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9章

    于悠问道:“姐,你就没想着干点儿啥?”

    自从双胞胎出生,于柔的婆婆还是正式工,于柔就担负起了照顾这俩孩子的任务。

    现在这俩孩子终于长到可以送去托儿所了,于柔也有空出来的时间了。

    曹秀提议道:“闺女,实在不行妈做绿豆糕的活儿你接过去吧。你们两口子一个做一个卖,也能赚不少钱。”

    于悠也说道:“对啊,姐。你咋想的?”

    于柔说道:“我主要没咱妈手艺好。我最近也想了,家里不是有台缝纫机吗?我还想着做点头花类的东西卖卖试试。”

    于悠说道:“妈,看来我姐还是爱做手工,你那绿豆糕没传人了。姐,我看啊,你倒不如学着做饰品、做包包、做衣服啥的。”

    “就比如你前阵子给月月、安安、宁宁、燕燕几个做的书包,就很有创意。”

    于柔问道:“这话怎么说?我做这个卖得出去吗?”

    于卫民:“闺女,大胆的做,你爸我现在正好搞市场呢。以后咱们市买卖东西不用票也行。再有半年,不怕卖不出去,只怕你做的不够卖。”

    于柔也变得感兴趣起来:“爸,你说真的?”

    于卫民:“当然是真的,和你妈你妹妹似的,开个自已的工厂生产都行。”

    于柔笑道:“我可不会管厂子。自从悠悠和小远考上大学,我觉得咱家就我智商低,你们都忒聪明。”

    她真是这么想的。让她再上十年学,她也考不到这个分。

    曹秀:“你可不能看轻自已,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你这做手工的天分又有多少人能赶上?这可是设计天赋。”

    于悠提议道:“姐,你自已做的话将来顶多开个小店。不如你叫上我大姑子一起。”

    曹秀抚掌道:“对啊,之初也爱捣鼓缝纫机。再一个她比你更懂管理。到时候你们一起可以把事业铺的大一点。”

    于柔开心道:“可以的话当然好,我一个人干心里还没底儿呢。”

    于悠:“那行,那要不然你们先试着做包或者做衣服?最好是再设计个商标出来。”

    于柔问道:“什么是商标?”

    于悠解释道:“就是把你们做的东西都弄上这个标志,可以区分商品,让别人一看到就知道是你们做的。”

    “以后你们生意做起来了,少不得有跟着学的。要是被人借用了你们的名声,这时候有个商标,产品出了什么事儿也能做一个区分,不影响你们的口碑。”

    于柔点头道:“有道理,还这么多需要注意的呢。”

    “那好,我现在去找之初姐,我俩先商量商量。”

    于柔早就坐不住了,一溜烟就跑没眼儿了。

    她想和秦之初商量一起做包。

    上次给孩子们做书包,就是突发奇想,每个包都做的不一样。现在脑子里很多东西,都是关于包包的。

    于悠:“妈,现在没布票买不到布,咱们是不是给她俩整点布料?爸,啥时候能不用票了?”

    于卫民:“别急啊,明天我就整个会。”

    曹秀:“等着你整改完黄花菜都凉了,要不咱们看看空间里什么价格。”

    “小爱小爱,打开空间商城。”

    “七十年代有帆布了,比较硬适合做包,不如用这种吧?”

    于悠:“妈,七十年代见过的颜色都来点。

    军绿色、棕色、灰色、蓝色、酒红色、橘红色都来点儿。”

    曹秀:“行,那就这几个颜色一样买一匹。”

    小爱:“七十年代帆布六匹,12积分。剩余可用福报积分4336分。”

    六匹布出现在空间桌子上。

    曹秀:“老于,你明天不是去市里开会吗?回来的时候四处转转,把这几匹布从空间拿出来带回来。”

    于卫民:“没问题!我明天背个背篓去。”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于柔和秦之初的路还是得她们自已走。

    不过两个都是心灵手巧的。只要肯努力,用心钻研,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出路广的很。

    于悠问道:“爸,你让之恒干啥去了,昨晚到现在也没回来。”

    于卫民苦口婆心道:“我让他主持一下市里的科教工作改革,他正写方案呢。”

    “闺女啊,你爸我一把岁数了。这工作不安排给年轻人安排给谁?你眼光不错,之恒是个好样的,干起工作来比我都强。”

    于悠……爸你不做演员真是屈才了。

    第二天,于卫民就主持开了个第一个工作会议。

    虽然,这个任务是直接部署给于卫民的。但是于卫民果断让阳迁市的市领导们都参与了进来。

    开玩笑,一半人比他薪水还高,凭啥他一个人干工作?

    他的人生信条从来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

    参会人员除了他们本地的一些工作人员,就是十个调过来的专家,和秦伟、秦之恒。

    阳迁市市长郝建同说道:“国家对我们信任,给我们的机会。那我们就得用出十二分的力气来对待。”

    “别的不多说,在座的人都有义务从行动上做表率。大家协同奋进,自检互检,不允许出现推脱、不重视的现象。”

    于卫民:“如同郝市长所言,咱们大家先做一个百分百的支持。”

    “有那么一种人啊,我成功是我牛,我失败那就是大环境不好。总是希望别人努力,自已沾光。”

    “丑话说在前面,这样的行为在咱们后面的工作中想都不要想!”

    第160章

    搞定外包装

    “下面呢,咱们就会从具体事务出发,详细讨论讨论后面该怎么办。”

    “先和大家说一下哈,秦之恒我暂时征用了。”

    “现在通讯不便,我的一些决策和举措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联系不上我的时候,盯紧他就是了。”

    “好了,现在就让秦之恒给大家说一下第一步计划。”

    秦之恒……他怀疑老丈人给他上套了,可惜没有证据!

    秦之恒拿出准备好的报告,说道:“大家看一下自已面前的报告。咱们的进步,可以先从教育开始。”

    “这次最大的举措,就是阳迁市所有学校重新划分班级。按照年级和学科设置高中低班。学生按照考试成绩进行走班式学习。”

    这次换郝市长不明白了:“啥意思?”

    于卫民道:“郝市长,比方说,你孙子语文成绩好,数学成绩差。语文能在高班听课,数学分去低班听课。”

    “分了高中低班后,老师按照学生的水平讲课,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但学生每次上课不在固定的教室,而是自动去自已的高低班。这就叫走班。”

    郝建同懂了,不由拍手道:“妙,太妙了!”

    其余领导和专家们脸上也都带了笑意。

    于卫民:“好了,大概就是之恒说的这些。大家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

    “没有的话,咱们进行下一项……”

    ……

    曹秀和于悠这天也没闲着,两人跑去玻璃厂去考察外包装了。

    这年代的外包装种类十分有限。就比如他们这个玻璃瓶厂,生产的一水儿都是桃罐头瓶那么大的玻璃瓶。

    曹秀:“这太大了,装辣椒酱的话,一罐头瓶怕是得吃一年。这么大一瓶成本就上去了。定价高了没人买。定价低了那就不赚钱。”

    不如一小瓶一小瓶的,单价下来了,人们也愿意花点小钱尝一尝。

    所以还是得增加点儿别的模具。

    不过现在的厂子都不爱改变,尤其领导们,铁饭碗安逸惯了。

    于悠:“妈,咱们去和这个厂长谈谈。”

    玻璃瓶厂的厂长叫季力强,正在办公室里训自已的儿子季成。

    他给季强安排了个销售的岗位,可这小子一点儿也不踏实。嫌这工作没意思,天天迟到早退。

    “你说你,整个厂子谁不知道你是我儿子,就不能以身作则?让全厂的人看笑话?”

    季成:“爸,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工作有多没意思。我一个做销售的,天天就坐在办公室里等订单上门。”

    “可订单早都固定下来了,我天天连个人影都看不见。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季力强:“浪费生命?那行啊,那你去车间上工!有多少人想进销售部轻轻松松拿工资。你倒是好,还有嫌工作闲的。”

    季成:“车间也没意思,每天就一道工序来回做。”

    季力强气急:“你到底想怎样?”

    咚咚咚!两人正吵着,办公室的门就敲响了。

    季力强强压心中的火气,大步走过去,拉开了门。

    于卫民升职有个最大的好处,于悠和曹秀现在拿个批条啥的不要太方便。见各个厂长,再也不会被尽职尽责的门卫拦着了。

    季力强看两人穿的并不是工装,明显不是厂里的,问道:“你们是谁?找我什么事情?”

    曹秀说道:“季厂长,我们是来谈合作的,想订一批玻璃瓶。”

    季成听见这话蹿了过来:“我我,我是负责销售的。你们想订多少?”

    曹秀:“数量倒是挺多的,我们是个长期订单,每个月至少也得几千瓶。”

    这可是个大订单了,季成:“没问题,这数量我们能供应。你们是哪个厂子?”

    曹秀:“数量你们是能供应,但是你们这产品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

    季成……这俩人是来闹着玩的吗?

    “这罐头瓶子不都这样么?”

    曹秀解释道:“我们是生产大酱的厂子,不是生产水果罐头。需要小一些的包装,容量至少是现在罐头瓶子的一半吧。”

    季力强:“这个规格的我们没有。”

    于悠:“季厂长,你们的产品不能总这么单一,没有可以增加模具增加生产线啊。”

    现在厂子里技术都达到了,增加生产线只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

    季力强本能拒绝:“我们现在的产量和销量都还可以,暂时没想着追加投资。”

    于悠说服道:“季厂长,您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铁饭碗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慢慢被取缔的。”

    “我们刚在门外还听说,您儿子不愿意进车间。可就是进车间这样的活儿,以后也不是哪个父母能给子女安排的了。”

    “我们知道的最新消息,各个厂子以后大概率是自负盈亏。各个岗位,以后就是凭能力优胜略汰。”

    刚还吊儿郎当的季强一下站直了。以后要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了吗?

    就听于悠继续道:“至于销售岗,那以后估计都得出去拉订单。”

    “但你们厂子的产品这么单一,先不说会不会被同行把单子都抢了,关门大吉。单就销售岗就很难做吧?”

    “如果你们各个规格的罐头瓶都有,买家的选择多一些,是不是优势就出来了?”

    季成:“真,真会这样吗?”

    虽然现在的工作就是坐吃等死,但他又不傻,还不想失业。

    季力强面色凝重。言简意赅,这短短几句话透露了太多信息。真这样的话,他觉得自已很可能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养老了。

    问道:“你们怎么知道后面的变化?”

    曹秀挺身而出,忽悠道:“这个么,我男人就是市里的领导。我们自然了解的多一些。”

    “季厂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是提早做好安排的好。”

    季成凑到季力强面前,低声道:“爸,我觉得她们说的有道理。”

    于悠:“对,您儿子还是挺懂得变通的。我们这个订单就是你们的一个新尝试。”

    “当然,也是机遇。就看您怎么理解了。毕竟你们要是不接单,我们怕是要去别的玻璃瓶厂详细谈谈了。”

    季力强……有股子淡淡的被威胁的意味儿。

    但现在拿厂里的利润去投资新的模具,新的生产线,说到底动的是厂子的钱,也没动用自已的钱。

    要后面真的是优胜略汰,他们厂子也有点儿拿的出手的产品。

    季力强心中百转千回,转头就看见了自已不争气的儿子。

    就他儿子这样的,等自已退了,谁还容他?

    “你们说,以后销售部的人得出去拉订单?”

    曹秀点点头:“我们也只是猜的,坐着等订单上门的事儿按理说会越来越少。”

    季力强望向儿子:“拉订单这样的岗位,你能做得了吗?”

    季成反应过来,说道:“能,爸,这比现在这样强。”

    “而且真像她们说的那样工作都不稳了。我还不得莽足了劲儿干么。我又不是傻子,也就现在您能罩着我,我才敢这样。”

    这可是他的心里话。

    季力强挣扎了几秒,说道:“那行,这个事儿我们厂子得开会决定。你们是哪个厂子的?等会议结果出来,我给你们打电话。咱们再来谈订单。”

    曹秀:“这个,我们厂子刚建好,你们直接派个人去第一生产队传个信儿就行。”

    季力强……怎么觉得这俩人在空手套白狼?

    于悠……他们生产队是该拉一条电话线了!或者说他爸该合计合计怎么给每个生产队都拉一根电话线了。

    第161章

    偶遇福利院

    这边的事情初步商量好,母女俩出了玻璃瓶厂。

    于悠说道:“妈,你这个辣椒酱怎么都好说,我那个洗发液包装有点儿犯难。”

    “七十年代的洗发膏有铁皮包装的,跟个肉罐头似的。用来装洗发水不太方便啊。”

    曹秀:“也不能说铁皮包装不好,现代时候咱们买的茶油,不就有铁皮包装的吗?还是高档包装呢。”

    “但是现在钢铁产能不足,国家的资源有限。要不然还是用塑料包装吧?别占用国家的资源。”

    于悠:“行,我也觉得塑料包装成本更低一些,那咱们就去化工厂!”

    阳冀市,阳南省化工研究院。

    闫经纬把曹秀和于悠母女俩叫到了办公室。

    看到于悠,闫经纬实在是又爱又恨。

    几年前的农药,大大解决了国家现在的农灾害现状。也解放了不少生产力。这功劳是大大的。

    但又不得不想起当时签的那份协议里的违约条款。

    “喝凉水塞牙缝,吃东西拉肚子,走路绊倒,逢雨必被淋,逢雪必摔跤,逢雷……”

    闫经纬挥去脑子里的记忆,看着曹秀问道:“这位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