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于悠介绍道:“这是我妈,上次来谈合作我妈抽不开身就没来。”曹秀:“早就听家里人说起你,很高兴见到你。”
“我们这次来是想问问,您这边的下属工厂,有负责做塑料的吗?”
闫经纬问道:“你们打算具体做什么用?”
于悠:“我们想着做洗发水,想用塑料瓶子进行包装。”
闫经纬……怎么这一家子这么能呢,连洗发水都能做出来。
“那你说的是塑料包装制品,现在干这个的几乎没有。我们化工厂的下属企业,目前主要生产更紧需的化学制品和医药制品。”
母女俩虽然失望,但也算是意料之中。
毕竟现在塑料产品还没普及,连生产塑料袋的厂子都不好找。
难道真要用铁皮来装洗发水吗?怪别扭的。
可让她们自已去搭一条塑料制品生产线,那涉及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有现有的,她们提供一些好的意见最合适不过了。
曹秀问道:“那您知道有哪个厂子生产塑料制品的吗?”
闫经纬想了想:“上次省里去京市开会,我看到有些本地的人,带了黄绿色的塑料水壶。可洋气了,说是就在京市买的,咱们国家自已生产的。”
“你们等着,我打电话问一下,这是哪个厂子生产的。”
曹秀和于悠脸上一喜,塑料水壶和塑料瓶的距离还远吗?不远!远也要想办法给他弄近喽。
那边闫经纬已经撂下电话。
“问到了,说是在供销社买的。供销社的地址我给你们要来了。”
曹秀:“太谢谢了,怪不得我们家老于经常夸您,说您办事儿靠谱,信誉好。”
闫经纬……之前那件事儿不用提了,谢谢!
母女俩出了化工厂研究院,当天的最后一班火车没有赶上,只买到了第二天返程的火车票。
俩人干脆想钻进小巷子里,找个没人的地儿进空间睡一觉。等明天一早再赶车回去。
他们的空间是恒温的,比住旅馆还舒服。里面还存着现成的饭菜,简直不要太方便。
昏暗的小巷里,却隐隐有声音透过外墙传来。
于悠:“妈,你听见声音了吗?”
曹秀:“能听不见吗?好像是几个孩子的哭声。兴许是父母教育孩子呢?”
于悠:“那咋办?咱要不要进去看看?”
这句话刚说完,里面的哭声更加凄厉起来。
“不要,不要,要妹妹……”
曹秀:“走,进去看看!”
两人一直绕出了这条小巷,拐到了另一条街上,才找到大门。
没想到这里,竟然是一间福利院。
咚咚咚!
等了有一会儿,才有人来开门。
来人叫蔡琴,看是两个女人,问道:“你们找谁?”
说完这话,又满怀希冀道:“是来找孩子的吗?快进来快进来,看看有没有你们的孩子?或者你们想收养一个也行,我们这里多大多小的都有。”
曹秀和于悠还没说话,就被蔡琴让了进去。
里面类似一个四合院,面积倒是挺大的。
曹秀问道:“刚刚我们在外面听到好多孩子在哭,就寻思进来看看。”
蔡琴见两人是为这事儿来的,叹气道:“是我们今天捡来的小婴儿,重度营养不良,怕熬不过去,孩子们看着心疼。”
于悠趁着蔡琴和她妈说话,迅速用意识和小爱沟通:“从空间商城购买一桶麦乳精。”
又假装从军绿色的提包里掏了出来。
“赶得巧,我们正好带了一桶麦乳精,要不先喂了孩子?”
蔡琴高兴道:“真的吗?那太好了。圆圆,圆圆!”
“不好意思,晚上我们就留一个人值班,都是院里大点的孩子帮忙。”
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闻声跑了过来。
蔡琴嘱咐道:“你去给小妹妹冲一点麦乳精喂她吃两口。冲的浓一点儿,别烫到了。”
“诶!”圆圆破涕为笑,抱着麦乳精飞快的冲向屋子。
曹秀:“怎么这孩子这么瘦弱?补贴不够吗?”
蔡琴解释道:“补贴是按照人头来的,够!但是,我们福利院里的孩子早就超额了,超额的这些就没补贴了,只能匀着吃。”
曹秀:“超额还往里塞孩子吗?”
“这倒不是。是孩子们……周边的村落养不起孩子,还有嫌弃孩子是女娃的,就把孩子送到市里。”
“我们福利院周围经常会有被丢弃的孩子。”
“就算是我们几个大人狠狠心不往里面抱,这里的孩子们也会偷偷捡回来。说是把自已的口粮分给他们吃。”
“孩子越来越多,就不够吃了。”
于悠:“大概是感同身受吧,毕竟被抛弃的滋味儿不好受。婶子,您几位也都是好心人。”
蔡琴:“嗨,我们几个也是心软的。又怕报上去这事儿怪我们工作失职。只能就这么先凑活着。”
曹秀:“会过去的,不会总这样的!”
母女俩进去小女婴屋里,看那孩子吃的香甜,这才出来。
于悠:“妈,看的怪难受的。”
曹秀:“所以咱这厂子更得快点建成了。到时候赚了钱建个基金会啥的,早早帮上这些人。”
第二天一早,福利院一开门。
门口的地上摆着两桶麦乳精、一麻袋玉米面、一麻袋大米,还有堆在一起的大白兔奶糖、冰糖、红糖……
第162章
面红耳赤选专业
有些事情,没有亲眼见到,感触并不算很深。身临其境,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于悠和曹秀现在就是这样。他们一家三口还不知道从哪里积来的福泽,让生命得以延续。
能帮做好事儿的时候,自然是要伸把手的。
两人坐火车回了家,尹志学、范兴、阮齐就找上门了。
绞碎机,炒酱机,灌装机的基本图纸设计好了。于悠不好再把这些的图纸直接拿出来。只能让三人一一给自已介绍各个部分的功能。
再对应空间里的图纸,对现有的图纸不断提出疑问和意见。
于悠双眼专注,看的认真,一会儿点头一会儿蹙眉。
“尹工、范工、阮工,你们看这个位置,这个轴上的几个刀片是不是可以做成一个能旋转刀片?”
“还有这个这灌装机瓶子的尺寸能不能不要固定,做成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的?”
……
于悠边说,边在心里默默流泪。真是难为她了,一个学化学的去分析机械图纸,还好她当初物理成绩不错!
又是几天的修改,不得不说尹志学三人不愧是专家,改起图纸来毫不费力。
三张综合了这个时代和现代的图纸就这么诞生了。
简单能用,干净卫生,而且比人力快上无数倍,这就够了。
于家。
于悠拿着三张图纸,想着尽快得做出来,她和她妈都得用。
有点儿犹豫,和于卫民说道:“爸,你说我是去找阳迁市机械厂的孙强山孙厂长,还是去找阳安市机械厂的方志勇方厂长?”
于卫民仔细看了看,低头想了想,说道。
“你们这几个东西大都是工厂或者商户才能用到。目前机械厂弄出来往外卖也不会有什么订单。不像农用机械车那么抢手。”
“构造图虽然简单,但是得单独做这些零件,其实挺麻烦的。估计这俩机械厂都不太想给做。”
于悠也想到了:“行吧!那就孙强山厂长吧。”
“毕竟,咱们还有一封认罪书的情谊。想来,孙厂长不会拒绝咱们的。”
这孙强山也有意思,你说他本性差、胆小怕事吧,但是执行力还挺强。
在机械厂换领导之前,孙强山真的是帮助他们的一把好手。
远在市里的孙强山……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春!
于卫民把图纸拿过来,和闺女说道。
“我反正经常得去市里上班,图纸就放空间里,我抽空去找孙强山谈。倒是你那个塑料瓶包装的问题,是打算去一趟京市吗?”
于悠挽住曹秀的胳膊,笑道:“现在之恒被你安排的忙的脚不沾地。我打算和我妈一起去。”
曹秀也挺期待:“对,我们娘俩一起去。到时候再把京市转一转,再去一趟悠悠即将去的京大看看。”
于卫民酸了,这哪是去搞定外包装。分明是趁机旅游啊!
现代时候一家三口每年再忙也会抽时间出去旅游一次的。没钱时候去近点儿的地儿,有钱时候去远点儿的地儿。
但自已也从没缺席过。偏偏这次被甩开了。
于卫民疑惑道:“你咋知道是京大?不是还没报学校呢吗?”
这批考生刚刚做完体检,得等体检报告下来才能报志愿。
曹秀自豪道:“你闺女,这次可是考了全国第一,那不去京大去哪里?还有你儿子,哎,咱们今天得好好掰扯掰扯。”
曹秀语气变得强势起来:“你说你,天天带他捣鼓你那宝贝种子。现在你不捣鼓了吧,儿子被你折腾的一心想报农学专业。”
于卫民:“农学怎么了?农业发展的好,全国老百姓才能吃饱吃好。”
曹秀大声道:“可现在农研所研究的那些高质量种子不是能够解决吗?我觉得不如学那个什么,对,计算机!”
“你自已说,按照国外的发展速度,计算机是不是更缺人?对他自已来说,也是更大的机遇?”
于卫民……气势稍微萎靡了点儿,貌似是的。别人不知道,他们在现代生活过,能不知道科技的重要性么。
但是,种子公司是他的执着,他还是想下来继续研究种子的。带着儿子一起干,就更美好了。
看爸妈为了弟弟的专业争得面红耳赤,于悠问道边上的于远:“小远,你是咋想的?”
于远也很犹豫。
“我的确想报农学专业,但听咱妈的意思,计算机这个专业也很重要。要是能修两个专业就好了,我其实什么都想学。”
于悠眼前一亮,双学土学位,自已怎么就没想到呢?
尤其小远现在才十五岁,四年大学下来也才十九岁。太早入社会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儿。
考研也好,多修点别的课程也好,不如多在大学里留几年。
“爸、妈,你俩也别争了。小远说他可以考双学位。”
曹秀和于卫民……瞬间安静了。
曹秀关心道:“儿子,这样会不会太累了?比别人多不少课程呢。”
于卫民也心疼了:“是啊,不行的话就报你妈说的计算机,你喜欢农学,跟着爸学就行了。”
于远自信道:“爸、妈,大学怎么也不会比高中更紧张,我会自已安排时间的。不过,学校真的会同意我学两个专业吗?”
于悠……这个她还真不知道,现代时候是可以的,但现在刚刚恢复高考。政策可能不完备呢?
“妈,不如咱们这次去京市想办法见见京大的老师?咨询一下这个事情?”
曹秀:“行,那咱明天赶紧出发吧。争取赶在填报志愿前回来。看来,这次和闺女出去独美的计划要泡汤!”
于卫民大方道:“还是儿子的事儿重要,等啥时候我休假了,带你出去转转。”
曹秀……
……
另一边,于柔和秦之初两个人正在试着做一个新包出来。
着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一个双肩包渐渐成型。
秦之雅在边儿上看的眼热。
“姐,小柔姐,这个包也太好看了。”
底色是酒红色,有的地方进行了灰色拼接,里面还做了小兜和隔层。
收口处是抽绳的,两个肩带厚厚的宽宽的。背起来时尚又舒服。
第163章
无奸不商
于柔和秦之初现在分工合作。
于柔负责设计样式和裁剪,秦之初负责砸线。
两个人干活儿,还能互相提出意见,效率也高了很多。
于柔:“不知道这包,能不能卖出去?”
秦之雅:“肯定能的,这么漂亮的东西,哪个女孩子不想要。而且这个真的很方便啊,背着也不会掉。”
于柔说道:“上次做头花的事儿,我妈就提醒过我们,款式单一的话,只能赚个快钱。后面买走的人,有手巧的估计就会仿制了。”
“想要继续卖,那得不停的创新才行。比别人多走一步,才能得到更多。”
秦之初:“是这样没错,后面如果真的做生意的话,咱们就一边做一边更新样子。”
于柔却是突然问了一句秦之雅:“之雅,你大学要学什么专业啊?”
秦之雅还在看手中的包:“别提了,正发愁呢。说实话,其实我不是很爱学习。”
“先前参加高考就是莽着一股劲儿,想要争口气。就想着一定能凭借自已的努力,走上人生巅峰!”
于柔继续问道:“那你喜欢画画吗?”
秦之雅还没转过来,秦之初就反应过来了:“对啊,之雅,你喜不喜欢艺术专业?就是去大学里学美术,以后设计东西。”
“比如我们做的包,或者服装,工装类的。”
秦之雅也跟着兴奋起来:“这个我行吗?画画的话倒是比学别的有意思多了。”
秦之初解释道:“这次招生大部分都是基础比较弱的,应该会从头教起。你要是真喜欢,就勤学苦练,肯定没问题的。”
秦之雅:“哎呀,那我不就是设计师了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那我等会儿回去和席丰商量商量。”
于柔说道:“是得商量商量,学习的机会不容易,得是真的喜欢想学才行。”
又对秦之初说道:“不过这事儿还真启发我了,咱们以后还可以去大学里花钱找艺术生帮咱们设计。”
秦之初也很兴奋:“这主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