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2章

    珍妃笑,接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那一包略微瘪了些:“又偷吃。”

    陛下讪讪的笑了笑:“只吃了一块尝尝滋味,确实好吃,不然就不给你们送过来了......我总不好意思吃茶儿那份。”

    珍妃:“甜的?”

    陛下:“嘿嘿......”

    珍妃打开纸包,又取了一块点心:“那我也尝尝。”

    然后只捏了一小块下来放进嘴里,剩下的大半块递给陛下:“以后每日一块,不许多吃,想吃了来我这里。”

    陛下好像得到了什么珍贵玩具的小孩子,搓了搓手,把大半块点心接过来,刚要吃,回头看到茶爷正低着头憋着笑,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转身背对着茶爷把点心放进嘴里,趁着人不注意,又在珍妃脸上捏了一下,珍妃使劲儿瞪了他一眼。

    陛下清了清嗓子,恢复自己身为大宁皇帝的威严。

    他坐下来后看向茶爷:“朕刚刚收到沈冷从求立那边送来的军报,路途太远,最少是三四个月之前发过来的,他说庄雍的伤势已经稳定,而他与海沙即将对逃走的求立皇帝阮腾渊发起最后一战,算起来,那一战怕也早就打完了,他应该已经在赶回来的半路上。”

    茶爷的眉角都飞扬起来。

    皇帝问:“朕问过太医院那边,算计着日子应该是九月初。”

    茶爷点头:“是。”

    皇帝嗯了一声:“还有两个月,希望那傻......希望沈冷能赶回来。”

    皇帝看向茶爷:“你替沈冷想想,灭求立,功不可没,朕该赏给他什么。”

    茶爷:“怎么好意思。”

    皇帝:“只管说。”

    茶爷:“想要什么都行吗?”

    陛下大手一挥:“想要什么都行。”

    茶爷:“那我能要纸笔列个单子吗?”

    皇帝:“......”

    珍妃在一边抿嘴笑。

    皇帝想了想:“朕已经拟旨了,沈冷归京之后晋为正三品将军,爵已是一等侯,不好再升,勋升上护军,毕竟他年纪太轻,封柱国早了些......茶儿也晋郡主吧,小家伙还没出生,朕等等看。”

    他笑的有些合不拢嘴。

    第五百四十六章

    过西蜀道

    平越道。

    沈冷他们在船港出来就直奔军驿,每个人都知道沈冷有多心急,也知道沈先生有多心急,如果心急也能以等级来划分的话,那么沈先生的心急一定不比沈冷的心急的等级低。

    先生是善者也是仁者。

    首先是长者。

    没有多少人注意到,沈冷和茶爷大婚之后,沈先生就很少与他们住在一起,那是先生的取舍。

    有一次先生在夏蝉亭园和老道人他们喝酒的时候,老道人问,以后茶儿有了孩子你便做了爷爷,又是外公,那是天伦之乐,为什么偏偏在这夏蝉亭园里和我们时时刻刻凑在一起,难道真的是在乎我们到朝夕相伴?

    沈先生笑而不语。

    牙齿都没有几颗的老道人笑着说道:“你不说我也懂,人老了总是觉得自己是累赘,便不是累赘,也不想去打扰小两口的日子,两个人的世界和三个人的世界不一样,所谓天伦之乐......你在乎,但你更在乎那小两口。”

    沈先生微微点头,依然没有回答。

    老道人叹道:“那小两口真的是贪图自己小日子的人?你不回家,茶儿每日往夏蝉亭园跑,沈将军只要在长安,也会每日来,你还真以为他们看不懂你心思?”

    沈先生依然笑而不语,可眉宇之间稍显得意。

    他教导出来的孩子,也是善者,是仁者。

    出船港没多远就是军驿,按照沈冷的安排,军驿会把快马准备好。

    一行人还没有进军驿,远远的就看到军驿外面有一大群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快步过去,稍微近一些后在人群里看到了已经因为陛下下旨而代管南疆狼猿的将军叶景天。

    “军驿的马不够快。”

    叶景天看到沈冷他们到了之后笑着说道:“之前得到军驿的上报我便下令挑选快马送到这边来,前几日又得到消息,你们已经灭了阮腾渊,所以我算计着日子你们怕是也快回来了,索性就过来等着。”

    叶景天递给沈冷一件东西:“虽然你是巡海水师提督,可在平越道穿城过关也要被拦下来检查,这是道府大人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写好的通关文证,他托我带给你,道府大人本来也想来见见你们,只是杂务缠身,毕竟他是道府,离不开,他已经下令平越道各地关口城镇,你持此文证,可一路畅行。”

    沈冷俯身一拜:“谢将军,谢道府大人。”

    “谢谢你。”

    叶景天肃立行了一个军礼:“求立已灭,大宁南疆海患永除,道府说,务必让我给你行个礼,不以官阶论不以长幼论,只论功绩,自此之后,大宁南疆百姓再也不会被海盗袭扰,再也没有出海的担忧,我不信禅宗,禅宗说菩萨护佑四方安宁保百姓生计,去他娘的,如果真有菩萨,大宁的战兵才是菩萨,你才是菩萨,你们水师的人,是大宁南疆沿海数以千万百姓心中的菩萨。”

    沈冷都被说的惶恐起来,连忙回礼。

    “禅宗里的菩萨可不杀生。”

    他笑着说道:“真正的菩萨,是百姓的父母官,是道府大人那样的人。”

    叶景天笑道:“别互相吹嘘了,我说的又不是客套话,你也少来些客套,禅宗里的菩萨不杀生,大宁的菩萨就得杀生,杀大宁之外的威胁,杀他一个通天彻地,既然是大宁的菩萨,那他娘的还管大宁之外的人干嘛,我们家的菩萨就管我们家的事,没普度众生大慈大悲的境界。”

    他拍了拍沈冷的肩膀:“战兵菩萨,有的是为保大宁哪怕屠尽大宁之外所有人也在所不惜的杀戮境。”

    他看着沈冷的眼睛:“禅宗说杀生有报应,别信那一套,你手握生杀,黑线刀在,真佛皆避。”

    他说这些话不是胡言乱语,是因为他知道沈冷的担忧。

    沈冷怕自己杀戮太重,会有报应在自己没出生的孩子身上。

    “前阵子我和叶流云通信的时候他偶然提起过你的心思。”

    叶景天从怀里取了一块铁牌递给沈冷:“这是南疆狼猿的军功铁券,我自己的,军功够了一定地步才会有这军功铁券,换句话说,不杀千人,哪里能得来这东西,我送给你了,若你觉得你自己的军功铁券震不住世道轮回邪魔外道,我以狼猿的凶气给你加一分力。”

    沈冷心里一震。

    那是军功铁券,一个军人一辈子荣耀的象征。

    “大宁战兵以杀止杀,莫说邪魔外道,满天神佛都不敢近大宁。”

    叶景天把铁券放在沈冷手里:“安心回去,也当是我给孩子的一份小礼物。”

    他后退一步,再次行军礼:“走吧,一路顺风。”

    军驿那边,上百匹叶景天亲自挑选出来的好马早就准备好了,沈冷他们一人三马都有富裕,如此轮换着跑,一日可行数百里。

    与叶景天告辞,众人上马向西北疾行,奔行一天后找军驿换了马车,有平越道道府叶开泰的命令,各地军驿早就已经备好,沈冷他们轮流赶车顺着官道一路狂奔,日行四百里,夜行二百里。

    八月上,沈冷他们将出西蜀道。

    中午的时候也已经人困马乏,看地图,距离下一个军驿还有大几十里,西蜀道这边不比其他地方,军驿是两百里一座,前边路边有个卖面的小摊,众人下马,饥肠辘辘,每人一碗热面想想这诱惑就难以抵挡。

    从平越道回长安,最舒服的方式是走水路,从大运河一路北上到江南道然后转入南平江逆水向西,可相当于绕了好大一个半圆。

    从平越道最快到长安的路线,是往西北进东蜀道,然后西蜀道,出了西蜀道之后就是京畿道,不过这条官道会绕一些,所以选择进河西道,顺着笔直大路再跑几百里就进京畿道了。

    不过唯一让人有些担忧的就是西蜀道与东蜀道那难以捉摸的天气,还有山路。

    东蜀道还好些,进了西蜀道之后,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多高的地方跑,你认为是山脚下的官道,跑着跑着你会发现怎么就到了半山腰?再跑一会儿,怎么又快到山顶了,转过来一看,这明明还是山脚下啊。

    这也就是大宁富足强盛,以近一百二十年的努力,才在西蜀道开山修路,造了这样一条可达长安的直道,虽然不似其他地方那么宽阔平坦,可纵马而行并不耽搁。

    西蜀道只有两条真正意义上的官道,一条是奔长安,一条是奔江南道,除了这两条官道之外,大部分地域都是山峦重叠,即便是大宁,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移山填湖。

    修建这两条官道的时候,工部的勘测官员用了九年的时间才找出来工程相对最简单的路线,前前后后,用了一百一十六年才将这两条官道修好,其他的地方,实在不容易,要想让道路可行,要么要凿山修隧道出来,要么就平山,非人力可及。

    奔长安修一条直道修出来意义自不必多说,往江南道修一条直道出来是为民生,西蜀道是蚕桑宝地,自古至今,蜀锦都名闻天下,可是没有路,蜀锦再值钱又能怎么样。

    有了这条直道,再加上南平江的水路,蜀道之地的百姓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当今陛下李承唐曾经发宏愿,将来大宁各地,不管是西蜀道还是东蜀道,又或是同样山脉脸面的山南山北两道,东边的连山道都算上,大宁要做到山村通路。

    可大宁这一代做不到,下一代大宁皇帝也未必能做到,可大宁若长盛久昌,一百年不行就两百年,一定可以做到。

    沈冷这一路从东蜀道走来又快出了西蜀道,看着这条路就能幻想出来当初为修路付出了多大代价。

    这条路,比往西的半壁路还要令人震撼的多,半壁路不过几十里而已,而这两条路,往江南道的那条长一千一百里,往长安的这条长一千七百里。

    半壁路修建自然更难,可两蜀之地的道路修建更熬人。

    在面摊不远处下马,沈冷他们一群人一下子就把面摊的座位都坐满了,而且还有人站着等。

    “一下子出不来这么多碗面,诸位得等等。”

    面摊老板是个看起来四十几岁的精装汉子,他妻子给他打下手,一个看起来六七岁的小男孩自己蹲在一边玩泥巴,所以这就有些不对劲......男人已经四十几岁,看起来他妻子也差不多大,为什么孩子才这么小?

    沈冷看了看那男人的手。

    “起。”

    沈冷站起来,所有人都不明所以,可也都跟着站了起来。

    沈冷肃立,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老团率!”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同时行礼:“老团率!”

    听到这一声老团率,正要煮面的中年男人肩膀颤抖了一下,回身的时候,已是热泪盈眶。

    虽然沈冷他们都没有穿军服,可是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那是大宁的军人,可他不敢认......大宁虽然不轻商,可战兵退役之后,往往都会被当地官府安排做事,哪里还需要自己出来摆摊卖面?

    他觉得自己不体面。

    肃立,行礼。

    虽然背已经挺不直了,虽然看起来稍稍发福,可那军礼无比的标准。

    他缓缓的把脖子里的一根红绳拉出来,那红绳上绑着的可不是什么玉坠什么金银,而是大宁战兵军服胸口上的铁制标徽。

    沈冷忍不住问:“为何在路边摆摊?退役的老团率,户部兵部各有拨银,计一百一十两,不算这些,每个月二两的退养银子不挥霍的话一年足够吃穿用度,地方官府按照律法必须为你安排从业,按理说你应该是在厢兵之中或是县衙做事,若无难处,怎么会来摆摊。”

    “没事没事。”

    中年男人笑了笑:“只是觉得不能废了,自己做些事更踏实。”

    “我是将军。”

    沈冷把将军铁牌取出来放在桌子上:“如实说。”

    中年男人脸色一变,啪的一声站好。

    “回将军,因为......因为逼不得已。”

    沈冷的眼神一寒。

    “说。”

    “户部兵部的拨银是拨到地方官府的,退役的老兵回到地方官府报备之后一次发放,每个月再去官府领二两银子,朝廷的安排足够好。”

    中年男人低着头:“可是在西蜀道这边......不容易,别的地方我不知道,长湖郡每个月的退养银子是不发的,也不是不发,给我们的回话说是因为地方官府银子也不富裕,所以一年一发,那一百一十两拨银也在第二年一并发出来,到了第二年是发了几个月的退养银,却没有发那一百一十两,第三年,也是发了几个月的退养银,之后过了两三年,连退养银也不发了。”

    他看了沈冷一眼:“卑职听闻,官府专门管理此事的官员是拿着朝廷批下来的银子存进钱庄里吃利息,长湖郡有退役老兵数百人再加上阵亡将士的抚恤银,都算起来,能有十万两银子存进钱庄,每个月给出的利息就够那些人用的,他们一开始应该是打算按月发的改为按年发,第二年再如此,每年都吃一年的利息也就够多了,然而后来他们越发贪心,年年不发,如今滚起来的银子只怕有几十万两,或许......更多。”

    沈冷缓缓吐出一口气,心里那口气却吐不出去。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有个将军很粗鲁

    沈冷缓了一口气,这种事,不多见,但也绝非长湖郡这一地仅有。

    算算看吧,长湖郡有几百名退役老兵,每个人光是户部兵部的拨款加起来就有几万两,再加上战死将士的抚恤银,总计超过十万两,一年不发,存进钱庄,十万两银子的利息就够那些贪赃枉法之人挥霍的,连续几年之后,这笔银子可能已经翻滚到了几十万两。

    大宁官场还算清正廉明,但谁也不能保证每个做官的都好。

    银子可以让人疯狂,尤其是几十万两银子这么大的数额。

    沈冷沉思片刻:“我们过路和你聊了这些,难免也会被人知道难为你。”

    沈冷从怀里取出来一些银票:“这些你拿着,我有个朋友最近从连山道调任到了西蜀道这边,你可去战兵营寻他,有我书信,他自会护你周全,也会为你安排生计。”

    沈冷沉默片刻:“煮面,我们还要赶回长安,所以这件事我暂时没法插手,不过有我朋友在,你们这些退役老兵所受的委屈,他会为你们做主。”

    中年汉子抹了把眼泪:“多谢将军。”

    可银子他不肯收:“虽然摆摊辛苦,但也赚了些钱,将军的银子我说什么也不会拿的。”

    “不是给你一个人用的。”

    沈冷道:“这有大概一千两银子,你找到我朋友之后,再用这些钱联络安排那些与你遭遇相同的老团率,把他们都请到站兵营,待我长安之事办完,我会再来看看。”

    “请问,将军你叫什么名字。”

    中年汉子接着银票的手都在发抖:“我得让兄弟们知道,将军是谁,恩公是谁。”

    “你只需记得,天下战兵是一家。”

    沈冷:“我帮你们煮面。”

    小半个时辰之后,吃饱也休息了一会儿的队伍准备再次出发。

    中年汉子悄悄拉了陈冉一把:“这位兄弟,请问将军是谁?”

    “沈冷沈将军。”

    陈冉拍了拍他肩膀:“你们的委屈既然沈将军说管了你就放心等着,不给你们一个公道,将军不会罢手。”

    沈冷把写好的一封信交给中年汉子:“去西蜀道庚字营战兵寻我朋友。”

    说完之后上马离开。

    看着那飞驰而去的队伍,中年汉子心里一阵阵的温暖。

    “没事吧。”

    他老婆过来,紧张兮兮的看着他:“地方官府沆瀣一气,时常有人来盯着我们一家,将军队伍刚刚过去,保不齐有人看到,咱们怎么办?”

    “去云霄城。”

    中年汉子低头看着手里的银票:“若只我一个人委屈,为了你和孩子的安全,我忍了,可还有那么多为国拼过命的兄弟也一样委屈着,那这件事我就拼了吧,你可知道那是谁?那是沈将军,沈冷沈将军!”

    中年汉子握紧了拳头:“沈将军回长安,必然能把我们长湖郡的事上达天听,陛下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事,况且这又是陛下曾经的家,陛下为留王的时候在云霄城,咱们就去云霄城,庚字营战兵就在那。”

    “那咱们收拾一下就走。”

    “不收拾了。”

    中年汉子看向沈冷队伍离开的方向:“我耿破海今日因为遇到沈将军,战兵的血性回来了......摊位不要了,咱们回家收拾衣物,然后立刻去云霄城。”

    长湖郡在西蜀道还靠西北的地方,而云霄城在西蜀道东南,他们一家三口走不了多快,等到云霄城的时候已经是七天之后,这还是因为手里有了沈冷给的银子,一路上可以雇车代步,若是推着独轮车靠走的,一个月也走不到。

    原本庚字营战兵并不在西蜀道,大宁对南疆开战之后,小半个大宁的战兵都调去了求立各地作战,后来兵围求立都城之后,陆续有各卫战兵回归中原。

    陛下趁机下旨,各卫战兵对调。

    这是常规操作,除了四疆大将军麾下战兵之外,其他各卫战兵,每隔一些年就会对调,小调是将走兵不走,大调则是兵将一起走,但,兵与将走的不是一个地方,朝廷是绝对不会让各卫战兵将军带着自己的兵换个位置就完事,兵将互调,是为了不让战兵将军在地方上时间久了影响民政。

    原来西蜀道战兵大营也不在云霄城,是这次对调之后,陛下特意下旨改建。

    云霄城是陛下在乎的地方,毕竟陛下曾经在那生活了很久,将一卫战兵挪过去,对于云霄城来说,地方经济很快就会翻一番。

    有了这翻调动,陛下让户部给云霄城拨款也就顺理成章。

    耿破海到了云霄城找了一家客栈安顿妻儿,吃了一顿云霄城的特色小吃,回到客栈之后沐浴更衣,换上没有标徽的大宁战服,一个人到了庚字营战兵大营外。

    “老团率。”

    大营外面的守军看到耿破海之后过来行了个军礼:“你是有事?”

    “我有一封信。”

    耿破海将书信递给守门的士兵:“劳烦你送进去。”

    士兵把信接过来看了一眼,然后说了声老团率稍等,然后快步返回大营,两炷香之后,一个校尉从大营里出来:“耿破海?老团率,请跟我进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