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不知道这些人需要在这里待多长时间,于卫民当然是让人拖家带口全来了。这年代信息传递不便,总不能让人分隔两地,彼此担心。他们这里地方这么大,还安排不下十户人家?
表格第一项:姓名。
表格第二项:原职位。
表格第三项:现有经济建设和科学教育的不足。
表格第四项,对经济建设和科学教育的建议。
简单直白,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不是。
十张薄薄的纸收上来后,好么,于卫民直接被吓到!
李德义、谢正平、孔正阳、丰文轩、吴凌旭等十人,有几个各个局的局长、有各个所的所长,还有各个方面的领导。
再加上亲家秦伟这个原商务部部长和女婿之恒这个科技部秘书长。
张张王炸么这不是,于卫民觉得自已的小心肝儿有点颤抖。
第157章
发现新商机
于家……
于悠对于卫民道:“爸,你的意思让是把我公公和之恒也弄去市里去上班?”
于卫民解释道:“也不是必须天天去。只是需要的时候定期去开会主持些别的工作。这不是咱们阳迁市成经济试点了么,他们的才能得用上才行。”
说到这里不由得叹气。
“你爸我你又不是不知道,当个小领导还行,但是再往高了,还真没那么大能力。”
“也就是凭借现代时候的一些经验,取了个巧而已。但我也不能丢面子,我寻思让之恒跟着我,有麻烦事儿了也给我顶顶。”
于悠佩服道:“爸,你还真会想。”
于卫民理直气壮道:“我把闺女都嫁给他了,替老丈人顶缸不是应该的么。”
“再说,我这也是帮他的未来铺路。一起工作的人那身份都了不得。对他以后回京只有好处。”
于悠挽住于卫民的胳膊:“爸,您说的对,一个女婿半个儿,您女婿您随便用。”
曹秀:“这么说咱们这里正式成市场经济的试点了?那我和闺女是不是可以开厂子干事业了?”
于卫民:“政策上是可以了,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你俩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生产到销售得一步步的蹚出来才行。”
曹秀:“政策都支持了,别的困难咱就想办法克服呗,那我们可就行动起来了
。”
于悠:“是啊,爸,我过不久就得去大学报到了,怎么也得站稳脚跟再回来。最好在这之前把生产线先搭起来。”
于卫民:“你想做什么?”
于悠:“我想走日用品的路子,先做中草药洗发水。等打开销路,再做沐浴露、精华素还有化妆品。”
于卫民疑惑道:“你不是学化学的么,怎么不做化学合成的,反而做些中草药的?”
于悠解释道:“就是因为我是学化学的,知道传统洗发水的成分对头皮有害,后面会产生不少问题。日用品还是提倡用纯天然的。”
曹秀:“闺女说的是,家里的东西都是我们添置,你平时不管这些你不知道。头皮有问题的人多了去了,在现代时候我们后来都改用纯天然甚至益生菌的了。”
又对于悠说道:“妈支持你,给咱们国家的老百姓生产的产品,一定得是良心产品。”
于悠说道:“那我主要就需要漏罐、切片机、能加热的储罐、灌装机,但是人工也都可以弄。”
于卫民又问曹秀:“媳妇儿,那你这个大酱厂需要啥?”
曹秀:“主要是绞碎机、炒酱机器,和自动灌装机。整好卫生的话,暂时用人力也行。”
于卫民想了想:“现在雇佣那么多人,到时候有了机器用不了了,还得辞退。也是个麻烦事儿。”
“不如干脆把这几个机器的图纸给到机械厂,让他们想办法做出来。即便是晚开业,那后面生产速度也快不少。”
于悠:“那行啊,阳安机械厂的方厂长对新图纸应该很感兴趣。实在不行,还有阳迁机械厂的孙厂长呢。说啥他也不会拒绝的。”
于卫民……不愧是他亲生的,一点就通!
远在机械厂的方志勇和孙强山分别打了几个喷嚏。这天气也没变冷呢,真是奇怪。
两人摇摇头又埋头工作起来。
曹秀:“小爱小爱,打开空间商城。”
小爱:“空间商城已经打开,可用福报积分4498分。”
于悠:“咦,怎么一下多了这么多?前阵子不是才刚到三千分么?”
于卫民得意道:“你爸我写了一份报告,一千积分!”
于悠:“爸,你这也太强了。”
曹秀:“你妈我卖了点辣椒酱,转了赚了三百积分。”
于悠:“妈,您就是咱家的定海神针。”
于悠小嘴叭叭的,夸完老爸夸老妈,如此啃老的感觉太快乐了。
不是买实物,只买图纸的话并不贵。
小爱:“多功能切片绞碎机30积分、炒酱机30积分、可加热储罐40积分、自动灌装机50积分。剩余可用福报积分4348分。”
四份图纸出现在空间桌子上,于悠用意识取了出来。
图纸总要有个出处的,于悠说道:“咱村那几个机械专家最近不知道研究啥呢,我去转一圈儿看看。”
尹志学、范兴、阮齐正在研究精细小汽车构造。
现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的汽车,主要有解放卡车和红旗轿车。但整个整车制造行业却并没发展起来。
但是国内汽车产业一直属于“闭门造车”的状态。
由于技术限制,无论是从口碑还是质量上,都比不过进口汽车。
但是手扶拖拉机和耕地机的生产,给了三人不少启示。
这阵子,三人基本上有空就会聚集到一起研究汽车构造。想试着弄一个详细的图纸出来。
于悠到的时候三人正聚在尹志学家里愁眉不展。
于悠好奇道:“怎么了这是?”
尹志学:“村长,我们最近在研究小轿车。可有几个关键的地方实在是搞不清楚。”
于悠眼前一亮。没想到这几人抓到了这样一个研究方向。
没记错的话,现代时候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成立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
合资那不就是一半的利润流向国外了么。那肯定不如自已国家独自生产国产车。
现代时候每年的汽车进口额是一笔大数目。要是从现在开始国产车就能有一个飞跃。
国家得省多少外汇,尤其少了关税,老百姓得少花多少钱。
于悠问道:“你们研究这个,是有什么想法么?”
尹志学:“我们就想为国家多做点事儿,想着把图纸送去机械厂。”
于悠……真的是太伟大了!
可是他们阳迁市的机械厂过不久大概也会从国有企业转为私有企业了。
不变革,就提高不了生产力。
所以,这小轿车,不如她们自已来造。妈呀,怎么感觉自已注定是个富婆呢,哈哈哈!
于悠正色道:“等过后有机会我让我爸去市里找找资料。研究成功后咱们也不送去机械厂了。咱们自已干!”
第158章
你来负责
范兴:“村长,我没听差吧,你说咱自已干?”
尹志学和阮齐也紧紧盯着她。
就他们村,连个机械厂都没有,怎么干?
于悠解释道:“咱们阳迁市以后会往好里变。机械厂这样的国有企业现在都存在了‘肿、散、骄、奢、惰’的问题。”
“竞争力一下就降低了。完不成生产任务,很有可能后续会被市里强制转成私有企业。”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那不如咱们把机械厂收过来。除了农用车,再开辟一个生产小轿车的生产线。”
尹志学,范兴,阮齐……他们村长是真敢想啊!竟然想着直接收一个大型机械厂!
不过他们听着挺兴奋是怎么回事?
几人看着于悠年轻笃定的笑脸,就莫名的相信。甚至有种于悠干啥都能成的错觉。
就听于悠接着说道:“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机械厂变动不会这么快,提前做规划总是好的。”
“对了,今天找你们主要是想让你们帮个忙。”
尹志学:“什么忙?”
于悠说道:“我想做几个机器,简单来说就是一台能够切片和绞碎食物的绞碎机,一台能够自动翻炒的炒酱机,还有一台自动把东西灌进瓶子里的装机。”
尹志学三人商量了下,说道:“用途单一,倒是可以尝试着做做,不过细节上我们也不敢保证。”
于悠:“没关系,后面再慢慢改良么。”
她得综合一下现代的技术,再参考一下未来的图纸给他们提出意见。最后弄出综合两方能实现的图纸,再送去机械厂。
这样才能确保这东西能生产的出来。
安排好了这件事儿,于悠就回家了。
没想到,她爸已经按耐不住,自已来动员秦之恒和秦伟了。
于卫民:“亲家,谢正平、孔正阳他们好几个人可都念叨你呢。有国才有家,你和之恒可不能推却啊!”
秦伟语气明显有些激动:“真把这些伙计们都叫来了?他们还好吗?”
这些人里面有不少他的好友,还不知道过的如何。
于卫民想了想那天这些人的样子,委婉道:“前两年全国粮食都不够吃,他们被安排的吃住也有限。人都挺瘦溜的倒是。”
“不过我给他们安排在了市里接待的大院儿里。粮食蔬菜肉都定时送过去。”
“他们家里人也都一起来了,只要会做饭,那很快能胖回来。”
秦伟握了握于卫民的手:“亲家,你办事我还不放心吗?你这是帮了他们大忙了。”
“我明天就跟你去市里,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不是。”
于卫民道:“你原来可是负责商务部的,可不止是一份力量这么简单。那得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才配得上。”
说完,又对秦之恒说道:“之恒,你这阵子没啥事儿就过来帮帮我。我这突然升职也应付不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爷俩搭配,干活儿才不累。”
秦之恒没想到于卫民把主意打到了他身上。
但他现在黑市那边运转很不错,基本上早就放手了。占不到他什么时间。
再说他之前在科技部,对于科教方面身上始终有着很大的责任感。
老丈人开口,那必须跟着走:“爸,我听您的。”
此时的秦之恒完全没意识到,于卫民后来只动嘴皮子,其余全都直接大撒把给他了。
他就像是上了发条一样,忙得脚不沾地,比于卫民这个正主累上一千倍!
就这样,于悠回到家的时候,秦伟和秦之恒早就被于卫民忽悠个七七八八了。
两人去市里任职的事儿也都定了下来。
特事特办,于卫民给这些人暂时定的岗位都是特意聘请的专家。
毕竟,给啥位置估计将来也留不住这些人!
秦之恒上任第一天,于卫民就拿出来让几个领导填的表格一一分析。
“你比较了解这些人,这里面的人哪个最重要?”
秦之恒:“目前看起来都挺重要。”
于卫民……这说了等于没说啊,到底哪个是小爱说的人才?
于卫民说道:“现在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个方向,你觉得怎么安排比较好?”
秦之恒:“有很多东西一天两天见不到成效。现在阳迁市已经站在了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倒不如多条线并进。”
于卫民点头道:“有道理,就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样下面的老百姓也才有这个配合的意识。”
“那你觉得首先从哪方面入手更合适?”
秦之恒说道:“科教兴国,不如先从教学方面,这些都是归市里统一管的,比较好执行。”
“就是现在有个难点。”
于卫民:“什么难点?”
秦之恒:“拿学习来说。现在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太不一致了。除了整体低下外,低下里面也分高中低档。”
“考20分的和考50分的这样差别的。老师讲难了也不是,讲简单了也不是,教起来效果不好。”
于卫民几乎是脱口而出:“这简单啊,把学校按照档次,每个年级每个科目都分高中低班。”
“学生们按照考试成绩确定自已的档次。一个学生,可能语文在高班,数学在低班。确保他能跟得上,听得懂。”
“每个月安排一次升班考试,想参加的自愿参加。”
秦之恒眼前一亮:“爸,您这个办法真的绝了。”
老丈人脑子太好使了,怪不得媳妇儿能高考突围!妥妥的遗传。
于卫民:“那当然,姜还是老的辣。”
现代时候,北京某学校出了名的走班制了解一下!
秦之恒:“那咱们把这个弄个具体方案出来,赶快让各个学校开始实施。”
于卫民:“行,你赶紧弄个方案出来。然后和各个学校联系一下。还有这些专家们谁能帮上忙,就和你一起负责,你去问问。”
秦之恒……真特么果断啊,一句话全都推给自已了?那他干啥?
就听于卫民继续说道:“于柔说是明天回娘家。我一会儿就坐车回村里了。好久没看到那俩最小的外孙孙喽。”
秦之恒……
第159章
就我智商低
于柔的确是回娘家来了,还是趁着周末全家一起来的。
于悠和于远都考上了大学,她这个当大姐的不得过来庆贺下吗?
于柔拿出两个大大的红包,给了于悠和于远一人一个。
于悠笑道:“姐,给小远就行了,我这都多大了,你咋还给我?”
于柔拉过妹妹的手,夸赞道:“多大你也是我妹妹,这是奖励你们的。真没想到你俩这么争气,姐现在走出去都倍儿有面子。”
院子里,安安、宁宁、月月和双胞胎小豆丁,还有秦之初家的燕燕,一群孩子你追我跑,热闹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