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可现在看,皇帝似乎有些不愿意?这既是屁股和脑袋的问题!
他是松江豪门出身,一辈子都没自己亲自花过钱的人。他知道世上有穷人,但穷人他见过几个?
他考虑事情,从来不从穷人的层面想。
“臣愚钝,还请皇上明示!”李至刚俯首道。
朱允熥站起身,走到窗边,低头看了一眼好像大蒜叶一样的水仙,徐徐说道,“天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征加契税的建议,看似均了,但其实对穷人而言,一点都不均!”
“买得起一千银元宅子的人,跟住在二十银元屋子里的人,他们对三分税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
“前者,大不了一顿酒宴钱。后者,却关乎一家的生计!”
“当然了,你的建议是好的!”
对于臣子也不能打击,而是要适当给予鼓励。
朱允熥赞了一句,又道,“朕的意思是这样!既然要征收契税,就把房子区分开来!再以京师为例,二十两以下的屋子,住的都是穷人,就无需征税!”
“不,四十银元以下的房屋买卖,都无需征税!”朱允熥顿了顿又道
,“但要去衙门报备,缴纳一定的文书钱。”
“四十银元以上的房屋,再酌情考虑!”说到此处,朱允熥笑道,“而一千银元以上的宅院,住的就是有家资的人了,这样的人这样的房可以多征!”
“总之就是一句话,穷人不收或者少收,有钱人呢要多收!”朱允熥又道。
李至刚心中盘算片刻,暗道,“这不是劫富济贫吗?”
“那.....”他犹豫片刻又道,“皇上,臣有个担忧!若真如此的话,恐怕有奸诈之徒,或是把宅院价格做低,或是干脆把宅院拆分了买,逃避契税....”
“所以才要备案!”朱允熥正色道,“有了备案,才好查!此等奸诈之人,一经查实,罚契税十倍之数!”说着,又道,“另外,宅子和商铺的税,也不能一样。宅子是住的,商铺是做买卖的,性质不一样,买卖时收的税也当不一样!”
李至刚躬身,“皇上圣明,臣这就回去仔细更改!”
“还有!”朱允熥转身,又道,“你的条陈中,还有个地方,朕以为不妥!”
说着,皱眉道,“买卖都缴,是不是过了?朝廷这不是两头都吃两头都占吗?吃相,太难看了吧?”
“另外,还有个隐患!”朱允熥又正色道,“你方才说,如今海内升平,是以民间购置宅院大兴土木。”说着,他叹口气,“但还是穷人多呀!”
“穷人一辈子,无非是安身立命衣食住行!”朱允熥顿了顿道,“无非就是有个窝,所以牙缝里省钱用来购置房屋。”
“朕想,即使民间购置宅院之风再怎么兴盛,这其中也还是穷人买一般般的房子居多!”
说到此处,朱允熥一笑,“不能说穷人,就是一般人普通人!”
李至刚忙点头,“皇上说的是!”
“一般人买房,若是税加得狠了,他们绝对承受不住了,是不是就....不买了。本来家里有两间房,想买个五间。五间房一百银元,三分的税。”
“是不是会有人觉得,与其便宜官府了,还不如将就着住原先的两间房吧?”
“这么一来,买的人就少了,卖的人呢卖不出去了,对吧?”
李至刚心中衡量着皇帝的话,但始终有些捋不清头绪。
“收税,尤其是这种关乎百姓个人的税,不是不能收,但要慎重!”
朱允熥看看李至刚,笑道,“朕呢,虽说是否了你的条条陈,但你这份心朕是欣赏的!别人不是没看到这个财源,只是不想麻烦,不愿意出头,而你李爱卿则是勇于担当!”
瞬间,李至刚腰板溜直,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让你主管课税司,就是因为你这份心境。而且你呢,知错能改,且毫无私心大局为重!”
李至刚容光焕发。
心中暗道,“我说我这几天怎么吃不好睡不好呢!原来是皇上好几天没夸我了!”
“且回去,再仔细斟酌一番!”朱允熥把条陈拿起来,拍在李至刚的手中,“此事若成,卿又是大功一件!”
李至刚浑身干劲儿,“臣这就回去....”
“等等!”朱允熥又道。
然后他走到桌边,想要伸手去拿什么,但又犹豫不前迟疑不定。
“有件事!”
李至刚疑惑的目光之中,朱允熥开口道,“朕想让你知道!”
说着,朱允熥拿起桌上那本吏部给事中弹劾他李至刚的奏章,转身道,“你最近是不是...有些事处置的不太妥当?”
李至刚一见皇帝手中的奏折,心里咯噔一下。
“哪个狗样娘的又弹劾老子?”他心中骂道。
但面上不显,俯首道,“臣....其实一直都是秉公办事,妥当不妥当不敢说,但办的事一定是对的!”
妥当不代表对,对不等于妥当。
这就是官场的精妙所在,也是人情世故乃至人性所在。
“朕知道你的为人!”朱允熥轻轻拍打手中的奏折,“所以有些捕风捉影的事,朕也就是一笑而过。但今日这事.....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
说着,他又犹豫片刻,“本来,没有这个惯例,但是对李爱卿你,朕决定破例一把!”
说罢,在李至刚惊诧的目光当中,朱允熥翻开奏章,直接撕下了弹劾之人署名的部分,又把奏章扔了过去。
“拿回去自己看!”朱允熥低声道,“谁弹劾的,朕不能告诉你!风闻奏事乃是言官的责任!你也不要声张,不要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了!”
李至刚双手捧着皇帝扔过来的奏章,激动得浑身打摆子。
有人弹劾他!
皇帝却顺手把弹劾他的奏章给他看。
这是何等的信任?
就这么一瞬间,李至刚忽然觉得弹劾他的人越多越好,甚至骂他祖宗十八代都无所谓!
“皇上对臣之恩,天高地厚!”李至刚哽咽,“臣实在无以为报.....”
“你我君臣,客套话就不要说了!”朱允熥打断他,“朕是希望你好!希望你能长久!你的为人朕是了解的!”说着,叹口气,“过刚易折呀!”
“臣就是太刚正不阿了!”李至刚垂首。
~
“我看看哪个小娘养的又弹我?”
出了乾清宫,刚回南书房,李至刚就迫不及待的打开那本奏章。
卷首带着署名的地方被皇帝给撕了,不知道是谁。
所用的奏章是制式的,六部都是如此,也不知道是谁。
字迹.....工整的小楷,还算有些名家风范!
“言官?”李至刚心中暗道,“要么是都察院,要么是各部的给事中!”
“嗯,我去翻阅公文,对照笔迹,这么一来到底谁弹劾我的,不就清楚了吗?”
打定主意,他马上起身。
但下一秒,当他看到奏折中的内容时,顿时又是勃然大怒。
“王志高这鸟人是谁?哪冒出来的?”
想着,气冲冲的走出南书房。
恰好,朱高炽跟一帮人说说笑笑的走了个对过儿。
李至刚正在气头上,低着头跟他们擦肩而过,连招呼都没打。
“嗨!”朱高炽看着李至刚的背影,对身边的东宫大学士张显宗笑道,“李以行这是,踩了老虎屎了,横冲直撞的!”
张显宗摇头,“不成体统!”
第504章
打样(1)“我要说丫穷疯了,会不会挨揍?”
“可我他妈实在忍不住想骂人呀!”
乾清宫暖阁中,朱允熥悠哉的躺在竹椅上,一晃一晃。
朱高炽大屁股压在一个锦绣墩子上,捧着李至刚呈上来的条陈,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
另一边,曹国公李景隆也是正襟危坐,目光时不时的打量着朱高炽手中的条陈,始终若有所思。
“大明朝就穷到这个份儿上了?”
朱高炽心中暗道,“老百姓买个房子也惦记收点税,我老朱家是朱扒皮吗?”
“洪熙!”
这时,朱允熥闭着眼睛开口道,“李以行的这份条陈,你以为如何?”
“臣以为有点不要脸...哦,是太激进了!”朱高炽忙道。
朱允熥睁开眼睛,沉思片刻,坐直了身体正色道“说说你的看法!”
朱高炽组织着措辞,小心的说道,“收商税臣是赞同且认为必收的,满朝诸公乃至地方大员虽有阻力,但大体上也都能看到收商税的好处,支持朝廷的决策!”
“毕竟我朝如今不禁商不禁海....”朱高炽沉吟道,“看可这个地契税,有些说不过去!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就没有这么收的。当然,臣指的是朝政清平天下太平的时候。历代朝纲不崩坏之后,饮鸩止渴,莫说房产税.....嗯,拉屎也都是要缴税的!”
闻言,朱允熥微怔。
“这死胖子在这指桑骂槐呢!”朱允熥心中暗道,“直白点说就是大明朝还没到亡国的时候呢,就开始搜刮百姓了吗?”
“李以行上这个条陈的心思,臣看明白了!”朱高炽又道,“天下凡有买卖,则应缴税款!”说着,朱高炽叹口气,轻轻放下手中的条陈,“话说的没错,但理儿不是这个理儿。”
随即,他看着朱允熥,“皇上您还记得,您为何要在天下各州府设置课税司,而不是继续把税权交给地方州府吗?”
朱允熥陷入沉思,想起了在武昌的那一幕,“地方官府肆意加征,巧立名目!”
“皇上圣明!”朱高炽又道,“臣是怕这个口子一开,城里的房产缴税,那么乡下的百姓盖房子买房子,是是不是也要缴税?田地转让是不是也要缴?”
“农税古以有之,商税势在必行,可这契税.....臣以为还是要再琢磨琢磨!毕竟,有伤朝廷的体面呀!”
朱允熥起身,在地上来回踱步,“你说的有些道理!”
朱高炽面露微笑,心中暗道,“熥子虽有万般不好,但有一样却挺好,那就是听劝!”
此时,朱允熥转身看着李景隆,“你也说说看法!”
李景隆深吸一口气,正色道,“臣和世子殿下的看法.....”
猛的,朱高炽瞪大眼。
就听李景隆开口道,“截然相反,臣是赞同的!”
说着,补充一句,“臣不是赞同李至刚条陈的全部内容,而是赞同加征契税。”
“臣不是顺着万岁爷您的意思来!”李景隆脸色郑重,“臣真觉得此事可行。嗯......”他犹豫道,“至于万岁爷所说,二十银元以下的普通房屋,免除契税....臣是赞同的,皇上一片爱民之心,乃天下万民之福....”
“你说你不赞同的地方!”朱允熥皱眉道。
“是!”李景隆忙起身,“其实臣觉得,契约加征对朝廷而言是绝对的好事,世子殿下可能是久在京师,不知道外面的情形!”
“李以行也是.....豪门出身,对外边的真实情形可能也只是略知一二,甚至京师以外的地方,他所看到的,无非就是纸张文字而已!”
朱允熥回身,在果盘中捏了一粒樱桃放入口中,“接着说!”
“臣以苏州为例!”李景隆大声道,“苏州的房价,课税司户部的公文上是增加了三成,但这三成其实是个平均数!”
“就是穷人买房子和富人买宅子的平均数!”
“真正涨到没边儿的,是富人的宅院!”
说着,李景隆顿了顿,伸出两根手指,“世子殿下可能不知道,就在上个月,听说苏州有一处带园林的五进大宅,卖出了这个数!”
朱高炽倒吸一口冷气,“两千?”
“两万!”李景隆笑道,“而就臣所知,苏州富人买孩子的标准,都在一千银元起。超过这个数的,才算是好宅子!”
说到此处,嘿然一笑,“他们这么有钱,不该缴税吗?所以万岁爷说房子越贵税越高,臣是赞同的!”
朱允熥面带微笑,“你继续说!”
“苏州自开山开海以来,光建工坊,大量劳力涌入。而且遍地都是商行,牙行,马帮,镖局,货行.....”
“这些人买不起好房子,但是边边角角荒郊野外,以前书苏州城那些无人问津的地方,咬咬牙还是买得起的!”
“而且....”李景隆顿了顿又道,“有商人已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低价收买苏州城周边偏僻的地方,或者直接从官府手中购无主的荒宅子,改成一个个小屋,售卖出去!”
“不但是苏州,杭州广州也都如是!”李景隆又道,“外来人多了,都想要个落脚的地方,城里的房子买不起只能买城外,臣听闻广州那边,甚至有商人直接在城外购买农田,然后变成宅基地,一块块的售卖!”
忽然,朱高炽警惕道,“农田乃国本,岂能随意篡改?查,严查!”
“你他妈别打岔呀!”
李景隆心中骂一句,嘴上马上说道,“如此种种,契税不单是民间买卖那么简单,更不是那么局限。”
“比如土地!无契税,地方官府可以随便贱卖土地,甚至是农田!有了契税,地方官府也知道土地现在值钱了,卖给商人是增收是好事!”
“再比如各州府大城的外城,住的全是穷苦百姓,脏乱差蛇鼠横行鱼龙混杂。官府想治理,但哪来的钱呢?”
“朝廷加征了契税,那些有钱的商人是不是可以把那些破地方买下来,然后重建得好好的漂漂亮亮的,再卖出去呢?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而在建房的时候,是不是要用到劳力?是不是要有材料?这又能养活多少人?”
“官府拿了卖地的钱,把路修修,把排水修了,既方便了也干净了!”
“是,臣说远些,定会有人见钱眼开中饱私囊!可大体上来说,总比一成不变的要好吧?”
“另外,臣刚才说的只是房舍宅院!臣再以苏州,广州等地为例。如今沿海之地地皮涨价,宅院还是慢的!最快的商铺,还有工坊的地皮!”
“商铺做买卖用,工坊也是做买卖用,都是给人赚钱的地方,他们大把钱赚着,朝廷为什么不征税?”
“臣再以广州为例,广东的瓷器,墙纸等物,在海关是供不应求的,有多少都卖得出去!”
“有广州本地商人,于港口之处购得六亩土地。当然,臣也不知这地是真买的,还是怎么来的。反正全盖上了商铺,只租不卖!”
“臣听人说,那六亩地就跟个城池似的,进去之后一排排全是商铺...”
“一间商铺,最小的商铺,月租金二十银元起!”
“嘶.....”朱高炽倒吸一口冷气。
然后眼珠转转,“曹国公,你怎么这么清楚,莫非你家在那边有产业?”
第505章
打样(2)闻言,李景隆心中顿时大骂,“胖子,我日你大爷.....”
但下一秒,赶紧心中忏悔,“说错了说错了,日我大爷日我大爷!”
朱允熥没功夫理会,朱高炽李景隆言语之间的交锋,而是在想着李景隆刚才的长篇大论。
资本已经有萌芽了,而且还在茁壮的成长着。
固守成规不但跟不上时代还要适得其反。
但制定新的规则,一定要遵从事实,而不是坐在紫禁城中拍桌子。
“臣一直以为曹国公只是知兵!”
朱允熥沉思的间隙,朱高炽开口笑道,“却不想原来深谙经济之道!”
“一点浅见!”李景隆低声道,“就是走的地方多,见的多!”
“说的好!说的对!”
忽然,朱允熥笑看李景隆,“朕也没想到,你竟然有这番见识!”说着,又板着脸,“由此可见你是有才学的,但就是懒,不愿意把心思放在正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