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2章

    双方的骑兵,步兵,在仅有数里的战线上反复厮杀,寸步不退。胡人不退,是因为只有打穿面前的朱棣,才能长驱直入南下中原。燕王的兵不退,是因为他们的身后就是大明,无路可退。

    这场大战,从天亮打到斜阳半挂,若不是突如其来的大雪,恐怕还将持续下去。

    “二殿下........”

    死人堆里,一只残缺的手在尸体的缝隙中举起来,声嘶力竭的呐喊。

    “快,那有活的!”朱高煦带人,顺着声音的方向狂奔而去,在死人堆里翻找出重伤的袍泽。

    “殿下!”伤员气息微弱,艰难的睁开眼,“求您,带俺回家!”

    朱高煦眼睛一热,抿着嘴唇,倔强的不让自己落泪,大声道,“日你姨,老子过来,就是找你们这些没死的,带你们回家!”说着,把伤员抬上他身后的大车,“坚持住,马上到家了!”

    那伤员捂着小腹的伤口,眼神中的希望越来越微弱,嘴里呢喃,“回家,回家,回家!”

    “快找,看还有活的没有?”朱高煦红着眼睛大声命令。

    “殿下,这有几个鞑子还活着?”前面,几个亲卫大喊起来。

    朱高煦放眼望去,几个受伤的胡人依偎在一起,面对明军嘴里发出野狼一样的咆哮,手中的断刀依旧死死的握着,似乎还要做出最后的拼搏。

    “曹,活着的就弄死,还留他们过年?”跟在朱高煦身后的参将陈懋大声怒道,“赶紧的!”

    “是!”几个亲卫抽刀,就要上前。

    “等会!”朱高煦却忽然开口,盯着那些野狼一样嚎叫的胡人许久,“重伤救不活的给他们个痛快,还能救的,咱们带上.......”说着,忽然对着那几个受伤的胡人大喊,“老子,不屑杀你们这些废物!”

    陈懋大急,他是朱棣手下大将陈亨之子,从小就是朱高煦的伙伴,开口道,“殿下,你咋妇人之仁呢?这些狼崽子.....”

    “不是妇人之仁,我只希望,若我大明士卒落在他们的手里,他们也能善待几分!”朱高煦喃喃道。

    陈懋浑似不认识一样,上下打量朱高煦,“殿下,您说什么胡话?”

    话音未落,却见朱高煦直接翻身上马。

    “殿下不往前了,前边是鞑子的地盘!”陈懋大惊失色,大喊道。

    “跟上我!”朱高煦大吼一声,“老子有话对他们说!”

    众人不解,可朱高煦上前,他们这些侍卫若不跟着,回去就是全家斩首的大罪。

    数十骑兵在雪原上开始狂奔,没多久就看到了北元的狼旗。

    鞑子也是人,不但燕王这边在战场上翻找伤员,他们那边也是如此。而且,在大战过后,双方心照不宣的,默默划出边界,互不干扰。

    见明军骑兵前来,北元军中马上有一队骑兵,如临大敌的列阵迎敌。

    “吁!!!”朱高煦勒住战马,寒风之中,战马的马蹄带着阵阵白雪,口中大口的喷着热气。

    “老子是大明燕王次子,朱高煦!”朱高煦对着对面大声吼道,“让你们管事的出来,跟爷跪着回话!”

    北元骑兵都冷漠的看着朱高煦,没人应答。但是稍后片刻,他们中间,一个带着圆盔,穿着护心棉甲的年轻人,勒马上前几步。

    “我是塔宾帖木儿!”那人缓缓开口,“你有什么事?”

    “曹,几把名齁长,显你爹认字多?”朱高煦不屑的怒骂一声。

    对面的年轻人显然汉话不好,狐疑并且凶狠的盯着朱高煦,嗜血的舔了下嘴唇。

    “殿下小心!”陈懋纵马上前,手中的大枪对准了前方,隐隐戒备。

    “无妨,他狗日的没胆!”朱高煦啐了一口,继续对着对方大声说道,“就在你家爷爷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些没死透的鞑子!”

    话音落下,对面的骑兵有些骚动起来。

    “放心,你家爷爷爱杀人,可不杀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朱高煦斜眼,冷冷的说道,“再说,我大明有好生之德,你们鞑子也是爹生妈养的,死在战场上倒也罢了,活活冻死,爷爷我也看不下去!”

    “重伤治不了的,留着活遭罪,爷爷让人给了个痛快!”

    “能治的,爷爷让人抬回去了,好吃好喝供着,留他们一命!”

    对面的北元骑兵稍显错愕,半晌之后叫塔宾帖木儿的年轻人,在战马上微微点头,“我会记住你的好意,打败你们之后,我会留你一命!”

    “你?哈哈哈哈!”朱高煦大笑起来,“这么冷的天儿,你吹牛逼,不怕把嘴冻住,沾牛逼上?”

    “哈哈哈!”周围的明军笑得乱颤,眼泪都下来了。

    “爷爷这么干,不是滥好心!”朱高煦又道,“而是希望你们,也能如此!”说着,对着北元骑兵一拱手,“若是有重伤治不了的大明将士,请给他们一个痛快,若是能治的,派人来找我!”

    “我拿你们的人,跟你们交换!”

    塔宾帖木儿没说话,用马鞭敲打下自己的护心镜,重重点头。

    “揍性!”朱高煦哼了一声,策马转头,“走!”

    他一骑当先,陈懋等人在马上横刀竖枪,盯着对面的骑兵许久,才呼哨着跟上朱高煦。

    随后,朱高煦带人在战场上翻找了许久,太阳彻底快要下山的时候,才打马回营。

    刚到朱棣的大帐之外,就听里面传出声音。

    “这仗不能打了!”

    第71章

    男人要有英雄气大帐之中,朱棣没有穿甲,而是穿着厚厚的带毛羊皮袄,坐在火盆旁。

    朱能,丘福,李彬,孟善,陈亨,张玉,陈远等人围坐在边上。旁边有几盆炖肉已经冷了,汤汁凝固成白色。

    “爹!”朱高煦进来,行礼说道。

    众将回头,看朱高煦满身风雪,双眼通红,甲胄残破,都微微颔首示意。这位二王子,虽然年纪小,却很他们这些武夫的胃口,勇猛过人还很有情义。

    “回来了?”朱棣眼皮都没抬,淡淡的说道,“去后面吃口热乎的吧!”

    朱高煦迟疑一下,“爹,儿子现在在外面听到......”

    朱棣猛的抬头,“去,吃口热的去,听话!”

    朱高煦低头道,“哎!”

    说着,从众武将身边走过,步入大帐的后堂。

    他刚迈过过去,又听到朱棣身边有人开口道,“千岁,这仗真不能这么打了!”

    ~~~

    说话的是朱棣手下爱将朱能,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说起话来嗡嗡响。

    朱棣依旧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不断在火盆上烤着。

    “这些天来,咱们担着鞑子死了多少人就不说了!”朱能继续说道,“就说今日一战,鞑子不要命的冲,他们死了三千,咱们起码也死了三千呀!”说着,通红的双目似乎能泛出血来,“千岁,那可是咱们的家底儿,是咱们自家的儿郎呀,死一个少一个!”

    “是呀千岁!”丘福也开口道,“这次鞑子来得太出人意料,咱们准备不足,只能仓促迎战。这也就罢了,京城那边这几年打压咱们,分了您的权柄,你现在只能带着咱们的老底儿打仗。”

    “这些儿郎,可是这些年咱们砸锅卖铁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张玉也跟着说道,“真打光了,千岁手中可就没筹码了?”

    “军报发上去这么多天,朝廷那边现在就让咱们挡住,说援兵正在赶来的路上。可其他的一概没说。援军呢?调动呢?现在畏首畏尾,俺跟着您打了这么多年仗,就他娘的没这么窝火过!”大将孟善也开口道。

    朱能看看身边的袍泽们,又继续对朱棣说道,“千岁,保不齐有人打的就是这等心思。让燕藩在前面等着,等咱们和鞑子两败俱伤了,他们在来捡便宜!”

    “对,还能让咱们伤筋动骨!”丘福怒气冲冲的开口。

    朱棣终于不烤手了,把大手揣进袖子里,笑笑,看看众人,“那你们说呢?”

    “要臣说!”朱能看看大家伙,小声道,“不如放开一条口子,让鞑子冲过去,咱们在后面追着咬,等朝廷大军到了,再或是合兵一处,或是为偏师!”

    朱棣皱眉,“那朝廷日后问起来呢?”

    “咱们拢共四万多人,对面的鞑子可是七万多。”朱能说道,“七万多的鞑子,再加上给他们放牲口的,喂马的,烧火做饭的起码十来万人。咱们硬扛扛不住,只能迂回!”

    “迂回?呵呵,不就是畏战吗,不就是为了保存实力吗,不就是怕死吗?说得好听,你们跟着老子一辈子了,老子何时他娘的迂回过?”朱棣看看众人,“他说的,你们都同意吗?”

    众人都低下头,默不作声。

    “我知道你们的好意,实话说,今日在中军观战,看着咱们的儿郎倒下,我的心一直在滴血!”朱棣缓缓开口,“就像,有人拿着刀子在我心里头绞,疼的我连喘气都难!”

    “哎!”说道此处,朱棣长叹,“我何尝不知他们是我朱棣的子弟兵,何尝不知,他们是我手中的本钱。按老朱说的,佯装不敌,放鞑子过去,是能保存实力,是不用死人。可是,真要是那么做了,良心过得去吗?”

    “我说的良心,是对那些战死弟兄们的良心。若是不想打,一开始就别打。死了这么多人,再放敌人过去,咋跟战死的兄弟交代?”

    “再说!”

    说道此处,朱棣站起身,走到帐口,望着外面,“咱们的身后就是大明,放鞑子过去,死的还是咱们大明的百姓!”

    朱棣回神,眼神如刀,“若那样,即便我麾下有虎贲百万,不过是一懦夫耳!”

    “我意已决!”朱棣继续大声道,“朝廷的军令未来之前,钉在这里,让鞑子寸步难行。咱们身后就是大明,我等驻兵塞上,为的不就是大明吗?”

    “此乃国战,我朱棣不屑小人行径!”

    “寸步不退,和鞑子血战。当兵的死完了,你们这些人上,你们都死完了,我朱家父子上!”

    “喏!”众将起身,轰然应答。

    忽然,帐外有人喊话。

    “燕王,朝廷的军令!”

    “拿来!”朱棣眼神一亮。

    军令在朱棣的手中,众将翘首以盼。

    只见朱棣的表情说不出的复杂,似乎有欣慰,有庆幸,还有一丝丝佩服。

    “千岁,朝廷说什么?”朱能急问。

    “哎!”朱棣苦笑,叹息一声,“那孩子,格局大呀!”

    众人不解,只听朱棣继续笑道,“圣谕,本王临战节制北平都司,辽东都司,铁岭卫,辽王卫!”

    顿时,众人眼睛亮了起来。

    “如今,本王可以光明正大的调兵,布置战场!”朱棣双目有神,大声道,“颍国公傅友德,正率六万高丽驻军,日夜兼程而来。周王,秦王,晋王也在率军赶来。还有京营地的四万精锐,九千重骑,由平保儿统领,也在路上!”

    “哈哈哈!”朱棣大笑起来,“他们全听本王的指挥,数十万大军在手,一个鞑子都别想跑。杀老子一个儿郎,老子要他们百倍偿还!”

    ~~~

    “朝廷的援军到了?”

    后帐之中,朱高煦捧着一碗肉汤大口喝着,和朱高燧两人把脑袋凑在一起,对着外面偷听。

    “咦,朝廷援军咋能这么快就来?”朱高燧疑惑道,“朱能大叔说的没错呀,现在正是削弱咱们的好时机,京师那边,巴不得咱们都死绝了!”

    “哼!”他二人的身后,传来朱高炽的冷哼,“小人之见!”

    他俩回头,只见朱高炽蜷缩在厚厚的羊毛袄中,坐在一个旺盛的火炉边,脸上的肌肉因为寒冷,不住的颤抖。

    “这是国战!”朱高炽开口道,“鞑子要打的是整个大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说着,顿顿,“这就好比,咱哥三平日互相看不顺眼,可真有外人打咱们,咱们是不是要联手?”

    朱高煦不住点头,朱高燧则是小眼睛不住的转动。

    “再说,咱爹的脾气你们还不知道?”朱高炽继续说道,“男子汉大丈夫,须有几分英雄气。咱爹一世英雄,若这等事上含糊了,他算得上什么英雄?”

    朱高煦又点点头,朱高燧小眼睛飞快。

    “老大说的有理!”朱高煦坐下说道,“其实我也觉得,要真如朱大叔所说一般放开一条口子,有点.........有点他娘的不够好汉!”

    朱高燧不屑道,“军国大事面前,好汉不过是匹夫之勇!”

    “你..........”朱高煦大怒。

    “男人若连匹夫之勇都没有,还谈什么家国天下?”朱高炽一句话,噎得朱高燧半死,“连仗都不敢打,遇事就知道躲,就知道怕,还有什么脸大言不惭的说别的?”

    “你.........”轮到朱高燧语塞。

    “老大说的对!”朱高煦开口道,“就像那些瘟书生说的,啥不以善小而......”

    “这他妈哪跟哪,你能不能多读点书?”朱高炽的胖手,捂住自己的额头。

    “就你读书多!”朱高煦怒道,“你.......你读书多能杀几个鞑子?你看你胖的,马都骑不上去!”

    “骑不上马怎地?”朱高炽也怒道,“我是一力降十会,你别看我胖,三两个鞑子打得过我吗?”

    “吹吧?”朱高煦斜眼道。

    “老大没吹!”朱高燧说道,“鞑子过来,老大抓起来往屁股下面那么一座,直接闷死!”

    “啊哈哈哈哈!”朱高煦捂着肚子,满地打滚。

    “夏虫不可语冰!”朱高炽白眼说着,又裹紧了羊毛袄子。

    “老大,你这一身膘还怕冷?”朱高煦凑近些笑道,“那你这身膘不是白长了?”

    “你懂个屁,好男一身膘!”朱高炽笑骂。

    “那女人呢?”朱高燧也挨着坐下说道。

    “好女一身........嘿嘿!”朱高炽大笑,“你们自己猜!”

    外面,朱棣撩帘进来,正看见他们哥仨肩膀挨着肩膀,拥挤的坐着。

    “爹!”三人同时喊道。

    朱棣点点头,盘腿坐在了三个儿子对面,面容含笑。

    第72章

    战(1)雪停之后,风愈发冷。

    吹在脸上,好似刀子一样刮着,让人刺痛的痛。

    阳光从天空洒落,让地面上那些冻实的积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看一眼,就好像被刀子刺进了眼睛里,那种痛楚直达大脑深处。

    于是,无论敌我,所有人都把铁盔压得很低,眼睛眯成了一道缝隙,用以观察对方。

    兀良哈的骑兵,又要即将展开攻击。他们散乱的在地平线上出现,为了节省马力。他们没有策马,而是在白纛(dao)苏勒德的指引下,牵着马缓缓前进。

    草原胡人的骑兵队形向来如此,看似散乱其实是由无数个小团队组织而成。面对敌人,他们可以娴熟的穿插分割,侧击包围。再加上他们强悍的单兵作战能力,野战鲜有对手。

    地平线上那些散乱的黑影,如蚂蚁一样密密麻麻,人和战马的脚步,让山丘上挂着银装,在冬日沉睡的树木,颤抖起来。银装,瑟瑟而下,宛若倾倒的银河。

    自唐末天下崩乱,汉家衰败以来。北方胡人在南下中原之时,无数次用这样的阵型和打法,让中原王朝之军凌乱溃败,不敢与之一战。

    但可惜的是,现在的胡人,遇到的是大明的燕王,朱棣。

    “曹!”

    可以远眺敌人的高地上,朱棣没有戴铁盔,而是压低了头上的皮毛帽子,眯着眼睛,脸上带着几分不屑,“鞑子就会这招儿,别的花活一点不会!”

    大将张玉在边上笑道,“千岁,鞑子要是会花活,就是不鞑子了!”

    “啧!”朱棣想想,“也对,就他们那些榆木脑袋。嗨,都他娘的跟棒槌似的!”

    话音落下,周围响起大笑之声。

    朱棣虽然语气调侃,但眼神和表情却格外郑重。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

    他眯着眼睛,竭力的朝前望去,忽然脸上的神色更加郑重几分。

    胡人散乱的骑兵线之后,一杆巨高的黑纛缓缓移动,那面战旗之下的胡人勇士,和兀良哈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身上都穿着明显有别于中原风格,带着浓厚异域风情的铁甲。

    “鞑靼人?”

    张玉也看到了,惊呼一声,“遭娘瘟的,下雪这两天,鞑子的后续兵马追上来了?”

    朱能神色严肃,“千岁,我估摸着,狗日的鞑子是要出全力了,要趁着咱们的援军没到,一口气吃掉咱们这四万多人!”

    朱棣抬头,闭着眼,感受阳光落在脸上的温度,一抹笑容绽放。

    “吃掉我?曹,老子是孙悟空,绞了他的五脏六腑!”说着,朱棣低头,看着众人,“老朱说的没错,鞑子是要一口气吃掉咱们。因为不吃掉咱们,他们就过不去。”

    “他们越过黄榆沟长城,想的就是快速奔袭的战术。”朱棣继续说道,“可现在,他们失去了这个快字,只能拿出浑身的力气撕咬咱们!”

    “但,我,朱棣。”

    “你们,这些狗日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