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7章

    对于王振,李青并没有欲除之而后快的心理,但也没什么好感。

    “有事?”

    “也没什么大事儿。”王振笑道,“咱家闲着无聊,转着转着就来了连家屯儿,想到李先生在这儿住,便想来拜访一番,冒昧了。”

    王振读过书,人品不怎么样,但说话还算好听,和普通太监相比,他倒更像文官集团出身的人。

    毕竟是落第秀才,文化素养这方面还是可以的。

    李青淡淡道:“王公公既然没事儿,可以再去四处转转,我还有事儿,失陪。”

    “先生且慢。”王振连忙抵住门,讪笑道,“咱家来找先生,还是有些事的。”

    李青扬了扬下巴,“直说吧。”

    王振有些恼火,怎么说他也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竟被李青如此冷落,但想到此行目的,不得不压下心中不快。

    “太后要见李先生。”

    “太后?”李青眉头微皱,“太后见我什么事?”

    王振笑了笑,“这个咱家就不知道了,还请李先生随咱家进宫,莫要让太后久等才是。”

    皇太后召见,李青不好拒绝,“那走吧。”

    ~

    中殿。

    李青再见孙氏,四十多岁的年纪由于生活优渥,保养得宜,看着也就三十五六岁的样子。

    称得上风韵犹存。

    “李卿家来啦。”孙太后和颜悦色,“这次朝廷废除保举,节省了大量财政支出,李卿家功不可没。”

    “太后谬赞了,废除保举制是皇上的英明之举,微臣只是提了个意见而已。”李青嘴上说着套话,心中却在想这娘们儿打的什么主意。

    孙太后笑着说:“功就是功,李卿家何须妄自菲薄,不必拘礼,坐吧,贞儿上茶。”

    李青坐下,接过宫女递上来的茶,问:“不知太后召见,所为何事?”

    “倒也没什么大事,”孙太后温和道,“皇上年幼,正需要李卿家这样的臣子,这次废除保举,李卿家树敌不少,本宫又岂会让李卿家受到攻讦?”

    王振接言道:“皇上正处于偏听偏信的年纪,若非太后劝阻,李先生这个官儿怕是早就做不下去了,李先生还要多感谢太后才是。”

    我感谢她?

    李青莫名其妙,心道:“这娘们儿不像好人呐,看她这架势,似有插手国政的意味。”

    “原来如此。”李青做恍然大悟状,拱手道,“多谢太后。”

    “李卿家哪里话。”孙氏微微摆手,“都是为了大明,这是本宫职责所内。”

    李青无语:你职责所内?你有什么职责?好好享受你的荣华富贵也就是了,手伸得太长,可不是什么好事。

    只听孙氏继续道,“听说李卿家家里连个下人都没有,吃饭都要自己做,这可不行,李卿家有功于社稷,怎能如此落魄?”

    “贞儿~”

    “是,娘娘。”女孩抱着小木盒上前,“李大人。”

    李青没去接,他哪里还看不明白,这娘们儿就是在拉拢他,贿赂他,腐蚀他。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臣行所行之事,何敢邀赏?”李青以前虽然经常拿钱不办事,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况且,这娘们儿又是太后。

    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被人扣上勾结后宫的帽子。

    小皇帝又多疑,他不想多事。

    “李卿家莫要推辞,这是你应得的。”孙氏笑着说。

    李青客气道:“朝廷发着俸禄呢,臣衣食无忧,不需要这些。”

    见她还要坚持,李青干脆道:“即便朝廷恩赏,也应由皇上赏赐才是。”

    “说得好。”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

    接着,太皇太后张氏在宫女的搀扶下,走进大殿。

    第22章

    强势的老太太

    孙氏脸色一变,很快恢复如常,连忙起身行礼。

    “参见母后。”

    “参见太皇太后。”李青、王振、贞儿,跟着行礼。

    太皇太后张氏慢条斯理地走到孙氏的位置坐下,淡淡道:“都平身吧。”

    “谢太皇太后(母后)。”众人起身。

    孙氏讪讪道:“母后,您怎么来了?”

    “怎么,本宫不能来?”

    “不不,儿臣妾不是那个意思。”孙氏连忙解释,“儿臣妾的意思是,您操劳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清闲下来了,得多享享福才是,儿臣妾是怕您累着。”

    张氏冷笑:“本宫还政还不过一年,就有人想效仿本宫,本宫哪里敢享受生活啊?”

    孙氏脸色一僵,干巴巴道:“母后误会了,儿臣妾没那个意思。”

    “是吗?”张氏反问:“那你私自见外臣是何道理?”

    “儿臣妾……是想代皇上奖赏一下功臣。”孙氏硬着头皮道。

    “你代替皇上?”张氏脸沉了下来,“你凭什么代替皇上。”

    这时代,儿媳对上婆婆天然矮一头,孙氏也不例外,况且,她就是被张氏带进宫的,深知老太太有多难对付。

    孙氏果断认错,“儿臣妾知错了。”

    “知错就好。”张氏轻哼,旋即看向李青,诧异道:“你就是李青?”

    “臣就是。”李青点头。

    张氏问道:“你和永青侯是什么关系?”

    她在还是世子妃的时候就见过李青,如今再见李青,心里的震惊可想而知。

    “没有关系。”李青拱了拱手,说:“只是同名而已。”

    张氏苍老的面容沉静如水,又深深望了李青一眼,心道:“真是奇哉怪也,世上怎会有如此相像之人……”

    她清了清嗓子,问:“废除保举制是你提的?”

    “是。”李青拱手道,“臣就是提个意见。”

    “还挺谦虚。”张氏笑笑,然后看了王振一眼,“你不在司礼监,在这儿做甚?”

    王振也怕老太太,比孙氏还怕。

    当初若不是三杨求情,他早就被老太太剁了,连忙恭敬回道:“回太皇太后话,听说皇太后召见李都给事中,奴婢正巧顺道,就带他过来了。”

    “那可真是太巧了。”张氏淡淡道:“既然你在,那本宫也不使唤旁人了,去,请皇上过来。”

    “是是,奴婢这就去。”王振如蒙大赦,匆匆行了一礼,小跑离开。

    孙氏脸色有些不自然,想说上两句,但一对上强势婆婆,要出口的话就不自禁咽了下去。

    李青不想掺和,起身道:“微臣还有些公务要办,太皇太后若无吩咐,容臣告退。”

    “不急这一时半刻,且坐着吧。”张氏说。

    李青摸了摸鼻子,无奈坐下。

    一刻钟后,朱祁镇匆匆赶来,见李青也在,目光顿时一凝。

    “皇奶奶,您找我?”

    张氏瞟了眼儿媳,说:“镇儿,你忙得过来吗?”

    皇奶奶不会再要回去吧?朱祁镇心中一凛:“忙得过来。”

    “你忙不过来。”

    “忙得过来。”

    “忙得过来?”

    “忙得过来!”朱祁镇正色道。

    张氏不解地问:“既然你忙得过来,为何还要你母后代你奖赏臣子?

    别逞强,实在忙不过来就直说,奶奶还能再干两年。”

    “孙儿忙得过来。”朱祁镇连忙说,接着,瞥了眼孙氏,又道:“孙儿并未让母后,替我奖赏臣子。”

    “那就奇了怪了。”张氏望向孙氏,一脸揶揄。

    孙氏讪讪解释:“我是看镇儿忙,想帮他分分担子。”

    “用得着吗?”张氏说。

    “根本用不着。”朱祁镇摇头。

    张氏满意地点点头,看向孙氏,“你都听到了?”

    “听,听到了。”孙氏低眉顺眼。

    “听到就好。”张氏淡淡道,“这次姑且算了,莫要再有下次。”

    朱祁镇跟着说:“母后好好享受生活便是,私见外臣这种事,还是别再发生的好。”

    “好,不会发生了。”孙氏依旧低眉顺眼。

    张氏回头看向朱祁镇,“你是皇帝,要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懂吗?”

    “懂,孙儿明白。”朱祁镇陪着小心。

    强势的奶奶,腹黑的娘,鬼精的孙子,吃瓜的李青,俨然又是一出好戏。

    只可惜这场戏,并未唱多久。

    张氏起身道:“李卿家随本宫来。”

    李青看向朱祁镇。

    快去呀……朱祁镇连使眼色,活脱脱一个怕奶奶的孙子。

    孙氏恼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吧?

    但一对上儿子那包含深意的眼神,她气势陡然矮了一截儿,悻悻道:“镇儿,母后这也是好心。”

    “心领了,但不用。”

    孙氏气苦:“你这样…不觉得太伤母后吗?”

    “母后多心了,朕这是心疼你。”朱祁镇语气平淡,“孙家受国恩重,母后三个哥哥在锦衣卫身居高位,外廷闲言常有,母后更应守分才是,莫让朕难做。”

    孙氏脸色一变,“镇儿,他们可是……”

    “朕是君!”朱祁镇强势打断,“他们是臣,仅此而已。”

    说罢,深深望了她一眼,拂袖离去。

    …

    坤宁宫。

    自皇宫建好后,李青还是第一次来。

    毕竟是皇帝的后宫,想进来得少一嘟噜才行,李青多少有些尴尬。

    拱手道:“不知太皇太后有何吩咐?”

    “不必拘礼,坐吧。”张氏没了方才的盛气凌人,恢复了老太太的慈祥。

    李青坐下。

    张氏挥了挥手,“都退下吧。”

    侍候着的小宫女盈盈一礼,退了出去。

    “李青。”

    “臣在。”

    张氏问:“你是他吗?”

    “谁?”

    “你知道。”张氏道,“我就问问,不做什么,出的你口入得我耳。”

    李青默然片刻,“不是。”

    “那真是太遗憾了。”张氏叹了口气,“你退下吧。”

    “臣告退。”

    李青拱了拱手,正欲转身离去,却听张氏说:“最近仁宗常给我托梦。”

    李青脚步一顿。

    张氏道:“他对大明很不放心,我想我就要去陪他了。”

    李青回头。

    张氏接着说:“你有什么话让我带给他吗?”

    李青沉默良久:“会变好的,我…很想他。”

    “好,好。”张氏笑了,释然且放松,却也有愧疚,不安。

    “我是不是做的很差劲?”

    李青摇头:“这不能怪你,你能维持朝局不崩,已经做的极好了,至少还没蔓延到民间,还有补救机会。”

    “是吗?”张氏放下心来,“我还怕到了那边,他会怪我呢。”

    李青吁了口气,问:“我帮你看看吧?”

    “不用了。”张氏摇头,“镇儿长大了,又有你,我没什么不放心的,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活着对我来说并没什么意义,顺其自然就挺好。”

    她很疲倦,“我也想他了,也想儿子了;

    活太久也没什么好的…”

    ……

    出了坤宁宫,李青轻叹:“是啊,真没什么好的。”

    话刚落音,王振就迈着小碎步匆匆赶来,“李先生,皇上让你去乾清宫见驾。”

    “知道了。”

    李青苦笑:这一家人可真行。

    走进乾清宫,朱祁镇立即迎了上来,“李先生,皇奶奶跟你说了什么?”

    “太皇太后让我戒骄戒躁,好好做事。”李青说,“还让我好好辅佐皇上。”

    “这样吗?”朱祁镇有些不信,转念一想,这也符合皇奶奶性格,又问:“那太后见你所为何事?”

    “太后说我劳苦功高,要代皇上你重重赏我。”李青笑道,“赏赐都递到手里了,谁料太皇太后来了。”

    朱祁镇眉头一皱:“先生真那么在意钱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