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咸阳宫。正在章台宫内处理政务的嬴政收到了司马寒的密报:“蒙毅大人回咸阳了!”
“哦?他现在在哪?”嬴政问。
“先回了府上。”司马寒道。
嬴政微微点头,让司马寒退下。
翻阅了几个奏折后,嬴政问赵高:“今日胡亥如何?”
赵高立即回答道:“公子最近勤学苦读,说想要为陛下分忧呢。”
“如何分忧?”嬴政蹙眉。
赵高道:“公子即将及冠,却还未曾担任一官半职,如今听闻翰林院即将建造完成,想要进入翰林院之中,为陛下修撰启世大典,也算是为陛下出一份力。”
嬴政微微点头,“也算是他有心了,你去带一份糕点给他送去,盯着他,要他好好读书,做一个有用之人。”
“是!”赵高欣喜,立即去办。
他觉得,自从扶苏走后,嬴政对胡亥的关心又多起来了。
看来,现在胡亥的优势很大啊!
等赵高走后,没多久,蒙毅就来了。
“臣,参见陛下!”蒙毅叩首。
嬴政微微蹙眉。
因为以他和蒙毅的关系,没有大事,一般不需要叩拜,蒙毅的举动让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你回家了?”嬴政故作镇定,淡淡道。
蒙毅沉声道:“臣一路急赶,风尘仆仆,回家洗漱沐浴后才来见的陛下。”
“嗯!”嬴政微微点头,询问道:“可查清楚了?”
蒙毅沉默了。
嬴政蹙眉,盯着蒙毅,再次询问,“可查清楚了?”
蒙毅叩首,“请陛下以身体为重!”
他是嬴政的臣子,又是嬴政的好友,知道嬴政跟夏玉房的感情。
他很清楚嬴政跟夏玉房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如果是换做他,他也会忘不掉夏玉房这样的女子。
那是在自己最悲惨的时间,最落魄的时候,遇见的一名女子。
如同春日阳光般明媚,给灰暗的生活中带去光的女人,温柔而活泼,贤惠而体贴。
这样一个女子,不顾你的身份,不顾一切,给予你最大的支持和理解,愿意为你付出一切。
换做任何一个男人,都忘不掉。
更何况,嬴政是始皇帝,拥有世间的一切,却唯独缺失了他最爱的人。
这种落差,会让人极为难受,无法承受。
而且,他很清楚,嬴政现在的身体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不宜太过悲伤。
殿后也走出来一名老者,站在柱子旁,静静地看着两人。
“朕要你说!”嬴政盯着蒙毅。
蒙毅叹息一声,沉声道:“陛下,那两座坟中,确有尸骨!”
嬴政闻言,猛地瞪大了眼睛,双拳紧握,身子都趴在了桌子上,直勾勾地盯着蒙毅,问:“可确定坟墓中尸首的身份?”
“尸体已经严重腐烂,只剩下尸骨和不多的腐肉,无法辨别。”蒙毅道。
“那边不是阿房的尸体!”嬴政沉声道。
他无法相信这个结果。
他翘首以盼的,竟然是两具尸首!
蒙毅继续道:“确实无法辨别,尸体身上的衣服也已经腐烂,且只用薄棺入葬,其中一人失去头颅,另外一人被斩断手臂……”
咯吱!
嬴政的牙齿紧咬,发出咯吱的声音。
“是谁!是谁所为!”嬴政怒声道。
他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是华阳!
一定是华阳太后!
就连阿房离开宫中都不愿意放过他,一路追杀到了邯郸,非要置阿房于死地!
砍头,砍手?
若那真是阿房……岂不是死前受了极大的侮辱和痛苦!
想到这里,嬴政不由得面色涨红,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鲜血喷洒在桌子上,染成一片殷红。
他终究是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女人!
哪怕赢得了天下,却也无法护住自己的心爱之人。
这种至高至上的权利,与这种无助感形成的落差,几乎让嬴政昏厥。
“陛下!”蒙毅大惊失色,跪着前行,“陛下!不要动怒,身体要紧啊!”
嬴政摆了摆手,沉声问:“可还有其他线索?”
子阳上前,静静地看着嬴政。
蒙毅深吸一口气,从怀中掏出几根竹简,“臣回家,因为还有一事,臣因为赶路,没来得及清洗竹简,特回家将竹简清洗干净,陛下请看。”
蒙毅将竹简递给嬴政。
嬴政拿起来观看。
上面是用刻刀刻的字,更为清晰,不易损坏。
上面所写小篆,竟然是夏无且所著的医经。
“子阳!”嬴政立即将手中的竹简递给子阳,询问道:“你且看看,这是否为夏无且的字迹。”
子阳接过竹简,看了一番,赞叹道:“虽然寥寥数语,但子阳看得出,无且兄在医学一道,已然研究颇深,在这条路上,走的很远了。”
子阳又看了其他的竹简内容,赞叹道:“确实是无且兄所篆刻的,可还有?”
蒙毅摇头,“没了,只有这些。”
子阳赞叹道:“可惜了,无且兄的典籍也没留下。”
“谁说他们死了?”嬴政看了子阳一眼,对蒙毅道:“你立即命人前去追赶赵惊鸿,他亲口给朕说,夏无且和阿房没有死,为何坟中会出现尸首,让他给朕解释清楚!”
本不该有希望的,是赵惊鸿给了他希望,而如今,希望又重新破灭。
他需要赵惊鸿给他一个解释!
第136章
千古谋圣·张良·MAX版蒙毅走后,血迹也被清理干净了。
嬴政看向子阳,询问道:“朕还有多少时间?”
子阳看了嬴政一眼,淡淡道:“若陛下好好调养,自然可以活得久一些。”
“朕要知道确切的时间!”嬴政盯着子阳。
子阳笑着摇头,“不知。”
嬴政盯着子阳看了一会,叹息一声,“罢了!你且退下吧。”
嬴政看着手中的竹简,抚摸着竹简尾端,那上面,刻着一朵槐花。
那是阿房最喜欢的花,洁白,纯粹。
最关键的是,每逢槐花盛开的季节,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花香,并且,每逢槐花盛开,便是吃槐花的好时候。
吃上一些槐花,可谓是人间美味,难得的美食。
那是他与阿房最喜欢的吃的食物。
他依稀记得,那日他被人欺辱殴打,同样去城外找阿房给自己处理伤势,阿房带来了一些蒸槐花。
那香甜的味道,嬴政至今难忘。
而这刻在竹简上的槐花,正是阿房的手笔。
在赵惊鸿的屋内,挖出这样的竹简,代表了什么?
“阿房……惊鸿真的是你留给朕的吗?”嬴政不由得想起跟赵惊鸿相遇的这段时间,想到了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
从赵惊鸿说出仙丹有毒,到预测大秦的覆灭,再到献策翰林院,解决焚书之危机,重新掌握天下文人文道;仿佛就像是自己的福星一样,使嬴政感觉,赵惊鸿是来拯救自己的。
“阿房,是你吗?是你让惊鸿来的?你不想看朕死对不对?但是……惊鸿和你一样,也离朕而去了……”
“要朕把他喊回来吗?”
“不行!咸阳太危险了!”
“再等等吧……等朕处理好这一切……”
……
大殿中,重新恢复了安静。
……
上郡途中。
转眼三日。
林瑾都急了,“大哥二哥!张兄,这都三天了,怎么还没动静,是不是将闾不敢动手了?”
赵惊鸿笑了笑,说道:“这不挺好么,咱们一行四兄弟四人,游山玩水,看山看水看人间,多好啊!”
“只是这人间,颇为疾苦。”张良叹息道。
赵惊鸿看向张良,感觉张良这几天都在逐渐变化。
没人的时候,便会盘膝而坐,闭目思索。
他心中甚至怀疑,自己怕不是要教出来一个怪物。
若张良领悟心学,再加上之各家经典,再加上太公兵书,这还不得逆天?
那以后岂不是会成为:千古谋圣·张良·MAX版本?
啧啧!
赵惊鸿心中也颇感期待。
好一阵,张良不由得侧头朝着赵惊鸿看来,“先生,是想要告诉我们,看天下以感悟自身吗?”
赵惊鸿点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张良闻言,不由得赞叹道:“妙!先生之思想,吾不及也,与先生交谈,时时刻刻都有所感悟!”
说完,张良又闭上眼睛沉思。
赵惊鸿:“……”
他决定了,以后少跟张良说话。
“扶苏!”赵惊鸿看向扶苏,发现扶苏也在蹙眉思考。
赵惊鸿无奈,看向林瑾。
“大哥,你说的太对了!”林瑾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甚妙!”
赵惊鸿:“……”
我怎么就没这种感悟!
赵惊鸿叹息一声,“你们啊!就是书读的太少!”
“谨遵先生(大哥)教诲!”三人道。
赵惊鸿:“……”
这个时代的书籍和思想都是极为珍贵的。
真正有价值的书籍,都掌握在世家豪族手中,若他们不借阅给你,你想看,难之又难。
如果想读书,想学习,有才学,有能力,就要进入氏族豪门之中,成为他们的人,才能够看到那些书籍。
而这个时代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传的都是真经啊!
虽然少,但每一卷都是精华中的精华,精髓中的精髓
不管是书写在锦帛上,还是书写在竹简上,因为都极其珍贵和困难,所以记录下来的,都是极为珍贵的东西。
所以,张良凭借六韬之术,便可成为千古谋圣。
后世都研究出来造纸术和印刷术了,书籍的数量大量增加,为何没有再出现张良这般的人物?
那是真经没了,被人篡改了。
真正留下来的好东西太少。
他提出翰林院制度,便是想要将这个时代的‘真经’给保留下来。
始皇太专横,太过强势了,焚书固然能够改变一时现状,但是危害后患无穷,他被人骂的不冤。
还有李斯这个弄权之臣,提议焚书,就是想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也是可恨!
突然,林瑾突然拔剑,警惕地看向四周。
“我在这里!”一道缥缈的声音传来。
众人纷纷顺着声音看去。
只见一棵树上,有一个人站在树梢上,双臂抱剑,鬓角的发丝垂落在脸颊上,微微低着头,让人看不清他的面容。
“你是什么人?”扶苏警惕地问。
那人道:“我是来送信的人!”
扶苏还要问,却被林瑾拦下。
林瑾尴尬地低声道:“大哥,这是……这是游侠。”
扶苏恍然,问道:“那他为何要站在树上?”
“因为这样更像是高手。”那人道。
林瑾气得拳头都硬了,“林千幻,你给我下来!”
“不!”林千幻微微抬头,用犀利而又孤独充满抑郁与悲伤的眼神看着林瑾,“我不要和芸芸众生一样,你当初答应过我的,我跟你走,但是你不能磨灭我不屈的灵魂!”
“你!”林瑾被气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