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4章

    办完这些事儿,刘毅才不说话了。

    汉献帝宣布退朝,百官自散。

    刘毅带着许褚回相府,又叫来高顺,吩咐司隶剿匪的事情,总之无论如何,司隶各个郡,必须控制在手。

    同时,杨奉、董承、段煨、杨琦、胡邈,也都聚集在董承府上。

    “奸贼!恶贼!逆贼!”

    “我一生从未受过这样的羞辱!”

    “这洛阳我是待不下去了!你们谁爱待谁待,我自领兵回新丰去!”

    杨琦怒不可遏,骂骂咧咧。

    刘毅竟然让他吃三个月草根树皮,这谁来谁能忍?这要是传出去,他岂不是成了全天下的笑话?

    众人默不作声,表情凝重。

    杨琦见众人一言不发,哪受得了这个窝囊气?当即起身,说道:“我明天就带兵回新丰,总比在这里受气好,那个刘毅不是个好东西,我看他迟早把我们都玩儿死!你们也不想想,李乐堂堂征北大将军,说杀就杀了,杀人的非但没有受到处置,反而还要被嘉奖!这哪里的道理?!”

    “这事的确不能就这么算了,刘毅欺人太甚,我就不信没办法收拾他!”杨奉咬着牙,也很不爽,他三天前才和杨琦结拜为兄弟,现在出了这事儿,和打他的脸没什么区别。

    “陛下那里怎么说?”段煨看起来五大三粗,但却比较心细。

    董承深吸口气,道:“陛下身边都是刘毅的人,那个赵岑,日夜不离的盯着,陛下就是晚上洞房,他也在门口偷听!这该死的刘毅,比董贼还要可恨!不过,陛下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你么也不看看今晚上,他刘毅咄咄逼人,把陛下逼得有多惨!”

    “说来说去,你们有没有办法收拾刘毅?你们都没有办法的话,我就带兵走了,免得哪天和李乐一样,走在大街上,一句话不对,被人把头给帮助没了!”杨琦依旧没有坐下,心情越发不爽。

    董承想了想,突然笑道:“办法也不是没有。”

    “快说!”众人猛地瞪大眼睛。

    董承笑道:“刘毅为什么敢这么嚣张??他无非是收降了李傕、郭汜的西凉兵而已。现在,他在河内郡有华雄两万人,在原武郡有典韦两万人,在河南尹有七万多人,我们满打满算,在河南尹也有四万人的样子。实际上,大家实力相差不大。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外援!”

    “哪来的外援?”杨奉瞪大眼睛,颇为心动。

    董承微微一笑,道:“兖州吕布!”

    “吕布?”

    “这两人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吗?”

    “吕布会来打刘毅?我不信!”

    众人不由得摇头,觉得董承有点异想天开了。

    “你们以为吕布和刘毅关系不错?那你们可就错了。”董承呵呵笑道:“你们有所不知,当初吕布和王司徒联手杀董卓的时候,就与刘毅不和,这两人不过是因为利益才走到一起罢了。我听说,刘毅把吕布的小妾张韵藏在洛阳府中,一直没有给吕布送过去,吕布在兖州时常酒后骂刘毅是无信无义的小人。”

    这可是很隐秘的事情,没想到董承竟然知道。

    众人更加来了兴趣,就连杨琦也坐了回来。

    “只要吕布愿意出手帮我们,刘毅就什么都不是!”董承伸出一根手指比划道:“吕布,天下第一高手,无人能挡,他在兖州把曹操给杀得落花流水,现在手下也有二十多万的军队,只要让吕布进司隶勤王,他和刘毅打起来,就算不能赢,也能是个旗鼓相当。这时候,我们再在洛阳动手,刘毅他即便有三头六臂,又岂能是我们的对手?”

    “对啊!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

    “这吕布真要能够和刘毅打起来,就算不能赢,也是个两败俱伤,如果我们操作得当,说不定能够让他们两个同归于尽!”

    “这满天下的诸侯,多死几个算几个!到时候我们就是朝廷大功臣!”

    杨奉、杨琦、胡邈、段煨,眼睛都亮了,拍案叫绝。

    不过杨奉还是有些担忧,兴奋了一会儿,他又皱起眉头。

    “话虽如此,万一吕布不愿意和刘毅拼杀呢?”

    杨奉出身名门,也是有见识的人,他稍稍一算,便发现其中的奥妙。

    “毕竟刘毅现在也不弱,就算加上我们,说不定也只能五五开,吕布他未必看不出来,得再找一个外援。”

    杨奉这话无疑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大家再次安静下来。

    “冀州袁绍,让他也来?”董承想了想,随后摇头,自我否定,道:“袁绍还在冀州整兵,未必就会轻动,而且,他和吕布有仇,这两人联手,只怕会自已先打起来。”

    “那……西凉马腾、韩遂,这两人和刘毅有仇,让他们进攻雍州,必定能牵制刘毅十万军马!”杨奉自已一拍大腿,笑了起来。

    “到时候刘毅只能用十万人对抗吕布二十万大军,又有我们相助,如此,一切稳妥!”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眼睛一亮,激动的哈哈大笑。

    “真要是如此,刘毅即便有三头六臂,他也死定了!”

    “就让刘毅再嚣张一会儿吧,这段时间,我们不要和他起纷争,什么都让着他,向他示弱,让他以为我们不足为虑,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后悔了!”

    董承摸着胡子,得意洋洋的,笑道:“派人去兖州散布流言,就说刘毅把吕布小妾张韵养在洛阳府中凤仪亭,每日寻欢作乐,到时候,说不定就算我们不去找吕布,吕布也必定来攻打刘毅!”

    众人一愣,随后哈哈大笑。

    “妙,妙极!”

    “当初吕布就因为这个女人,杀了董卓,现在又是这个女人,吕布必杀刘毅!”

    “而且,那个女人本就在刘毅府上,不由他吕布不相信!”

    几人就在府中商量大事,随后,董承写书信,一封往西凉送给马腾、韩遂,一封往兖州送给吕布,又让人去兖州散布流言。

    接下来的几天,这几人果然没有任何动静,杨琦和胡邈,真就在城中吃草根树皮,而且还生怕别人不知道,经常端着一碗草根树皮在大街上吃,有时候甚至等刘毅车驾路过他们家门口的时候,还故意让刘毅看见,而且还主动打招呼,笑着讨好。

    “文和,你觉不觉得,这几个人有些过分?”

    刘毅这天从皇宫办完事回家,路上又遇到杨琦和胡邈在大街上吃树皮,回到家就把贾诩叫来,说起这个事情,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们惧怕将军之势,这么做也无可厚非,讨好将军而已。”贾诩笑道。

    “你说他们是怕了,在向我示弱?”刘毅微微摇头。

    怕?

    真要是害怕,当初就不可能站出来和他作对。

    可若是不怕,这几个人又是什么意思?

    刘毅起身来到窗前,看着天边的浮云。

    “我现在有些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要创立锦衣卫了,不知道这些死对头每天在想什么,的确日子过得不安生。或许,我也应该弄一个?”

    第213章

    这一招太毒

    这个想法一冒起来,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这样的乱世,有一个诸如锦衣卫这样的情报网络,无疑是非常有用的。

    只是想归想,刘毅现在哪来那么多钱粮养锦衣卫这样的组织?

    天灾人祸,司隶更是民不聊生,现在刘毅连自已大军都要养不活了,根本腾不出多的经费。

    好在今天原河内太守张扬、河东太守王邑带了不少钱粮来洛阳,总算为刘毅缓解了一下压力。

    至于高顺在司隶剿匪,所缴获的钱粮,除了少数留下维持,其他都发还给当地百姓去了,刘毅也没有什么进项。

    这几天,刘毅很忙。

    城外许褚七万大军需要安顿,军纪需要重新整治,军队钱粮短缺,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

    城内,百业凋敝,一切都要想办法恢复,皇宫也要修建,还要给汉献帝找太监,找宫女来伺候,这一切都要刘毅来一手操办。

    刘毅哪处理过这些事,头都要忙裂开了。

    没两天,东边太史慈送来密函。

    徐州东海郡一切发展良好,十万流民已经彻底安顿下来,太史慈在淮河出海口以铁皮简单的包住木船,建造了一艘大船,出海顺利,捞到不少海鱼,彻底解决了东海郡的粮食问题。

    刘毅大喜。

    海里面的资源是无穷的,要是荀攸把蒸汽机给搞出来,把船造大,造强,那时候一出海就是无数海鲜,何愁没有饭吃?

    只是可惜,这个时代冶金业完全跟不上,刘毅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只能提供一个大方向让匠人自已去研究,依旧是毫无进展。

    就是太史慈造出的那艘大船,也只是最简单的那种,离刘毅心目中的铁甲船还差得远。

    但这依旧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刘毅仿佛发现了解决粮食的办法。

    “如果东海郡的海鲜能够送过来就好了,如有可能,从东海修一条铁路直通司隶,哪怕只用马来拉火车呢?”

    刘毅两眼发光,随后拿出地图,目光从司隶一直往东。

    但最后,他的目光却又收回来,停在兖州之地。

    “是时候打通司隶和徐州之间的联系了。”

    “吕布!”

    “你我之间这一战,看来就在眼前。”

    要想东出,兖州的吕布就是拦在刘毅面前的第一座大山,刘毅盯着濮阳,寻思许久,而后又拿起太史慈的密信继续往后看。

    后面写的,则不是什么好消息。

    曹操!

    当初从兖州逃脱,本来准备带着残兵去投靠袁绍。

    但曹操岂是那种能够居他人屋檐之下的人?

    逃出陈郡之后,发现刘毅没有来追,曹操一路从下邑而出,沿着兖州和徐州交界处往北,沿途收拢残军。

    曹仁,曹洪,曹纯,于禁等将带着残兵会合,竟然还有五万多兵马。

    他干脆也不去投袁绍了,就在青州落脚,先占了刘备最开始所在的平原郡,然后一路沿海往南,占领乐安,齐、东莱,三郡,收编黄巾余孽,安抚百姓,竟然又发展起来。

    “曹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果然是天命之人,和刘备一样,总能死灰复燃!”

    刘毅顿觉头痛。

    当即便让人请贾诩和荀彧来商量。

    两人不多时便来到府上,坐定之后,刘毅说起想要东出的事情。

    “现在雍州、司隶都安顿下来,尽在掌控,东海郡发展得不错,也能够寻到粮食,我想要打通司隶与东海郡的联系,方便将东海特产运到司隶,两位可有良策?”

    说完,刘毅取出太史慈书信的前半部分,交给两人过目。

    贾诩对东海的事情所知不多,不过刘毅却故意让荀攸时常写信给荀彧,两人书信往来,荀彧对东海郡发生的事情倒是颇为了解。

    这几天荀彧对刘毅的态度又有了变化,毕竟能够想出办法安顿养活十万流民,这对荀彧来说都算是一件奇迹,而且是大功大德的奇迹!

    “主公想要东出,必与吕布交战。吕布在兖州有二十万之众,他勇武无双,又有良将无数,实力很强。”贾诩一边思索一边说。

    这情况刘毅自然清楚,便又看向荀彧,笑道:“文若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荀彧一愣,随后说道:“吕布有勇无谋,主公想要胜他不难。然而,西北马腾、韩遂虎视眈眈,与主公西凉军乃是世仇。主公如果要进攻兖州,则西北马腾、韩遂不能不防。除此之外,袁绍在冀州,袁术在南阳,这些人目前发展越来越强,很有可能也南下兖州,加入混战,到时候兖州将可能乱成一锅粥,远远超出主公的掌控。”

    不知不觉,荀彧对刘毅的称呼也有了变化。

    他原本不想为刘毅出一谋划一策,但今天终究是服了,不仅出谋划策,还称呼刘毅为主公。

    刘毅大喜,但随后又皱起眉头。

    他是真没想过情况竟然会这么复杂,按照荀彧所说,真要是打起来,出现这最坏的情况,搞不好兖州没有到手,司隶还得丢。

    “这么说来,吕布我还不能打了?”刘毅盯着地图,面露沉思。

    不能打吕布,东海和司隶的联系就不能建立。

    且不说东海的特产运不过来,甚至有可能哪天曹操直接从东莱过琅琊,然后就打到东海,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仅凭太史慈和管亥这两个带着的一两万军队想要挡住曹操,那怕是痴人说梦。

    即便徐州有刘备坐镇,说不准也不是曹操的对手,而且,现在汉献帝这么针对自已,这家伙要是再搞点事,把刘毅是奸臣的消息传出去,那时候搞不好刘备直接跳反,非但不帮忙,说不定还会抢着把东海吃掉!

    真要是出现那种情况,刘毅鞭长莫及,东海就成了飞地,成了曹操和刘备眼中的香饽饽,只怕保不住!

    越想,刘毅就越急,眼睛都要冒出火来。

    就这时候,贾诩却突然笑了:“主公不用着急,我有一计,能让吕布俯首投降!”

    “哦?快说!”刘毅眼睛猛地一亮,大喜。

    贾诩笑着摇了摇扇子,道:“刘备现在坐镇徐州,自称徐州牧,却并没有朝廷正式册封,他名不正,言不顺。主公可上奏陛下,请封吕布为徐州牧,彭城太守,领徐州事。又封吕布手下大将张辽为兖州牧,濮阳太守,领兖州事。如此,吕布内忧外困,必受其害,上下异心,必乱!”

    嘶……

    刘毅听完贾诩的计策,只倒吸冷气,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一招,太毒了吧!

    第214章

    吕布之怒

    刘备在徐州,现在已经是深得民心。

    但他坐镇徐州,是从陶谦那里得来的位置,并没有得到朝廷认可。

    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朝廷封吕布为徐州牧,彭城太守,那么吕布就要去赴任,刘备又怎么可能把徐州让给吕布?这两人必打起来。

    如果吕布不去徐州,那吕布在兖州就名不正言不顺,挡了手下的路,内部必然不稳,人心动摇。

    到时候刘毅随便耍一点手段,搞不好吕布手下全都倒戈了。

    “妙计啊!”刘毅感叹,随后转念一想,皱眉说道:“这事儿不能我提出来,得让和我无关的人去做。”

    毕竟刘毅和刘备好歹还算是朋友,这么做要是被刘备知道了,那肯定会出天大的事情。

    贾诩笑道:“这事情简单,太尉杨彪,大司农朱儁,这两人身居高位,我去说服他们,明日让他们上表请陛下恩准。主公明日可告病请假,待陛下诏命发出,主公便可高枕无忧!”

    “那就有劳文和了。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生病,外面的事情你们看着点。”

    贾诩办事,刘毅放心,当即便回后院与貂蝉快活。

    而贾诩则是马不停蹄,秘密去见了太尉杨彪,大司农朱儁。

    这两人都是汉朝忠臣,毕竟是敢设计杀李傕、郭汜的存在,对贾诩提出的这个计划,两人其实并不在乎。

    不过贾诩说关外诸侯愈来愈强,如不削弱,将是朝廷大患,刘毅好歹是个忠臣,如果让吕布、袁绍等人发展起来入主朝廷,那才是大汉的不幸。

    杨彪和朱儁虽说觉得这些日子刘毅做事的确霸道了些,不过霸道归霸道,两人也觉得刘毅做的那些事的确是为了大汉,为了江山社稷。

    比如上次发粮,惩治李乐等人,做事的手段有强压汉献帝的意思,但出发点是好的,也的确是为了百姓。

    两人思索了大半天,也觉得相比于袁绍、吕布之流,刘毅的确是更好的选择,便终于同意了贾诩的请求。

    第二天,早朝。

    依旧一千陷阵营列阵于外,赵岑带着五百宪兵队环绕大殿废墟。

    大殿已经打扫干净,杂草拔除,焕然一新,各种仪仗装饰也在刘毅的安排下布置出来,朝堂气象为之一振。

    文武百官列队两侧,汉献帝登座上朝,百官觐见。

    一上朝,大家就觉得今天朝堂气氛和往日不同。

    看来看去,才发现原来刘毅不在!

    汉献帝都愣了一下,文武百官更是交头接耳。

    赵岑这才拿着一本表奏出来,恭敬的道:“陛下,大将军昨夜偶感风寒,今日不能起床,故而请假养病!”

    刘毅,病了!

    偶感风寒!

    不能上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