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赵思礼的马车沿着前门大街,径直行到聚宝门门楼下,在一处茶楼前停住。
然后他扶着车辕跳下车,低声对里面说道,“两位爷,到了!”
“嗯!”
车帘从里面撩开,露出两张脸,赫然就是朱允熥和老爷子。
“皇爷爷,您慢点!”朱允熥先一步下来,伸手搀扶说道。
“一边去,用你扶?”老爷子执拗的自己下车,然后看看周围,有些不满的嘟囔道,“大早上的把咱拉出来干啥?还神神叨叨的保密?”
“孙儿带您看个新鲜事!”朱允熥说着,对茶楼里面摆手。
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早就带人把茶楼包了下来,不对外迎客。见皇帝摆手,赶紧让茶楼里的便衣锦衣卫散开。
“咱这辈子啥没见过?”老爷子哼了一声,在朱允熥的搀扶下缓缓进入茶楼,然后瞥了一眼空空如也的柜台,还有那些装作客人的锦衣卫,不满的说道,“出来就出来,找个小摊儿坐着不行吗?非闹这么大阵仗!”
说到此处,点点何广义,“你小子他娘的贼眉鼠眼的,记得占了人家的地方把钱给足啊!”
“小人明白!”何广义忙道,“都是按市价....”
“翻倍给!”老爷子一边往二楼走一边说道,“耽误人家生意!”
二楼靠窗的位置,早就布置妥当了。
桌上摆着热茶点心,窗户敞开着,风一吹那些点心上的热气随风飘散。
“皇爷爷,您坐!”朱允熥亲自给老爷子拉开凳子。
后面跟着的朴不成,把一张叠好的狐狸皮褥子放在凳子上。
“这是弄啥?”老爷子坐下,看着桌子上的各色点心干果道,“一会下面演戏?”
“您看那边!”朱允熥笑着指向茶楼对面,一排三层高靠街的门帘儿笑道。
老爷子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那边的门帘商铺显然是刚修缮完的跟新的一样,不但新而且看着极其大气敦实。
正门口两侧贴着对联,老爷子顺口念道,“汇通天下千金诺,隆盛四海振家邦!”
“您往上边看!”朱允熥弯腰笑道。
老爷子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三层商铺的最上面,一个硕大的匾额。
“大明皇家钱庄?”老爷子纳闷道,“钱庄?官办的?”
“正是,孙儿让户部办的钱庄。”朱允熥笑道。
“那咋还带上了皇家俩字?”老爷子不解道。
第106
新鲜事(2)说着,老爷子又皱眉道,“官办钱庄倒还真是新鲜事,不过钱庄这玩意来往的都是金钱,可要把握好啊。”
随后有些忧心的说道,“可千万别跟那些民间钱庄似的,动不动就兑不出银子来。更得看住喽,别让黑心官儿钻了空子,养了硕鼠肥虫!”
朱允熥笑道,“所以孙儿才在钱庄上加了皇家两个字呀!”
说着,挨着老爷子坐下,给老爷子倒茶,“这钱庄是孙儿让户部办的,本金总共三百万两,但里面压库的银子有一半是咱们大内的私库银子,也就是说这钱庄等于是咱们自己家的。”
“谁要想糊弄,谁想从中渔利,弄得不清不楚的,就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说着,又是一笑,双手奉茶道,“再说,加上皇家俩字听着也贵气,百姓们看了也认!”
“他们敢糊弄老百姓,不敢糊弄皇上是吧?反正得小心着点!”老爷子撇撇嘴,“小心无大错,口碑民心一旦毁了,可没处哭去!”
他爷俩正说着,就见那边钱庄同时可容纳四人并肩进入的大门,忽然打开。而后,里面数十个穿着统一宝蓝色文吏模样的人,鱼贯从里面出来。
然后,这些人开始摘门板,挂幌子。
同时,又见到赵思礼带着一群巡城兵丁,沿街而立。
这场景让街面上的行人全都好奇驻足观看,不多时周围就挤了好几圈人,一边看一边猜测这地是干什么的。
随后,在围观人群的惊呼声中,钱庄门前站了一排壮小伙,异口同声的大喊。
“奉旨,户部督办大明皇家钱庄,以惠天下.......”
“嗨,朝廷办的钱庄,官办的?”
“什么朝廷,没见皇家俩字吗?皇上的!”
“这可新鲜啊!”
围观的百姓们啧啧称奇,有认识字的就朝着门上张贴的告示看了过去。
但也有人窃窃私语,“朝廷这他妈是穷疯了吗?官办钱庄,万一出点事他妈的哪说理去?一口吞下来,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
“往后,在京官员的俸禄还有京营军饷,都由大明皇家钱庄代为发放!”茶楼二楼中,朱允熥坐在老爷子身边笑道,“方便还省事!”
“俸禄?”老爷子咬着后槽牙,瞪眼道,“实打实给钱?”
“官员们的俸禄该给实了!”朱允熥笑道,“不然每年都是那些绢啊粮啊的.....”
“那得多少钱啊?”老爷子不满道,“这不是败家吗?他们本就有来钱道儿,谁靠俸禄活着呀?那点税银,到最后都进了他们口袋....”
“您别急!”朱允熥耐心解释笑道,“不是给现银,而是给银票。”说着,顿了顿,“就是纸钞!”
“哦,这还行!”老爷子点点头,咧嘴一笑。
这么一说老爷子就懂了,大明朝学着前朝大元发行过纸钞。不过那玩意贬值飞快,老百姓擦屁股都嫌硬。
若是用纸钞票给官员们发俸禄,兑换银钱的时候肯定打折扣。这么着里外里一算,还是朝廷得利官员吃亏。
老爷子这辈子,最喜欢看的事就是当官的吃亏。在他心中,就是有这样朴素的情节。
可朱允熥从没想过让纸钞打折扣,现阶段推行纸钞是不现实的。最大的缘由就是这玩意不等于真金白银,而且民间也需要有个接受的时间。
官员们的银票纸钞,定要全额兑换,先树立起威信和口碑,这样才能有公信力。
就这时,楼梯上传来脚步声。
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双手捧着个木匣躬身走来,然后直接跪在老爷子身边,高高举起。
“这啥?”老爷子有些不明所以。
“天字第一号银票!”朱允熥笑着打开木匣,从里面取出一张精美的银票来。
高一尺宽六寸,用精工打造的桑皮纸所做,摸在手里很是厚实有些份量。
银票的正面是大明皇家银行几个大字,四周是繁复的花纹。边缘上盖着红色的骑缝大印,大明户部。
左边永昌二年二月二十八,右侧天字第一号。
正中间,大明银元一块。
最下面还有几行小字,户部奏行官票,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一律足额兑换不可偏差短缺。如有伪造者,夷三族。
其实伪造是不可能的事,本身民间就没有制造桑皮纸的能力,再者每张银票上的花纹还有各种晦涩难懂的数字,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含义,户部和工部每张银票都有备案。
“皇爷爷,这是孙儿给您准备的。大明皇家钱庄,第一张正式发行的银票!”朱允熥笑道。
老爷子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起来,双手拿着银票翻转露出背面,背面还有数行小字。
“大明洪武皇帝存银元一块,见票即兑。”
“咱的?”老爷子嘴角泛起微笑,“净扯这些里根楞,有啥用啊?”
嘴上虽然嫌弃,可下一秒还是珍重的把那张银票叠好,放在自己的怀里还用大手拍了拍。
这时,楼下喧闹的长街骤然变得寂静起来。
老爷子好奇的朝外张望,方才还探头探脑兴高采烈议论的百姓们,此刻竟然齐刷刷的后退,而且神情畏惧。
不远处,一队近乎上千人的步卒,在将官的带领下,从聚宝门外穿行而来。
“谁调的兵?”老爷子的眼睛顿时就立了起来。
“今儿是发军饷的日子。”朱允熥笑道,“都是来领钱的?”
老爷子这才看清楚那些军兵都是赤手空拳,身上穿的也是战袄而非铁甲。
“当兵的可不能给纸钞。”老爷子站起身走到窗户口,“得给足!”
朱允熥也站起身,笑道,“要不,孙儿陪着您老去看看!”
~~
爷俩从楼上下来,便装的锦衣卫护送着,从侧门进了钱庄的大堂。
大堂里面是一排大半人高的柜台,每个柜台之后都站着一个账房先生一样的人,他们的身后是一排排大柜子,有的装着账本有的装着白花花银灿灿的银元。
“排队排队!”外边传来军将的吆喝声。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从风气上就能看得出来,排队的士卒们脸上虽然带着不耐,可依旧听令,没有人发出半点杂音。
~~
寂静的钱庄大堂,开始有了声音。
说话声算盘声账本声银元撞击声混在一起,显得有些嘈杂但同时又先后有序。
“俺来领军饷!”
一名年轻的士卒,站在距离老爷子和朱允熥最近的柜台前,好奇的四处张望。
他看着也就和朱允熥的年纪差不多,可身材却更加魁梧,脸上是那种饱经风霜的黝黑,同时脸上还带着骄兵悍卒的桀骜。
“名牌!”柜台后的人说道。
那士卒先是一怔,然后快速从脖子上扯下铜牌,递了过去。
“您尊姓大名?”柜台后的人拿着名牌翻着账本比对。
“你瞎啊,上面不是写着呢吗?”士卒骂道。
“张宝堂,不得无礼!”大厅中负责带队的将官大声道,“来之前咋跟你们说的?找抽是吧?”
朱允熥清晰的看见,叫张狗儿的士卒嘴角泛起满不在乎的冷笑。
然后看着柜台后的人,懒洋洋的说道,“张宝堂,幼军效义营左哨丙队,从军四年,斩首两级。”
“您稍等!”柜台后的账房飞快的翻阅手中名册,然后提起笔在上面飞快的落笔,“共有三个月的军饷,合银钱五块半,是零取还是整取,还是存在钱庄?”
“赶紧拿来吧!老子拢共就一天假,还他妈跟你在这磨牙!”张宝堂怒道,“老子的钱凭啥存你这?”
“这小子脾气不咋好?”老爷子低声笑道。
账房先生赶紧从柜台后仔细的数出银元和铜钱,一字排开放在柜台上,“您点点!”
张宝堂水萝卜粗的手指,“一,二,三......”
数完之后,小心翼翼的抓在手里,然后转身。
他的侧脸上满是微笑,同时捏着一个银元用力的一吹,放在耳边听着诱人的声响。
“后生!”老爷子开口道,“拿了军饷干啥用?”
张宝堂的笑脸上带着几分得意,“让俺娘攒着,留着娶媳妇!”
“呵呵!”老爷子大笑,“好小伙!”
第107章
存钱(1)这一上午老爷子就没干别的,专门坐在钱庄的大堂里,美滋滋儿的看着那些来领军饷的士卒。
看着他们一脸懵懂的进来,看着他们拿着银钱欢喜的离去。
钱庄外聚宝门下那条大街,早就变得热闹非凡。
给军爷发军饷的事早就不胫而走,精明的小商小贩拼命的抢着地盘。只要是拿了钱出去的军爷,准保被他们拉着买东西。
就连不远处那家青楼,都破天荒的大上午摘了门板,开门迎客。
“陪!”老爷子坐着,朝那边眺望一眼,不屑道,“有俩糟钱就嘚瑟,卖命得来的钱浪费在女人的肚皮上?真想女人,让家里给张罗一个正经女子不成?”
说着,看看旁边的朱允熥,怒道,“你不管管?”
朱允熥尴尬一笑,“您老以前都说过管天管地管不了人家的裤裆啊!”说着,又是一笑,“今儿是他们的休沐日,恰好发军饷,所以才正好去乐呵。您老要是不高兴,以后发军饷的日子就改喽,让他们领了钱就回营!”
老爷子寻思一下,“还是别改了!”说着,叹息一声,“吃兵粮不容易,让他们也有个盼头吧!”
随即好似忽然想起了什么,带着几分唏嘘说道,“当年咱也大张旗鼓给全军十来万人发过军饷,咱就站在帅台上,看着兄弟们一个个接了银钱。”
“他们领了钱,第二天就开拔跟咱去打陈友谅,结果一仗下来,死的人都没边了。打扫战场的时候,好些兄弟的军饷就放在怀里,还分文未动哩!”
“有个叫小木棍儿的伤兵,肚子破开肠子流了一地。咱问他还有啥年头,他说还没摸过女子的手。他死了都没闭上眼,还是咱给合上的眼皮!”
朱允熥没说话,轻轻揉揉老爷子的肩膀。
就这时,忽然当啷一声,一块银元叽里咕噜落在地上不停的打转。
一个刚领了军饷的汉子,赶紧三两步上前抓在手里,珍爱的用衣角仔细的擦拭,然后再猛的一吹,放在耳边傻呵呵的听着声音。
“揍性,钱都拿不稳?”边上,同样一个刚领了银钱的把总笑道,“杀声儿!”
“嗡嗡!”那汉子咧嘴笑道。
“也就是咱们大明朝!”那把总掂量着手里的银钱,“看看,白花花的朱大头啊,历朝历代哪个皇上给咱们大头兵真金白银啊。姥姥,也就是咱们大明朝这两位好皇爷!”
“可不,以前都是些破布陈米,不出征打仗哪有钱到手?”另外有个士卒凑过来笑道,“这响当当的银元才是钱呀!还直接发到咱们手里,不让那些王八羔子喝兵血。啧啧,皇爷真是.....”说着,一拍脑门,“真是他娘的英明神武!”
“不英明神武能坐天下当皇上?”把总直接敲了对方后脑勺一下,笑骂道,“何止英明神武,简直五百年不世出!”
“可惜啊!”有士卒在旁边摇头。
“可惜啥?”把总纳闷的问道。
“可惜咱们的营头没赶上这回打云南啊!”那士卒嚷嚷道,“听说这次在云南打仗的蜀兵滇兵,不但拿了赏钱还给发了媳妇?”说着,唾了一声,“让那些王八羔子抄上了,呸!”
“嚷嚷个屁,咱们是京营,大明朝的精锐,皇爷的亲军。只要兄弟们敢豁出去命,还怕以后没仗打没好处捞?”那把总笑骂,然后抛下手里的银钱,当啷声中大声开口,“走,今儿发钱了,老子手下的兄弟一块喝酒去!老子请客!”
“走走!”数个士卒喜笑颜开的簇拥着他们的把总往出走。
正走到门口,那把总迎面对上一人。
钱庄门口很宽,但人太多,两人走了个面对面。
一时间两人都有些没反应过来,把总往左让那人也往左挪,那人往右移把总也往右动。这么着动了几下,两人还是面对面。
“起开!”把总对那人骂道,“你他瞎啊?”说着,一把推开对方,骂骂咧咧的走了。
~
“哈哈哈!”
老爷子和朱允熥顿时大笑。
李景隆站在门口,眼皮子一直跳,脑袋里嗡嗡的。他堂堂大明的国公,居然让一个小小把总给骂了。
可当着两位皇爷的面,他还真不能发作,更不能较真。
“你来作甚?”朱允熥看着一身便装的李景隆笑问。
“那个...臣来存银子!”李景隆走到朱家爷俩身边,低声笑道,“臣想着咱们大明皇家钱庄第一天开业,臣身为皇家的姻亲,怎么也要出一份力不是?”
不等朱允熥说话,老爷子一拍大腿,“好,还是你小子有心!”说着,笑道,“这就是自家人帮衬自家人!”
~
忽然,外头砰砰砰,噼里啪啦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紧接着一个账房先生,站在门外对着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看热闹的百姓们喊道,“大明皇家钱庄奏办第一天,曹国公存银九千九百九十九两......”
“嗡!”人群骤然开锅了。
差那一点就是一万两了,那可是一万两。老百姓的心里,天大的数啊,几辈子都攒不下那么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