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正好,孤也没用膳呢,进去凑凑热闹!”朱允熥笑道。可下一秒,朴不成却挡在了朱允熥面前。
“殿下!”朴不成低声道,“要不,您还是........别..........”
朱允熥微微错愕,伸长脖子朝殿里看看。
“皇爷!”朴不成组织着措辞,“这功夫可能正忙着!”
似乎,朱允熥明白了什么。
低头想想,琢磨道,“六斤也在?”
朴不成没说话,只是点头。
“嗨,这老头!”朱允熥哭笑不得。
第61章
恩赏宫里的人,从龙凤胎落地开始之后,就没断过。
一开始是在京城当差的汤家子弟来,而后各开国勋贵老臣们,也一窝蜂的进宫。
尤其是和汤和交好的那些老臣们,简直比他们自己家生了龙凤胎还高兴。
~
“这是三百年的辽东老参,臣特意踅摸来,给小殿下补补身子!”
李景隆站在朱允熥身边,微微躬身说道。
朱允熥靠坐在游廊中的扶手上,看着眼前的人参笑道,“这可是好东西,你有从哪里弄来的?”说着,笑笑,“莫不是又去你丈人家要的?孤可是听说了,你曹国公李景隆,可没少从人家邓家那划拉东西!”
“臣哪能要丈人家的东西!”难得,李景隆脸上一红,开口道,“这是宝芝堂压箱子的宝贝,臣费了好大心思才寻来!”说着,顿了顿。“小殿下毕竟不满月,身子弱,这等山参最是滋补不过!”
“你有心了!”朱允熥笑道。
随后,上下仔细看看他,“你大儿子几岁了?”
李景隆心中一喜,“臣的儿子,虚岁已经十五!”
朱允熥想想,“学业如何?”
一提这个,李景隆心虚,低声道,“回殿下,那小畜生,文不成武不就,整日就知道玩乐!”说着,顿了顿,“臣早先想着求殿下各恩典,送国子监读书去,可他实在不是那块料。后又想着,送去武学,将来出兵放马,也算子承父业。可那小畜生,根本不是当兵的料!”
“你也别一口一个小畜生的,毕竟是你亲生的儿子!”朱允熥笑道,“十五已经不小了,你李家是国朝的勋贵,又是皇家的亲戚,太不成器也不像话!”说着,微微沉思,“玉不琢不成器,这么着,回头孤让他去边关历练几年。常家的老二,当初多混的小子,如今在云南都做到参将了!”
“殿下!”李景隆噗通声跪下,“让他边关历练,是殿下的恩典。可臣就这么一个嫡子,真是..........”
“舍不得?”朱允熥笑道。
“你呀!”随即,朱允熥又道,“惯子如杀子!”说到此处,微微叹息一声,“你一向勤勉忠心,孤都看在眼里。回头让你儿子,进东宫做个侍卫吧!”
顿时,李景隆大喜。
东宫侍卫,别看没有什么官职品级,但却是储君的身边之人,但凡家世稍微差点,还不够资格。他李景隆少年时,第一份差事就是东宫的侍卫。
天子近臣,自然与众不同。别人不说,就说傅让。别看除了东宫的差事之外没任何职司,可是出了紫禁城,即便是公侯都要礼让几分。
“孤希望,和你君臣能够长久!”朱允熥又开口道。
“殿下对臣的恩典,简直天恩浩荡!”李景隆说道,“臣愚笨之人,得殿下青睐。不但自己高官厚禄的做着,如今连儿子都被殿下优待,臣惶恐惭愧至极。”
“你若是愚笨,天下就没有笨人!”朱允熥笑笑,“老李,该赏你的东西,孤决不吝啬。毕竟,你呢,帮孤做了不少事!”说着,又笑了几声,“这也算,对你的补偿吧!”
李景隆顿时心中醒悟,给他儿子的恩典,就是前些日子,去淮安的回报。
“你儿子身上还没有勋位吧?”朱允熥又问道。
“没!”李景隆赶紧道,“臣家那小畜生,连续几年在武臣子弟的考核中,都是末等!”
“孤赏他个轻车尉!”朱允熥站起身,朝外走去。
“臣叩谢殿下天恩!”
李景隆叩首之后,已是欣喜若狂。轻车尉,那可是相当于三品官的勋位呀!
~~~~
天色渐晚,宫城才微微沉寂下来。
朱允熥又去看了看汤胖儿母子三个,说了会话,然后转回坤宁宫。
刚进去,就闻到一股味道。
“臣妾参见殿下!”赵宁儿微微屈身行礼。
六斤跟在他身后,“见过父亲!”
朱允熥笑着让他们免礼,“你这吃什么,这么香?”
“臣妾蒸了些包子!”赵宁儿笑道,“梅干菜馅的,殿下用过膳了吗?”
“用过了也要吃几个!”一听是这个馅,朱允熥已经食指大动。
随意的在殿中坐下,六斤那小子也理他,径自爬到了木马的背上,开始骑马。
只是这小子今天骑马这姿势..........?
没多一会,赵宁儿端着包子上来,挨着朱允熥坐下。
“嘶!”朱允熥也不顾烫手,掰开一个。包子松软鲜香,配上清粥小菜,格外美味。
“殿下!”赵宁儿似乎有话说,欲言又止。
朱允熥放下包子,“怎么了?”
“没事!”赵宁儿罕见的有些纠结,不再开口。
“看汤胖儿生了龙凤胎,羡慕了?”朱允熥搂着对方的肩膀笑道,“这事可羡慕不来!”说着,又坏笑道,“你要是羡慕呀,那就要求着我了!”
闻言,赵宁儿白了他一眼。
其实宫里女子的心思,朱允熥多少都明白些。女人之间哪有那么和睦,只不过是攀比的心思不敢表露出来罢了。
汤胖儿的龙凤胎,绝对让赵宁儿有了危机感。
不看别的,就看今日进宫的勋贵数量就知道了。人家汤家的当家人虽然不在了,可也是正儿八经的开国功臣,淮西勋贵中的领军人物。
“您想哪去了?”赵宁儿继续开口道,“您当臣妾心里吃味儿?”说着,正色道,“臣妾可不是那样的女子!”
朱允熥吃着包子,“那你到底要说什么?”
“这事,臣妾没法说呀!”赵宁儿跺脚,一咬牙低声在朱允熥耳边轻语。
朱允熥一边吃,一边点头,嘴里含不清楚的接话,“老爷子是太宠六斤了,走到哪都要带着...............噗!咳!咳!咳!咳!”
“您慢点!”朱允熥呛了,赵宁儿给他拍着后背。
这时,六斤在那边骑着木马,一边用马鞭抽着,小嘴里一边喊道。
“姐夫,姐夫!”
“小畜生!”朱允熥眼角抽动几下。
第62章
家事(1)老爷子似乎一夜之间年轻不少,脸色红润,走路都带着风。
郭惠妃也有些变化,越发的雍容,容光焕发。
这两人站在汤胖儿的屋里,眼神都落在摇篮里的龙凤胎身上,片刻都不移动。两人一左一右,把摇篮围住,朱允熥这个亲爹,都要靠后。
“看看!”老爷子指着四斤咧嘴大笑道,“别看咱重孙瘦,可是你们看那眼睛,滴溜溜忒亮堂,一看将来就是聪明的小子!”
郭惠妃则是看着丫丫,眼中满是欢喜,微微笑道,“皇爷,您看丫丫这眉眼,将来定然是个美人胚子!”
老爷子斜眼看看,撇撇嘴,“这才多大,能看出啥?”说着,又道,“你们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女娃子好看不好看的能咋?最要紧的是贤惠,是知道操持家!”
说到此处,不经意间回头,看到朱允熥站在身后。
“你这一天咋这么闲呢,咱管事的时候,一天忙的吃饭的功夫都没有。你当家了,一天怎么净不务正业呢?”老爷子瞪眼道。
“孙儿这不是惦记孩子吗?”老爷子脾气就是这样,朱允熥也不分辩,笑道,“孙儿看看孩子就去忙!”说着,走到摇篮边,忍不住伸出手,想要碰触丫丫粉嫩的小脸儿。
这时,王八耻和梅良心不住的从外头搬进东西进来,各种珍贵的滋补药材,金银玉器等等。
“哪来的?”朱允熥开口问道。
“回殿下,都是各公侯家的女眷给娘娘送来的贡品!”梅良心笑道,“从昨日开始,这些东西就没断过!”
老爷子微微皱眉,“宫里又不缺这些东西!”
朱允熥点点闺女的脑门,笑道,“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们一片心意,总不能回绝了!”
说着,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抽回手看着老爷子。
果然,后者的眉头已是川字形,“朴不成!”
“奴婢在!”
“告诉那些杀才们,别送了!”老爷子低声道,“咱朱家生孩子,他们跟着欢喜什么?”
“遵旨!”
“等等!”朱允熥开口,沉思片刻,“各家送来的东西,都进内库,别轻易往这边拿!”说着,语气加重几分,“就算是汤家的,也不行!”
如今朱允熥有两个儿子,老大嫡长子六斤的母族不显。
老二四斤虽然是庶长子,可母族却是大明淮西勋贵的核心成员。
现在不比当年了,当年老爷子给故太子选了常家的女儿,固然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但也有安抚武人之心,让淮西勋贵死心塌地给太子效命的心思。
这些年来皇权渐重,开国功臣们的影响力日益降低,而且也因为怕军中势力再次坐大,给朱允熥选妃子的时候,特意选的是小门小户的女儿。
不是说未来一定会发生什么,而是作为上位者,要学会见微知著。
众淮西开国勋贵们为什么这么隆重上心,就因为汤胖儿所代表的汤家,是他们的自己人。
人心都是撺掇出来的,一个显赫的母族再加上勋贵的势力集团,或许不能成事,但一定能起到些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古皇家无亲情,别说皇家,但凡是家里产业大的,有多少儿孙和睦的?
这是未雨绸缪,朱允熥可不希望将来自己的儿子们,争得头破血流的。
爷俩又看看孩子,并肩朝外走。
“汤家有多少子弟,在京里当差?”老爷子边走边问。
“孙儿心里有数!”朱允熥开口道,“回头就下旨,把他们都调到外头去,领兵当副手,不让他们做主官!”
“哎!”老爷子忽然叹口气,“儿子少吧,不踏实。儿子多吧,也他娘的犯愁。你说咱们男人活在这世上,是不是贱?”
“皇爷爷!”朱允熥正色道,“孙儿会教好他们!”说着,笑着劝慰道,“孩子们都还小呢,有些事远着呢?”
“等你发现就迟了,你那些叔叔.........”说着,老爷子停住,随后又开口道,“别的事咱都容你,但有一条,你得给咱记住了!”
“您说!”朱允熥说道。
“嫡长子!”老爷子郑重的说道,“这规矩,永远都不能变!”
皇明祖训,嫡长者必居东宫,正储君之位。有嫡立嫡,无嫡才能立长,但凡有敢违背的,天下诸王群起攻之。
这是大明朝的铁规矩,谁都不能改!
看起来虽然迂腐,但却大有深意。早早的定下名分,不但能避免一些纷争,还能顺利的权力交接,政权平稳过渡。
“孙儿记下了!”朱允熥答应道。
“唔!”老爷子背着手朝前走,点点头,忽然停步,“对了,你呀多得往宁儿那丫头那边去。咱这辈子女人多的都数不清,可留宿只在你祖母那,明白啥意思不?”
多往赵宁儿那边去,自然是让外人看明白,在朱允熥心中,谁重要。
这个道理,朱允熥自然晓得。
宫是一座城,城里的人,最善于揣摩人心。
朝堂是江湖,不经意间的细细微风,就能吹皱一池春水。
~~~
日头爬升又落下,等到了晚上,风儿微凉。
两个提着宫灯的太监在前,朱允熥披着一件长衫在后,缓缓朝坤宁宫走去。
王八耻不住的挥手,示意沿途的宫人,不必开口速速回避退去。
朱允熥刚迈过门槛,走到坤宁宫正房外头,就听里面传来赵宁儿恼怒的声音,还有六斤的抽搭声。
“这什么字儿?”
朱允熥停住脚步,窗棂上映射出赵宁儿拿着戒尺的倒影。
“兔!”六斤抽抽嗒嗒的回道。
“这是免,免除的免!”赵宁儿怒道,“手伸出来!”
“不!”六斤抗拒着。
“快点!”窗棂的倒影中,赵宁儿拉过六斤的小手,举起戒尺。
啪,孩子啼哭起来。
“我叫你不长记性!”赵宁儿继续道,“叫你不上心!叫你不好好认字儿!”
“啊啊!”六斤嚎啕大哭,“老祖!老祖,我要老祖!”
外头,朱允熥微微叹气,推开门进去。
“怎么打伤了?”
见他到来,赵宁儿赶紧起身,“臣妾见过殿下!”
“父亲!”六斤哭得泪眼婆娑。
朱允熥走过去,见一张紫檀书桌上,摆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好似涂鸦一般。
“他才多大!”朱允熥让人把六斤带下去,有些不悦的说道,“这么大的孩子,还没到开蒙的时候,何必强求?”说着,又道,“知道你有望子成龙的心,可孩子不是这么教的。”
“你真希望他读书写字,翰林院那么多才子学士,哪个不抢着来教?”
“用戒尺打,你也真下得去手,老爷子看了定然不饶你!”
赵宁儿屈身行礼,脸上满是委屈,“三岁定八十,男娃若不能从小好好教,长大了就难管。正是因为老爷子宠着,臣妾这边才要做严母!”
“不然都宠着,宠上了天怎么办?若是寻常人家,顶天是个败家子。可他身份不同,若是教不好,将来何以面对家国天下?”
“您以为臣妾就不心疼,他是臣妾身上掉下来的肉!”
~~~
(万历小时候,就经常被他娘揍!)
第63章
家事(2)“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可孩子不能不管啊,不管是害了他,慈母多败儿!”赵宁儿继续道,“臣妾不是什么大家出身,就认这最简朴的理儿!”
“再说,您说他该不该打!教了好多天,免兔不分!”
“孤像他那么大的时候,兔字都不认识?你知足吧!”朱允熥开口,“孤知道怒你的心思,知道你想什么,但凡事过犹不及!当大人的,不能把自己的心思,全加在孩子身上!”
赵宁儿眼圈一红,没说话。
朱允熥坐过去按着她的肩膀,两人并肩坐下,“六斤是嫡长子,到什么都是嫡长子,谁能越过他去?”说着,拉着对方的手,柔声道,“别那么重的心思,啊!不然呀,不用旁人,你自己就跟自己过不去了!”
女子为母则刚,不管多柔弱的女子,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孩子,都会变成母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