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这次的北元余孽来袭,显得猛烈且诡异。显然他们是蓄谋已久,不然不可能骤然发动七万大军。而且,他们攻击的方向也让人很是费解,他们集合了所有的兵力,没有从宁王方向进攻,而是迅速碾压了辽东最前方的几个卫所之后,攻击燕王朱棣。大概,或许是宁王的大宁实在太穷了吧。
这些北元余孽之所以终于按耐不住出兵,其中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大明一直以来强力的经济封锁,让他们很难度过这个冬天。
殿中的武臣们神色都很是紧张,七万胡人铁骑铺天盖地而来,不可小觑。而且,从军报上看,燕王朱棣都有些撑不住,迅速像朝廷求援。
“皇十五子,辽王朱植麾下死伤惨重,护军精锐十不寸三,辽王后撤至燕藩侧翼,固守待援!”
“燕王正面之地,泰宁卫首领,前朝蒙元辽王后裔阿扎失里,连日正面猛攻。散游骑于后,四下骚扰!”
“福余卫,并一万鞑靼兵马已越过长城.......”
朱允熥看着手中的战报,目光冰冷,“北元这些杂碎,还真会挑时候!”
若往年他们绝不敢如此大张旗鼓,因为往年北方边塞诸王,秋天时都会同时出兵巡逻塞上。在藩王之首领,秦王的带领下,会猎漠北震慑胡人各部。
而现在,秦王死了,新的秦王根本没有能力和威望号令他的王叔们。
再者说,原本兵力庞大的辽东都司,已不在朱棣的手中,他如今能指挥的,只有他手下的本部兵马。
以往数年,大明集合兵力各个击破。而现在,这些胡人用了一招还施彼身,集合全部的兵力,突破一点而来。
而且,这次的蒙元进犯,是洪武二十二年一来,规模最大最为凶悍的一次。
“臣,当火速调兵!”魏国公徐辉祖正色道,“宁王,铁岭卫,高丽的驻军,快速朝燕王那边移动。同时秦王,晋王,周王的部队也要开拔,作为第二梯队!”
“宁王不能动!”武臣之中,开国公常升说道,“兀哈良三卫中两卫反了,现在还不知道朵颜那边的脱儿火察什么情况,若宁王一动,朵颜卫再有异心,大宁不保!”
“燕王那边告急,其实未必是打不过,而是缺兵!”武臣之中,前军都督大将平安也开口说道,“臣以为,调集兵马总是需要时间,军情如火。当传谕燕王,暂时截止北平周边,各关隘卫所的兵马。”
“臣附议!”长兴侯耿炳文也开口道,“如今燕王告急,当所有的兵力集合成以一个拳头,才能让胡人有所顾忌!”
朱允熥沉思片刻,“准!”
专业的事听从专业人的意见,况且国战当前也顾不得心中任何的小心思。
接着,朱允熥又道,“高丽方向,铁岭卫方向,傅友德亲自带兵驰援,周秦晋三藩的兵马,全部由晋王统帅!”
“胡人既来辽东,北平都司辽东都司,暂时全由燕王朱棣调配!”朱允熥一边在心中算计,一边开口说道,“如此一来,我朝之大军已不下二十万数,胡人不过七万,这些跳梁小丑,撑不了多久!”
话虽如此说,但军情却是凶险万分。明军有人数的优势,只要命令下达,短时间就能开赴战场。可是明军的防守战线实在太长了,而且需要防备的地方也太多了。
“京营还要出兵吗?”开国公常升问道。
朱允熥暂时没有说话,王八耻已经带着几个太监,捧着硕大地图进来,就在地板上直接铺开。
朱允熥脱下朝靴,穿着白色的布袜,踩在地图上,看着一个方向,坚定的说道,“出!”说着一指,地头上标注了红色箭头的地方,“龙虎将军平安,率马步军四万,其中京营的九千重骑,孤都给你!”
众武将顺着皇太孙的方向望去,心中震惊的同时,也瞬间明了。平安率领的京营,是去堵住那些胡人的退路。
说到此处,朱允熥一笑,“既然那些胡人野狼敢越过长城,咱们就关门打狗,一个都不许出去。”
二十万明军和七万北元骑兵交战,后面悄然去了一股大明的精锐,又从侧面,有傅友德的高丽驻军。前后夹击,侧面突入之下,看这七万人能撑多久?
他们想把中原当成鱼肉,中原就把他们这些狼,剁成馅包包子。
“曹国公!”朱允熥又道。
武臣之中,一直站在后方没说话的李景隆骤然一愣,赶紧说道,“臣在!”
“让你编练的大明禁卫军火器营如何了?”朱允熥问道。
李景隆眼珠转转,“人员倒是齐备了,不过就是火枪的数量太少。火器铸造局的产量,实在跟不上。至今,也不过装备了三分之一,八百多杆!火炮倒是不少,不过也都是训练用炮,为的是练出熟练的炮手!”
“营中许多新兵,都尚未见过血,各级军官有不少都是武学上调拨来的。”李景隆脑中飞速的思索,嘴里慢慢的说着,“殿下若是有让他们上阵的心思,臣以为恐怕还要再等等!”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嘴里说着的同时,李景隆也在心中求神拜佛,“可千万别让我上战场,千万别让我去!上次在大同是走了狗屎运,如今北边冰天雪地的,老子怕冷!”
但,人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无妨!”朱允熥淡淡一笑,“没见过血怕什么,见点血就踏实了。你和平安出征,平安为主将,你统帅火器营为副!”
“臣遵旨!”李景隆挺着胸膛,大声答应。
可心中,却好似死了老娘一样哀嚎,“我不想去,你偏让我去,我还不敢不去,去了还不敢不打,打了还不敢败.........”
“玉不琢不成器,你总归是武将!”朱允熥看看他,话里有话,“总要有能服众的战功!”
此时,开国公常升开口道,“殿下,如此分配,臣等都是赞同的。只不过,颍国公也好,平安将军也罢,铁岭卫,北平都司,辽东都司,还有后续的周晋秦三藩,是不是都要归燕王调配?”
朱允熥明白他的什么意思,淡淡一笑,“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燕王在前,大战在即,军队只能有一个头,不然处处掣肘,这仗也就不用打了!”说着,又是一笑,“不过,孤也给他找了个副手!”
第69章
老将淮河边宁静的村庄,在冬日的冷风中,很是荒凉。
空旷的田地上,覆盖着浅浅的白雪。白雪本是很美,可若是覆盖的不够全面,露出了褐色的土地,那颜色就显得很是突兀杂乱。
冬日的冷风吹过,地头那些被寒霜冻住的杂草,卑微的摇摆,倔强的弯曲着枝叶。
蓝玉穿着一件蓝色的棉袄,就坐在家门前的藤椅上,呆呆的看着远方。他脸颊上茂密的胡须,已如地里的杂草一般,带着厚厚的寒霜。
眉毛也是如此,脸上的皱纹更是硬的好似丘壑,只有一双眼睛仍旧发亮。
忽然,他抬起大手,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沉闷的胸膛。
突兀的咳嗽骤然而起,大手又赶紧捂住嘴。
咳,咳!
嘴里有温热的液体涌动,松开手,掌心之中满是殷红的鲜血。
“他娘的,可惜了!”蓝玉笑骂一声,三两下把掌心的血,再次舔回口中。而且,还意犹未尽的把手指舔干净,用舌头涮涮带血的牙齿。
“他娘的!”蓝玉又骂了一声,“原来的老子的血,和别人的血,都是一个滋味,怪腥哩!”
身后,蓝玉的夫人,端着一碗滚热的药汤出来。
“老爷,喝药吧!”
“都够难受了,再喝这老什子,晚上喝酒的心都没有了!”蓝玉皱眉说道,“这玩意,治不了命!”
“老爷!”夫人的眼泪瞬间落下,落在药汤中,然后依旧捧着药汤,“喝吧,听话!”
蓝玉喉结动了动,咧嘴一笑,“他娘的,老子这辈子就见不得娘们哭!”说着,大手接过药汤,也不管烫不烫,咕噜一口全喝进去,随后呲牙咧嘴,“他娘的,苦!”
夫人轻轻的用手绢擦拭着蓝玉的嘴角,也看看前方空旷的原野,“老爷,回屋吧,别望了!外面冷!”
“我腔子里烫!”蓝玉笑笑。
夫人又道,“要不,您回屋睡会,您好几天都没合眼了!”
“睡觉急啥?”蓝玉笑道,“往后睡觉的时候,多着呢!”说着,大笑起来,“他娘的,叫都叫不醒!”
说着,蓝玉的耳朵忽然动动,然后蹲下身子,大手摸在地面上。明亮的眼神中,泛起一丝灼热。
渐渐的,夫人的耳中也听到了声音,屋里蓝家其他人,也听到了声音,他的儿子,儿媳妇全部出来,拥挤的站在门口。
远处,地平线上,荒凉的原野中,一杆大明日月战旗迎风飘扬,数十个盔甲上泛着寒霜的骑士,迎面而来。
“殿下,果然没有忘了我!”蓝玉眼中有悲伤,嘴角却挂着笑。
回头看看妻子,目光又充满深情,开口道,“对不住了!”
只一句话,只四个字,让蓝夫人瞬间泪如雨下。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每日在门外盼什么,更知道若是丈夫盼来了,那她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丈夫了。
“这辈子,对不住你了!”
骑兵的马蹄越来越近,蓝玉拉住了妻子的手,轻轻抚摸上面的皱纹,“和我成亲这些年,我没几天着家的,不是在外面打仗,就是在外面练兵,家里大事小情都要靠你操劳,我这个撒手掌柜的,负你良多!”
“嫁给你,我很知足!”妻子哭泣道。
蓝玉又抚摸老妻的头发,“娶你,我也很知足。”说着,又笑了笑,“负了你一辈子,临了还是要接着负你。我走之后,家里的事就全靠你了,你自己要好好活着,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明白吗?”
妻子落泪点头,抓着蓝玉的大手,忍不住放在自己的脸颊上。
“我要走了,别哭!”蓝玉柔声道,“爷们出门,娘们抹泪,不吉利。再说,你哭起来的模样,可不好看哩!”
夫人抿着嘴,艰难的笑笑。
骑兵,已到了近前。
最前边,跳下两个穿着灰色棉甲带着尖盔的汉子。
“蓝玉接旨!”两个汉子大步流星而来,其中一人说道。
蓝玉放开妻子,缓缓的整理下身上的衣服,捋了下胡子,大声道,“臣,蓝玉,恭听圣谕!”
“将军尚能战否?”传旨的汉子,大声问道。
“能战,敢死!”蓝玉大声回道。
“北元七万兵马进犯辽东,北平等地。命蓝玉为镇虏将军,赶赴前线!”汉子大声说完,绷着的脸变成笑容,亲手把蓝玉扶起来,“蓝大叔,皇太孙口谕,您去了前线,为燕王的副手!”
这汉子不是别人,正是朱允熥的亲卫统领傅让,他继续说道,“本来我是奉旨来看看你的身体,可谁知刚出宫门,王兄弟就带着皇太孙让你复起的旨意追上来!”
他说的王兄弟,就是和他一起过来的另一个汉子。
已故定远侯王弼之子,安远侯王德。
“叔!”王德行礼。
“小兔崽子,你爹不在你当家了?”蓝玉笑道,“也跟着我出征?”
“我爹不在了,王家自然是侄儿上阵!”王德笑道,“跟在您身边,侄儿能学些本事!”
“好小子!”蓝玉大笑,在冷风中挺直了腰板。
随后缓缓回头,看着身后的家眷们,对傅让等人说道,“等我一会,我有话交代!”
“应该的!”傅让说道,“蓝大叔宽心,殿下这边,也有给您家眷的恩典!”
蓝玉拍拍对方的肩膀,转身回屋。
~~~
屋里有个土炕,蓝玉盘腿坐着。夫人站在地上,其他的儿女子孙都跪着,脸上都带着眼泪。
“你们也都知道,我这一走就不回来了!”
屋里的人都哭了起来,蓝玉顿时满脸不悦。
“别他娘的嚎丧,老子还活着呢!老子要是死了,你们嚎老爷子也听不见!”蓝玉大声道,“以后,你们好好孝顺你们的母亲,不得忤逆他,听见没有!”
“是!”儿孙们哭着答应,长子蓝春哭道,“父亲,儿子跟您一起去!”
“我他娘的是去死!你跟着干啥?”蓝玉横他一眼,“你也活够了?”说着,语气稍微缓和一些,“你是长子,要负担起来,知道吗?我走之后,这个家就指望你了!”
“儿子知道!”
“别掉马尿,老子怎么就生你这么个东西!”蓝玉骂道,“你不是当将军的材料,也不是做官的材料。老子和皇太孙求了恩典,你安心等着做个舒坦,油水多的小官吧!”
“但你要记着!”蓝玉忽然加重语气,“将来若是大明要你上阵的时候,不可堕了咱蓝家人的威名!”
蓝春没说话,重重叩首。
蓝玉最后再看了一眼跪着的孩子们,咬牙道,“都出去吧,该说的说完了,我要和你们母亲说点话!”
孩子们叩首,缓缓退出。
“老爷,妾身帮您穿甲吧!”厚重的铠甲,从柜子里拿处来,放在炕上。
蓝玉妻子蹲下身子,先是扎紧绑,套上护膝护腿,套上锁子甲,套上护心镜,绑好铁臂,护颈.........
她的动作很慢,每一下都要眼泪落在盔甲上面。
蓝玉的打手,拍拍她的手,缓缓抽出短刀,看看刀刃,然后笑着割下一缕头发。
“留着当个念想!”蓝玉说道。
夫人把头发死死的抓在掌心,“留着,跟妾身合葬!”
蓝玉回头,看着对方的眼睛,“对不住拉!这辈子,欠你的还不上了!”
“老爷!”夫人哭着,靠近蓝玉的怀里。
蓝玉在妻子的发间深深的一嗅,“下辈子,再嫁给我吧!到时候,我不当兵了,就每天陪着你种地,养活些小鸡小鸭,小猫小狗!”
“嗯!”夫人重重的点头,泣不成声。
“下辈子,还在老地方见!”蓝玉又笑道,“你还穿那件绣花的翠绿裙子好不好?可美哩!”
“嗯!”夫人点头,手臂环绕,死死的抱住蓝玉,哭道,“爷!”
蓝玉眼眶泛红,“不是我狠心,你见到我时候,我蓝玉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我不能快死了,让你看到第一个窝囊废!”说着,推开妻子,在甲胄的摩擦声中站起,“我走了!”
“爷!”夫人嚎啕一声,没了下文。
蓝玉回头,只见妻子缓缓下拜,“臣妾祝老爷,旗开得胜!”
“嘿!”蓝玉咧嘴一笑,盎然而出。
门外,蓝家的儿女们全部跪在风中。
“祝父亲,旗开得胜!”
蓝玉看着他们,点点头,摘下腰间的短刀扔给长子蓝春。
随后,一言不发,翻身上马。
日月战旗,矗立在他的身旁。
咳,咳!
蓝玉咳嗽两声,眼中精光四射,“他娘的,鞑子在哪边儿?”
王德傅让同时朝北一指,“那儿?”
“那还等个鸟儿!”蓝玉大喝一声,策动战马,“剁碎了他们
第70章
战场残阳如血,雪原亦满是血色。
本该是千里冰封的雪原,却满地折断的刀枪剑戟,满地纵横的尸体。
呼啸的寒风中,伤痕满身的战马,哀嚎的站起身,在死人堆里翻找自己的主人。找到之后前蹄跪倒,头颅紧挨着主人的躯体,默默流泪。
死透的人,身上都覆盖着一层冰霜,或是仰面朝天,或是埋头于雪中,僵硬的躯干,还保留着战死前的姿势,手中的兵器紧紧握着。
尚未死透的,徒劳的雪中伸出双手,在雪地上艰难前行,他们的伤口已经冻住,没有流血,却在雪地上留下褐色的痕迹。
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此刻他们嘴里不约而同的,发自本能的喊着一句话。
“娘!”
“妈!”
这是他们,用尽全力对这世界发出的最后呐喊,有着他们无尽的眷恋。
有的人一边喊,一边朝己方营地那边爬,有的人喊着喊着,身体停住,再也没有了生息。
“直娘贼!”
热泪还未流下,就冻住在眼角,挂在了睫毛上
年轻的朱高煦看着战场,猛的一挥手,擦去脸上的冻霜,带着亲卫在雪原战场之中,不住的翻找着。
“还有喘气的没有?”
“有活得没有?”
“说话?”
清晨对面的北元军队发起了猛攻,近乎一万人的先头骑兵部队,对燕王朱棣横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的营地,发起猛烈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