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52章

    是夜。

    吃了一剂药的唐伯虎稍稍好转,顾不上病情会不会加重,连夜翻院墙逃离此地。

    他前脚走,后脚小老板就知道了,连忙招呼伙计去追……

    他跑,他追!

    如此,连追数十里,唐伯虎终于逃出生天。

    经这一闹,他出了一身透汗,风寒得到了极大缓解,鼻子都不堵塞了。

    “好险好险……”唐伯虎后怕不已,忙叮嘱马夫,“你嘴巴严实点,万不能再暴露我的身份,到京师后,我付你三倍价钱。”

    …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唐伯虎钞能力的加持下,以及他自己的遮掩,一路无惊无险……

    弘治十二年,正月初八。

    唐伯虎终于赶至京师,付了马夫车钱,在京郊租了宅院,就此安顿下来。

    怎料,马夫前脚收了钱,后脚就把他的住址给卖钱了。

    …

    ~

    陆地温暖,海上却很冷,尤其是阴天,湿咸海风吹在脸上,跟刀子似的,眼下还没打春,李青索性又闭了关。

    支上一火锅,涮起了牛羊肉,日子倒也惬意。

    头一次在海上过年,不太美好,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儿。

    一口酒,一口肉,李青正乐意自在之际,忽的船舱摇晃,火锅汤汁都撒出来了,他猛地一惊,忙舀起几瓢水,泼灭炭火,继而匆匆来到甲板上。

    船帆猎猎作响,宝船摇晃剧烈,甲板上几乎站不得人,浪花拍击船体,海水高高溅起,与船板持平,甚至甲板上都湿了一大片。

    李青心惊。

    此刻,那深邃的蔚蓝色,竟让他感到恐怖。

    朔风呼呼作响,极远处那巨大的海浪比舰船都高,一浪接着一浪,哪怕是他,也由衷感到恐惧……

    “别抛锚,向岸边航行。”李宏扒拉着围栏,紧急发号施令,他尽可能的保持镇定,只不过,声音仍不免颤抖,“莫慌,海上行船,遇到风浪很正常,过了这阵儿就好了。”

    李青上前扶住他,深吸一口气,悠然轻喝:“莫抛锚,稳住心态!向岸边航行!!”

    海风呼啸,然,李青的声音却极具穿透力,他一遍遍的重复着……

    舰船并非漂流在大海中央,而是一直沿着海岸线航行,当初三宝也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安全。

    大明宝船是大,可在汪洋大海中,连一叶小舟都算不上,哪能一头扎进无尽大海?

    不管是商船,还是朝廷的战舰,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

    毕竟……这时代没有高科技加持!

    沿着海岸线航行,肯定要多走很多冤枉路,可若不如此,定然是九死一生。

    舰船航行时,海岸线几乎一直都看得到,收到指令的水手们忙极力调转航向……

    一昼夜后,舰船有惊无险地临近岸边,李宏下令抛锚,暂避风头。

    “好险……”李宏心有余悸,他亲自爬上桅杆,极目远眺,望着极远处那愈演愈烈的风暴,满脸的骇然。

    水师总兵官做了这么久,如此大的风暴却是头一次遇到。

    “下来吧!”李青仰着脸,“你这个总兵官可不能慌,赶紧去疏导水师众将领,让他们安抚手下士卒,风暴可怕,人的情绪更可怕,大明水师数十年没出海了,不止你一个人没经验,所有人都是如此!”

    李宏惊骇之下一时间没想到这层,闻言,忙出溜下来,几乎是瞬间着地,跟跳下来没区别。

    别看他都奔着花甲之年去的人了,身手仍是罕有人能比拟。

    “还是干爹你冷静,我这就去。”李宏拍了拍手,道,“婉清她们定也吓得不轻,孩儿顾不上,干爹你去安抚一下吧。”

    “嗯,你忙。”李青叮嘱,“不用慌,眼下已远离风暴了,你是总兵,当有总兵的风范。”

    李宏点头,这会儿他已经从惊骇中平静下来,自然知道这些。

    从某些方面来说,李宏、李浩这对父子,不是一般的相像,他们不聪明,却对所在的领域十分在行,

    通俗来说,他们的技能点都加在一处了。

    对李宏的带兵能力,李青还是放心的,见他平静下来,便也不再担心,转而去了母女所在的‘小’船。

    母女依偎在一起,满脸惊惧,身子只打颤,再无平日间的精明劲儿。

    见李青过来,李雪儿不争气的哭了,朱婉清也没好哪儿去,声音带着哭腔,“李叔,外面如何了?”

    她们都没敢出船舱,自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只觉得要翻船,要葬身大海。

    “宏哥呢,他怎么样了?”朱婉清垂泪,“是不是因为我们才会如此啊?”

    “都挺好,莫哭了。”李青好笑又心疼,“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啊?”

    朱婉清抹了抹眼泪,道:“许多商船出海,都忌讳带女人。”

    李青无语:“迷信罢了,不干你们的事,这是自然现象,遇上并不稀奇,只能说……运气不好。”

    “这样么……”朱婉清稍稍好受了些,不再自责,她不放心的求证:“真没事?”

    “怎么,非发生点什么,你才放心?”

    “倒也不是啦。”朱婉清讪讪,忧惧的心缓缓放下来。

    李雪儿也不再哭了。

    “好了,都把心放在肚子里,风暴持续不了太久。”李青走到桌前坐下,道,“昔年,三宝也遇到过一次大风暴,据他描述,比眼下这情况都严重呢,结果还不是平稳度过?

    宏儿没他有经验,好歹也做了这么久的水师总兵官,对自家男人要有信心。”

    “呃…,李叔说的是。”朱婉清缓缓平复下来,聪明的智商再次占领高地,忙道,“眼下正是人心惶惶之际,当立刻安抚人心。”

    李雪儿恢复冷静,忙也作分析:“娘亲说的对,长时间的水上航行,对精神也是一种折磨……”

    “这会儿显着你们母女了?”李青揶揄,“可真是娘俩,刚还吓得跟小兔子似的,这会儿又卖弄聪明……第一时间就安抚了,宏儿刚又去做了第二次心理疏导,以为他跟你们一样啊?”

    母女讪讪,羞愧地低下头。

    女人嘛,承受能力差些很正常,李青没再继续奚落,道:

    “下一站是满剌加,震慑,销售,补给……至少要在那儿停靠月余,我记得咱们家的生意,就有在满剌加对吧?”

    朱婉清问:“李叔是说,咱们趁这机会去看看?”

    李青颔首,道:“交趾方面,我还能帮帮宏儿,满剌加我一次也没来过,帮不上什么忙,不若趁此机会去看一下生意。”

    “嗯,也好。”朱婉清恢复了女强人人设,道:“闻名不如见面,之前都是听下面伙计说,难免有出入,眼见看一看,回去后才能更好作出规划。”

    顿了下,问:“李叔,还有多久到满剌加?”

    李青大致预估了下,道:“从海图上看,大概还有小一千里,用不太久,不过还得看着风暴啥时候停。”

    朱婉清轻轻点头。

    接着,笑道:“雪儿,去让人送来一壶水酒,好好压压惊。”

    “李叔,满剌加的事,咱们边饮边谈如何?”

    女人还真是善变,刚还一副吓死了的模样……李青哭笑不得。

    第143章

    唐伯虎拜访王守仁

    京师。

    唐伯虎还没来得及适应顺天府的严寒,就被人给团团包围了!

    好消息,人一多,似乎也没那般冷了。

    坏消息,人一多,他是彻底静不下心了。

    这个闹心啊……

    闹心归闹心,可来人非富即贵,他还真不好赶人。

    唐伯虎的家世在京师完全排不上号,他能依仗的只有自身才气,且他也知道,若想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人情世故方面必不可少。

    连续十余日,唐伯虎书都没打开过,每天一睁眼就要见客,直至天彻底黑透才能清闲下来。

    甚至,他连吃饭的时间都是硬挤出来的。

    书没读,却累的不行。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现象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演愈烈。

    江南大才子的名气,在京师荡漾开来,越传越广……

    本是件好事,但唐伯虎却痛苦不堪,索性也不在宅院待了,天不黑不回家。

    好在这时代没有网络,没有照片,世人只知唐伯虎之名,却不知他样貌,只要不暴露那特有的白发,能认出他的并不多。

    王宅。

    唐伯虎驻足良久,上前扣响门环。

    “阁下找谁?”

    “请问这里是王守仁的家吗?”

    “是,您找我家少爷?”

    唐伯虎点头:“他在家吧?”

    “少爷还没回来,不过也快了。”老管家很斯文,“贵客请进。”

    唐伯虎有些腼腆,毕竟他跟王守仁并不熟,严格说,他都没见过王守仁,可他又不想回去逢场作戏,迟疑了下,拱手道:

    “冒昧了。”

    “哪里哪里,来者是客,贵客请进。”

    王华谦谦君子,对礼节非常重视,唐伯虎被请进客堂,管家送上茶,并唤来了王家三少王守文相陪。

    一向放浪不羁的唐伯虎,此刻却有些拘谨,这种浓郁的书香门第氛围,让他这个商贾家庭出身的人生出一股自卑。

    王家并不大,宅院也不豪华,却处处散发着浓浓的上层阶级意味。

    有些东西,真不是用钱能堆出来的!

    唐伯虎头一次感受到了阶级差异,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一直以来的才子傲气也淡了许多。

    京师的繁荣不比苏..州强哪去,甚至还略有不如,然,这政治权力中心所散发出的威严,让人不得不敬畏。

    唐伯虎切身体会到,人与人的差距,不是财富,亦不是才情,而是……阶级!

    有种乡巴佬进城的感觉……

    好在,他没有拘谨太久,小坐两刻钟后,王同学终于下课回来了。

    “听说我朋友来了?”

    王守仁大笑着走进来,看到唐伯虎,不禁为之一愣。

    ‘这人谁啊?’

    “大哥既然回来了,那小弟就先退下了。”王守文起身,“唐公子,大哥,你们叙。”

    说着,又朝唐伯虎一拱手,转身走出客堂。

    王守仁一脸懵:不是,我都不认识他啊?

    “在下吴中唐寅,”唐伯虎自报家门,起身一揖,“冒昧上门,还请不要见怪。”

    “呵呵……不怪不怪。”王守仁还礼,突然想起最近之事,惊诧道,“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寅唐伯虎?”

    “虚名而已,不值一提。”唐伯虎谦虚笑笑,道,“本想早些来拜访,奈何……琐事缠身,今日有闲不请自来,唐突了。”

    “无妨无妨,唐公子请坐。”王守仁上前坐下,笑道:“唐大才子的名气,我可是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顿了下,道:“伯虎兄可是找我父亲?”

    王华在礼部任职,科举亦是礼部负责,王守仁有如此想法也正常。

    “非也,在下冒昧前来是为王兄。”唐伯虎道,“去年秋闱,在下侥幸中举,遇故人李青,一番畅聊之下,对王兄心向往之。”

    “原来是先生的朋友……”王守仁恍然,语气也亲热起来,笑着自我介绍:“王守仁,字伯安。”

    “唐寅,字伯虎。”

    王守仁含笑点头:“伯虎兄的大名,我可是早就知道了,既是先生的朋友,无需在意这些场面礼节,茶水寡淡,不若饮上两杯如何?”

    见他如此,唐伯虎反而放松下来,问:“不影响伯安兄公务吧?”

    “哪里来的公务啊?”王守仁失笑,“我可不是官场中人,说出来不怕伯虎你笑话,我都两次落榜了,今年春闱要是再不中第,且不说我父亲,先生都要动粗了。”

    “伯安兄不是……”他压了压嗓音,问:“听先生说,你可是太子伴读啊!”

    “就陪着读书而已,没什么可炫耀的,中不了进士,一样进不去仕途。”王守仁轻笑摇头。

    这话唐伯虎自然是不信的,身为太子伴读,中不中进士已经不重要了。

    他只当王守仁是谦虚。

    “伯安兄下午不进宫了?”

    “嗯,今天下午没课。”王守仁点头,朝门口扬声道,“管家,让东厨准备些酒菜来。”

    …

    一见如故。

    两人性格都有不喜世俗属性,又有李青这个枢纽,对彼此并无陌生人的戒备心理,才几杯酒下肚,二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聊科举,聊人生……

    唐伯虎才情高,王守仁追求高,两人都是那种有些傲的性格,在旁人眼中,他们是狂妄自大,在彼此眼中,却如逢知己。

    酒逢知己千杯少。

    两人越聊越投机,酒也一杯一杯的喝,愣是从半晌午喝到了申时末。

    王华从衙门回来,听说家里来了客人,便过来打个招呼,又闻是唐伯虎,顿时也来了兴致,加入进来。

    王华状元出身,自是对名震江南的大才子颇感兴趣,唐伯虎秀才第一,举人第一,虽未进士及第,却也只差这次科举了;

    且他已不再是毛头小子,近三十岁的他,又经历大起大落,谈吐当然不凡,尤其是放下拘束后,更显得卓尔不群!

    聊文章,聊诗词……

    王守仁都插不上话。

    ~

    临近傍晚,唐伯虎告辞。

    父亲送他至门口,又聊了阵儿,双方才分开。

    王华道:“小云,你是怎么认识这名震江南的大才子的啊?”

    “我整日皇宫家里两头跑,哪有时间认识他啊?”王守仁道,“唐伯虎跟李先生是好友,是引荐的唐伯虎。”

    “李青?”

    “嗯。”

    王华沉吟道:“说起来,这个李神医还真是不凡,性格虽古怪了些,却非常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