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吕宋群岛之中,以苏禄人为例。苏禄人强悍善斗,西班牙殖民者占据吕宋马尼拉,欲收苏禄。苏禄却独义中国,决死不从。
李景隆其实更不知道,朱允熥为何对这些海岛格外钟情的原因。
这些海岛有个别称,南洋。
从元末明初开始,已有华人到这些海岛上定居。甚至在其后的百十年间,有许多由华人后裔建立了城邦王朝。
南洋这些海岛,在未来不但会成为大明的岛链拓展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还是经济和民生上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时至傍晚,李景隆一行终于进入马尼拉的王城。
闻听大明使节前来,马尼拉王苏莱曼欣喜若狂,携带满城文武官员贵族等出城迎接。
迎接的队伍之中,竟然还有几位华商。其中以一位姓许名柴佬的人,地位最为超然。
来时的路上,谢晋忠已对李景隆说过。此地有华商四十家,以许家马首是瞻。即便是当地的土王,也要对许家优渥有加。
~~~
王城之中,比大明县衙大不了多少的王宫之中,灯火通明。
马尼拉王苏莱曼端坐在主位,李景隆陪衬下手,谢晋忠和许柴佬作为通译。
场面虽然有些寒酸,可所用的器物却让李景隆挪不开眼。
“他娘的,这个穷地方,忽然用的器皿都是金子的,还镶了各种宝石?”
灯火下,黄金宝石的光泽更加耀眼。
这些光泽之下,跟随李景隆前来参与晚宴的大明军官们,眼神中都满是贪婪和狰狞。可能李景隆一声令下,他们就能马上把这场欢迎的欢宴,变成修罗屠宰场。
“鄙人早就听闻天朝上国大明泽被四方,今日使臣前来,小王心中欢喜之极!”
苏莱曼边上叽里呱啦的说着什么,谢晋忠绞尽脑汁的翻译。
只是他肚子里实在没有什么墨水,说出来的话显得不伦不类。
李景隆举杯道,“我大明天子听闻海外有国名吕宋,子民和善国运祥和。特派外臣前来示之已好,结两国之亲!”
“此杯敬王上,愿宗庙千秋鼎盛!”
他一番话说得半文半白,乃是为了方便谢晋忠翻译。但后者绞尽脑汁,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文雅的词来,转述苏莱曼。
这时,李景隆身后,一直沉默不语的许柴佬开口,对着苏莱曼缓缓转述。苏莱曼脸上喜悦更盛,连连颔首。
“姓谢的不靠谱,这许柴佬倒是个人物!”
李景隆心中有了计较,笑着对许柴佬道,“阁下祖籍何处?”
“小人祖籍福建晋江!”许柴佬笑道,“乃是唐时名将,许天正的十世孙。”
“原来是名门之后,失敬失敬!”李景隆笑道,“本公听闻,阁下虽身居客乡,却心在故国。不但对往来天朝商船关照有加,更是每年托人赠金回乡,修桥铺路!”
“飘零之人,唯有这位微末之事,方能不愧祖先不愧家国!”许柴佬感叹一声道,“小人虽客居此处,未敢一刻忘记明人之身!”
“真义士也!”李景隆想想,开口道,“本公回国之后,必将上奏天子尔忠义之事。天子仁德,必有旨意传于尔之故里。树碑立传,传于后人!”
闻言,许柴佬一直笑着的脸,瞬间呆滞。
这时代的人最看重的就是这些生前身后的名声事,他许柴佬再有钱,在家乡也不过是商人。可若是朝廷嘉奖树碑立传,那他许柴佬就是对家乡宗族有大贡献之人。
“常言道落叶归根!”李景隆继续说道,“哪天在外边累了,就回来。”说着,又笑道,“人离乡贱,这些年想必在外边也受了不少委屈。你若心中有气就说出来,本公给你做主!”
说着,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叽里呱啦继续说话的土王,开口道,“谁欺负你们这些海商,就是欺负大明,就是欺负我李景隆。港口停泊的战舰上,三千大明虎贲,就是你最大的依仗!”
“大人!”许柴佬顿时热泪盈眶。
他们这些客居海外的人,再有钱也是得不到大明官府认同的。这些年来,朝思暮想的就是日后如何能回归故土,哪怕是一纸落籍的文书,都是万金难求。
可现在,大明的曹国公竟然如此礼遇,如何能不让他感激涕零。
“小人这些年在此还好,当地土王...........”说着,许柴佬压低声音,“这些土人看着和善其实最是贪婪,国公大人若有礼物不妨奉上。收了礼之后,国公大人有何要求,尽管提来,那土王自无不可!”
李景隆大笑,转头大声道,“不请自来冒昧之至,外臣有天朝之礼,送于王上!”说着,拍拍手,“来呀!”
稍候片刻,在苏莱曼期盼的目光当中。
李景隆的侍卫们,抬着几箱瓷器,丝绸棉布等物奉上。
苏莱曼哪里见过这等宝贝,带着手下人围着箱子眼睛都挪不开。手中更是捧着一件广州彩绘梅瓶,爱不释手。
“国公大人!”许柴佬又低声在李景隆耳边道,“别看这些土王没见过世面,但此地却盛产黄金宝石!”
“嗯?”李景隆的耳朵顿时竖了起来,追问道,“当真!”
“当真!”许柴佬笑道,“当日小人经商来时,一匹布换等量的黄金!”
忽然,李景隆的心中冒出淮西勋贵们,最常用的口头禅,“我的个乖乖!”
第175章
歹毒(1)“这可是黄金啊!”
李景隆心砰砰跳,忍不住端起酒杯猛灌了一口。
“平日弄点什么产业还要藏着掖着,不然这个御史告你,那个文官参你,犯不上点事!”
“可若是把货运到这边,那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换的还是黄金啊!”
“一旦皇上知道这个事,定然要跟这边开海贸。到时候那些商人们蜂拥而来,货价可能就下来了。船和货还有水手都好张罗,最难的事如何占据先机!”
啪,想到此处李景隆一拍大腿。
“回去就找那些老匹夫们,各家联合在一块找皇上求恩典。哼哼,谁他娘的敢跟淮西勋贵抢生意,找死!”
想到此处,他心中大乐,忍不住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呸!”下一秒好悬吐出来,“什么玩意这么难喝!”
许柴佬见李景隆脸上神情变换,眼神精光闪烁,沉吟片刻继续开口道,“国公大人,这边不但盛产黄金。而且还有象牙宝石,遍地的鲜果,土人们一年四季几乎不用种地,饿了下海捞鱼上树摘果子,这块的人就不知道什么是挨饿!”
李景隆端着酒杯,心中道,“这么好的地方给他们可是真是瞎子点蜡烛,白瞎了。那些金子宝石象牙蔗糖在他们手里,真他娘的是被窝里寡妇叹气,没鸟用啊!”
“别的都好说!”许柴佬继续说道,“唯独这蔗糖!不瞒国公大人,若是在这边就地取材加工蔗糖,再贩到大明,这可是子孙后代都吃用不尽的百宝箱啊!”
顿时,李景隆眼睛一亮。
蔗糖好,不但暴利而且不惹眼,甚至做好了还能独家垄断。
将来这边必然有大明驻军,他李景隆回京之后做些手脚,选出以前的老部下过来,还不是大行方便。开了海贸之后,海上就躲起来,一匹布等重黄金的事估摸着是没有了。
蔗糖不止可以卖到大明,高丽缅甸老挝,东瀛吐蕃甚至草原!
想着想着,李景隆的眼神越发明亮起来。
等等,他随即马上想到了什么。
收起目光略微矜持的一笑,然后开口问道,“如阁下所说,既然那么好做,以阁下的财力还有在吕宋的人脉,想来不难吧?”
李景隆这人聪明就聪明在这,不管天上掉馅饼还是别的,他都要先问问,确定能吃再吃。
“国公大人说笑了,不是在下不想蔗糖场,是有几个难处!”许柴佬也不隐瞒,开口道,“第一,吕宋这边缺少制糖的工匠呀,更缺少熬糖的秘方!”
这个确实,大明朝的工匠都在官府落籍,没有官府的批准不得外出,而且都要为官府和皇家服务。匠户制确实是弊政,但有时也有些用处。
至于那些民间的工匠,能熬糖的都被各商家供奉的佛爷一般,谁吃撑了来出海!
“二来是,就算蔗糖装船运往大明,这个.......”
“说呀!”李景隆见对方说话含糊,忙开口催促。
不过刚说完他也明白过来,若他是沿海的卫所守备丘八,见了一艘没有货引,来历不明的船装着蔗糖,第一反应绝不是上报,而是直接抢了。
一船糖可值大钱了,兄弟们分润分润都肥得流油。若是遇上那些老匹夫一般心狠手辣的,不但要抢还要杀人凿船,来个死无对证。
李景隆微微沉吟片刻,“阁下这么些年往来大明和吕宋周边做生意,就没什么...........?”
这便是明人不说暗话了,他们这些海商谁在大明那边没有个依仗?不然的话,货物如何上岸,如何出海?
“不敢瞒国公大人,小人做生意的货引出关凭票等都是货真价实。可蔗糖这东西,实在没人敢答应小人啊!”
这才说到关键的地方,主要是他不敢卖,也没人敢让他卖。
找制糖的工匠,在沿海那边打招呼,还有卖糖的资格等事,对于许柴佬来说是千难万难,可对李景隆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有钱和有权的区别,就在于此。
“哦,财帛动人心,其中的关节确实多了些!”李景隆点头道。
商人都是重利并且敢于追逐利益的,许柴佬非常清楚,好大一条大腿就在眼前,若是能抱住的话,他许家前程似锦。若是白白错过,那可是后悔药都没地方买去。
“国公大人!”看了一眼还在那边为大明的货物而欣喜若狂的土人,许柴佬低声道,“小人斗胆,有件事不吐不快!”
“来了!”李景隆心中一喜,笑道,“你我一见如故,有什么不能说呢?别看我是世袭的国公,其实我这人最爱交朋友,三教九流富的交穷的也交。做人嘛,最重要就是坦荡磊落!”
“国公大人国士无双,小人惭愧!”许柴佬笑道,“小人在吕宋这边,有庄园数千亩地,都是从土王手中买来的,其中多是甘蔗园,亩产一千三百斤糖应是问题不大........”
说着,他看了看李景隆。
“若是国公大人肯抬举小人.........”
“本公明白你的意思了!”李景隆故作为难,“工匠还有官面上的事儿,要本公出面。作坊原材料销路运送等事,是你的?”
“公爷明鉴!”许柴佬连忙道,“小人商人出身言语粗鄙,若是言语有不到之处,还请公爷恕罪!”
“本公是朝廷命官世袭罔替的公爵,朝廷有严令皇亲国戚不得经商!”李景隆正色道,“你真是给本公出了个难题呀!”
许柴佬心中明了,对方的话应该还有下文。
“听说你是此地华商的领袖?”李景隆忽然话锋一转。
“小人不才,是大家推举的!”许柴佬一时不明所以。
“哦!”李景隆点点头,“日后大明和吕宋之间往来频繁,要用到你们的时候还很多呀!”
许柴佬顿时明白,忙不迭的说道,“今日还有几家华商未到,小人替他们做主,日后主要公爷开口,小人等唯您马首是瞻!”
“言重了!”李景隆笑笑,端着酒杯,也看了一眼那边正往身上披着丝绸的土王,“你说那些都是小事,本公也不能不近人情。不过嘛,你也知道,这毕竟是别人的地盘,你的工坊开在这里.......”
“这位土王虽贪婪一些,但人不坏。”许柴佬继续笑道,“蝇头小利足以大发,而且因为米沙鄢人的关系,对我等还要多加借重!”
一直在旁边插不上嘴的谢晋忠终于开口道,“那米沙鄢人生性野蛮就和野人一样,以部族为军,屡次攻伐抢掠此地。有几次若不是我等拼死帮着,只怕王城都被攻破!”
“米沙鄢人就相当于鞑子?”李景隆想想,开口问,“这边的土王挡不住?”
谢许二人齐齐点头,许柴佬道,“那些米沙鄢人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神出鬼没箭无虚发..........”
“他挡不住,那太好了!”李景隆一拍大腿,“正愁找不到驻兵的借口!”
第176章
歹毒(2)“那个什么米沙鄢人,阁下可认识?”
李景隆一句话,直接把许柴佬问住了。
说不认识不可能,客居他乡的海商都是八面玲珑之辈,没有他们不敢赚的钱。米沙鄢人生活在岛屿和深山老林之间,物资匮乏,所用的弓箭都是鱼骨所制。贩卖物资给他们,可是百倍的利润。
许柴佬想想,只能俯首道,“略微有些交情!”
“你说的蔗糖的事,本公答应了。”李景隆捏着一枚鲜果,送入口中,品味着其中的芳香甘甜,开口道,“工匠本公来找,大明那边本公来打招呼,曹国公的牌子还是有些用的!”
刚才心中忐忑的许柴佬又忽然大喜,他是一个很出色的商人不假。可他却根本不懂,李景隆这种职业官僚的说话方式和目的。
“账嘛........”李景隆说着,又捏起一枚干果。
“自然是公爷拿大头!”许柴佬把心一横,笑道,“小人若能做蔗糖的生意,都是公爷的抬举。小人不能贪得无厌不知进退,是以小人想,蔗糖的收益公爷您拿六.......”
“多了!”不等对方说完,李景隆直接打断,笑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况且本公不过是动动嘴皮子,找找人情。你虽是商人,本公也不能欺负你!”
说到此处微微一笑,伸出五根手指,“本公只要五成,但账目一定要清楚。别怪我,言之不预!”
许柴佬失心疯了才敢糊弄他,惹怒了李景隆别说蔗糖,就算他现在的海商生意都不保。
“公爷高义,小人铭记五内!”
“先别说好话,本公还没说完!”李景隆又道,“人情可以给你找,但涉及到人情的花费.......”说着,又笑道,“即便是国公,也不能上嘴皮碰下嘴皮白占人情啊!”
“小人明白!”许柴佬想想,蘸了酒水在桌上写了一个数字。
“伍!”
李景隆一看,笑道,“用不了这些!”说着,擦去字迹,随后写了个叁字!
许柴佬顿时大喜过望,这点钱若是能疏通关节,等于大赚特赚。
却不知,李景隆在叁字之后又加上一个拾字,联合起来就是叁拾。
刹那间,许柴佬心里咯噔一下。
生意还没做,就要许诺出三十万。不过想想这钱也花得值得,当下把心一横,毫不犹豫的点头。
“不过,公爷要给小人点时间!一时间,难以凑齐这么多现银!”
李景隆看看对方,似笑非笑,“你不是说这盛产黄金吗?”
许柴佬心中只想骂娘,太黑了,忒黑了!
大明朝的金子什么价,这边什么价?价值三十万白银的黄金,弄到大明去,他李景隆反手最低三成的利润。
商人是永远斗不过政客的。
对于许柴佬的心思,李景隆拿捏得稳稳的。他不怕跟对方要钱,他知道越是要钱其实对方心中越是踏实,越是放心。
再说了就算对方恼了又能何如?
现在是许柴佬要搭上他,这些银钱就等于是对方的投名状!真当曹国公家的门槛,那么好迈吗?
“小人马上让人筹集!”许柴佬说道。
“不急不急!”李景隆笑着摆摆手,话锋忽然又是一转,“你和那米沙鄢人熟,那能不能........”
许柴佬侧耳倾听,“公爷您说什么?”
李景隆压低声音,“让米沙鄢人来攻这马尼拉王!”说着,继续道,“不妨给他们些好处,若军械不足,咱们船上多的是。总之一句话,让米沙鄢人把这马尼拉土王打得越狠越好!”
顿时,许柴佬愣住。
让米沙鄢人来打马尼拉王,为何呀?
还要资助军械?
他们打起来了万一控制不住,怎么收场?
“小人不懂!”
“你没必要懂!”李景隆声音变得清冷起来,“让他们来打,烧杀抢掠随他们,怎么狠怎么来!”
许柴佬心中惊恐不已,“可万一打起来,那些米沙鄢人可是六亲不认!”
“你怕什么,大明虎贲在此还保护不得你们的家产周全?”李景隆看他一眼,似笑非笑看了一眼旁边,那拿了铜镜看清自己面容之后,大呼小叫的马尼拉土王。
“本公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忽然,许柴佬似乎有些明白了。
曹国公让他们暗通并且资助米沙鄢人来攻,那马尼拉的苏莱曼土王就会和大明求救。那土王是个没什么大志向,只知道享乐贪图钱财的人.........
也许是看出他心中所想,李景隆又道,“这可是大功一件啊!你想想,马尼拉土王抵挡不住只能求助天朝王师!而且为了保护你们这些华商的安全,天朝在此地是不是需要一块地方,驻扎军队呀!”
“到时候别说什么蔗糖,那才几个钱?”
“修筑堡垒屯兵屯田,收取往来船只关税,兴建邮储物流,这才是打不烂的金饭碗!”
“再过些年,咱们的人多了起来,这土王听话则好,不听话,嘿嘿!”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