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53章

    顿了下,玩笑道:“咱大明朝有两个叫李青的人,都在庙堂大放异彩,为父当初还想过,他能做那第三人呢。”

    有没有可能,前两个李青也是他?王守仁腹诽了句,打趣道:

    “爹啊,不是非要在庙堂,才能有作为!”

    “嗯…,也是,做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也挺好。”王华轻轻点头,继而脸一沉,哼道:“春闱在即,你小子给我打起精神,这次再考不中,可别怪我不客气了,瞧瞧人家唐伯虎……”

    好嘛,继杨慎之后,又一别人家的孩子……王守仁苦笑连连,“啊对对对……”

    ~

    蓝色风暴终于停歇,大明水师再次启航,向着满剌加进发……

    十余日后,舰船缓缓停下,往海岸线靠拢。

    然,还没抛锚,就遇见了一小波海上势力,数十艘炮船一处岛屿后方绕行驶来,颇有种海盗意味。

    不过,来得快,去的更急。

    再见识到大明水师舰群后,他们屁都不敢放,嗷嗷叫着远离,瞧着着实好笑。

    由于远超打击范围,且对方如此识时务,李宏也不愿节外生枝,准备着先把生意做了。

    李青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找来朱婉清,询问海上贸易的安全问题。

    “李叔,海上行船没有一帆风顺的,路上总会遇到恶势力,绝大数情况下,都是破财免灾。”朱婉清解释,“这些人也守规矩,收了好处,便也不再为难。”

    顿了下,“不过近几年,海上这些恶势力好像换了一波,要价也凶了点。”

    李青微微皱眉:“怎么不早说?”

    朱婉清委屈:“李叔你在忙工商业发展,宏哥在打击走私,且这跟你们要做的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我只是不想你们忧心。”

    “好吧。”李青叹了口气,问:“你对这些海盗可有了解?”

    “有一些,但不多。”朱婉清想了想,道:“记得前年吧,咱们家有一艘商船遇到了他们,当然,可能不是同一波势力;那伙人的船上都装备了大炮,且十分了得,比咱们大明的还厉害……”

    “当然,极大可能是伙计们怕担责,故意那般说的。”朱婉清道,“那一次,咱们家的那艘商船,被劫走了一小半商品。”

    朱婉清道:“做生意嘛,难免会遇到各种麻烦,我总不能因为自家商船被劫,就让宏哥来找回场子吧?

    水师是大明的水师,可不是咱李家的水师,所幸也没多少钱,就没跟你们说。”

    李青缓缓点头:“这次来的水手之中,可有经历过那次被劫的人?”

    “没有。”朱婉清摇头,“我吃不准是否真实,且也怕不严肃处理,后面人会生出监守自盗之心,便把那些人开除了。”

    “……好吧!”李青遗憾,却不好挑朱婉清毛病。

    想了想,问:“你觉得,会不会是满剌加人干的?”

    朱婉清回忆了下,摇头道:“据那些人的描述,好像并不是,我也感觉即便被劫是实情,也多半不是满剌加人干的,嗯…,他们大概率不敢;

    这一点,从在满剌加开的店铺未遭受洗劫,也能看出他们对大明还是有敬畏心的。”

    李青缓缓点头,眼眸微眯:“上了岸,得好好查查这股恶势力,大明的商船岂能人人劫掠……”

    第144章

    佛郎机

    “前舰平射,火药七成,后舰仰射,火药十成,开炮!”

    李宏如法炮制。

    打算先来个震慑,再谈生意。

    “轰轰轰……”

    炮声轰鸣,硝烟滚滚……

    好一会儿,舰船才靠近海岸,抛锚,坐等满剌加人到来。

    两日后,满剌加王子身披甲胄,率领国王护卫队赶来,个个手持武器,如临大敌,却见堡垒一样的舰船,天子龙旗迎风飞扬,又不禁为之一愣。

    很快,熟读历史的王子便明白来者何人了。

    他忙让护卫放下武器,以防闹了误会。

    还好,大明天朝上使三宝太监的威名犹在,虽数代人过去,但满剌加内部仍有着相关记载,各种图案随处可见,护卫们见是大明水师来了,纷纷放下戒心,心怀善意。

    这是三宝为大明赚取的好感!

    不多时,双方会面。

    在翻译的中转下,交流倒也无碍,走了个过场之后,王子便盛情邀请李宏做客……

    ~

    王宫。

    李青一行人到时,提前得知消息的国王已在恭候。

    作为大明的附属国,他自不敢懈怠,也十分懂规矩,一会面,他便大礼参拜,恭请圣安。

    李宏代为受礼,接着,又是一阵寒暄,再然后,就是丰盛宴席。

    只是,这里的饮食习惯,李青实在享受不了,毫无吃席乐趣,他暗暗叮嘱李宏查一下海盗的事,便回去带上朱婉清,视察永青成品衣去了。

    …

    望着匾额上烫金的‘永青’两个汉字,李青由衷感到愉悦,不是因为品牌打响,也不是因为赚钱,而是文化上的征服。

    眼下,这两个汉字几乎人人都认识,都会读。

    店铺简洁明亮,阳光照耀在鲜红的‘永青’二字上鲜艳欲滴,极具美感的同时,又透出一种难言的贵气。

    “李爷爷,娘亲,你说这一件衣服要卖多少钱啊?”

    朱婉清扫了一眼,道:“成本价在二两银子上下,咱们取八两,不过,人家也要赚钱,估摸着能卖十两左右。”

    几个店铺伙计不会说汉话,却认出了他们汉人的身份,无他,他们店主也是汉人,从大明来的。语言不通,他们只能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过了会儿,听到消息的店主赶来。

    这店主不认识朱婉清,他是总店长的表亲,靠关系来了这儿当的店主,数年功夫,都娶了五房小妾,家里也置办了田地,宅院,家里不倒,外面飘飘。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为了多赚些钱,两年才能回去一次。

    “几位也知道咱们永青牌啊?”

    朱婉清笑了笑,随手一指:“这件衣服怎么卖?”

    “都是汉人,自然要给予优惠,”店主还不知水师亲临,言语间颇为倨傲,“给十五两银子就成了。”

    朱婉清皱了皱眉,“这也太贵了吧?”

    “贵?”店主笑了,“王室来也是这个价,普通人二十两一件,咱们永青牌就这价!”

    李雪儿不满,哼道:“要是你们幕后大老板知道你这么黑心,绝对让你卷铺盖走人。”

    “呵呵……你无需说这些,要买就买,不买便请吧,我们永青牌成品衣,向来不愁卖!”店主有些不耐。

    李雪儿还欲再说。

    朱婉清却先一步打断她,朝李青道:“李叔,咱们再逛逛?”

    “嗯,也好。”李青点点头,当先走了出去。

    走了阵儿,李雪儿不爽道:“娘,这些个伙计太黑心了,咱们忙里忙外,倒成了帮他们发财了。”

    李青呵呵笑了。

    “李爷爷你笑什么,他这是坏你名声啊!”李雪儿为他不忿。

    朱婉清笑着解释:“是黑心,不过,这也能提高永青牌的格调,不是吗?”

    “可这……”李雪儿鼓着腮帮子,“他们漂洋过海来此,多赚些无可厚非,可如此实在太过分了,且有钱人终究是少数,眼下畅销,可随着时间推移,吃完上层人就也到头了!”

    李青笑呵呵道:“咱们利润是固定的,二两成品价卖八两,这也就是说,只要超出八两,他们就有得赚,所以当吃完上层人士,销量逐渐递减,他们自会随之递减价格。”

    顿了下,“其实,想主动抑制这种风气也不难,再培养些新店主,让他们互相卷价格就是,不过,倒也无需这般,市场经济交给市场才是最正确的态度。”

    朱婉清接着李青的话,继续往下说:“作为永青品牌方,咱家赚的够多了,多让些利未尝不可;

    再者,汉人乡土情结非常重,他们赚了钱,绝大数都花在了大明,不仅能带动消费,还能带动就业,比如:建宅院啦,开酒楼啦……”

    末了,道了句:“眼光放长远些,钱财非李家第一追求。”

    李雪儿被说的哑口无言,悻悻道:“倒也是这个理儿,不过,他们这也太爽了,卖一件衣服就能赚十余两……”

    “赚不了那么多。”朱婉清摇头,“咱们是供货商不假,可在供货的过程中,要经过好几个环节,赚钱的不只是店主卖家。”

    顿了下,“正如你李爷爷所说,在吃完富户之后,价格会随之递减,他们吃回扣的比例也会降下来。”

    “他们会乖乖往外吐?”李雪儿不信。

    “呵呵……有的吃,总比没的吃强。”李青笑道,“他们不愿让利,自然会有人取代他们。”

    朱婉清深以为然,瞥了眼闺女,淡淡道:“要是你大哥,他就不会这般问。”

    李雪儿:“……”

    接下来,三人又逛了一家店铺,结果自然没意外,显然,各店之间,都达成了协议。

    看着那咬着牙硬往上顶的买家,李青不禁想起后世之人,为了追求奢侈品以满足虚荣心,节衣缩食的人。

    李青唏嘘不已。

    同时也感慨:虚荣,乃人之天性,不论古今中外!

    幸赖,如今不是自己这一方被收割,反而,自己人才是收割者。

    由于时间关系,三人没再继续逛下去,转而回了船上。

    满剌加跟交趾不同,交趾距大明近,且经过憨憨几代人的潜移默化,无论是饮食,还是风俗习惯,已经逐渐汉化,在那跟在大明区别不大,然,满剌加就不一样了。

    三人宁愿住在船上煮肉干吃,也不想住王宫,吃他们的顶级饭食。

    反正有李宏呢,公务的事又不用他们操心。

    …

    接下来的几日,三人又逛了几家店铺,不过,大明水师来满剌加的事,已经传开了,各家店主便以‘搞活动’的由头,把单品价格降了五两银子。

    水师总兵官兼永青侯跟永青牌的关系,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也害怕传到永青侯耳中,丢了饭碗。

    二十两生生降到十五两,效果立竿见影,短短数日功夫发酵,各家店铺就呈哄抢趋势。

    各家店主叫苦不迭,只得先藏起来一部分,一边祈求永青侯早日启航。

    亏大了啊!

    ~

    李青没再管这些,降价与否并不是他在意的点,他在意的是永青牌的品牌调性,对于这方面,他很满意。

    这一日,李宏回到船上,向李青汇报了解的情形。

    “干爹,有眉目了。”李宏道,“那些海盗是佛郎机人。”

    “佛郎机?”李青挠了挠头,苦想着所知不多的古代历史格局,倒是有些印象,却又抓不住重点。

    只是隐约记得,佛郎机貌似出现过大明历史文献中,时间过了太久,许多事他都记不起了,当然,主要是他本就是个历史渣。

    要是能重来,我要学历史……李青抓着头发,继续冥思苦想。

    突然,他福至心灵,脱口而出:

    “佛郎机炮!”

    李宏震惊:“干爹,你知道这些?”

    “说说你了解的详情。”李青神色严肃。

    “佛郎机人的看家本领就是火炮,据满剌加国王讲述,他们的火炮非常强大,攻击敏捷,破坏力惊人。”李宏说,“依仗火器威力,他们横行霸道,受其祸害的不止是满剌加,还有龙牙门,旧港,爪哇诸国。”

    “旧港……”李青沉吟。

    上述几个国家,李青对旧港最为熟悉,这是因为当初大明在旧港设立了旧港宣慰司。

    然,大明终究没能有效控制旧港。

    无他,鞭长莫及。

    眼下,旧港宣慰司已经名存实亡,完全脱离了大明掌控,不过,他们仍向大明称臣,只是同时也向爪哇称臣,算是骑墙派。

    对此,李青也无奈何。

    旧港这个地方,土地肥沃,依仗气候优势,可谓是年年丰收,当然了,大明当初能打下来,如今也能再打一次,然,打下容易治理难。

    海外一隅,且距大明尚远,用不多久还是会演变成眼下这样。

    ‘还是利用工商业优势,将其运作成大明粮仓吧……’

    李青舒了口气,问:“这个龙牙门在哪儿?”

    爪哇他知道,也是大明藩属国之一,至于这龙牙门,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距此地不远。”李宏找出地图,指给他看,“喏,就在这儿。”

    “这里……”李青盯着瞅了半晌,惊诧道,“新加..坡?”

    “新加..坡?”李宏挠了挠头,“可能吧,龙牙门是三宝太监随口起的,兴许之前就叫这个名……”

    察觉绕远了,李宏道:“干爹,咱们还是说回佛郎机吧。”

    “嗯,你继续。”

    …

    第145章

    等我做了皇帝,就封你做大将军

    李宏继续:

    “佛郎机是一个有组织,却又没有掌权者的势力,有时相互配合,有时却不管对方死活……总之,这是个以利益为主的势力。”

    “航海冒险家么……”李青沉吟自语,回想着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点。

    按理说,眼下这个时间段,欧洲那边的大航海时代还没开启,不过大明却开启许久了,自太宗时期就把海洋贸易下放了民间,半个世纪过去,对海外格局定然影响颇深……

    李青舒了口气,问:“这个佛郎机,眼下在附近的势力加起来,大致有多少人?”

    “这个不好说。”李宏皱着眉,“他们分工明确,相互之间有着明确的领域划分,井水不犯河水;虽偶有合作,但大多时间都对彼此有着戒备心,甚至……敌视。”

    李宏道:“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并不强,更像是同宗势力的强盗,掠夺资源,随遇而安。”

    顿了下,补充:“他们也并不是一味的劫掠,有时也会做贸易,在满剌加,龙牙门,爪哇诸国之间买卖商品,不过,跟劫掠也没差太多,超低价买,超高价卖。”

    “还有,他们对大明敬畏心并不强,更多是抱着一种未知的态度在试探。”李宏说,“咱们的民间商船也有被劫掠的,只是相比之下,他们手段更温和一些。”

    末了,李宏做了个总结:

    “这是个唯利是图的野蛮势力!”

    李青缓缓点头,沉思片刻,问:“根据你了解的情况,大致推算出对方有多少人?”

    “这个……”李宏沉吟良久,道:“附近海域大致有个两三千人,总共的话……顶天不超过两万,甚至不足一万。”

    见李青蹙眉不语,李宏笑道:“干爹,其实也没什么可忧虑的,既然碰上了,捎带手解决了就是;

    一来,这可以彰显大明的强大,并让藩属国觉得大明可以依靠,从而更加亲近大明;

    二来呢,也能减少民间贸易商的损失,您说呢?”

    “打是肯定要打的。”李青肯定了李宏的说法,道:“打赢也是必然,正面对决,他们没有丝毫胜算,问题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