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您说那些事,都是秃驴干的!”席应真叫屈。嘴上说着,默默走到蓝玉身边,正巧对方用葫芦瓢蒯着粪肥顺着田埂洒落。
绿油油的液体带着臭味,让席应真胸腹之间翻江倒海。
“呕!”
猝不及防之下,隔夜饭都吐出来了,正好吐了蓝玉一脚。
蓝玉的身子顿时僵住,“他娘的,老子这是新鞋!”
“呕!”
“滚滚滚!”蓝玉一把推开席应真,他干活的时候小心翼翼唯恐被粪水沾身,此时忽然用力脚下不稳,当啷一声,把木桶带倒了,粪肥撒了一地。
“蓝小二,你真是活狗身上去了。你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活都不会干了?”老爷子在边上骂道。
“臣....早就忘了呀!”蓝玉挥舞着葫芦瓢委屈道,“臣十二岁跟着姐夫出来劫道,后来跟着您杀鞑子.....”
他一挥手中的葫芦瓢,上面沾着的液体飞溅。
“哎哎哎!”不偏不倚落在席应真肩膀上,后者跟雷劈了似的满地乱蹦,“蓝玉,道爷我日你大爷!”
“哈哈哈!”见这一幕,老爷子欢畅的大笑。
然后拄着手杖,再次缓缓坐在身后两个太监的背上。
~~~~
席应真和蓝玉在田里干了一上活,满身糟粕的从田里下来,彼此都有些嫌弃的看了一眼,对坐在坡田下的凉亭中。
老爷子拄着拐过来,也在凉亭中坐下,大手一挥,“开饭吧!”
午饭时蒸馍,白菜炖油炸,炝拌萝卜丝,一条二斤重的大鲤鱼,还有一盆甩袖汤。
“吃吧!”老爷子掰开一个馒头,然后竟然信手递给蓝玉。
“臣.....”
“吃吧,以前打仗的时候,咱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老爷子低声道,“不过是顺手给你个馒头,别虚情假意的谢了!”
闻言,蓝玉低头。
然后叹息一声,刚把馒头放在嘴边,看看席应真,也抓起一个馒头扔过去。
“那个....”席应真想想,“有酒吗?”
“谁家庄稼人大晌午喝酒,下午还干活呢?”老爷子怒道。
席应真低下头,愤愤的咬了一口馒头,忽然又大喊起来,“蓝玉你洗手没有就给道爷抓馒头?”
蓝玉白他一眼,“老子以前刚杀完人,手上还带着人血呢,抓馒头就吃,你哪那么多臭讲究!”
“不是..你刚弄完粪啊!”席应真叫道,然后就要把嘴里的 馒头吐出来。
“糟蹋粮食?”老爷子怒道。
瞬间,席应真又又咽回去了,怎么吃都觉得这馒头,有点咸。
第144章
琐碎(1)用了午膳之后,阳光越发的猛烈,老爷子带着席应真和蓝玉,坐在凉亭之中乘凉。
老爷子是大剌剌的躺在竹椅上,悠闲的伸长了腿,身前还有个俏丽的宫女,慢慢的扇着羽扇。其他两人则是一人一个马扎,半蹲半坐。
时间一长席应真就浑身不自在,而蓝玉依旧是脊背笔直目不斜视。
旁边老爷子发出若有若无的鼾声,席应真终于按耐不住,对蓝玉低声道,“坐这玩意儿,你不累吗?”
蓝玉斜眼看看他,“做了一辈子习惯了!”说着,露出半分微笑,“以前在军中打仗,坐的都是这玩意。轻省方便好携带,急了还能抄起来砸人脑袋!”
说着,又斜眼看看席应真,不屑道,“一把岁数了,你坐都没个坐相!”
席应真坐在马扎上,双腿分得很开身子微微佝偻着。
闻言怒道,“道爷怎么就没坐相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蹲茅坑呢!”蓝玉撇嘴。
“你.......”席应真气结,看了打鼾的老爷子一眼,“蓝小二,平日在你外甥家你对道爷可不这样,都是客客气气的。怎么到了这,就浑身是刺儿,欺负道爷玩儿?”
蓝玉不怒自威,“这是君前,自然要有规矩!”说着,拉下脸道,“再说了,蓝小二是你叫的?”
“蓝二爷!”席应真气极反笑拱手道,“二爷行了吧?”说着,挪着马扎靠近几分,“哎,你说,朱.....老皇爷那边坡田上种的什么呀?”
说到此处满脸疑惑,“瓜不像瓜豆不像豆似的,那些庄稼把式还一个个跟看金子似的那么金贵!”
不等蓝玉说话,边上的老爷子忽然张开眼。
“洪薯!”说着,老爷子撑着坐起,身后一个宫女给老爷子的腰上垫了两个抱枕,老爷子靠着说道,“咱大孙派锦衣卫出海,在海上寻得的宝贝!”
“吃着味道甘甜,有点像是芋头,但没那么大个儿。”老爷子笑笑,脸上带着几分得意,“这玩意,不挑地不怕旱,埋进土里就能长,一亩地能产数十石!”
先头席应真还没在意,可听到亩产数十石猛的一惊,蹭的站起身连马扎都带倒了。
“当真?”席应真急道。
“一惊一乍!”老爷子瞥他一眼,“献此物的海商说得信誓旦旦
,亩产数十石。哼,他长几个脑袋敢糊弄咱?”说着,又道,“这东西本来的名叫甘薯,是咱大孙说,若此物推行天下,则天下百姓多份果腹之粮,给咱脸上贴金,起名叫洪薯!”
“这东西咱吃过,滋味不错,甜丝丝的还管饱!”
说到此处,老爷子微微叹气,“咱现在就盼着这洪薯丰收,然后早些推广。有了此物可以活人无数啊,咱也算没白他娘的当一回皇上!”
对这种农事蓝玉还不觉得如何,可席应真却激动得浑身打摆子。
“亩产数十石?不挑地?”席应真喃喃道,“那可真是宝物啊!”说着,皱巴巴的脸上难得的带上几分凝重,“于天下善莫大焉呀!”
“这可是实打实的祥瑞德政,贫道看来,可比什么开疆拓土强多了。帝王伟业,多是百姓流血。青史只见帝王笑,何曾写过百姓哭。若天下百姓真能多一份口粮,就凭借这,皇爷您就远超唐宗宋祖!”
“没这玩意咱也比宋太祖强,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哼!”老爷子不屑的哼了一声,“不是咱自大,古往今来那些皇上,让他们都摸摸良心,他们哪点能比咱强?”
蓝玉也哼了一声,“宋太祖?哼!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人家咋也是个开国的皇上,咱说行,有你说的份儿吗?”老爷子又对蓝玉斜眼。
后者顿时住嘴,不再出声。
而席应真对他们二人的话似乎什么都没听见,就呆呆的看着视线之中的坡田。
这时,那些庄子中的农人纷纷带着斗笠,走入坡田之中开始忙碌。
忽然他似乎懂了,为什么老爷子对再见几个秋收那般的执念。
若此物真有亩产数十石,先育种再推广,数个秋收之后天下就再多一份口粮。
哪怕只要多一分粮食,百姓就少一分饥饿。他一生走南闯北,见过贫瘠之地的贫苦百姓生下来女儿要溺死,更见过许多地方的老人,饥荒之年独自进入山洞坟穴求死。
“有的皇帝要多活几年,是舍不得人间的荣华富贵,更舍不得手中的滔天权力。可他,想多活几年,却只是为了多看看百姓的秋收,给天下百姓再出一份力!他想看这天下百姓,吃饱的那天!”
想到此处,席应真不由得对老爷子肃然下拜。
骤然而来的大礼,让老爷子微微错愕,“你这杂毛老道拜咱干啥?”
席应真三叩首,“今日才知,为何当初李善长等人死心塌地的辅佐陛下您!今日也才得知,天下大乱豪杰四起,为何您出身最低,却能夺取天下!”
老爷子顿时大怒,他可以自嘲出身低,可以对天下人自认出身低,但这事断容不得旁人来说。况且,席应真当着他的面还提起了被他处死的李善长等人,更让他心头火起。
可下一秒,老爷子的火气又瞬间全无。
席应真再叩首,“真正的王者心系百姓,心有大善!得民心者得天下,大明得人心,陛下得人心!”
“奇了!”老爷子笑道,“狗嘴里出象牙了!”
席应真忽然一拉蓝玉,“走!”
“干啥?外头热呢!”
“干活就不热了!”席应真不由分说,开口道,“道爷告诉你蓝小二,别看你一辈子战功赫赫,跟着红薯一比算个屁呀!告诉你,能在这红薯地里干活,是你的福分,你吹去吧!”
“开疆拓土只要国力强盛,是个武夫就行!让百姓多份粮食的
功德,什么他娘的霍去病班定远拍马也赶不上!”
看着两位须发半白的老头,拌着嘴走远,老爷子脸上一笑,随后对旁边招招手。
朴不成无声的过来,“皇爷,奴婢在呢!”
“知道咱为啥叫席道人过来么?”老爷子低声道。
“奴婢晓得!”
老爷子是自己心中明镜似的,他的时日可能也就是这一两年了。宫里那些庸医,他是真的看不上,留席应真在身边,也算是留个后手。
“要是哪一天,咱突然走了!”老爷子微微叹息,“也别难为他,只要他尽力就行!治病治不得命,命都是天定!”说到此处,又是长叹,“别难为他,放他去,爱去哪就去哪?”
“是!”朴不成答应一声,“皇爷,蓝玉呢?”
第145章
琐碎(2)“他?”老爷子爽朗一笑,“早就随他啦!”
说着,拄着手杖站起身,慢慢朝前走,却又忽然停步转身,口中道,“老朴,你说咱死了之后,后人咋说咱?”
朴不成躬身,“皇爷乃开国之主,亲征荆湘北上燕云十六州。使得我大明北无胡患,南无边祸。自然是一代雄主,功比秦皇汉武!”
“遭!”老爷子骂了一声,“你这没卵子的口条怪好!”说着,自嘲的笑笑,“秦皇汉武,咱根本没想和他们比,咱出身低呀,也比不得人家!”
说着,老爷子微微叹口气,继续道,“知道咱为啥问你这话吗?方才席老道那句,今天才知道为啥李善长刘伯温他们那样的人,都愿意死心塌地的追随咱,呵呵!”
“还说咱得民心!”
“哈,他一个道人呀,神神鬼鬼还行,这些事看得还是肤浅!他们为啥跟着咱,那是因为咱能给他们荣华富贵,咱的刀子能让他们当人上人。他们跟着咱,是因为从咱身上能看到前程,可不是因为咱得民心之类的屁话!”
“民心是啥呀?当年元世祖大军南下,南宋的百姓争着给丞相伯颜立生祠。那是人心吗?那是伯颜废除了南宋赵家刮地皮一般的税法,让百姓可以喘口气!”
“可后来大元呢,是人见人恨!得民心,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嘴里天天说,哦,大明朝咱朱重八多好多好!呸,那他娘的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咱这辈子呀,不做这些场面事也不整那些虚情假意,算是率真!”说到此处,老爷子幽幽叹气,“后世人以后想起咱,咱觉得大概是要竖大拇指吧?”
“一来咱不横征暴敛的,二来呢咱不骄奢淫逸的,也不劳民伤财好大喜功!”老爷子又叹口气,“就是他娘的,杀人杀太多了!”
朴不成不知老爷子为何忽然感慨,就在一旁默默的听着。
“为啥杀这么多人呢?杀人干脆呀!咱出身低,不像人家秦始皇汉武帝似的,遇上事了有耐心有办法。再说咱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皇上,但凡闻着点不对劲的事儿,就要动刀子杀人。”
“杀了一了百了,杀了别人才怕咱!咱也知道,咱的刀把子下面,总是有那么些冤死的鬼!可是呢,即便是重新再来一回,恐怕咱还是要杀。”
“估摸着,咱以后呀,怕是要落下个暴君的名号!”说着,老爷子忽然咧嘴一笑,“不是恐怕,板上钉钉的暴皇爷,嘴长别人身上,挡不住别人说呀!”朴不成笑道,“您自己不是常说一句话吗?问心无愧就成!”
“嗯,就是这话!”老爷子的手杖在地上点点,“走,跟咱上田里看看!”
“皇爷,有件事奴婢要和您说!”朴不成低声道,“皇上那边,派过来一个记录红薯栽种成熟育种的书记官,在外头等着几个时辰了,看您方才歇着,奴婢就没报!”
“叫啥?”老爷子边走边道。
“杨荣!”
“传他来吧!别跟前几个似的,啥事都干不明白,就知道当磕头虫!”
~~~~
杨荣的手心里,额头上,背心里紧张的都是汗水。
一早就被侍卫邓平带到了这个庄子,路上别的东西没交代几句,就说要以后伴在太上皇身边。
那可是太上皇呀!
杨荣激动的浑身颤抖,虽说同僚之中都流传着太上皇脾气不好,动辄杀人的说法。可他杨荣却知道,太上皇提拔年轻官员,从来都是不拘一格。
想想如今朝中的高官们,哪个不是当年太上皇破格提拔的?
一想到这些他就口干舌燥,心里头扑通扑通的跳。
眼前,是一条通天大道,就看他杨荣能不能把握住了。
“进士杨荣?”朴不成的身影出现在杨荣的眼前。
“下官在!”
“跟杂家走吧!”朴不成笑笑,上下打量了对方几番,“大家子弟?”
“算不得!”杨荣道,“只是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已经了不得了!”朴不成又看看他,低声道,“皇上吩咐了杂家,让交代你几句话!”说着,正色道,“在太上皇身边,书生做派,要不得!”
杨荣心中一愣,正想着这话的含义,他二人已经走到了坡田上,老爷子带着斗笠,行走在田垄之中。
“微臣杨荣,叩见太上皇!”杨荣直接撩开官服,跪在了田边。
老爷子注意到,面前这个年轻的学子,过来的时候顺着朴不成的脚步,丝毫没有踩到旁边的田里。
“你是杨荣?”老爷子看看他,手伸出来。
杨荣又是不解但不敢违背,恭敬的伸出双手。
“啧,这白嫩的!跟比娘们还娘们!”老爷子嫌弃的说道,“没干过农活?”
忽然,杨荣似乎明白了什么,大声道,“微臣虽这些年专心读书,不问农事。但微臣从小养在祖父膝下,小时候整日跟着祖父在田中,微臣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更不是稻麦不分之辈!”
老爷子忽然来了兴趣,打量他几眼,“你也是让祖父养大的?他也是读书人?”
“微臣祖父名讳达卿!”杨荣开口道,“前朝末年拒不为官,在家中耕读。”
“哦,他呀!”老爷子笑笑,“这人咱知道,听说在当地干了不少好事,是个乐善好施有良心的好人!”
能当老爷子一句有良心可是难得,这天下所谓的名士能让他看得上的凤毛麟角。若是寻常的读书人,直接就是遭瘟的书生。
“你也是名门之后!”老爷子又笑着打趣道,“名门子弟,生下来就知道怎么做官!”
大概是因为老爷子也是养着孙儿长大的,所以看着杨荣格外顺眼,说话也随意起来。
“微臣不敢!”杨荣叩首道,“当年祖父在世时说过,如今天下太平,国有圣君在位,我等读书人当出仕为官。不过祖父曾敦敦告诫微臣,当以范文正公为榜样,做为民的好官不可为官虫!”
这话更让老爷子龙颜大悦,所谓官虫儿,就是什么都不会做,但就是会做官会熬资历会做表面功夫的官场蛀虫。
“范文正是好官,先天下之忧而忧嘛!”老爷子笑笑,一指地里,“去,那条垄还没上肥,咱看看你到底会不会这些庄稼活!”
“微臣失礼!”杨荣叩首之后站起身,麻利的脱下官府官帽,只穿着贴身的白色小衣,挽起袖子径直朝田里走去。
“嗯!不是样子货!”老爷子对朴不成笑道,“既然是大孙送来的,留下吧!”
~~
修改了后续一个情节,这两天比较水,欺骗大伙感情了。
我是渣男。
第146章
涨点俸禄(1)午后的阳光从炙热变成滚烫,御花园中的花,殿宇金色的琉璃瓦都晒得失去颜色,偶有几个蚂蚁从树下钻出来,又马上被滚烫的空气烫了回阴影之中。
乐志斋中,饶是王八耻不住的让人往殿中放着冰盆,可还是难挡燥热的暑气。
朱允熥拿着一条冰毛巾,不住的擦着头脸。
作为君王就要有君王的规矩,不管天多热他都要穿着袍服头戴纱冠。只能在私下场所这般毫无形象的擦拭身体,衣服扣子都解开。像后世那样裤衩背心人字拖,或者往水池里一泡,那是想都不用想。
“这天热得邪乎!”朱允熥又换了一条毛巾,插进腋下擦拭着汗水,“往年也没感觉这么热!”说着,看看外边的天色,“是不是要下雨啊?”
王八耻正在给冰镇酸梅汤之中加冰,放入两块之后想了想,有用
银夹子夹出去一块。
“多放冰!”朱允熥看见了笑骂道,“怎么,朕多吃块冰都不行?”
“好万岁爷!”王八耻双手捧着酸梅汤放在御案上笑道,“天虽热,可冰不能多吃。您一早上到现在已经吃了好几块了,若是再吃,小心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