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6章

    其他人纷纷诧异地看向张良。

    张良面色微白,盯着赵惊鸿问:“你为何觉得,吾有太公兵法?”

    赵惊鸿蹙眉,“黄石公没把太公兵法传给你?”

    难道历史发展还没到这一步?

    也是,按照历史进度,应该是张良在沙丘刺杀秦始皇以后,遭受秦始皇的通缉,逃到了下邳,然后才遇到黄石公,获得了太公兵法。

    张良沉声问:“你如何得知,那人是黄石公?”

    闻言,赵惊鸿一怔,诧异地看了一眼张良。

    他这么说,说明张良早就得到了太公兵法!

    也是!

    如果得到太公兵法以后,立即就融会贯通,那张良也太神了一些。

    若是之前便得到了传承,仔细研读,等辅佐刘邦的时候,便已经大成,成为千古谋圣,如此才是正常。

    至于他跟黄石公的故事,很可能是张良自己的说辞。

    当即,赵惊鸿笑了,随口道:“猜的!”

    然后就继续前行。

    捡到了一个大宝贝,谁不开心呢。

    或许现在的张良还没将《六韬》融会贯通,但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不着急。

    等张良真的将这些融会贯通了以后,想要说服对方那难度可不就是高了一点半点了。

    至少现在,赵惊鸿觉得自己还能唬一唬张良。

    扶苏好奇地问道:“大哥,何为太公兵法?”

    扶苏是一个爱书之人,碰到喜欢的书籍,反复都不会觉得腻,甚至要抱着睡觉。

    知道谁家有珍贵的藏书,扶苏更是恨不得几度登门,以求一观。

    听到赵惊鸿说起书籍,立即好奇了起来。

    赵惊鸿看了一眼惊疑不定的张良,笑着说道:“传闻中,太公兵法乃是姜公姜子牙所作,又被称之为六韬,分别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共六十篇,对否?”

    赵惊鸿的话,在张良心中炸起了惊雷。

    当即,张良对赵惊鸿恭敬起来,拱手道:“敢问先生如何得知?可是也曾深研太公兵法?”

    赵惊鸿摇头,“并未读过,只是听说,略知一些。”

    张良心中惊讶不已,心中猜测赵惊鸿的来历。

    当即,张良拱手询问道:“敢问先生师从何人?”

    赵惊鸿笑了笑,摇头道:“我跟你们不一样,我的老师很多,但是他们都不在这个时代,我的学习方式也很多,并不局限于看书,如果非要冠名一个老师的话,那便是天人吧。”

    天人之师!

    张良猛地瞪大了眼睛。

    好大的口气!

    看到张良的反应,赵惊鸿很满意。

    别的不说,古人是很吃这一套的。

    扶苏在一旁助攻道:“先生,我家大哥,才学惊天,说是天人之师,一点也不为过。”

    “我家大哥曾言,他此生立志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完,扶苏还傲娇地抬了抬下巴。

    赵惊鸿脸颊微红。

    尬!

    太尬了!

    但是,心中好爽怎么回事。

    不愧是自己的好弟弟,替自己装逼立人设,杠杠的!

    张良更是满脸吃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何等人才能说出来这样的话?

    单凭这四句话,张良就愿意称其为师!

    “先生大才,请受我一拜!”张良满脸正色,对赵惊鸿行礼。

    赵惊鸿摆手,“子房不必如此。”

    第124章

    我占大义张良吃惊,“先生认得我?”

    “自然!”赵惊鸿笑道:“你与黄石公乃有师徒之情,吾自然知晓。你乃韩国宰相张平之后,其祖父更是韩国三朝宰相,虎父无犬子,在我看来,你以后的成就,定然在其先祖之上!”

    赵惊鸿说这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将自己拉到跟黄石公一个层次,让张良多猜测一番。

    他知道张良是聪明人。

    聪明人擅思考,擅推断。

    话已至此,剩下的部分,张良会替他脑补的。

    张良听到这话,心中惊讶无比,心中已经有了许多猜测。

    一切的猜测,张良都埋在心中,不敢言,只是拱手询问:“敢问先生大名。”

    “赵惊鸿。”

    “今日能识赵先生,乃张良之幸。”张良恭敬道。

    很快,他们跟大队伍汇合,继续前行。

    路途中,张良与赵惊鸿并行,与赵惊鸿求学问道。

    一旁的扶苏听得心痒痒,恨不得冲出来跟他们一起交谈。

    但是,他如今身体还没恢复好,几次想要出来,都被赵惊鸿给赶了回去,导致扶苏满脸郁闷,看着赵惊鸿和张良的身影,嘴角微微崛起。

    待赵惊鸿和张良离队伍较远一些的时候,张良忍不住问道:“先生之才,乃张良生平所见之最也!刚才听闻先生与扶苏公子所言,既然先生知道始皇暴政,为何不与有志之士一起,灭暴秦,灭暴政,建立新秩序?”

    赵惊鸿嗤笑一声,看向张良,“子房究竟是想要灭暴秦,还是想要复辟韩国?”

    张良脸上一红,目光闪躲。

    赵惊鸿道:“我与你不同,你乃韩国之后,心中藏着国仇家恨,也想着复国之念。我不同,我心中所念,是天下苍生。”

    张良叹息一声,心中觉得遗憾;他觉得,若赵惊鸿也反对暴秦,那么消灭秦朝暴政指日可待了。

    赵惊鸿看着张良道:“子房,我问你,韩国之前,是韩国吗?”

    张良蹙眉,“非也,乃大周之诸侯。”

    “是啊!”赵惊鸿道:“在大周统治的时候,哪来的什么这个国家那个国家,不过全都是诸侯。只不过周朝没落,周天子的神权不在,下面的诸侯动了心思,所以诸侯纷纷立国罢了。”

    “其实说秦朝一统,大秦只不过取缔了周朝,建立了一统的王朝,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罢了。”

    “说到底,什么六国七国,全都是一种人,大家都一样。”

    “为何一定要打打杀杀呢?”

    “从商周时期,我们的敌人就只有一个,那便是胡人。”

    “你们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是好大喜功,难道周朝的时候,就没有修建吗?诸国时期,没有建造吗?”

    “而为何建造?难道不是为了抵御外敌吗?”

    张良一阵蹙眉,无法反驳。

    “我的思想很简单,我觉得不管是燕赵楚韩亦或者其他国家,都可以称之为华夏人,都可以称之为炎黄后裔,我们皆是同族。”

    “我要做的,就是让我们同族人繁荣昌盛不被外族欺辱。”

    “仅此,而已!”

    “你呢?为的是什么?想要以一己之力,将天下百姓再卷入战火之中吗?”

    张良低头,不敢言语。

    他感觉,在赵惊鸿面前,被赵惊鸿的大义压得死死的。

    他心中的那点伎俩,似乎不上台面,拿不出手,说不出口。

    他更明白,他拉拢的那些人,口口声声说要消灭暴秦,其实谁心中没有小心思?

    想要天下重新洗牌,从中分一杯羹罢了。

    他从未遇见像赵惊鸿这般,心系天下百姓,浩浩荡荡,宛若昊日之辉,只能仰望,不可直视,辉煌无比,心中有杂念者,观之,皆如蝼蚁。

    “所以先生选择了扶苏?”张良询问。

    赵惊鸿笑着看向张良,“你觉得扶苏如何?”

    “宅心仁厚,是个好人。”张良道。

    赵惊鸿摇头,“时间太短,你看不到扶苏身上的优点。”

    “那张良拭目以待!”张良看向赵惊鸿,沉声道。

    他很好奇,这个被赵惊鸿如此看重的皇子,到底有何厉害之处。

    这时候,林瑾一路小跑过来,沉声道:“大哥,前方三里处,发现了埋伏!”

    赵惊鸿微微蹙眉,对林瑾道:“让章邯去处理掉。”

    “是!”林瑾点头,他跑了几步,又转过身来,对赵惊鸿道:“要不让游侠去做?”

    赵惊鸿摇头,“以防万一,让章邯去吧!他们应该是正规军。”

    “是!”林瑾快速离开。

    张良诧异道:“先生竟然还收留了游侠,始皇帝对游侠可没有什么好印象。”

    赵惊鸿笑道:“所以,扶苏容人的度量,非一般人也。”

    “只是容人吗?”张良笑着摇头。

    若是如此,在张良看来,恐怕扶苏还配不上赵惊鸿的辅佐。

    没多久,章邯面色阴沉地回来,向扶苏汇报,“公子,前方十五名杀手,全部击毙!”

    扶苏掀开帘子,蹙眉询问:“可查清了是何人?”

    章邯沉声道:“没有,留了一名活口,但是服毒自尽。”

    赵惊鸿询问:“什么毒?”

    “丹砂!”章邯沉声道。

    赵惊鸿和扶苏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眸中的阴沉。

    又是丹砂!

    “大哥,可知是何人?”扶苏问。

    赵惊鸿摇头,“不知道。”

    他对章邯道:“接下来,让大家继续小心些。”

    “是!”章邯退去。

    队伍继续前行。

    张良骑马凑上来,询问道:“先生应该知道是何人所为了吧,为何不说?”

    赵惊鸿笑了笑,“不着急。”

    张良看着赵惊鸿,眸中满是审视。

    下午。

    赵惊鸿被扶苏喊到车内,为他换药。

    看着扶苏光着膀子,赵惊鸿不由得笑道:“哟!老弟,身材不错啊!”

    令他惊讶的是,扶苏身上倒是有不少的腱子肉。

    扶苏红着脸道:“大哥莫要取笑我,快换药吧。”

    赵惊鸿笑着给扶苏换上药。

    扶苏穿上衣服,对赵惊鸿问道:“大哥,为何对那张良如此看重?”

    赵惊鸿看着扶苏道:“此人大才,若不出意外,此人以后有机会封圣!”

    扶苏满脸惊讶,不敢置信地看着赵惊鸿,“大哥莫要说笑,古往今来,成圣之人,又有几个?”

    第125章

    子房要不要结拜?赵惊鸿看着扶苏,沉声道:“我不会看走眼,这个张良有大才,若你可以拿下他,以后受益无穷!”

    扶苏蹙眉,“可是,他乃韩国丞相之后,对于大秦,有很深的恨意,对他来说,他与大秦,乃是国仇家恨,不死不休,如何将其收为己用?”

    “我助你便是,此人才高气傲,非一般人可以降服,需要缓缓图之。切忌,此人心中立志复辟韩国,心中有大愿景,想要将其收复,需要先打破他对复辟韩国的希望。”赵惊鸿道。

    扶苏思索一番,想不到对策,“大哥,如何才能打破他复辟韩国之愿?若将其打破,此人若就此离去该如何?”

    赵惊鸿笑着说道:“所以,你首先要去了解这个人,深入地去了解,知道他所想,方可有所为,方可有所策。就如同张良,他为何要复辟韩国?他又非韩王之后?”

    “难道想要自立为王?”扶苏问。

    赵惊鸿点头,“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年少轻狂,想要称王,很正常。但还是要从张良的出身出发,去思考问题。”

    “大哥请讲。”扶苏一副好学生的模样,认真听着。

    赵惊鸿道:“张良出身显赫,其祖父其父皆为韩国丞相,历任五代韩王,而且,张良出出生就接受诗书礼乐的教育,自身才华也不凡,加上长相俊美,招人喜爱,若不出意外,他必然是下一任的丞相。”

    “然而,韩国灭了,他从一个显赫的丞相世家变成了灭国的流亡之人,他如何甘心?”

    扶苏眼前一亮,“那张良儿时所立下的目标,应当是如同他祖父,如同他父亲一般,成为丞相。”

    “没错。”赵惊鸿笑道:“小小韩国,就算不被秦国所灭,也会被其他国家所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只不过,是秦国对韩国动了手而已。”

    扶苏微微点头,“当时那个情况,就算不是秦国吞并韩国,也会有其魏楚齐赵对其吞并,大势所趋,乃是必然被灭的。”

    赵惊鸿点头,“韩国确实强盛过,撼动周朝统治的郑国当时何其强横,也是被韩国所灭。可是,后续韩国国君,目光短浅,不求发展,被诸国包围,无法突围,已是死局。”

    “说难听点,张良先祖有才,但不多,并没有让韩国从诸侯国中突围而出,灭亡也是必然的事儿。”

    “所以说,他们先祖只是做到了小小的韩国丞相的位置,若你可以给的更多呢?比如,秦国丞相之位!”

    扶苏闻言,不由得一阵蹙眉,“不行,丞相之位是大哥的!”

    赵惊鸿乐了,“终于舍得给我画饼了?”

    “画饼乃何意?”扶苏不是第一次听赵惊鸿这么说了。

    赵惊鸿笑着说道:“就是你想让别人干活,告诉别人,等你干完活,我就给你一个饼吃。在地上画一张饼,告诉他饼是这样的,你好好干,但并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不不不!”扶苏连忙摆手,“我没有对大哥画饼,扶苏所言,真心实意!”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