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9章

    老爷子虽然对成年儿子们严苛约束,但对这些老来子却是宠爱异常。老人都爱幼子,人之常情。所以在宫中,这些小王爷跟小霸王一样,谁都不敢招惹。

    若真是被他们到老爷子那告状,王八耻还真吃不了兜着走。

    “二十三弟,二十四弟,你俩平日的拳脚功夫可白练了,使点劲!”年纪稍长的沈王,还在旁边起哄。

    朱允熥脸色阴沉,“住手!”

    随后,他背着手,慢慢从屋里出来。

    冷冷看着这些平日无法无天的小王爷们,“东宫之中,擅自殴打奴婢,大呼小叫成何体统?你看看你们,还有一点皇子亲王的样子吗?莫不是真以为,孤拉不下脸来治你们的罪!”

    他乃是皇太孙之尊,一张口自然带着威严,几个小王爷瞬间乖巧,乖乖的站好,看都不敢看他。

    “孤本以为,你们在宫中读书做学问,会有些长进。现在看来,不但没长进,还越发的过火了。这里也是你们能胡闹的地方?”朱允熥怒道,“明日,孤再给你们选几个师傅,好好教教你们,什么是规矩?”

    “熥..........太孙殿下勿恼!”年纪最小的朱楠,直接扑到朱允熥的身前,仰着小脸,眼巴巴的说道,“不是我们没规矩,大半年没见你,我们可想哩!一听说你回来了,我们大早上就过来求见。可是您一天都在见大臣,好不容易你忙完了,他王八耻又拦着我们不让见您!”

    说着,小脸抽搭几下,“殿下,你出去这么久,可曾想过我们吗?”

    瞬间,朱允熥有些心软了。

    朱栋一开口,那句没喊出来的熥哥儿,一下唤醒了他心里对这些小王爷的温情。

    记忆中,早年被吕氏压得抬不起头,战战兢兢的日子里,正是这些小王叔的陪伴才让他感受到了快乐。重生之后,也正是这些小王爷,一次次的想着法的让他高兴。

    当年在大学堂中,他们这些人铁板一块,让朱允炆无可奈何。

    “想我就让人通传,你是皇子,谁敢拦你!”朱允熥摸着他的头发说道,“可是,这么大张旗鼓的,又是打又是骂的,哪还有点皇子的样?”说着,又笑道,“你长高了些!”

    朱楠甜甜一笑,咧嘴笑道,“您看,我换牙了!”然后手舞足蹈的说起来,“那天我啃肘子,一口下去门牙掉了。后来,太监举着我,我把掉下来的门牙,扔到房顶上去5了!”

    朱允熥爱怜的笑笑,准头对其他几个小王爷道,“你们还当自己小孩子?若是二十六叔这么大,孤就不说什么了。也都快成人了,还这么不懂事。嗯?你们这样,往小了说是没轻没重,往大了说是残暴无德!”

    沈王朱模笑道,“殿下,我们都没使劲。刚动手,这奴才就叫苦连天的。你想想,若我们真要打他,他还能好端端在这吗?”

    王八耻大骇,叩头道,“奴婢绝不敢如此!”

    要么怎么说,宫里人都是人精子呢!

    几个小王爷,打了人,还能倒打一耙。直接给王八耻,扣了一个故意叫惨的罪名。

    不过,这时代,太监在这些皇子们眼里,根本不算人。打也就打了,即便是闹到老爷子那,老爷子也是一笑。

    说不得,还要夸自己儿子,会看人心。还要说,宫中这些太监,都是狡诈阴险之辈。

    “行了!”朱允熥对王八耻说道,“孤知你不是卖惨,身上没事吧!”

    “没事,没事!”王八耻赶紧说道,“王爷们打奴婢,是奴婢的福分!”

    “少说巧话,你要是长眼,谁爱打你!”沈王想想,信手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扔过去,“赏你的!”

    这小子,还算会做人,打一巴掌,给一甜枣!

    “既是沈王给的,你就拿着吧!”说着,朱允熥对几个小王爷道,“诸小王叔,见孤什么事!”

    “想你哩!”朱栋依旧抓着朱允熥的衣角,笑道。

    “殿下,您给我们讲讲,灭高丽之战呗!”唐王朱桱大声道,“自从听说你在高丽打了胜仗,我们几个高兴得睡不着觉。”说着,满是怅然,“怪就怪我们还太小,不然跟在你后头,跟高丽狗贼,大战三百回合!”

    “三百回合?”朱彜道,“高丽也配!咱们朱家人,一榔头就把他打趴下。”说着,又急不可耐的问,“殿下,我听说辽王十五哥也带兵去了,他手下的兵,威不威风?”

    原来是要听故事!

    “传宴,孤跟几个小王叔热闹热闹!”朱允熥笑着开口,“去,把两位郡主也叫来,一别半年,孤还没来得及去看她们!”

    他所说的两位小郡主,正是他同父异母的两位幼妹。

    随后,东宫之中摆上酒席,诸小王爷兴高采烈的围着朱允熥,一脸期盼。

    于是,朱允熥把征高丽之战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如何火炮轰城,如何设置伏兵,如何铁骑出击。

    说到高潮处,几个小王爷大声叫好,巴掌都拍红了。

    看他们如此模样,朱允熥心中一动,故意沉吟着说道,“哎,高丽是打下来了,可是以后有麻烦了!”

    “啥麻烦?他们还敢不服?”沈王大声说道。

    “不是不服,而是不好管理!”朱允熥沉吟着说道,“毕竟是辽东边疆,朝廷鞭长莫及,派去的地方官不通当地风土人情,两眼一抹黑!”

    几个小王爷虽然小,但也是宫中受大儒教导,见识自然不是普通少年可以比拟。

    “这倒也是!治国一味求强,也不是办法!”

    朱允熥叹息,“若不能让高丽上下和大明归于一体,这仗就是白打了,空欢喜!”

    “那可不行,殿下,打下来的就是咱们的!”安王朱盈急道,“你以前不是说过吗,天下万物,只要我大明看上的,就是我大明的!”

    “也不是没有办法!”朱允熥故意卖个关子,又摇头道,“算了算了,不说了,说了麻烦!”

    “别呀!”几个小王爷,正听到关键的时候,一定要朱允熥说下去。

    “办法倒是有一个!”朱允熥看着他们,缓缓说道,“分封!”

    “嗯?”几个小王爷一愣,互相看了一眼,“鸟不拉屎的地方,谁愿意去?”

    朱允熥端着酒杯笑道,“谁告诉你们那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工部刚在高丽发现了铜矿,那边的河里还有沙金呢。再说,分封亲王,能分到穷地方吗?平壤也算千年古城,不比咱们中原穷!”

    “还有树州港,不但商贸往来繁盛,而且出海就能扬帆远航!”

    “再说,真若是封到哪儿,因为是边疆之地,麾下胡军怎么也都要翻倍,而且不但有军权,还有民政权,想干嘛就干嘛,除了皇爷爷,谁的话都不用听!”

    几个小王爷,渐渐的双眼发亮。

    所谓天高皇帝远,真是那样的话,那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当皇帝都没人敢说个不字吗?

    况且从小时候开始,朱允熥有事没事就给这些小王爷,灌输大明好男儿,当提三尺剑,抢遍天下好东西的想法。

    酒桌上,刚喝了半杯酒的唐王朱桱忽然站起来,手舞足蹈的大声说道,“我去!把我封过去,我带上我舅舅还有我表哥,还有他们的家将,谁不听话,就...........就让我舅舅放狗咬他们!”

    有一个上钩了,朱允熥端着酒杯,美滋滋的心道。

    这些小王爷,都是老爷子宠爱的幼子,看看他们封号就知道了,将来必定是封在膏腴之地,享尽荣华富贵。

    与其让他们在国内祸害,还不如打发出去,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

    “其实,高丽跟辽东也没差多远!”沈王也开口说道,“我封地在辽阳,边上有四哥看着,前头还有十五哥管着,肯定不自在。还不如,去高丽那边,关起门来当大王,哈哈!”

    又来一个!

    朱允熥心里刚喜,突然赶紧站起来。

    只听外面传来一个声音,“老子还没死呢,你们就寻思这些东西了?“

    ~~~

    第66章

    问子“父皇!”

    “皇爷爷!”

    老爷子突然而至,朱允熥和诸位小王爷赶紧起身相迎。尤其是后者,方才在酒桌上还手舞足蹈的小王爷们,此刻各个束手而立,小大人一样的规规矩矩。

    其中两个年纪最小的朱彜和朱楠,则是小跑着过去,一人抓着老爷子一边的大手,笑呵呵的说道,“父皇,您慢点,天黑,小心脚下!”

    朱允熥顿时有些好笑,自己当初这跟老爷子撒娇卖乖巧的绝学,一不小心就让这些小王爷们学了去。

    老爷子笑呵呵的过来,看看桌子上的菜肴,鼻子动动,笑道,“吃的比老子还好!”

    东宫的饮食其实一向比老爷子那边要好,他是一辈子勤俭的人,每餐两三个小菜即可。可是在儿孙身上,却是要变着法的吃好的喝好的。

    随后,老爷子目光又落在了装酒的玉壶上,笑骂道,“咦,老子没喝,你们这群小娃娃,倒是先喝上了!”

    “皇爷爷您坐!”朱允熥抢在几个小王爷面前说道,“您也没用过呢吧,赏孙儿个脸,让儿孙们跟您老吃餐饭,孙儿和几位王叔,伺候着您!”说着,对左右道,“还愣着干什么,上碗筷来!”

    老爷子大马金刀的坐下,看看身边环绕的儿孙们,捋了下半白的胡子笑道,“好,就破例让这些小猴儿,跟咱喝一口。”说着,爽朗的笑起来,“这也算天伦之乐!”

    看得出来,老爷子此刻的心情极好。

    酒不是烧酒,而是湖南的贡品,入口有些回甘的米酒。如今虽已入秋了,但还有些燥热之气。这酒喝之前,先用井水镇过,再喝时甜中带凉,丝丝舒爽。倒进玉杯之中,清冽透明赏心悦目。

    朱允熥倒酒之后,老爷子美美的喝了一口。看着小儿子们憨态可掬的模样,又是一笑。可是随即,对朱允熥这个素来堪称心尖儿的大孙子,却变了脸儿。

    “那事,咱爷俩私下说,他们还小,你和他们说这些作甚?”

    “他们,比孙儿小不了多少。沈王叔今年都十四了,明年就到了议亲的年纪!”朱允熥笑着说道,其实心里实在腹诽。还真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老爷子这是看不惯自己,忽悠他的小儿子们。

    “跟你比还是小,你都是当爹的人了!”老爷子白他一眼,“没个正形!”

    这话,朱允熥总感觉哪里不对?

    好像,这些小王爷都是他的王叔吧!他虽然年长了一些,也是晚辈呀!这个没正形,用在此处,是不是有些不恰当!

    但是老爷子偏爱幼子,这时候朱允熥也没办法,只能讪笑两声,“孙儿也没说什么!”

    岂料,这时喝得有些脸红的沈王朱模,不知是酒意上涌,还是怎地,居然直接开口,大声道,“父皇,儿臣斗胆,请父皇改了儿子的封地。儿子不想去辽阳,要去高丽,做镇守大明新土的亲王!”

    朱允熥顿时心中叫苦,这时候提起来,怕是老爷子又要絮叨了。

    谁知,老爷子却没张口反对,反是放下筷子,郑重的对沈王说道,“你跟咱说说,为啥要到高丽去。那苦寒之地,又和大明习俗不同,能有辽阳好?”

    朱模微顿,眼神看看朱允熥。

    后者,马上给了这位小王叔,一个鼓励的眼神。

    朱模心中安定不少,缓缓却坚定的开口道,“高丽苦寒,辽阳也是一样。而且儿臣方才听殿下说,其实高丽比辽阳还更要冷些。”

    说着,侧头仔细的琢磨,继续说道,“再说,辽阳是军镇,儿臣若是就藩在那,朝廷又要拿出大笔钱财来,给儿臣修建宫室,还要征发民夫开垦田地,如此下来花费定然不小。”

    “可是以平壤为例,那原本就是古城大城,城中现有宫室稍微修葺一下,儿臣就能入住。而且人口田地众多,足够儿臣在封地自给自足!”

    “儿臣是大明皇子,若就藩高丽,必能让高丽百姓感念天恩。儿臣到了封地之后,选用贤才,轻徭薄赋,广兴教化。赐民田地,打压高丽豪族大户,言路畅通,建学校,兴中华文字,惩恶扬善,秉公治政。不出十年,高丽人便可和我大明百姓无异!”

    说到此处,朱模又想了想,低头补充道,“其实儿臣去辽阳,也没甚大用处。辽东北地,有燕王四哥,还有辽王十五哥,二十哥韩王也马上就藩。儿臣心里合计一下,那边还没有平壤富足!”

    最后一句,让朱允熥笑了起来。沈王说了那么多,其实最后一句才是关键。平心而论,高丽人几百年视为重镇的平壤,自然是比辽阳军卫等地,要更加繁华。

    而老爷子则是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脸上有些不可置信一般。

    这些小子什么样,老爷子心里最清楚。因为都是他的老来子,又不指望他们将来如同他们的兄长那样,为大明冲锋陷阵的,所以一向是宠着养的。

    所以这些小子,在宫里头,打太监揍侍卫,御花园抓鸟去水缸抓金鱼,赛马斗狗样样精通。可是让他们读书做学问,却是一个比一个蔫。怎么今天,忽然说出这么多有道理的话。

    “这都是你自己想的?”老爷子问道。

    朱模抬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都是皇太孙殿下说给儿臣的。”说着,赶紧又道,“儿臣自己也想着,若是去了辽阳,兵马不过两个卫所数千人,治下百姓不过一两万,那王爷也没什么大意思,若是在平壤,那才叫威风!”

    朱允熥又是一笑,这傻小子,又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了。辽阳,开原等地,都是辽东都司新建的卫所。说是城池,其实现在还比不得中原随便一个大点的镇子好,每年全靠朝廷养着。

    不过,老爷子似乎没太注意幼子最后的话,又郑重的问道,“话是这么说!可你要知道,辽阳再不好也是大明本来的地方,平壤再好,却不是咱大明的城池!”

    “百姓和咱们,风俗语言皆不相同。从根上说,就不是一个种儿!你一个少年亲王,咱直接把你封到那去,你不怕人家不服你?你不怕人家暗地里对付你?”

    不等沈王说话,唐王朱桱就扯着脖子喊,“父皇,太孙殿下跟儿臣说过。到了一个新地方,一手肥肉片子,一手大刀片子,看他们选哪个?”

    沈王也说道,“殿下还和儿臣说了,如今占了高丽,所有高丽人不得为兵,严格控制民间弓箭武器,他们赤手空拳的还敢怎样?儿臣不要多,一万........不,八千兵马,再选几名老将,就能把封地的人,治得服服帖帖的!”

    老爷子马上回头,看着朱允熥,“你也不知道教他们点好?什么肥肉片子,大刀片子?你当是起绺子拉杆子,要当山大王吃绿林饭吗?”

    朱允熥无辜的一摊手,“这不都您老当年起家时的套路吗?”

    “你!”老爷子大怒,顺手就要脱鞋,但手刚摸到布鞋,骂道,“咱这鞋,是新鞋,抽你都白瞎了!”

    嘴上虽然这么说,看着几个小儿子的眼神,却更加柔和,点头道,“到底是长大了,自己心里头都有主意了。啥事,也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了!”

    朱允熥见老爷子赞许,赶紧给老爷子满上酒,“皇爷爷,几位王叔虽然小,可也都是您身边长大的,您的言传身教之下,自然天资聪慧远超旁人。胆气谋略,那更不用说,咱朱家就没有不立事的男儿。孙儿看呀,要真是几位小王叔,封到了高丽去,大明又多出几名贤王!”

    老爷子捏着酒盅,“你少拍马屁!”

    第67章

    重赏老爷子的心情,朱允熥理解。

    一边是自己的大孙子,一边是他疼爱的幼子们。

    如今大孙子鼓动着幼子们,要改封地,还说得有理有节头头是道。就算是心里明白,分封是现在最直接有效,也是最能牢牢控制那里的计策,可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老爷子喝口酒,幽然叹息道,“那边,可远呀!真要去了,想回来可都难喽!”

    瞬间,朱允熥明白老爷子为何心里不是滋味了。远,还是太远了。从小在他跟前的儿子们,一下封出去那么远,舍不得。

    但有人不知道老爷子的想法。

    沈王朱模顺嘴开口,“远不怕,天高您老远..........不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儿臣们在高丽,策马扬鞭为大明镇守边疆,抚育百姓,好过混吃等死!”

    朱允熥看到,老爷子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大手不住在鞋底上摩挲着。

    可最后,老爷子还没动手,反而继续叹息一声,“儿大不由爷,都想往远走!”

    “皇爷爷,您也别难受!”朱允熥再给老爷子倒上,笑道,“几位小王叔,这是心比天高,要做咱大明的英雄皇子。”说着,笑道,“策马扬鞭于异域,化番邦之土为大明永固。这是让后世子孙称道的美谈,更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之意!”

    说到此处,微微送出一句马屁,“您看,你当年也是如此豪情万丈,英雄之志。若非如此,您也打不下这大明的万年之统,更不能一扫汉儿百年积弱,收复燕云十六州!”

    老爷子翘着二郎腿,斜眼看看朱允熥,“咱现在知道了,这几个小子说话越来越油,根子就在你这!”

    不等朱允熥说话,老爷子摇头道,“哎,大儿子们都打发的远远的,现在小儿子们也都要走了。往后这宫里,还有个啥意思?”

    任他何等英雄豪情,壮志凌云。年老后,也不免为儿孙操心奔忙!所求,不过难得的天伦之乐!

    让小王叔们远远分封,朱允熥心中也不是一点歉疚都没有。可是国家大计面前,他实在是无法昧心。

    不出意外,他将来会做很多年皇帝。

    若还是依着老爷子的想法,龙子龙孙何其多也!到时候无论是国家财政,还是国家政事,都不堪重负。那么多亲王郡王宗室子弟,怎么养活呢?到头来,还不是民脂民膏?

    老话说,一棵大树要茁壮成长,必要剪掉一些凌乱的枝叶。

    世事就是如此,而生在天家,也必须如此。

    再者说来,让这些龙子龙孙们以后走出去,未免不是对他们负责,未免不是给了他们一条新路。有大明给他们撑腰,给他们征战,天下各处他们随意可去。

    总好过圈在封地之中,一辈子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还因为吃干饭被世人嫌弃。

    朱允熥强笑两声,安慰老爷子说道,“您别这么说,说是就藩,可也不能马上就去。除了二十一叔之外,其他小王叔还小呢,还能在宫里,多陪您几年。”

    “再说,孙儿的媳妇眼看再有几个月就生了,那可是您的重嫡孙。您身边那位美人妙玉,跟孙儿的媳妇,生产就在前后脚。到时候,您左手重孙子,右手小儿子,多美!”

    “哈哈!”老爷子顿时又是眉开眼笑,重重的饮了一口,开口笑道,“那可不是一般美!世上男子千千万,有这种福气的,可没几个!”

    然后,放下酒盅,笑着道,“行,这事咱知道了,再合计合计!”

    他这么一说,朱允熥就知道这事定下来了。老爷子说的合计,就是想着,该怎么让儿子们风风光光的就藩。在他心中,委屈谁,也不能委屈了朱家的子孙。

    翌日朝会,朱允熥回京之后的第一次朝会。

    朝会上,他们爷俩定了调子,高丽建行省,刻不容缓不容置疑。

    大明的臣子们,摩拳擦掌的在地图上把高丽的国土分割成数块。靠近沿海,还有境内的大城,多由大明军队驻守,设置郡县。

    而在老爷子说了分封之后,平壤给了沈王朱模,等沈王十五岁大婚之后前去就藩。平壤已改名北昌,辽东皇二十子的韩王改封为沈王,沈王朱模为韩王。

    名副其实的韩王!

    高丽原树州海港之地,改名为兴州,老爷子大手一挥封给了皇二十三子唐王朱桱。

    原高丽旧都开京,改名为新州,封给了皇二十二子安王朱盈。

    其余富饶的土地,都封了给其他小王爷,等他们长大之后前去就藩。现在选用吏部官员,配合守军暂且治理,将来交接。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从始至终他们在大明君臣的眼中,不过是地图上的一个名字而已。想给谁,想怎么分割,都是大明君臣说了算。

    而他们的想法,没人在乎。换句话说,他们能活着,就已经是万幸了!若不是朱允熥不愿多造杀孽,就凭那些老杀才们,屠刀之下,人头滚滚。

    议定此事,又封赏此次出征的有功将士。老军侯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自己的爵位已经到顶,而且已经得到了实惠,各个抢了无数。朝堂上言辞恳切不想加官进爵,倒是让老爷子暗中称赞他们知情知趣。

    不过,虽未给老军侯们加爵,可是他们的儿子们,老爷子赏了一大堆。

    军中,这次受益最多的,是那些新生代将领们。曹国公李景隆自不用说,在大同有阵擒蒙元宗王之功的瞿能,加封庐州伯,官升两级,加总兵官头衔,领五军都督府中军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