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91章

    “这只是第一波试探。”脱脱孛罗说,“后面会有很多个二百万。”

    “不是……”粗犷汉子急了,“太师,为什么总是我…我部下折损严重,这太师是知道的啊!”

    脱脱孛罗笑道:“哎?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再者,对方肯定不敢拿你如何。”

    顿了顿,“这样,钱弄回来分你一半。”

    “真的?”

    “本太师何曾言而无信过?”

    粗犷汉子一咬牙,“我去。”

    “记着,别带太多人,三千足矣。”脱脱孛罗补充。

    “明白。”

    ~

    “李…我,我真快不行了。”朱祁镇虚弱的说。

    李青给他喂了些水,问:“怕死不怕?”

    “你,你真要杀我?”朱祁镇难以接受,半晌,方才道:“可能怕吧,但更多的是不想,不甘心。”

    李青笑了笑:“还以为你会嘴硬呢。”

    “……你为什么要来?”朱祁镇不解,现在的他,对李青既有怨气,又有钦佩,复杂情绪纠缠在一起,却也称不上恨。

    “以你的本事,绝对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朱祁镇道,“你就一七品官儿,天塌了也轮不到你顶,于谦会保你,你没必要这样的。”

    李青嗤笑:“你真当我是为了高官厚禄?”

    朱祁镇默然许久,道:“总得有个理由吧?”

    “你没资格知道。”

    “先生,我想弥补。”朱祁镇说。

    李青冷笑揶揄:“你说这话不觉得臊得慌吗?”

    “我想弥补。”朱祁镇目光坚定。

    “看你的命吧,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李青无奈道,“我再能耐,也闯不开这重重铁骑,即便冲开,带着你也跑不掉,完全救不了你。”

    “那你为何还来救我?”

    李青淡淡道:“不是救你,而是利用你来救明军将士。”

    朱祁镇脸上一热,讪讪道:“这次我们的伤亡,的确比鞑靼大,但鞑靼是骑兵精锐,算起来并不亏。”

    “可你有无算过,这一战后,明军威名全无,以后边关将再无宁日?”李青驳斥。

    “多战斗也是好事,现在的明军比之太宗那会儿,战力下滑是事实。”朱祁镇嘴硬的说。

    李青懒得跟他掰扯,并扇了他一巴掌。

    …

    大同,石亨纠结半晌,最终选择让上面人拿主意,八百里加急上报京师。

    很快,京师来信,让其放人进来。

    于是乎,粗犷汉子成功进关,毕竟只有三千人,瓦剌朝贡的都快赶上这个数字了,根本翻不起浪花。

    他倒也守规矩,只是闷头赶往京师,一路并未作恶。

    不是好心,而是有大明皇帝在,劫掠这种脏活他不屑干了。

    嘴巴一张,上下嘴唇一碰,就是大把银子,谁还抢啊?

    “这回可什么都有了。”粗犷汉子喜不自胜,搓着手说:“两百万只是开胃菜,以后俺们鞑靼可就赖上你们大明了,嘿嘿嘿……”

    一路疾驰,五日后,三千人赶至京师。

    守城将士早已接到命令,城墙上将士们严阵以待,并未放三千人进城,只是让粗犷汉子领三五人,单独进城。

    对此,粗犷汉子并不在意,他不相信明廷会为了他一个小喽啰,不顾皇帝死活。

    于是按照大明的要求,带上几个通汉话的部下进了城。

    ~

    朝堂上。

    朱祁钰、孙氏、群臣都已提前得知鞑靼使者进城,积极商讨着对策。

    “郕王,你怎么看?”孙氏再一次将朱祁钰推向风口浪尖,为的就是给大孙子铺路。

    这是条死路,无论朱祁钰怎么选,都是错的,都会留下把柄。

    为什么总是我?

    朱祁钰恨极了孙氏,他性格敦厚,长这么大几乎没跟谁红过脸,但这几天却被孙氏气得数次险些失去理智。

    他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女人。

    难怪母妃说,她就是一妖后,要不是母妃生下我,估计也会被殉葬……朱祁钰拳头硬了硬,终是忍了下来。

    “太后客气,您是皇太后,自然由您做主。”

    “哎?不能这么说。”孙氏不以为然,“你是皇上钦定的监国人选,皇上不在,自然由你做主。”

    说着,看向群臣,“诸位卿家以为呢?”

    “皇太后言之有理。”不少人附和,他们和孙氏目标一致,都想让不满两岁的小娃娃上位,从而掌控朝局。

    朱祁钰满脸狰狞,他哪里看不出来这就是个坑,可他不想跳也不成。

    谁来救救我?朱祁钰举目四望,呜呼哀哉。

    “臣愿和鞑靼使者商谈。”于谦站了出来,揽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快绝望的朱祁钰,顿时涌起浓浓的幸福和感动,这一刻,他觉着于谦整个人都在发光。

    孙氏蹙了蹙眉,随即想到另立新君的主意就是于谦提的,他日还需借着于谦这个由头,推大孙子上位,便也没拒绝。

    “既然于卿家都这么说了,那便依了于卿家。”孙氏淡淡道,“本宫先回去了。”

    “恭送皇太后。”群臣躬身行礼。

    于谦再抬头,眸光冷毅。

    第151章

    待客之道

    散朝后。

    于谦去了英国公府。

    张辅作为主帅,皇帝被俘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纵然朝廷暂不追究,却也不会再让他入朝掌军。

    话说回来,本来国公就不能入朝参政,手握军权。

    张辅能如此,主要是朱祁镇登基时太过年幼,朱瞻基、太皇太后张氏的默许下,才得以掌军参政,别人可没这个待遇。

    张辅一大把年纪了,本来身子骨还算硬朗,经此一事后却几乎耗干了他的精气神儿。

    短短数日间,人仿佛又苍老了十岁,行将枯木。

    “国公勿要太过自责。”于谦劝道,“发生了这样的事,非你一人之责,你做得已经够好了。”

    见张辅仍不为所动,于谦叹了口气:“唉…如今鞑靼挟持了皇上,定然欲求不满,战事再起几乎板上钉钉,国公要多多保重身体啊!

    大明需要你来主持大局。”

    张辅苦笑摇头:“我一个罪人,朝廷没治罪已是宽宏大量,岂会再次启用,若犯下如此罪过都不受影响,朝廷体面何在?”

    于谦一滞,沉默下来。

    “所以啊,以后只能是你来顶了。”张辅说道,“你是兵部尚书,如今在朝堂的分量也是举足轻重,除了你,再无人能站出来了。”

    于谦面色沉重,又问:“国公,你真没见李先生吗?”

    “没有。”张辅摇头,“不过我倒是听石亨说起过,他的确去了战场,但一进战场他就杀入敌军,然后…唉!

    说起来,这次要不是他以王命旗牌挟持石亨,及时驰援我们,明军主力恐怕要全军覆没了。”

    闻言,于谦不禁红了眼。

    他可是长生不死啊,他本来可以过着安逸生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却还是回来趟这趟浑水。

    他做到了拨乱反正,将势大的以文官利益为代表的团体,硬生生压了下去,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可如今……于谦心中苦闷。

    于谦暗下决心,绝不能让大好局面就这么葬送。

    “国公,敌我伤亡数字还未递送京师,你是亲身经历者,大概有多少?”于谦问。

    张辅说道:“起初鞑靼冲关,他们伤亡比明军大不少,后来关隘被破,咱们第一波援军也到了,所以折损比鞑靼大,却也没大太多,

    接着我和皇上率主力军赶到,鞑靼便撤了,再然后就是明军主力被鞑靼反攻……”

    想了想,张辅说道:“总得算下来,我们的伤亡大概五万,鞑靼的折损近三万,不过打扫战场的是我们,鞑靼的折损全是阵亡,总体算下来,也还好。”

    于谦轻轻点头,事情没有想象的严重,鞑靼并非完胜。

    “对了,这几天我赋闲在家,朝局如何了?”张辅问道,“边关有无加强防范?”

    “朝廷的调令已经颁发了,从山.东、河.南、云贵、巴蜀,抽调部分屯兵开赴辽东、大同、宣府等地,但这需要时间。”于谦心累道,“麓川的战事还在继续,此时撤军只怕会前功尽弃……”

    顿了一下,皱眉道:“目前最缺的就是时间了,整个部署完毕至少需要两三个月,鞑靼应该不会给我们这么长时间准备。”

    张辅缓缓点头:“的确,目前紧要的是先稳住鞑靼,不过他们这次的折损也不小,加之挟持了皇帝,有恃无恐之下,未必会直接进犯大明,讹诈大明才是上上之选。”

    “国公英明。”于谦道,“鞑靼的使臣已经进城了,估计很快就能到。”

    “哦?”张辅一惊,“谁接待?”

    于谦指了指自己。

    张辅紧张的神情略微放松,道:“这是个技术活儿,既要保证大明的利益,又不至于让他们有鱼死网破的心理,其中的度要拿捏好,你……有信心吗?”

    “事情已然如此,没有也得有。”于谦说。

    “那要是不能兼顾呢?”

    于谦沉默少顷,“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嗯。”

    …

    浅谈一阵儿,于谦拜别英国公,一出门就遇到了匆匆赶来的礼部主事王文清。

    “于尚书,下官有礼了。”王文清拱了拱手,急忙道:“于尚书,鞑靼使者已经到了,眼下正在主客司,您快去吧,莫让人家等急了。”

    于谦听他这样说,反而不急了。

    淡淡道:“让他们去兵部衙门候着。”

    “啊?”王文清傻眼,“于大人,接待使臣都是在礼部,去兵部…没有这么接待的啊?

    再说了,离饭点儿也没多久了,精膳司……”

    “什么精膳司,他们也配?”于谦冷哼道:“那是接待大明藩属国使臣的地方,不是鞑靼的饭馆儿,去,让他们去兵部衙门。”

    “于尚书……”

    于谦打断:“要么按本官说的做,要么你去接待,选一个吧。”

    王文清哪敢接这烫手山芋,忙道:“是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于谦望着王文清的背影,叹了句:“上赶着的不是买卖!”

    说罢,就上了轿子。

    “回家!”

    …

    回到家,于谦换下官袍,穿上平日在家时的常服,拿出上等草料喂驴子,一点也不急。

    现在大明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苍蝇腿儿也是肉,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谁急,谁落下风。

    毛驴跟于谦也混熟了,舒服地吃着草料,时不时朝于谦呲呲牙。

    于谦抚着它溜光顺滑的毛发,暗叹:“你可能要一直待在这儿了。”

    过了会儿,于冕上前道:“父亲,有客人来。”

    “知道了,”于谦头也不抬,“告诉他们,我马上就去衙门。”

    “是,父亲。”

    于谦又待了小半时辰,直到中午才走出家门。

    …

    “都什么时辰了,这就是你们大明的待客之道吗?”粗犷汉子饿的前胸贴后背,气得不行。

    本以为上下嘴唇一碰的事,结果可倒好,先是在主客司干等了小半时辰,又被告知来兵部衙门。

    这一坐又是大半时辰,茶倒是没少喝,但想象中的硬菜却一口没吃上,饭点儿都过了,连人还没见到。

    “什么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纯属狗屁。”

    “我大明好客重礼,但也得看对象。”于谦慢悠悠走来,“对于恭顺纯良的藩属国使臣,大明自然厚礼相待,但对于桀骜不驯,反复无常的小人……呵呵。”

    粗犷汉子起身道:“你谁啊?”

    鞑靼翻译上线,翻译给于谦听。

    于谦笑笑:“本官是大明兵部尚书,不知使臣前来所为何事?”

    粗犷汉子听了翻译后的话,嘲弄地看向于谦,怪笑道:

    “也没什么,你们大明的皇帝太难伺候了,我们鞑靼就是一小部落,可养不起他,先准备三百万两白银吧。”

    他坏笑道:“你们放心,这些钱我们保准全用在你们皇帝身上,嘿嘿……你们也不想大明皇帝吃苦吧?”

    于谦不为所动,淡淡道:“既如此,那不妨把皇上送回来,这样不正好可以减轻你们负担吗?”

    翻译面色一变,不过还是如实说给粗犷汉子听。

    粗犷汉子一听就怒了,威胁道:“不给钱也成,那你们的皇帝只能忍饥挨饿,过着难民般的生活。”

    于谦心中有怒,却不好发作,平心而论,身为臣子他并不想让朱祁镇难过。

    “钱的事我们可以谈,但你们得先把皇上送回来。”于谦保证道,“我大明从不失信于人。”

    粗犷汉子听后笑了,谁会放弃长期饭票,做一锤子的买卖?

    “先谈钱的事,价格到位我们自会考虑。”他嘿嘿笑道,“你们不失信于人,但也得先拿出诚意来不是?”

    于谦闻言,就知道谈不下去了。

    不过,这也在他预料之内,于是道:“我实话跟你说吧,尽快把皇上送还回来,你们还能捞一笔,要是不送……你们一文钱都捞不着。”

    “俺咋不信呢?”

    “既然这样,那就没谈下去的必要了。”于谦挥了挥手,不耐烦的说:“回吧,都回吧。”

    鞑靼:(⊙_⊙)?

    这剧本不对呀?

    粗犷汉子色厉内荏:“你们还想不想要皇帝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