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91章

    “嗯,你比某些人强,明明不通经济非要贻笑大方。哈,他丢的可不只是他的脸,朕都跟着臊的慌!”朱允熥笑道。

    凌汉心里猛的叫苦,暗中想道,“小皇上这是越来越会下套了!”

    他这个凌铁头是大是大非上不含糊,君王若是德行有亏他也不含糊。可为官这些年,对同僚他却是没得罪过几个。

    得罪皇帝不一定死,得罪了同僚那才是生不如死。

    “你和郑沂私交如何?”朱允熥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泛泛之交!”凌汉道,“他是本朝翰林出身,老臣是前朝进士。”

    那就是有些不对付!

    朱允熥装着没听明白,“他年岁也大了,朕看着他精神不济办差也多马虎出错,你回头劝劝他!”

    “我劝个球,你是让我跟他说,让他自己上折子辞官告老,给旁人腾地方吧!”凌汉心中暗骂。

    朱允熥又道,“来人,老尚书跟朕坐着说了一上午,赏肩舆出宫。那个....那个山东进贡了些北方的大柿子,老尚书也是北人,拿回去些尝尝鲜!”

    “几个破柿子坐一回饺子就把打发了!”凌汉心中叹息,还得站起身,颤颤巍巍的行礼,“臣谢皇上隆恩!”

    第40章

    没少贪(1)“皇上进膳吧!”

    最后一名臣子凌汉走后,王八耻带人捧着个托盘进来。

    “嗯,放那!”朱允熥继续拿起奏折。

    王八耻看着皇帝,一边看折子一边揉着自己的腰,忍不住开口道,“皇上,按理说奴婢不该多嘴。可是.....”

    闻言,朱允熥目光转动,疑惑的看着王八耻。

    “您这几年总是不定时用膳,现在年轻身子还能扛,可万一日后再过几年.....”王八耻说着低下头,“您这一坐就是一天,也不动换。奴婢看您,现在腰酸腿疼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多了不少。国事奴婢不敢插嘴,可是您的身子.....”

    说着,看看朱允熥正色道,“皇上,身子要紧,别累着!”

    到底是身边伺候了自己十几年的人,关切之余真情流露毫不做作。

    “朕知道了!”朱允熥放下折子,站起身活动下手脚,坐到饭桌边,“今儿吃什么菜?”

    “青瓜钱儿炒肉,还有韭黄炒鸡蛋,还有一份海米豆腐汤!”王八耻赶紧给朱允熥递上筷子。

    青瓜就是黄瓜,鲜黄瓜切片用盐杀一下攥出水分,用薄薄的五花肉一块大火快炒,点些酱油调色,冬日里吃着最是爽口油香。

    朱允熥吃了一口,又脆又香,吃口米饭笑道,“大冬天的青瓜可不好淘换,哪来的?”

    光禄寺原本在京郊设了暖棚,专门供应皇家冬日的所用的青菜,宫里的嫔妃们每日都有自己的惯例,若是不够吃,也可以打发人去外边采买。

    但朱允熥知道光禄寺那些人什么德行,一分钱能种出来的菜,他们非弄一块银元的成本不可。所以早就下旨给裁撤了,宫里所有的饮食肉菜等,都是每天清晨宫中侍卫和总管太监一块出去采购。

    “回皇上,承恩侯夫人早上差人给宫里送来的,他们家在京郊的庄子里开了几块地,找了好的庄稼把式种菜!”王八耻笑道,“您尝尝豆腐汤,这豆腐也不是咱们宫里的,是承恩侯夫人家里庄子磨的,用的是辽东那边的豆子。”

    说完,给朱允熥盛了一碗海米豆腐汤。

    汤汁奶白色,豆腐颤颤巍巍,上好的山东海米浑圆饱满。

    “嗯,不错!”朱允熥喝了一口笑道,“辽东黑土地,能长出这世上最好的豆子。”

    他正吃着饭,一个传话小太监走到暖阁门外。

    “皇上,郭老侯爷,俞老侯爷,还有承恩侯三位侯爷来了,在外头候着。”

    朱允熥用汤泡了着米饭,“进!”

    稍候片刻,郭英在前,俞通渊在中,赵思礼在后进来。

    “臣等参见皇上!”

    “用膳没有?”

    朱允熥笑着开口,他们三个都是戎装在身,一看就是刚从军营里出来。只不过前两位老侯爷穿着戎装是百战余生的肃杀之气,而他老丈人赵思礼穿着戎装,却好似有些撑不起来一般。

    随后,不等他们说话,朱允熥又对王八耻说道,“这菜多朕也吃不完,给他们三人拨一些!”

    “是!”

    朱允熥汤泡饭,上面堆着菜大口的吃了起来。

    郭英和俞通渊谢恩之后也是如此,武人吃饭极快,一时间殿内都是呼噜呼噜的扒拉饭声,唯独赵思礼好似放不开一般,小口的吃的。

    “承恩侯要多吃些!”朱允熥笑道,“这青瓜还是你夫人早上送来的!”

    赵思礼闻言忙站起身,欠身笑道,“皇上要是吃的好,明儿臣再让她送。庄子上还有不老少呢,她的意思是开个铺子卖鲜菜,臣是觉得朝廷命官做买卖丢人,干脆就每日给亲朋好友都送一些!”

    “买菜还开个铺子,怕是不够店租钱?”朱允熥笑道。

    “是臣家里的门脸房,不用交租。”赵思礼说道。

    “京里头门脸房可是奇缺,你怎么不租出去?”朱允熥笑道。

    “臣....不敢.....反正家里不缺什么东西,门脸房租出去还要派人打理....”

    他是真不敢,上次跟曹国公弄酒楼那事虽然皇帝没说他什么,可是让他闺女把他们夫妇叫进宫来,好一顿训斥。

    此时郭英和俞通渊已把饭吃完,又一人喝了一碗汤。

    “刚才营里出来?”朱允熥也放下饭碗问道,“如何?”

    “臣接到旨意之后,即刻入营,捶鼓点将!”郭英开口道,“一切如常!”

    “臣看了武库,没有疏漏!”俞通渊也说道。

    “臣还下了军令,三日内全军不得出营。”

    “火器营火铳火炮等,没留实弹!”

    俩老头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老行伍,说起军营里的事井井有条。

    “太慎重了!”朱允熥开口道,“不至于如此!”

    两位老军侯没说话,赵思礼咽口唾沫,“那个.....臣早上先去了顺天府衙门,然后召集城防兵马司等官员,巡视号房城门.....”

    他一辈子没当过什么大官,身上就没有郭英等人那种气势。而且唯恐差事办不好,有些诚惶诚恐。

    “不必拘谨,差事上更不要畏首畏尾!”朱允熥开口道,“京师城防事关重大,朕既然交给你就是信得过你。遇事不懂,这两位老军侯都都可以给你帮忙。”

    “臣....惶恐!”赵思礼已是满脑门子汗。

    他本家正家里逗儿子呢,谁想忽然来了圣旨给他这么个差事。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官也不过是维持市面抓点小偷小摸,骤然管理京师城防,还真是手忙脚乱。

    “没什么惶恐的,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做官!”

    朱允熥看似无心的话,让郭英和俞通渊心中思量。

    “这么看来,承恩侯管着城防可不是赶鸭子上架,皇上这是打定主意,以后要常用此人了!”

    他俩这样的老军侯,面上对赵思礼颇为客气,但是心里面对这种外戚封侯都,颇为瞧不起。

    老子这侯爷是拿脑袋换的,你那侯爷是拿闺女换的,成色都不一样!

    “朕用你们,不过是正常的官职任免调动!”朱允熥开口,给三位侯爷定下调子,“以前什么样现在依然什么样,别闹的人心惶惶流言蜚语的!”

    俩人一听这话就明白了,一切都外甥打灯笼照旧吧。

    “臣等遵旨!”

    朱允熥看看他们,忽然问道,“兵册点了没有?”

    郭英心里咯噔一下,欠身道,“臣先点了将,具体的兵册还没点阅。”

    “朕记得京营的兵册,是洪武二十六年庆典人数校队的!”朱允熥想想,“武定侯是老军务,既然现在你管着京营,再把兵册点一遍,人数报给兵部,实打实的报!”

    “曹傻子老子欠你的,又得给你擦屁股!”

    郭英心里暗骂一句,起身道,“老臣遵旨!”

    第41章

    没少贪(2)京师大营骤然换了主帅,朱允熥交代几句也是应有之义。

    几位老军侯走后,他再次拿起奏折。

    可不知是心里的气还没消,还是有些乏了,那些折子怎么都看不下去。

    “王八耻!”

    “奴婢在!”

    朱允熥放下奏折,“天不错,安排人出宫溜达一会!”

    “遵旨!”

    稍后朱允熥换了常服,外边的随行的八名侍卫也已准备妥当。

    “邓平呢?”朱允熥见侍卫中领头的不是邓平,而是另一位身上挂着金吾卫佥事的胡观,开口问道。

    胡观行礼,“回皇上,邓统领是昨晚的班儿,今早和臣交接的!”

    他也是勋贵之后更是皇亲,他老子是淮西二十将之一,东川侯胡海。辈分上他更是朱允熥的姑父,老是爷子第十一女,南康公主的驸马。

    胡家勋贵出身也是满门忠烈,胡观的大哥早年战死了,老二因为那一次蓝玉的案子,在家赋闲,但当初也是一员勇将。可胡观却没继承家族父兄的勇猛,反而看上去好似白面书生。

    不过他这人虽没什么大出息,但和南康公主恩爱有加,小日子过得不错,老爷子看这个女婿也是比较顺眼。

    “你们家老三满月了吧?”

    马车缓缓朝宫外行驶,朱允熥在车厢中对跟在身边的胡观说道。

    “是,前儿办的满月宴!”胡观和南康公主如今两子一女,家里人丁旺盛。

    “呵,摆满月酒也没说跟朕说一声?”朱允熥笑道。

    “回皇上,不是臣不想,是公主交代谁都没告诉,就自己家人吃了顿饭!”胡观笑道,“公主还说,孩子小没必要弄得满城都知道,然后又是收礼又是走人情的。”

    这夫妇俩,倒是低调谨慎的人。

    朱允熥心中一笑,嘴上道,“你回头跟十一姑说,改天把孩子抱进宫给老爷子看看。”说着,笑道,“真是的,满月酒不请外人就算了,自己娘家也不告诉?”

    胡观听了咧嘴大笑,脸上满是欣喜。

    “倒是个厚道的老好人!”

    朱允熥平日和这位姑父接触不多,今日闲聊几句观感倒是不错。

    这人历史上的下场也不怎么好,先是跟着李景隆出征,结果手下的兵阵势还没拉开,就让朱棣给生擒活捉了。

    朱棣有心拉拢他,他还不答应,心里就认定老爷子传位的建文才是正统。后来朱棣实在看他不顺眼,找个茬给逼得上吊了。

    “皇上,您想去哪溜达去?”

    马车已驶出了午门,接近皇城外的闹市。

    “随便吧!”朱允熥吩咐一声,撂下车帘。

    胡观想了想,看看周围的侍卫们,一时没了主意。

    “去哪呢?”他心里暗道,“闹市里人多不安全,京城那些好玩的地方,也不能带皇上去!”

    所以,朱允熥的马车就在城内,漫无目的的晃悠起来。

    许久之后,朱允熥不见马车停,诧异的撩开帘子,开口道,“怎么一直逛?”

    “臣,不知皇上您想去什么地方?”胡观老实的说道。

    “这人啊!”朱允熥心中摇头,“若是李景隆在这,不知道去哪能让我心里放松身上舒坦.......”

    想着,他看看街景,感情走了许久依旧在官宦住的内城晃悠。

    “前面是铁狮子大街吧!”朱允熥开口道。

    “是!”胡观看看那边,“半条街都是曹国公他们家的!”

    “就去他们家!”朱允熥开口道,“别声张!”

    ~~

    花房里,挨着几盆盛开的月季花边儿,一张黄色的藤椅上,李景隆盖着毯子双眼无神的盯着棚顶。

    小丫鬟慢慢走进来,轻手轻脚的放下茶水。

    刚要走,被李景隆给叫住,“你给爷捏捏脚,爷腿酸!”

    那丫鬟低声应了,蹲在他身边,把脚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玉手缓缓捏着。

    “哎!”李景隆叹口气,把脚丫子往上抬抬,“没意思呀!”

    说着,他的大脚丫子顺着丫鬟的领口.....

    “老爷!”管家嗖嗖的冲进来。

    “慌里慌张干什么?”李景隆顿时大骂道,“我这好不容易刚得劲一会儿.....”

    “爷,皇上来了!”

    咚,李景隆的大脚丫子直接踩着丫鬟脑袋,两步就奔了出去。

    胡观带人走在前边,就觉得眼前一花,嗖的一下就有东西直接奔到眼前。

    “曹.......”

    “驸马爷!”李景隆拉着胡观的手,盯着对方,“万岁爷呢!”

    “后边!”胡观有点受不了李景隆的眼神,费好大劲才把手抽出来。

    然后他眼前又是一花,李景隆再次窜出去。

    ~~

    朱允熥正看着李景隆家后院,那成排的高楼。

    一般这种楼是不住人,都是家里的库房。

    “罪臣李景隆,叩见皇上!”

    朱允熥目光收回,落在李景隆脸上。对方胡子拉碴,好似一晚上老了许多岁似的。

    “臣,不知皇上驾到。”李景隆双眼满是血丝,说着说着眼泪就噗噗往下掉,泣不成声,“臣以为,这辈子都再也见不着皇上了,没想到您突然......”

    “再也见不着?”朱允熥看看他,“你要死?”

    “皇上让臣去死,臣就这去!”李景隆叩首。

    朱允熥看看他,背着手,“嗯,去吧!”

    “啊??啊??”李景隆愣了。

    “起来,像个人似的,一把岁数动不动哭天抹泪儿!”朱允熥骂道,“有出息没有?”

    李景隆擦了眼泪,跟着朱允熥后头。

    见朱允熥进了花房,赶紧上前把他刚才做的藤椅擦了又擦,然后铺上毯子,让朱允熥坐下。

    花房之中鲜花盛开温暖如春,朱允熥环顾一周,“还是你会享受,弄这么个好地方,闲来无事坐着摇椅看看书喝喝茶,睡个懒觉多惬意呀!”

    “皇上,臣错了!”噗通,李景隆又跪下。

    朱允熥皱眉道,“你错哪了?”

    李景隆哽咽道,“臣昨晚彻夜难眠辗转反复,思索良久。”

    “臣是皇上钦点的协办大臣,是帮皇上办事的,无论发生任何事,涉及到谁,都要一五一十禀报皇上。不该存了不想得罪人的小心思,更不该自作主张!”

    说着,膝行两步,叩首道,“臣忘了自己的本分,遇事总想着把之摘出去,完全没领会万岁爷的苦心,没为万岁爷着想!”

    “臣.....呜呜呜呜.....”李景隆嚎啕大哭,“臣对不起万岁爷栽培之恩,更对不起万岁爷之信。臣.......呜呜呜.....”

    他这一通哭,跟着李景隆进来的胡观目瞪口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