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4章

    清晨。

    朱棣醒来,走下车轿询问战报:“敌我伤亡几何?”

    朱瞻基拱了拱手,“我军阵亡三百六十二人,伤五百九十人,杀敌四百五十七人,俘虏近五百人。”

    “有没有审问?”李青问。

    “审了,但不保证情报的真实性。”朱瞻基道。

    “先不管这个。”朱棣摆摆手,“瞻基,你不是想打仗吗,这次爷爷给你一个机会。”

    朱瞻基精神一振,跪听圣喻:“请皇爷爷示下。”

    “朕给你两万精兵,即刻赶去支援瓦剌。”朱棣认真道,“你做主帅,莫要让朕失望。”

    “孙儿领旨。”朱瞻基热血沸腾,数次北伐,他还是头一次接这么大的活,“孙儿定当竭尽全力,给鞑靼迎头一击。”

    “好。”朱棣很欣慰,“李青。”

    “臣在。”李青服了:真·流水的主帅,铁打的监军。

    “你做监军。”

    “……臣遵旨。”李青无奈拱手,“对了皇上,你这边儿怎么办?”

    “无妨。”朱棣不在意道,“鞑靼目标明确,集中精力打瓦剌,没有统一做大之前,他们不敢冲着朕来。”

    顿了下,“来了更好,朕正好可以活动一下筋骨。”

    李青有些犹豫,但一想到这边还有三万精兵,以及十万后勤补给,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朱棣是老了,但宝剑依然锋利,战斗素养不退反进,即使鞑靼真大举来攻,也讨不到便宜。

    ——

    这次驰援,朱棣下了血本,两万士兵八成来自神机营、三千营,要求只有一个,务必保瓦剌‘不死’。

    如今瓦剌已彻底投入大明怀抱,加之茶马贸易的原因,驻扎地全面对大明开放。

    明军有了明确目标,进军神速。

    “李监军,你先去探探情况。”朱瞻基轻声道,“不沟通就贸然支援,远不如提前通知瓦剌,两面夹击鞑靼效果来的更好。”

    你是真不拿青伯的命当命啊……李青无奈点头:“我这倒是没问题,主要是你,皇上让我做监军,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你的安全……”

    “放心,我早已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了。”朱瞻基道,“大任在身,我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不能不为两万将士考虑,不会硬莽上去的。”

    “成,”李青也不废话,“那我去了。”

    “等一下。”朱瞻基好笑道,“你就这么单枪匹马地去啊?”

    “下官愿随李尚书共同前往。”不远处,于谦听到二人对话,拨转马头上前。

    李青拒绝:“不用,人多反而容易误事,我一个人就成。”

    于谦道:“那里大概率已经开战了,李尚书你一人去实在太危险了。”

    “那也无妨。”李青笑道,“瓦剌虽弱,却也不至于这么快沦陷,我小心一点儿就是了。”

    于谦还想再说什么,朱瞻基先一步同意,令人取来准备好的元人服饰,叮嘱道:“切记,安全第一。”

    “嗯。”李青接过,“走了。”

    “不先换上吗?”

    “不摘掉面具吗?”

    朱瞻基、于谦先后说道。

    “我脸皮薄。”李青敷衍一句,驾马离开。

    望着李青逐渐远去,于谦的眉头深深皱起,“皇太孙,李尚书他…都六十多了,时不宜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

    朱瞻基斜睨了他一眼,哼道:“你对他的本事一无所知。”

    “……”于谦心中有些怨言,却也不好发作。

    抛开皇太孙的身份不谈,仅是军中主帅,就不容他于谦质疑。

    朱瞻基对于谦印象不错,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他出不了事儿,他这样的人到哪儿都吃不了亏,精明着呢。”

    ……

    瓦剌大营。

    脱欢愁的胡子都稀疏不少,鞑靼的强势打压,让他喘不上来气。

    帅营里,手下众多部将,以及阿失贴木儿,个个愁容满面,为当前局势担忧,为未来发愁。

    “打不过,真的打不过,”一人赤着上身,露出精壮肌肉的汉子起身,“前方隘口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如今我们已是退无可退,必须得求援了。”

    “求援?”脱欢有气无力,“求谁?”

    阿失贴木儿接言道:“大明!”

    “他们巴不得草原上内斗不止呢,哪里会愿意出兵相助?”脱欢看得通透,“加大贸易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我又不是没求过援,但明廷压根不出兵啊。”

    说到这儿,他眼中流露出一抹悲哀:“退一步说,就算明廷答应,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啊?”

    众人沉默。

    的确,时间上已经不赶趟了。

    “那现在怎么办?”阿失贴木儿问:“再退的话,牛羊、妇孺就得拱手让人,失去了这些,手下的人还会跟着我们干吗?

    怕不得立即投入鞑靼怀抱!”

    阿失贴木儿严肃道:“不能退了,再退就什么也没了。”

    他真诚的看向脱欢,“拼一把,汉人有句古话:置之死地而后生,目前我们就是这种情况,拼一把尚有一线生机,不拼则必败无疑。”

    兀良哈已经名存实亡,阿失贴木儿想恢复昔日荣光,只能寄期望瓦剌重创鞑靼。

    反正他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不如拉瓦剌下水,瓦剌输了他不亏,瓦剌若是能重创鞑靼,那他可是血赚。

    “打吧!”阿失贴木儿蛊惑道,“瓦剌的勇士们,你们都是草原上的英雄,都是……”

    巴拉巴拉……

    脱欢知道这厮目的,自然不会被其蛊惑,但他没有其他办法了。

    即便投降,他也落不了好,鞑靼可以放过他的部下,却不会放过他。

    “鞑靼欺人太甚,传令……”

    “报——!”

    帐外一个亲兵进来:“报:一个自称明廷兵部尚书的汉人求见。”

    “明廷的兵部尚书?”脱欢呆了呆,“长什么样?”

    “他戴着面具,看不到真容。”

    “戴面具……”脱欢想起来了,顿时精神大振,“快请他进来,不,诸位随我去迎。”

    ~

    李青长长舒了口气,终于不用再说:我滴,大明兵部尚书,你滴懂?

    来的时候,他啥都想到了,就是忘了语言不通这事儿。

    好在运气不错,遇到了听得懂汉话的人,不然他只能用强,硬闯瓦剌大营了。

    艺多不压身,多掌握一门语言不是坏事……李青暗暗决定,回去后,要学习一下草原上的语言。

    不说精通,至少也得能交流。

    正想着呢,忽见人潮涌动,一群人护卫簇拥着几人过来,李青停下思绪,目视前方。

    少顷,护卫散开一条道,脱欢为首的瓦剌各部领袖几步赶来。

    “真是李尚书。”脱欢又惊又喜,拱手道:“小王有礼了。”

    “顺宁王少礼。”李青嗓音温和,直入正题:“我大明雄师来了,皇上亲征。”

    脱欢闻言,仿佛一下子从地狱来到天堂,灵魂都升华了,幸福得几乎喜极而泣。

    “李尚书里面请。”脱欢压抑着激动和欢喜,客气中带着恭敬。

    李青也不客气,当仁不让地走在前头。

    进了营帐。

    脱欢以及各部大将,屈身下拜:“臣绰罗斯·脱欢(臣),恭请圣安。”

    “圣躬安。”李青声音清朗,充满威严。

    接着,语气一转,温和道:“诸位请起,皇上听闻瓦剌遭到鞑靼重创,十分担忧,调遣精兵来此援助,我们没来晚吧?”

    “不晚不晚,”脱欢摇头,感动又激动,“臣叩谢大明皇帝陛下天恩。”

    生死存亡之际,施以援手的恩情,无疑是最大的,脱欢这次是真被感动坏了。

    他没想到明廷真来帮他了,而且,还是皇帝亲征!

    ……

    ps:今儿就这一章了,明儿三章,手上的事儿快忙完了,三更青红即将回归。

    第144章

    绰罗斯·伯颜帖木儿

    李青开门见山:“目前情况如何?”

    来之前,他特意避开战场,绕了一大圈赶到瓦剌部,因此对战场局势并不了解。

    “不乐观。”脱欢表情严肃,“瓦剌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鞑靼攻势太猛了,关隘岌岌可危,最多还能支撑十日。”

    “足够了。”李青道,“明军不用十日就能驰援过来,届时便可攻守易型。”

    闻听此言,脱欢放下心来,脸上带着庆幸和讨好,“皇帝陛下也过来吗?”

    “皇上要打击鞑靼大营,不会过来。”李青摇头,见脱欢略显失望,又道,“不过顺宁王大可放心,这次驰援的明军皆是精锐中的精锐,必能解瓦剌之危。”

    阿失贴木儿接言道:“敢问永青侯,这次明军支援了多少人啊?”

    脱欢,以及各部将领全都看向李青,一脸期盼。

    “两万精锐。”李青笑道,“皆出自神机营、三千营。”

    “神机营……”脱欢眸光大盛,好似身体注入了一股能量,整个人容光焕发。

    大明火器的厉害,他太清楚了,无他,瓦剌挨过神机营的毒打。

    两万精锐,还有火器相助,脱欢信心满满:这一次,瓦剌总算能支棱起来了。

    他知道,往后瓦剌不仅不会亡,反而日子越来越好过。

    因为,大明表明了立场。

    ——大明保瓦剌!

    脱欢明白,只要抱紧大明的大腿,那瓦剌便可高枕无忧,甚至有朝一日能盖过鞑靼,成为草原上第一大部落。

    虽然他知道明廷帮瓦剌,是为了不让草原统一,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若是大明不帮他,瓦剌都要亡了。

    “瓦剌唯大明马首是瞻。”脱欢再次表白,一脸真诚:“皇帝陛下要瓦剌如何做?”

    “暂时先挡住便可。”李青沉吟道,“大概五日后,明军便可赶赴战场,到时候,还请瓦剌不要有所保留,我们前后夹击,定能打得鞑靼落花流水。”

    “好。”脱欢痛快答应。

    受了鞑靼这么久欺负,脱欢心里也憋着股气,如今大明来相助,他胆气儿噌一下就上来了,“永青侯放心,五日后,瓦剌定能全力以赴。”

    李青点点头:“我得先赶回去了,你把握好机会,毕竟两万明军无法做到绝对隐蔽,若是鞑靼提前发觉,你这边要咬住他们,

    不然明军来了,鞑靼却跑了,那明军不白来了嘛?

    不打痛了鞑靼,以后你们瓦剌的日子也不好过。”

    “明白。”脱欢郑重道:“永青侯放心,明军未到来之前,我绝不让鞑靼撤走。”

    “如此最好。”李青起身,“对了,给我一支小队,以证明我和顺宁王你交涉过,毕竟我也要交差。”

    脱欢没二话:“我这就安排。”

    ~

    脱欢为表忠心,可谓是下了血本,把他曾经次子,如今的长子叫了来。

    “绰罗斯·伯颜帖木儿,见过永青侯。”少年行礼。

    “世子少礼。”李青客气一句。

    面前这个十四岁少年,一脸憨厚,看着完全没有绰罗斯·也先那般精明,狡猾。

    若瓦剌日后是这个少年接位,对大明来说,绝对比也先接位要强许多……李青暗暗想着。

    ……

    鞑靼营帐。

    穆卓儿没有了先前的轻松随意,脸色凝重,鞑靼能否统一草原,就看这一战了。

    同时对大明、瓦剌用兵,这一步棋十分凶险,甚至称得上狂妄,可一旦成功,收获也是巨大。

    她本不想这么冒险,但大明的入局,让她不得不如此。

    “一定要成功!”穆卓儿轻声说。

    这时,帐帘一挑,阿鲁台弯腰走了进来,表情严肃。

    “前方战局如何?”穆卓儿问。

    “不太好。”阿鲁台皱眉道,“瓦剌死守不出,抵抗十分顽强,想彻底攻破关隘,没个十来天怕是不行,我们的伤亡不小。”

    穆卓儿咬了咬牙:“继续攻,另,着一路军,绕路攻击瓦剌后方。”

    “是。”

    “等一下。”

    阿鲁台顿住,看向穆卓儿。

    “夜袭明军的兄弟回来了没?”

    “还没……”

    “报——!”

    帐外马蹄踏踏,打断了阿鲁台的话。

    少顷,一个魁梧汉子走进营帐:“王,太师,夜袭明军失败,咱们运气不好,明军是夜间行军,应对太快了,几乎没对明军造成伤害。”

    “无妨,咬住他们就行。”穆卓儿的目标本就不是明军,而是瓦剌,“阿卜只奄,本王之前不是说了吗,不求杀敌,只要阻碍明军步伐便可,汇报消息也不用你亲自赶回来啊?”

    阿卜只奄沉声道:“王,一战无果后,我们休息了一日,第二次再去夜袭之时,发现明军人数明显少了一部分,我怀疑,他们可能是驰援瓦剌来了。”

    “当真?”阿鲁台惊诧,“明廷竟会公然帮助瓦剌,这么无私的吗?”

    “只是猜测,具体是不是这样,我不敢保证。”阿卜只奄微微摇头,“但有这个可能。”

    阿鲁台沉默,两人看向穆卓儿,“王,我们现在怎么办?”

    “明军极有可能…不,绝对是来驰援瓦剌了。”穆卓儿有些心累,“这位大明的皇帝,实在太难骗了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