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字,差强人意!策论的开篇有些臃肿,既是白话文策论,就该开篇点题,引用那么多圣人之言做什么?圣人都他妈死了好几千年了,他知道个叼呀!”解缙心中想着,再看看那考生。
那考生因他在面前站着,心中越发的惶恐,迟迟不敢落笔。
“你从何地而来?”解缙低声问道。
“学生辽东沈阳卫...”
“怪不得!”解缙一笑,“你食盒之中都是大饼,还有些萝卜,葱,酱!”说着,又微微皱眉,“你也是举人,何至于日子这么清苦?”
“学生愚钝,三十七岁才中了举!”那考生惭愧道,“学生今年三十八了!”
“哦!”解缙明白了。
眼前这考生没赶上好时候,刚中举皇上就下令不许有功名的人再用名下免税的特权,帮别人挂着田地谋私了。
不过,从这考生的回答之中,解缙也品出来了,眼前这位考生,是个知道迂回的人,不是迂腐的书生。
“既是举人,朝廷没授田?”解缙再看那考生,袖子都磨毛边了,手中的笔显然也是用了许久,毛都有些不齐。
“沈阳卫都是军田...!”那考生苦笑道。
“也是,那些丘八才不管你是不是举人!”解缙摇头。
他猛的想起一件事,辽东那边秀才举人本就少,前几年有个举人闹着要朝廷本该授予的田地,结果被卫所的丘八冲进家,之家把那举人掉在了大树上,差点出了人命!
“怪不得皇上顶着莫大的压力,裁撤九边屯田之兵!”
解缙心中再叹,然后又扫了一眼那考生的卷子,迈步向前。
~~
走着走着,他忽然听到声音。
扭头一看,一个考生在嚼着煎饼。
“你是山东人士?”解缙问道。
“回学士,晚生是山东聊城人!”那考生赶紧起身道。
“坐坐!”解缙看看他,“山东一省的学子都罢考了,你是没参与?”
“学生根本没参与那事!学生读圣贤书怎能和朝廷大政相抗?”那考生低声道。
“嗯!你明事理!”解缙点点头,又道,“读书人没特权这事,你怎么看?”
“读书,一是为了开启心智,使人知礼仪明道理!”那考生马上回道,“二是为了家国天下,出仕做官!至于特权事,学生说白了,朝廷给是朝廷的恩典,不给则是朝廷的本分!为官就有俸禄,有功名则给米粮,若再想奢望其他,也有悖于圣人教化!”
“嗯,说得好!”解缙点头,笑道,“难得!”
“学士谬赞,学生惭愧!”那考生说着,沉吟道,“其实学生和洪武三十一年状元韩公乃是同乡,以韩公为榜样....”
忽然,解缙猛的皱眉。
这考生口中的韩公,应该就是如今官居浙江行省巡查御史,左参政的韩克忠。
他不禁摇摇头,看都没看那考生的卷子,大踏步离开。
但没走两步,就在考场中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
一个是跟皇上还有当初太上皇有过一面之缘的,被南雄侯赵家招了女婿的杨溥。
另一个则是已经在礼部为官,且本该出使占城的金幼孜。
解缙对后者印象格外深厚,这人是郑国公家的幕僚,是郑国公专门跟曹国公打了招呼,曹国公又跟礼部打了招呼,才以举人的身份授官的。
其实他本不必参与这次会试,只要出使占城功成而还,自然前程一片大好。
只是这人刚出京就病了...
当然也不知他是真病,还是觉得自己才高八斗,非要在会试当中一展身手。解缙想来,大概还是心中有执念,读了这么多年书,若不能金榜题名为天子门生,总是不甘吧!
而在本次春闱开始之前,私下里无论是曹国公还是郑国公也都悄悄的递过话,话里话外无非就是小解你看着来....
心中想起这些,解缙又慢慢走过去,扫了扫金幼孜的卷子。
其实谁都不知道的是,除了曹郑两个国公之外,工部尚书练子宁也特意跟解缙歪过嘴.......专门提过这人。
看了几眼对方的字迹,解缙心中大概有了些计较,转身离去。
为官这么多年,他早就不是当初的愣头青了。
曹郑两个国公,俱是皇帝的心腹,他们真想保举谁,就算不中也是前程一片光明。
而练子宁更是换上依仗的能臣,他的面子也不可能给驳了....
“人情世故就是比他妈圣人文章难多了!曹!”
解缙心中骂了一声,刚要回公事房,身边就有人个官员前来禀告。
“学士,宫里给各学子准备的饭菜还有被褥都送来了!”
第260章
突然而至(2)贡院之中灯火通明,学子们考的是试,其实为的是自己的未来。
而乾清宫也是恍若白昼,帝王与臣子掌灯夜论,为的是帝国的未来。
魏国公徐辉祖,郑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颍国公傅让,京营总兵官平安,安远侯王德,安陆侯吴复,长兴侯耿炳文....
参与临时御前会议的群臣愕然发现,大明朝这些武人们今日怎么来的这么齐刷?
“皇上又要打仗?还他妈打谁呢?内政如今还没平复呢!江南各地闹腾的苗头一天比一天旺,还要打仗?”
文臣们心中想,其实武官们心中也在想。
“深更半夜的,这么老些人来什么事呀?”
所以,无论是文武大臣们,都在偷偷打量着宝座上皇帝的神色。
~
而朱允熥从大臣们进来,行礼之后赐座开始,就一直拿着手里的奏折,脸上的神色很是....复杂。
“我这只蝴蝶翅膀到底还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许多本该日后发生的事,居然提前了!”
“这是广西布政司的八百里加急!”朱允熥晃晃手中的奏折,示意在旁侍立的邓平,传给大臣们看,“安南,乱了!”
“我他妈就说是要揍安南!皇上从来都是有仇不隔夜!”李景隆给了傅让一个眼神。
后者回了一个眼神,含义是,“这么快?不是说等几年吗?”
李景隆再回一个眼神,“皇上是要等,可万一安南不按套路出牌呢?”
傅让沉思片刻,微微点头。
打就打呗!who怕who?
大明朝开国三十年,哪年不打仗?
不打仗我们这些武人都他妈喝西北风去!
京营的将士们听闻那些从九边裁撤下来的边角碎料,在缅地抢得.....捞得沟满壕平早就眼珠子通红了!
再说,好几年没把京营拉出去打仗了!养兵么,就得时不时的让他们吃肉喝血。不然狼全他妈变成狮子狗了,白费粮食!
折子在群臣之间轮乱传动,看完之后每个人都脸上的神色,各不相同。
有的皱眉思索,有的暗中咬牙,有的义愤填膺,有的摇头叹气.....
大概是因为朱允熥对安南的刻薄,他训斥安南的圣旨,引起了安南陈姓王族跟权臣黎季犛之间彻底撕破脸。
陈姓王族想要借天朝训斥之事,罢免黎季犛。
而后者则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纠结党羽废了安南之主。
废了不说,还把人家全族一千多人都给杀了。
杀了之后为了表现其篡位的合法性,跟大明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的条约。
黎季犛本想着想低头做孙子,等稳定安南的局势之后,在跟大明嘚瑟。谁知朱允熥,准确的说大明从来都是得寸进尺的性子。
你篡位,我当不知道!
你签约,赶紧给我落实!
但黎季犛既然是篡位的奸臣,自然一肚子花花肠子,表面答应,可私下里就是各种拖延。
他也定然感受到了大明对他的敌意,他也不是傻子。
那一条条条约,摆明了就是要捏住他安南的命门。
在拖延的同时也在安南国内大肆整军。根据安南的线人秘报,安南凡十五岁以上男丁,都要登记在册,以便于官府随时征招。
事实上即便事情发展到这个局面,大明和安南都知道对方心怀鬼胎,但也没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大体上,双方还是维持着最后的底线。
大明在克制!
安南在退让!
可一件突发的事件,或许将会直接改写历史的进程!
因为黎季犛在屠杀陈姓王族的时候,偏偏有了漏网之鱼,一名陈姓王族的直系子弟,逃到了哀牢(老挝)。
正好今年大明派遣了使节出使占城和哀牢,在哀牢贵族的帮助下,这个人就通过大明使臣,给广西布政司送了信,给大明天朝皇帝的信。
信中以大明藩国,安南陈王家族的名义,请大明王朝给他们陈族做主!
而且这封信,用的还他妈是血书!引得广西布政司不敢怠慢,八百里加急,跑死了好几匹马火速送到了京城。
~
“这....黎季......”
郑国公常升见无人说话,就先开口道,“黎季....”
一听他这话,朱允熥就晓得常升这大老粗,应该是不认识那字,开口道,“黎季犛.....(mao)”
“嗯!”常升一愣,忽然噗嗤一笑。
朱允熥顿时眼睛一横,目光射了过去。
常升赶紧起身,低声道,“皇上,臣是没忍住。这姓黎的好歹也是一国权相,现在篡位成了国王了,居然叫这么个名字!”说着,顿顿,小声道,“鸡毛......”
“哼!”
朱允熥也笑了,黎季犛....黎鸡毛!
但御前会议,不是说这些笑话的场合,他板着脸道,“你想说什么?”
“这黎鸡毛篡位!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常升开口道,“可是这姓陈的,也不是什么好人!”说着,抬头道,“上一代安南王陈日焜.....在太祖高皇帝时,趁着中原板荡之际,发兵吞了广西北五县.....”
说着,又顿了顿道,“当时正忙着跟鞑子决战,没功夫搭理他。事后他们倒是显得恭顺,连年送重礼,可吞下去的地方却没还回来....”
“这次跟咱们签了约,也是吞吞吐吐扭扭捏捏的.....”说到此处,他又看了朱允熥一眼,“臣还有个疑问,这陈姓的王族之人,到底是真是假呢?”
真假其实一点不重要!
如果大明需要,哪怕安南陈王的儿子都能给变出来。
如果大明不需要,就算是安南王复生也可以再杀一次!
但坏就坏在,这个王子应该是真的!
因为是哀牢贵族帮着转交的信,若大明置之不理,那哀牢占城等国会怎么想?
嗯!
平日我管你叫爹!结果真用着你的时候你爱答不理装不知道!
可现在,真不是出兵的好时机!
~~
兵部尚书茹瑺一直沉思,直到此刻才开口道,“安南是要打的!国朝开海在即,安南连接我大明海外中南半岛,得安南则占城,暹罗,真腊,满剌加,苏门答腊,爪哇,泥泞等国尽在我大明掌握之中!”
闻言,朱允熥微微点头。
茹瑺的话,直接道出了拿下安南的战略意义。
这些周边的藩国,如果全靠陆路攻击的话,大明朝再有两个国库也不够霍霍的!
“但现在不是好时机!”茹瑺继续说道,“而且光凭所谓陈姓王族子弟的一面之辞,理由也有些单薄!”
户部尚书张紞也沉思许久,“老臣的意思是,先拖!”
朱允熥精神一振,“继续说!”
“先给广西布政司回信,把这个陈性王族子弟待到广西查验真身!”张紞低声道,“不急,慢慢来,最好是走个三两个月的!”
“查验正身之后再给安南下诏训斥,黎贼既说是安南陈王绝嗣他才登基为王,那这事就要给我大明个说法!”
“这其中又加了一条,他的欺君大罪!这么一来二去的,慢慢来就是一年半载!而在对我天朝撒谎的同时,那黎贼也势必在安南横征暴敛,以至于民怨沸腾!”
“打!”张紞捋了下胡须,“是一定的!胜也是必然的!不打则以,五万人不行那就十万人,十万人不行就二十万人,打他个三年五载,只要国库有钱就都不是问题!”
“老臣所担忧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朱允熥所有所思,“你是打下安南以后!”
“是!”张紞说道,“既然今日能冒出一个陈姓子弟,那打下安南之后,会不会也有其他王族之人冒出来?高丽已归附数年,却也连年民乱横生!”
老臣就是老臣,直接说到了根子上。
历史上的安南,就是在被明朝征服之后,隔三差五就冒出来个陈姓的皇族作乱,才使得那片土地始终跟大明不能融为一体。
“先把这人弄到京师来!”朱允熥点点桌子,而后忽然坏笑,“另,给安南黎季犛下旨,问问他到底是安南王绝嗣还是他篡位杀主?”
闻言,群臣都是不怀好意的一笑。
问什么?
问的含义背后,是让你黎季犛心因为心怀鬼胎,开始滥杀无辜......
第261章
夜议(1)“还有这个事!”
朱允熥点了点,刚从群臣手中传阅完毕,放置在他御案上的奏折。
“就是陈姓王族子弟上书请大明主持公道这事,要郑重的告知安南黎季犛!”
群臣一时还有些不明白,理藩院尚书李景隆已经开口说道,“皇上所言极是,臣以为不但要郑重告知,而且还要严加申斥,以表我朝对藩国正统,不容任何人混淆篡改之心!”
一直没说话的朱高炽也跟着开口道,“同时,再令广西都司,沿边境进军....”
“这俩坏种,真他妈坏!”
群臣心中齐齐暗道。
李景隆的意思是告诉黎季犛,你看我大明对你篡位的事,可是高度重视。
朱高炽这边则是我大明不等你的回话,先把兵派过去再说。
面对这种情况,本就心怀怪胎还没做好跟大明彻底撕破脸的安南,只有一个选择,隐忍退让!
必须铆足了劲上国书,往死里送礼。
而大明其实也在给安南黎季犛传递一个讯息,你不想让我大明管你安南的事,最好把那些条约赶紧给老子落实了....
太祖高皇帝时候对待藩国,是左手巴掌右手甜枣。
到如今这位皇帝这,是左手板砖右手菜刀!
忒欺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