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31章

    同时,还可以把一部分北元部落,拉到大明这一边来。

    “你小子,真坏!”朱允熥笑道。

    “我哪有你坏!”朱高炽心中暗道一句,拱手道,“国家之计,正奇并用,臣也是为我大明着想!”

    朱允熥手指敲打桌面,沉思道,“想必你父亲也是这么想的吧?”

    “这是自然,父亲来信说过,一旦北元内乱就是我大明挥军北上的最好时机,趁他们不备把该占的地方占了。既可以长驱直入,又可以徐徐图之.....”

    说着,朱高炽说不下去。

    “他妈的,说漏嘴了!”朱高炽心中暗骂,胖乎乎的脑袋垂了下去。

    “哦,燕王在给你私信里是这么说的!”朱允熥揶揄一笑,“那你觉得,你父亲这次进京见朕,到底是为了扶持瓦剌,还是趁他们不备之时用兵呢?”

    第91章

    你比你爹少了几分魄力(2)“这个....”朱高炽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若你是燕王!”朱允熥看着他,“你怎么做?是交好扶持瓦剌,拉拢其他各部,然后坐享渔人之利。还是毅然集结兵马,直接参战呢?”

    朱高炽低着头,“嗯...若是臣的话,还是第一种,先静观其变与其结盟。”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把瓦剌扶持成北元各部的眼中钉,然后大明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可是.....

    “你父亲所想,定然跟你截然不同!”朱允熥笑了笑。

    朱高炽没说话,憨厚一笑。

    “这就是你跟你父亲的不同之处,你想着稳妥,而你父亲燕王,想的却是一劳永逸!”说着,朱允熥顿了顿笑道,“估摸着,现在你爹应该就在进京的路上,北平那边的兵马也早就整备好了!”

    朱高炽大惊,赶紧起身道,“这等大事,臣父自然不敢擅自....”

    “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有,你爹进京见朕,就是要跟朕说明他为何要做这么做!快马进京,快马返程,然后马上出兵!”朱允熥笑着打断对方,“瓦剌与北元各部正面作战,你父奇兵出击,用瓦剌部当诱饵,对北元各部围而歼之。”

    “见鬼了,他怎么知道?”

    朱高炽额头出了一层细细的冷汗,心中惊诧不已。

    “若打得不顺,就用瓦剌部当炮灰。若打得顺了,掉头就把瓦剌吃下去。”朱允熥笑道,“是不是?”

    说着,看向朱高炽,又问道,“他人还没到,但朕已知道他的意图。你觉得,你父亲对北元的谋划,能成吗?”

    “臣不敢妄言!”朱高炽站起身说道。

    “坐坐!”朱允熥按按手,叹息一声笑道,“这就是你和你父亲的不同之处了!这也是你不如他的地方!”

    朱高炽心中一怔,满脸诧异。

    “你是不是觉得只有结盟册封然后分化,才是最省时省力的?”朱允熥笑问。

    “臣也是一时之见!”

    “其实你这么想也没错,如果大明也参与北元的内乱,且直接用兵的话,不但容易引起北元各部的抱团反抗,而且耗费无数。”

    “但是,你没看到另一面!”朱允熥说着,细长的手指再次敲打桌面。

    见他说只说一半,朱高炽很识趣儿的捧哏道,“臣愚钝,目光不如皇上万一!”

    “你已经很好了!”朱允熥笑笑,随后正色道,“你没看到,如今正是北元最虚弱的时候!”

    “数年之间,北元先有捕鱼儿海之败,又有塞外十几万兵马覆灭,已是元气大伤!”朱允熥低声道,“额勒伯克昏庸无道,各部离心离德。而且,草原各部在我大明连年打击之下,不断收缩北上,部族死伤惨重早有厌战之心。畜牧经济之道,更是一塌糊涂。”

    “现在的北元是最弱的北元,你爹的想法很简单,趁他病要他命!你爹是要人家的命,而你想的是还要给人家留口气!”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个道理,你应该懂!”

    忽然,朱高炽心中生出几分争强好胜之心,有些不服气的说道,“草,永远都除不干净。臣是觉得,与其用之以兵,不如用之以谋。北元既残不成气候,各部内乱只会越来越弱,我大明坐收渔利最好,且用兵乃是大事,万一战事不顺....”

    “你比你父亲,少了几分魄力!”朱允熥笑着打断对方。

    “臣.....”朱高炽一时无言以对。

    朱高炽所想不能算错,甚至乃是最正确的办法,但是他没想过一件事,那就是只有死掉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可能也正是他所想,所以后来大明的对外主动出击变成了被动防御,乃至于他的孙子,大明战神二代目,直接让蒙古人抓到草原吃韭菜花手把肉去了。

    保守,是整个帝国的通病,不单是他朱高炽。

    “你父亲现在到哪了?”朱允熥随口问道。

    “他....?”

    “别瞒了,朕刚才说了,这封信到的时候,你父亲定然已在路上了。他此次来京,就是要跟朕言明利害关系,让朕许他出兵。以他的性子,不可能在北平等着。”

    朱高炽看看朱允熥的脸色,“臣父说快马加鞭,想来此时应该到了山东境内。”

    “嗯!那就快了!”朱允熥把那封信放入御案的抽屉当中。

    朱高炽缓缓站起身,“若皇上无事,臣先....”

    “急什么?”朱允熥笑道,“眼瞅到饭点儿了,留下陪朕一块用膳!”

    ~~

    王八耻带着两个太监,从外边抬了饭桌进来。

    朱高炽瞥了一眼桌上的菜肴,神色之中满是意外。

    一小盆米饭,一道萝卜干炒腊肉,一道煎鱼,一碗白菜豆腐汤。

    “这.....?”朱高炽犹豫片刻,“皇上,您就用这....?”

    “已经很好了!”朱允熥笑着,盘腿坐在炕桌边上,“朕素来喜欢吃这些家常口味的饭菜,大鱼大肉反而吃不下去!”说着,笑道,“一起来!”

    朱高炽忙站起身,给朱允熥装饭。

    “臣是觉得,皇上您也太清苦了一些!”朱高炽想想,笑道,“这等菜肴,怕是江南富家翁家里都不屑.....”

    “你也说了是富家翁,寻常百姓家见着肉就是过年,朕的餐桌上有鱼有肉,怎么就清苦?”朱允熥笑着把萝卜干腊肉里的汤汁淋在饭上,开口道,“你我皇明子弟,且不可骄奢淫逸啊!”

    说着,扒了几口饭,继续笑道,“宫里以后每年的花费,就控制在七万上下,皇家是天下的表率,受万民供养理当爱惜民力。”

    “不但朕这样,以后朕的子孙也要这样,勤俭乃持家之良策,治国之德。”

    “朕还记得当年皇祖母在世的时候,每逢皇爷爷率领官员祭天求雨的时候,所吃的饭食都是皇祖母带人准备,就是穷人家的粗粮叶子菜粥。朕记得有一年,因为大旱皇爷爷在天坛住了整整三天,三天里吃的都是粗粮叶子菜糊糊。”

    “当时皇爷爷还在先父说,跟战乱时节比起来这已经很好了,起码是人吃的粮食!”

    “大江山不容易,做江山更难。朕知道你心里对朕在对你们这些藩王的事上,很是不以为然,以为小题大做,私底下说朕刻薄寡恩.....”

    “臣觉悟此言!”朱高炽一头冷汗。

    “嘴上没说,心里定然有吧!”朱允熥笑笑,“你想过没有,上梁不正下梁歪啊,第一代藩王们就骄奢,那以后呢?”说着,亲手给朱高炽夹了一筷子菜,放在对方碗里,“朕听说六叔楚王,一顿饭要七十多样菜。那哪是吃饭呀?那是吃钱吗?他哪来的钱?”

    朱高炽猛的低头,把嘴巴塞满。

    “别接茬!千万别接茬!”朱高炽心中暗道,“我要是顺着他口风说,说不定日后对付六叔,我就是他手中的刀!”

    “这次你父亲来也是好事,朕有很多话也要和他说说!”朱允熥继续笑道,“对了,你看朕,忘了你们父子其实也很久没见了!”

    说着,沉吟片刻,“骨肉分离,哎,两处相思啊!”

    “啥意思?让我和爹回北平?”朱高炽心中一震。

    “你也是成家的人了!”朱允熥说道,“这样吧,等见着你父亲,我跟他说让他把你的夫人送来京师,让你们团聚!”

    “我弄死你丫的!”朱高炽心中大骂,“扣着我不算,还把我媳妇也弄来是吧?你丫坏透了你个坏嘎嘎!”

    第92

    章

    赏赐(1)“太欺负人了!”

    朱高炽从乾清宫出来,闷着头悻悻的暗中咒骂。

    “不让我回北平也就算了,还把我媳妇也弄来?你安的什么心?还说什么两处相思,我呸!”

    “等会!”朱高炽脚步忽然顿住,脸色变得有些气急败坏起来,“丫既然这么说了,就定然会把我媳妇弄来。我媳妇要是来了,我房里的芍药牡丹月季小欢喜之类的咋办?”

    正愁眉苦脸之际,迎面走来一人,“奴婢参见世子殿下!”

    朱高炽赶紧醒神,侧身避开不受对面人的全礼,笑道,“朴公公,快快免礼!”

    来人正是乾清宫总管太监之一的朴无用,他这人看着比王八耻喜庆,而且也比王八耻更会说话。

    “你这是要去哪啊?”朱高炽继续笑着开口。

    “奴婢正等您呢!”朴无用笑道。

    朱高炽一愣,然后笑着说道,“等孤何事?”

    “是皇上给奴婢交代了差事,也是您的喜事!”

    这下,朱高炽更是摸不着头脑。

    但隐隐约约的右眼皮一个劲儿的跳,太阳穴也跟着动。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皇上说了,世子您在京中住的宅子实在是太窄巴了,所以御赐给您一座大宅子,让奴婢带着您去。皇上还说了,若是宅子里缺东西,让奴婢直接从宫中的库房里给您挑选,只要是不犯忌讳的,可着您用!”说着,朴无用躬身笑笑,“走吧世子殿下,奴婢带您过去!”

    “丫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送我东西?”

    朱高炽心中满是疑惑,就这位皇帝他太清楚了,属貔貅的只进不出的货。这些年,从没听说赏给任何皇族中人任何东西。

    别说赏了,他不惦记别人家的就烧高香了。

    怎么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上宅子?

    要知道他朱高炽虽然现在只是亲王世子,但按照大明会典,世子和亲王同例,他朱高炽住的地方,规模要等同王府。

    朱高炽满腹疑惑,跟着朴无用还有数个宫人出宫门,上马车。

    这马车不是很大,朱高炽一人就塞了差不多一大半,朴无用靠在边上,腿脚都蜷缩着,很是不利落。

    但马车很是轻快,出大明门沿着千步廊径直朝前,很快就到正阳门附近。

    忽然,朱高炽觉得路很是有些熟悉,不由得挑开窗帘朝外看。

    “要说皇上对世子可真是恩深意重!”这时,朴无用在旁边笑道,“这处宅子,奴婢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看过,真是没得挑。前后七进的宅第,还带着两座花园,就靠着正阳门,无论是出内城,还是要进宫,都方便着呢。而且不但方便,住着还肃静。”

    咯噔,朱高炽心中猛的一纠,眼皮跳的更快了。

    正阳门位于内城御道的最前边,就是京城的正门,外国使节觐见必走之门。往后是六部衙门,宗正钦天监翰林院所在。往前是箭楼,箭楼周围的民居,住的也都是普通百姓,而多是大明朝开国之时从军中退下来的伤残老兵。

    当初应天府建成,老爷子带人巡视时见内城雄伟壮丽,忽然心生感慨,许多跟着他打天下的老兄弟都没等到大明立国。所以下令,就在正阳门左近之地,空地上都盖了房子,专给军中的老卒居住。

    所以这一片住的都是伤残老兵,还有许多战死老兵的遗孀,孩子。这些没有生活来源的人,都是朝廷拨款养活着,所以这些人也是对大明朝最为忠心耿耿的人。

    经过这几十年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丁在京营当兵。当年故中山王曾在漠北损兵折将,这一片家家户户全戴孝。而第二年,明军再度北伐的时候,这一片又是无数男丁子弟奋勇参军。

    这正阳门的故事,朱高炽太熟了。

    因为这故事,还是他小时候第一次进京那回,他五叔周王拉着他当故事给他讲的。

    “殿下,到了!”马车停住,朴无用先一步下车笑道。

    朱高炽抓着车厢的把手,慢慢下来,看着眼前恢弘的府邸,朱红色铜钉锃明瓦亮的大门,心中百感交集。

    皇帝赏他的这处宅子,上一任的主人就是他的父亲同母兄弟,他的亲五叔,周王朱橚。

    “杀人诛心啊!”朱高炽心中骂了一句。

    “府中原有的人口,尽数都迁出去了。皇上说若殿下觉得府中人少的话,可以从北平那边迁人过来,也可以跟光禄寺要人!”

    朴无用陪着朱高炽进门,笑道,“暂时,府中只有太监二十八人,宫女三十人。”

    话音未落,朱高炽已看到眼前密密麻麻跪着一群奴婢。

    “都是宫里出来的,最是懂规矩,你放心使唤!”朴无用继续笑道。

    “放你奶奶的心!”朱高炽心里再次怒骂。

    忽然,他觉得有些不对,怎么给他送来的这些宫人,看着都岁数偏大呢?

    “听说这几天宫里裁撤人手?”他心中暗自沉吟,忍不住再次怒骂,“你紫禁城里不养,送到我身边让我养着?”

    坏到家了!

    用周王的宅子做人情不说,还把宫里淘汰的人送过来!

    “都说别人说你刻薄,你干的是事人事儿?”

    从进门开始,朱高炽心里的骂声就没停过。

    但下一秒,他猛的一怔,小眼睛陡然睁大看着前方。

    就在宅子二进院的月亮门前,数位佳丽楚楚可怜的躬身行礼。

    一水丁香色的束腰宫装,一群活色生香。

    鹅蛋脸,瓜子脸,双眼皮,小酒窝.....

    不知不觉间,朱高炽眼睛直了。

    他这人其实没别的爱好,唯独就是有些寡人之疾。

    “这是?”朱高炽咽口唾沫问道。

    “皇上说了,您身边不能没人伺候啊!”朴无用笑道,“打头的三位美人,是千挑万选的高丽佳人,都是出身高丽官宦之家,识文断字知书达理。”

    “后面几位,也是自小进宫,养在宫中的.....”

    朱高炽左耳进右耳出,心不在焉的前行,走到那群女子身前,看着眼前一位娇羞,身段最为突出的女子,低声道,“抬起头来!”

    骤然间,朱高炽只觉得眼前一亮,对方一双眸子,仿若泉水那般清澈,且无声带笑。

    “你叫什么名字?”朱高炽笑问道。

    “奴婢真英!”高丽女子的中原话,听着总是怪怪的,可声音却如黄鹂般清脆。

    “你多大?”

    “十六!”

    朱高炽再次打量对方,火热的目光让真英耳朵根发烫。

    “虽说岁数小了点,可身段好,好好调养几年,十八般武艺......”

    第93章赏赐(2)滋啦!滋啦!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在铁盘上冒着油泡,滋啦作响。

    随着铁盘的炙烤,肉中的油完全释放出来,两面微微焦黄。

    然后,一双玉手用银筷子夹起一片,平铺在嫩绿的白菜叶上。再点些豆酱,放上薄薄的蒜片。

    最后,把菜叶微卷,送到朱高炽的嘴边。

    “世子请!”真英双手捧着卷肉的菜叶儿。

    “好!”朱高炽张嘴,猛的一咬。

    真英脸色通红的赶紧缩回手,差点就被咬着了。

    而朱高炽则是美美的品着烤肉,惬意的微笑。

    “这才是吃饭啊!刚才在宫里吃的什么玩意儿?”他心中暗道,“吃了半肚子白菜豆腐,拿我当鸡喂呢!”

    皇宫的餐桌上不是没有肉,可偏偏是他不爱吃的腊肉。那种腊肉是淮西的特产,又咸又肥。鱼他也不爱吃,全是刺。

    滋啦,滋啦!

    肉还在烤着,满屋都是香气。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