔你叫什么名字?”

    “赵惊鸿。”

    狗娃点头,认真道:“我记住你的名字了阿叔。”

    赵惊鸿又将另外一件衣服递给老者,让老者留着过冬用。

    将被子放在床上。

    老者感动,“这可使不得……”

    赵惊鸿拦住上来阻拦的老者,沉声道:“老人家,您儿子去世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知道对于一个老人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很痛苦的。但是,您也不必纠结于此,因为你还有其他的任务要做。”

    赵惊鸿指了指狗娃,“狗娃年纪还小,若您走了,狗娃就孤苦伶仃一个人了,他这么小的年纪,无父无母,就连唯一的爷爷也走了,他依靠谁?如何生存?”

    “而且,我跟狗娃说了,以后去咸阳寻我,我为他安排差事,定然要让你过上好日子。”

    “你难道不想看着狗娃有一天,成为大将军,为你祖上争光吗?”

    老人家闻言,眼眶湿润,对着赵惊鸿就要磕头。

    赵惊鸿急忙拦着,让老人家来桌前吃饭。

    虽然是简单的餐食,但却有肉。

    对于他们二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美食。

    扶苏又让人将房屋修缮了一番。

    等吃完饭,老人家和狗蛋感恩戴德地将他们送出村口。

    还有其他人一起送行。

    赵惊鸿看着众人,朗声道:“扶苏公子知道大家日子过得苦,但要有希望,大家要相信扶苏公子,有朝一日,定然改变朝堂规则,为大家减税,给大家谋福利,让大家过上好生活!”

    老人家领头拜谢,其他人也纷纷跪下磕头。

    赵惊鸿拉着满脸纠结和担忧,准备掏钱的扶苏上马离开。

    他们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一棵歪脖子树下,站着一名少年,模样俊美,宛若女子。

    第122章

    你是胸怀天下之人看到前方的男子,赵惊鸿不由得拉住缰绳。

    林瑾警惕地询问:“大哥,前面是什么人?”

    赵惊鸿摇头,眸中也满是疑惑。

    对方一袭青灰色布衫,看起来很普通,但是腰间却挂着玉佩,一旁的马背上还悬挂着宝剑。

    虽然青灰色布衫看起来很普通,但是腰间的玉佩以及马背上的佩剑,都证明这个人身份不凡。

    并且,对方长相俊美,宛若女子般好看,皮肤白皙,体型纤细,一看就是世家子弟才能培养出来的。

    对方年龄也和他差不多大小。

    但是看向他们的目光很奇怪。

    有恨意,也有疑惑,更多的是审视。

    对于这样的形象,赵惊鸿脑海中有一个推断。

    当即,他对扶苏道:“扶苏!下马,恭敬点,问问对方是谁。”

    扶苏闻言,微微点头,翻身下马。

    林瑾和章邯立即跟随其后,对扶苏进行保护。

    扶苏对那人拱手道:“吾乃扶苏,敢问先生大名?”

    那人并未回答,看向扶苏,询问道:“如此惺惺作态,积攒这些声望,而又解决不了百姓的问题,这便是公子从儒家学来的吗?”

    扶苏一阵蹙眉。

    他内心确实非常纠结。

    他恨不得立即解决这些百姓的问题,但是却无能为力。

    所以从离开村子,他都在思索解决办法。

    面前这人的话,精准地刺中了他心中的纠结。

    赵惊鸿上前,“那你觉得,如何才能解决?”

    “减少赋税,免去劳役,方可解决。”那人看向赵惊鸿。

    “那按照你的意思是说,周朝没有赋税,没有劳役?还是燕韩楚赵没有劳役和赋税?莫不是将天下百姓的痛苦,都归结于赋税和劳役上?”赵惊鸿问。

    “要不然呢?若不是秦皇暴政,百姓又怎会这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那你是说,七国征战的时候,百姓就过的很好?”

    “至少比现在强!”

    “那确实,若非秦皇一统天下,现在应该七国之前继续征战,百姓都去战场上打仗了,也就没什么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之说了。”赵惊鸿笑道。

    那人蹙眉,“歪理邪说!”

    “哦?那你是说,七国之前没有争端,是秦国蛮不讲理,攻打其余六国了?”赵惊鸿笑道。

    “荒谬!”那人气哼哼道。

    一旁众人不解地看着赵惊鸿。

    他们不明白,赵惊鸿为何跟面前这人斗嘴。

    刚才赵惊鸿还让扶苏恭敬一些,他一来就跟对方斗上了。

    这是什么情况?

    “我知道先生在愤恨什么,无非是国仇家恨。但时代大势所趋,不是你我可以阻止的。但我观先生心中似乎有大义,要不然也不会在这里等我们。”

    “你想要解救的,究竟是这天下,还是只是想要杀了那秦皇,让天下重新恢复大乱,然后趁机恢复祖上荣光?”

    赵惊鸿笑看着面前之人。

    章邯闻言,立即拔剑,“此人要刺杀秦皇?”

    张良脸色微变。

    他没想到,面前这人,已经猜测出了自己的身份!

    赵惊鸿摆了摆手,“章邯将军不要动怒,天下要杀秦皇的人多了去了,不能因为别人有这个念头,就把对方给杀了,对吧!”

    章邯蹙眉,手握秦剑,并未收鞘。

    “你知道我是谁?”张良盯着赵惊鸿问。

    赵惊鸿笑了笑,对扶苏道:“二弟,这位先生乃是当世大才之人,不若邀请先生与我们同行?我觉得,我们彼此之间,似乎误会颇深,如此同行,交流一番,也可更深入的了解,如何?”

    “全听大哥的。”扶苏拱手道。

    张良看扶苏的态度,惊讶地看着赵惊鸿。

    他没想到,赵惊鸿在扶苏这里,竟然有如此高的地位,关键是扶苏竟然对赵惊鸿如此尊敬。

    “先生,可否一起同行?”扶苏问张良。

    张良蹙眉,“吾乃旧国之后,你不怕我途中对你行凶?国仇家恨,我从未忘过!”

    扶苏笑着说道:“你若要动手,便不会在此等候。刚才大哥也说了,先生是一个胸怀天下之人,必然是看到了扶苏关心这些百姓,所以才愿意现身一见。”

    “既然如此,倒不如同行,彼此之间,也可更加了解。”

    扶苏笑吟吟地看着张良。

    张良蹙眉,在思索是否要答应。

    赵惊鸿道:“跟我们走吧,不会亏待你的,而且,若你想要离开,随时可以走,我们不会拦你。”

    张良深深地看了赵惊鸿一眼,微微点头,“刚好要去一趟上郡,便于你们同行。”

    “哈哈!先生请!”赵惊鸿笑着示意,然后自己翻身上马。

    章邯凑上来,“赵先生知道此人身份?”

    “知道,韩国之后。”赵惊鸿道。

    “既然先生知道,为何还要将此人留在身边,岂不是……”章邯担忧道。

    赵惊鸿摇头,“你放心,他不会动手。”

    张良的目标是刺杀秦始皇,而非扶苏。

    而且,张良这个人,用后世的话,可以说是‘苟’的很,什么时候都先要保护自己。

    他不可能当着所有人的面动手的。

    他若动手,便不会出现了。

    章邯见状,也没再继续追问。

    走在路上,扶苏不由得询问道:“大哥,你为何不让我留下钱财,如此可改善狗娃他家的现状。”

    赵惊鸿摇头,“二弟,你要明白,给钱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困境,反而会引发祸端。他们一老一小,如何守住钱财?我们能做的,仅能是给他们留下一些食物,一些衣物,帮助他们度过即将到来的冬日罢了。”

    “可是……他们如何撑得下去以后的时日?哪怕度过了今年的冬日,那明年呢?后年呢?老人家已经没有了耕作的能力啊。”扶苏担忧道。

    张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面无表情。

    赵惊鸿叹息一声,看向扶苏,“如今已经好许多了,在战争时期,家家户户,几乎无成年男丁,而且国家要收税来支持战争,他们是如何存活的?”

    扶苏叹息一声,“那必然比这更加凄惨,家家户户……恐怕都如狗娃一般。”

    “狗娃!”张良嗤笑一声,“普通百姓,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如此贱名身上,以求孩子如同野狗一般命硬,可以顺利长大了。”

    第123章

    子房可得太公兵法?赵惊鸿看了张良一眼,说道:“先生可知道,我听过最刺痛人心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张良微微摇头。

    “那是在一座城池之中,受难的百姓说的:你的孩子可以顺利长大成人,而我的孩子没有机会长大了。”

    张良身子一颤,瞳孔猛烈收缩。

    他脑海中,出现了那段战火连天的岁月。

    无数的孩童,葬送在了不属于他们的战争中。

    扶苏叹息道:“大哥!难道天下必须要有争端吗?为何一定要天下百姓承担这些呢!”

    “所以你要更强!”赵惊鸿沉声道:“而不是在这里悲天悯人,只有强大,才能保证天下百姓不受战火困扰!”

    “人与人之间,尚有利益冲突,更何况国与国之间?你主张分封制,分封制到最后,不照样成为诸侯国?”

    “诸侯国再征战,不就又成了七国战乱?”

    “如今一统,天下一家,皆为大秦子民,至少我们之间没有了战争。”

    “而外界,依然有胡人虎视眈眈,若你不够强大,早晚有一天,还会有人侵略我们。”

    “保护他们,靠着的不是心中的善念,而是强大的实力。”

    “嗯!扶苏明白了!”扶苏认真点头。

    赵惊鸿看了扶苏一眼,“其实,纵观历史,你看商纣王被周朝灭亡,周朝便迎来了一阵繁荣发展,但是我大秦似乎并没有迎来这样的繁荣,你觉得问题出现在哪里?”

    扶苏叹息道:“赋税,赋税严重,并且还有繁重的劳役,让百姓无法从事耕种。”

    “没错!”赵惊鸿道:“战争一旦结束,士兵解甲归田,从事耕种,从事生产,没有了战乱,天下得以休养生息。”

    “但是,你父皇太着急了。他将士兵派去镇守边关,战俘送去建造长城,并且还要征收劳役,修建秦皇陵,修建阿房宫,秦直道,这些都是消耗大量民力的。”

    “倒不是说不能修建,古往今来,哪个君王不修建陵寝?”

    “而且长城和秦直道都是功在千秋的工程。”

    “但是,就是太心急了,没有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他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设想都实现。”

    “所以,才导致了如今的现象。”

    “另外,秦律之中的肉刑,确实太过苛刻,前期确实合适,但是等百姓安定下来以后,就要做出改变,而非一味地增加秦律的严苛性,让百姓畏惧,时间久了,反而适得其反。”

    扶苏微微点头,很是认可赵惊鸿的说法。

    一旁的张良诧异地看着赵惊鸿和扶苏,也诧异地看着一旁的林瑾和章邯等人。

    这是可以说的吗?

    公开批评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真的是觉得自己脖子硬吗?

    难道以为扶苏是长公子,始皇帝就不会杀他?

    还是说,就是因为这些,所以始皇帝才不喜欢扶苏,将扶苏贬去上郡?

    张良心中猜测着。

    “先生可得了《太公兵法》?”赵惊鸿突然看向张良问道。

    张良闻言吓得猛地一拉缰绳,惹得马儿一阵嘶鸣,停下步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