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4章

    老贺俯身:“陛下言重了。”

    皇帝嗯了一声,看向赖成:“路上说......你先想想措辞,给西北唐家如何传旨,叶流云,你多安排人保护茶儿,黑武人擅长这些,前边大战,后边找人暗算前线大将的家眷亲属,以往有过先例,另外安排人去白山关把孟长安的家眷接回长安。”

    “臣遵旨。”

    “韩唤枝。”

    “臣在。”

    “你回家去吧,今天你生日,什么事都放到明天再说。”

    韩唤枝紧跟在皇帝身后:“陛下以为臣睡得着?”

    “那就去安排人,大战在即,廷尉府调派六百人去那边。”

    “臣遵旨。”

    皇帝停了一下,看了看韩唤枝嘴角上还沾着一小块面条,从袖口里翻出来一块手帕递给他:“擦擦。”

    韩唤枝感动至极,连忙接过来擦了擦嘴,然后......啊嘁!啊嘁!啊嘁!

    皇帝哈哈大笑:“以为朕不会这招?哈哈哈哈哈哈......”

    第六百一十二章

    备战

    唐家在大宁是极特殊的一个家族,每一个唐家的人都低调的不像话,这么多年来,每年送出家族入仕的人屈指可数,以至于唐家虽大,可在朝中的影响力几乎没有,然而不管是陛下还是文武百官,对唐家都有几分发自真心的敬意,古往今来,能如唐家这样的只此一家。

    当年因为唐家权势过重,唐家先祖做出一个让世人震撼满朝文武皆惊甚至连当时大宁皇帝陛下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唐家之人,除非朝廷召令,否则不得入仕。

    大宁皇帝陛下劝了好久,才把这家族禁令改了改,每年只有极少的人离开唐家进入军队或是朝廷,大部分人,不管多惊才绝艳都要留在西北练兵,为了不让大宁历代皇帝陛下心有忌惮,所有在西北练兵的唐家之人身上没有功名,只管练兵,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布衣教头。

    没有功名,没有将军甲,没有指挥权,这样一来朝野放心陛下安心。

    而唐家之所以在大宁之初如此显赫,第一是因为大宁的半壁江山是唐家先祖打下来的,第二则是因为......唐家先祖唐匹敌是大宁开国皇帝的结拜兄弟。

    也是开国之后,大宁唯一一位异姓王,封王之后不久又故意犯了些错,自请皇帝将他降为国公。

    当初大宁开国皇帝陛下本来给的荣耀是王爵世袭罔替,可唐匹敌在大殿上叩首九次,他对开国皇帝说,唐家没有功劳,所有功劳都是我唐匹敌一人的,唐家的后代没有资格享受王爵,唐匹敌一声戎马得以封王是陛下恩典,是军功累积,是士卒效命,和我唐匹敌的子孙后代没有一丝关系。

    当时在大殿上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大宁皇帝陛下八次不准,八次将唐匹敌扶起来,唐匹敌第九次跪倒在地不住的用额头撞着大殿的地板,皇帝心疼,这才允了他的请求。

    哪怕是后来去王封公,也是皇帝不忍唐匹敌那样战战兢兢。

    唐匹敌曾对人说,唐家殊荣皆因我而起,殊荣一代已是极致,绵延两代是多余之福,绵延三代是祸根。

    更令人敬佩的是,大宁立国至今已有数百年,可唐家的人世世代代遵从唐匹敌的遗训,兢兢业业在西北练兵,不参与军务事,不参与民务事,甚至和地方官员都很少有往来。

    传闻,唐家不是没有过不服气的年轻人,可一旦有人表现出来,就会被家族狠狠的压制下去。

    所以当今陛下李承唐曾经说过,大宁立国数百年,要说付出最多当属唐门。

    东北边疆大战在即,黑武北院三十六万大军南下,如果真的打起来将提前宣告大宁北伐的开始,所以陛下想到的第一件事是给西北唐家传旨。

    这个旨意怎么写?

    皇帝在回宫的马车上和赖成两个人斟酌了很久,如今唐家那位老太君性格沉稳也刚硬,一生奉行唐家先祖遗训,所以若是大批的从唐家调集人手出来,老太君什么反应?有陛下旨意老太君自然不会拦着,可若是不给这些唐家的人功名,如何领兵?一旦领兵,那么多人进入军队,一瞬间就会对大宁战兵的构成造成巨大冲击。

    赖成沉默了好久:“边军之中制度健全人员齐整,若是从唐家调出来很多人,分到边疆如何安置?抢走别人的位子指挥军队,别人不服气,军中会出现隔阂甚至矛盾,于大战不利,若是让他们都去做个副手,只怕作用大打折扣,而且一样会引起军中分歧。”

    皇帝点了点头:“所以朕没打算把人分到各处。”

    “啊?”

    赖成隐隐约约的猜到了陛下的心思:“陛下,不可啊。”

    陛下不想把唐家那么多了不起的将才分开,那就势必会让唐家的人独领一军,西北分兵给唐家的话,可能大将军谈九州会有想法,就算没有想法,唐宝宝未来继任西疆大将军已是陛下决定的事再难更改,唐家再独领一军,那么未来整个西疆都是唐家的。

    “西疆三道,所有厢兵升为战兵。”

    皇帝知道赖成在担心,可他不担心。

    他从来都不担心唐家,就好像从来都不怀疑韩唤枝,从来都不担心沈冷孟长安。

    “三道的厢兵加起来足有十万之众,朕全都交给唐家,给两个月的时间,三道征兵汇聚一处,交由唐家训练,朕还没打算让他们立刻出征,东北边疆的战事还用不到他们,可提前开打的话对未来影响太大,朕就不得不为将来多考虑......这十万人,或许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赖成还想劝,可陛下只是不听。

    其实赖成也明白唐家的人不会出什么问题,别说还有老太君压着,就算没有,唐宝宝他们这一代中坚力量也会压得住,可他身为言官,必须要说。

    “还有一件事。”

    皇帝看了赖成一眼:“朕想把南兵北调。”

    赖成的心里猛的一紧。

    南兵北调,大宁二十卫战兵,其实南方占了十四卫,若是把南疆战兵调入北边,谁来指挥?都是战兵将军,都是良才,都是心高气傲之人,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服众啊,若是陛下此时就御驾亲征,那之前制定的五年计划也就变成了毫无意义之事,这一仗就成了无准备之战,况且长安城里有些人不老实。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朕有人选,如果不是早有想法,朕何必把老将军从东疆行宫请回来?”

    皇帝看了赖成一眼,赖成恍然大悟。

    若是论资历威望,那位老将军当然是没问题,连谈九州裴亭山见了他也要拜一拜的。

    皇帝沉吟片刻:“内阁最近会忙起来,协调兵部户部工部......东疆行宫那边朕去看过了,当时去的时候所有人以为朕是去看裴亭山的,后来又以为朕是去平乱的,可实际上,朕是我看地形......东疆行宫那一代地形不错,你回去之后拟旨,一年之内在那边建造一座船坞,从安阳船坞抽调老成工匠过去。”

    赖成垂首:“臣回去之后就拟旨。”

    “还有,拟旨给庄雍,南疆已经没有大战,从水师战兵之中再分拨两万战兵给沈冷。”

    赖成怔住:“还要分?”

    皇帝看了赖成一眼,赖成叹了口气:“分分分,陛下说分就分。”

    “东疆船坞一年之内造好,三年之内造出来与南疆水师同等规模的舰队。”

    皇帝缓了一口气:“对黑武一战哪是那么容易的。”

    与此同时,北疆。

    北疆大将军武新宇看了看手下众将:“孟长安和沈冷打下来苏拉城,黑武人三十六万大军南下,咱们得做些什么把黑武南院那几十万大军牵扯住,非但要牵扯住,还要再分兵过去......所以我召集你们来是想问问,哪个愿意领兵一万去息烽口?”

    北疆兵力不可抽调太多,之前夏侯芝已经带走了两万人,再抽调一万已是极限。

    所有人互相看了看,倒不是谁都不愿去,而是谁去都可以。

    “大将军,我去吧。”

    刚刚站在一边斜靠着柱子看起来没有几分军人严肃样子的女将唐狠站直了身子:“给我五千人。”

    “五千?”

    武新宇楞了一下。

    唐狠耸了耸肩膀:“多了?那三千。”

    武新宇:“我刚才说过,带兵一万前往。”

    “太多。”

    唐狠道:“北疆这边要对付的可是黑武南院精锐,还有乞烈军,之前得到消息辽杀狼已经是南院大将军了,那个家伙可不是苏盖......所以我只带三千人去,多一个都不要。”

    武新宇:“五千。”

    唐狠:“两千。”

    武新宇:“那就三千。”

    唐狠嗯了一声:“那就三千。”

    唐狠说去,谁也不会再争,虽然她是个女人,可在北疆的诸位将军们哪个把她当女人看,私下里比试武艺,除了孟长安之外哪个没被她揍过......

    “你先去府库看看,所需军备你只管带。”

    武新宇看了唐狠一眼:“还有就是,别总去找孟长安比武。”

    唐狠又耸了耸肩膀,没说话。

    心里想着不比就不比,和孟长安打过那么多次不分胜负,打起来也没什么意思,不是还有个沈冷在那边吗?挑个新对手打打看,也许比较好玩呢。

    武新宇摆了摆手,众将散去,只留下唐狠一人。

    他看了看唐狠:“到了息烽口之后,军务事有什么安排还是以孟长安为主,大将军裴亭山若不发令,你就听从孟长安调遣。”

    唐狠嗯了一声:“行。”

    武新宇心里也叹了口气,这也就是去孟长安帐下,若是去别人帐下她又怎么可能这么听话服气,不过想想看还有沈冷在那,打打唐狠的锐气也是好事。

    “弩阵车?”

    唐狠看了武新宇一眼。

    “不给。”

    武新宇摇头:“北伐之前,弩阵车不会出现在战场上。”

    唐狠哼了一声:“小气的很......既然弩阵车不给,那我要三千匹快马,我要去那边就不能带步兵,带三千轻骑,而且还有一样......真打起来,我的人我自己指挥谁也不能调走,孟长安不行,裴亭山不行,天王老子也不行。”

    武新宇心说你心里还有天王老子?

    “行行行,给你三千轻骑,每个人带两份装备。”

    “不用。”

    唐狠大步出门:“我要的是轻骑,去甲胄,轻着装,弓弩齐备,横刀一把,这便足够。”

    她回头看了武新宇一眼,皱眉:“能不能把胡子刮刮?”

    武新宇摇头:“不能。”

    唐狠也摇头:“丑死了。”

    武新宇学着唐狠的样子耸了耸肩膀:“你得胜归来我再刮。”

    唐狠嘴角一勾:“说话算话?”

    “骗人是狗。”

    唐狠嗯了一声,走出去几步又回头:“你是不是喜欢那种温柔体贴贤良淑慧的女人?”

    武新宇脸色变了变:“你管的着?”

    唐狠:“呵呵......我给你抓一个回来吧。”

    武新宇:“抓个屁,你自己能快去快回就行。”

    唐狠笑起来,也不知道为什么眼神就那么明媚。

    第六百一十三章

    命中注定

    战事归战事,大宁不止有战事,所以有意思的是在北疆的沈冷接到了兵部和北疆东疆战事无关的一个通文,言辞客气,大意是因为沈冷已经独领一军,所以明年的诸军大比沈冷作为一军之将也要挑选人参加。

    沈冷接到这样的通文忍不住楞了一下,年纪轻轻竟然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自己参加诸军大比好像还没有过去多久,如今已经要作为一军主将来挑选人了。

    有那么一个瞬间觉得自己老了。

    孟长安看着沈冷发愣笑了笑:“你以为你还是那个可以肆无忌惮不要脸的年轻人?”

    沈冷:“是啊。”

    孟长安:“......”

    沈冷摇头:“诸军大比的事也不知道选谁去,你觉得王阔海和杜威名如何?”

    “把杨七宝也一起送去吧,他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回来之后一直都在练兵。”

    孟长安看了沈冷一眼:“我不能举荐人过去,可七宝大哥如果不参加一次诸军大比的话有些可惜了。”

    沈冷嗯了一声:“那就让杨七宝去,反正人是我暂借给你的。”

    孟长安笑了笑,眼神里有些淡淡失落。

    他也没有参加过诸军大比。

    本想着那次没有参加下一次总可以参加了,哪想到一恍惚的时间他就是三品将军,已经不能再参加诸军大比,你说可气不可气?

    “还有件事。”

    沈冷看向孟长安:“流云会从长安送来消息让我小心一个人,太子极力举荐一个叫霍丁的年轻人来东疆,陛下已经准了,按理说这个叫霍丁的人才刚刚升任五品将军,以太子对他的重视应该让他参加诸军大比才对,流云会调查了一下这个人,这个人十八岁从军,在京畿道甲子营中,甲子营将军对他极为赏识,二十岁升校尉,二十二岁升五品将军,在甲子营中是个很有名气的人。”

    孟长安皱眉:“甲子营将军如此看重的一个人,怎么会轻易放手送到北疆来?”

    可他并不多在意:“不过一个人来,倒也无需太在意。”

    “嗯。”

    沈冷点了点头:“诸军大比正常日期是明年五月份,现在已经十二月末,回头让七宝大哥他们三个收拾一下就可以回长安了。”

    孟长安朝着外面喊了一声:“去把杨七宝将军请来。”

    外面的亲兵应了一声,快步跑了出去。

    杨七宝正带着士兵在校场上训练,听闻两位将军叫他连忙往将军府那边赶,从校场一出门就加快脚步,转过街口的时候差一点撞在对面一个男人身上,两个人的脚步都很快,在即将相撞的那一瞬间,对面那个男人一伸手抓住杨七宝的衣服,而与此同时杨七宝也一伸手抓住对方的衣服,两个人同时发力,于是都把对方搬到了自己刚才站的位置,这互换的好像商量好了似的,默契的不像话。

    可这画面看着就有点尴尬,好像扶着对方跳了一下似的。

    杨七宝一怔,对方这身手反应居然与他不相上下。

    他伸手去拉那个人,想问问他是谁,对面那人本来闪了一下,可看到杨七宝伸手过来还以为要打他,手掌一扣要抓住杨七宝的脉门,杨七宝手腕一翻把那只手拨开,身子往前一进,手肘顺势撞向那个男人的胸口。

    那个男人左臂弯曲,手肘往下一砸将杨七宝的手肘压下去,右臂抬起来手肘在前撞向杨七宝的面门。

    杨七宝侧头避开,同时弯腰下沉,让过那个男人的手肘之后往上一抬,肩膀扛着那人腋下,这一扛,以他的实力直接就能把那人掀翻出去。

    可没想到那个人反应奇快,在杨七宝弯腰下沉的同时,他的手肘往下一砸直奔杨七宝后脑。

    杨七宝脚下一点发力,两只手抱着那个男人的腰把人推着走,那个男人腰一发力,两只脚重重的朝着地上一跺,两个人就这样抱着对方的腰顶在那,势均力敌,一时之间谁也没能把谁放倒。

    这就有些恼火了。

    本来杨七宝和对方的想法都一样,在即将撞在一起的时候把对方挪开免得撞上,可莫名其妙的就打了起来,还打的旗鼓相当,对于习武之人来说这要是不继续打下去,就跟拉粑粑的时候明明没有酣畅淋漓有人逼着你硬生生夹断它是一样的道理。

    你说有人这个人是不是很闲?逼着人把它夹断是什么爱好......

    两个壮汉好像两头蛮牛一样顶在,谁也不先松手,谁也不先收力。

    “你们......不过是萍水相逢。”

    旁边有个人慢声慢调的说道:“这样一直顶下去的话什么时候是个头?不如这样,我数一二三你们同时收手?”

    杨七宝:“你又是哪个?”

    顶着他的壮汉:“他是个教书的。”

    杨七宝:“那你呢?”

    “我是教书的家里的苦力。”

    杨七宝猛的往后一撤身,本以为那壮汉会随即往前扑倒,谁知道在他收力的同时,那壮汉敏锐的感觉到力度的变化,几乎同时收力,两个人向后掠了出去,动作竟是出奇的一致。

    杨七宝抱拳:“好功夫。”

    那壮汉:“不客气。”

    杨七宝楞了一下,按照惯例的台词不应该是彼此彼此,或是你也不差之类的话吗?

    不客气?

    不客气是什么鬼。

    壮汉打了打衣服上的土,抱拳:“请问你是?”

    那个被称为教书先生的瘦小男人过来,用手里的扇子打了那壮汉额头一下:“你也是鲁,你没看到人家身上的将军常服?这是一位将军!”

    壮汉哦了一声,似乎并不觉得一位将军怎么样。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