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章

    哪知竟会被新学正一眼看出。

    眼下已是六神无主,慌乱非常了。

    “学生……”叶滨满头冷汗,仓皇道:“学生这些时日都在熬夜温书,人恍惚错乱下,错交了策论,还请诸位师长见谅!”

    他对着上方,长揖不起。

    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滑落,啪嗒一声落在了地上。

    叶滨又慌又乱,整个人正恍惚时,忽闻上首的人开了口。

    说话的人,是徐京何。

    他声色冷淡地道:“学子叶滨,策论舞弊,大考参考资格取消。”

    “自入学考试开始,国子监内舞弊之风盛行,圣心难悅。为正国子监之风,当予以重罚。”

    “经查,学子叶滨多次舞弊作假,屡教不改,行径恶劣。此番特将其逐出国子监中,以示公正。”

    这番话落下后,里外所有的学子,皆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已经不是能否参与大考的问题了,直接驱逐离开!

    如此一来,叶滨的仕途,便算是断掉大半了!

    离开国子监后,虽能参加科举,但这般品性,能考中的几率,几乎等同于没有了。

    那叶滨整个人都呆滞了,静坐在了地上,崩溃道:“不、不!徐司业,再给我一次机会!祭酒!汪监丞!”

    上首的人,却已无人看她。

    汪监丞神色难看,他倒是想救。可这几个月,魏家的人为了能找出徐京何的错处,快将整个国子监翻了个遍。

    徐京何的错处没寻到,倒是翻出了许多别的东西。

    其中最为夸张的,当属这个叶滨。

    他在乙等院三年,历经多次大考,竟有十余篇文章有舞弊嫌疑。

    连带着多位学正受罚。

    今日又被当众揪了出来,这般肆无忌惮,他拿什么来保?

    他的项上人头吗?

    顶上吩咐的事没能做成,叶滨又被直接驱逐,令得汪监丞的心情跌落至谷底。

    恰逢此时,底下的人又送上来了几份策论。

    “甲五级施元夕、王恒之、路星奕三人的策论。”

    汪监丞顿时抬起了头。

    上面的人,似乎因为一篇策论争执了起来。

    王恒之眼神好,看了几眼后,朝施元夕低声道:“……这好像是我们的策论!”

    离得虽远,但他还是一眼认出了路星奕的字迹。

    路星奕写的字在整个国子监内都别具一格,那叫一个……随性奔放。

    施元夕轻点头,还没开口,便见汪监丞直接起身,怒道:“既是多人策论,那便该论整体水平,哪怕是她一人写得再好,也决计够不上甲等评分!”

    边上的齐学正已经冷下脸,不想与他争论。

    倒是邱学正,年纪大了,性情也更加温和一些。

    他抬眸,看向了底下端坐着的学子。

    在一众学子中,施元夕尤为瞩目。

    邱学正轻声道:“既是如此,不若交由她自己来辩解。”

    “施元夕,你且起来答话。”

    无数目光落在了施元夕的身上。

    外边聚集的学子在听到了她的名字后,皆是精神一振。

    “不会吧,她别是连考前策论都过不去吧?”

    “不至于啊……这次策论连一个既定的议题都没有,可算是甲等院考试中较为简单的了。”

    众说纷纭中,邱学正朗声道:“你的策论写得不错,若按个人评分,可得甲等。”

    这是一篇合格的甲等文章,按邱学正估算,在甲五级内,属于中等。

    施元夕入院不过三个月,光策论一项上,便能从末等升至中等。

    撇开其余不谈,邱学正倒是真的很欣赏她。

    “问题就在于,与你同组的王恒之、路星奕二人评分太低。”汪监丞接过话头,冷声问:“施元夕,你可还记得,这是群体策论。”

    “学生记得。”

    齐学正道:“……路星奕的策论为乙等,王恒之则是戊等。”

    “评分都还好,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有所不同。”邱学正皱眉道:“可问题出在,你们三人的策论,几乎没有什么相关性。”

    “按照评判规则,便是你合格了,综合评判下来,也拿不到甲等。”

    三个人里,只有她一个人不是荫监生。

    她拿不到甲等,就意味着参加不了后边的大考。

    徐京何抬眼,注视着下方站立的人。

    施元夕站在了冬日的冷阳里,她穿着国子监那身蓝白配色的夹袄襦裙,乌发上戴着两支玉簪,瞧着素雅恬静。

    在各类议论中,她垂眸,缓声道:“这三份参差不齐的答卷,便是学生们对议题的补充。”

    “啊?”

    “什么意思?”

    不光外边的人没明白,里边的汪监丞也是,他皱眉道:“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施元夕在嘈杂声里抬头,那双眼眸莹润透亮,如同黑夜里的繁星。

    她不疾不徐地道:“此番我们三人所呈现的内容为,博采众长。”

    “学生以为,所谓博采众长,便是要发挥各人之专长,显个人之能。”

    “今日这份答卷,若非要按照制式来写,王恒之也好,路星奕也罢,皆可以包装成为同学生一样的策论。可若是只要制式,就无策论。”

    “策论是人心所想,学生觉得,自己并没有和他二人长同一颗心脏,认知有所不同,则呈现有所不同,博采众长者,便是不同。”

    “路星奕狂放,王恒之跳脱,而我的文章,则以取长去短为题。”

    不是取长补短,而是去短。

    齐学正微怔,按她的话,找到了所写文章的对应内容,她写的内容与另两个人的中心议题接近,呈现出的内容却截然不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统筹谋划者,当以取长去短,方能三元归一。”

    “是以,学生本次递交的课题为:取长去短,方能三元归一。”

    旁边的邱学正拿起了上交的议题册,因是现场公开阅卷,所以他们都没注意看递交上来的议题,此时展开后,才发现他们三人递交的题目,确实不一致。

    路星奕、王恒之二人为博采众长,施元夕的则如她所言。

    群体策论不只是有一种形式,似他们三人这般,施元夕的内容,便属于总结性内容。

    如此,是怎么都不算是离题了。

    汪监丞正想要骂她巧舌如簧,临开口前,却骤然反应过来。

    三元、三元!?

    何为三元归一。

    这代指的何止是他们三个人,而是眼下的朝堂乱象啊!

    以魏家、谢家、徐家为首的势力纷争。

    到得她的嘴里,却变成了三元归一。

    她、她好大的口气!

    是的。

    施元夕已经谋算好了将要投靠的阵营,这篇策论,便是她交出去的第一份答卷,是她真正的敲门砖。

    她要清楚明白地告知对方,她要做的,不是收一折二,或者连同哪一方来借势而上。

    她要的,是杀得这三方归一,均俯首称臣!以铸成不二盛世!

    第22章

    甲五级第七!

    施元夕的话,

    在有心人的耳朵里,听着是一回事,在寻常人的耳中,

    听着就只关乎于本次策论。

    静思台内嘈杂了起来,有叶滨的事情在前,

    在场的人都尤为关注他们的评分。

    “看来,

    这个甲等,

    今日她是非拿不可了。”坐在了汪监丞身侧的学正轻声道。

    “巧言令色,

    强词夺理。”汪监丞冷笑:“说是群体策论,可最后产生的联系,

    倒是她临场说出来的。”

    齐学正听着他的意思,是不愿意给出这个甲等,

    他低下头,在施元夕的策论上做批注,一边道:“今日便是不叫她起来,最后也需要查验策论议题,只要结合了议题来看,

    他们的策论就没有跑题。”

    “何况,

    策论对答是历来都有的传统。”齐学正批注结束,

    抬头看他:“汪监丞以为呢?”

    “评分当由你们学正共同给出。”汪监丞冷脸道。

    无论几大世家私底下厮打成了什么模样,面子上却还是要维持的。她都已经提出三元归一的议题了,

    今日的评分,谁又能在这上边给她使绊子?

    何况她的群体策论合理合规,旁人就算是想挑错,

    如今也是半点都挑不出来了。

    齐学正将定好的评分,

    交由徐京何。

    徐京何轻扫了眼,抬头,

    目光落在了静立的人身上,缓声道:“甲五级施元夕,本次群体策论评分为甲。”

    尘埃落定。

    施元夕终究是取得了参与大考的资格,同组的路星奕、王恒之两个人,也因为她的群体议题,而同步通过了策论考核。

    而国子监各处前来看热闹的学子们,听到了她通过考核后,便更加兴奋了。

    这代表着,施元夕将会参与到了即将到来的第一次大考中。

    和此前种种考试不同,大考才是国子监内最为权威的考试。

    也最能检测学子的真实水平,在学子们的心中地位最高。正因如此,太多人实在是好奇,本次施元夕大考会取得一个什么样的名次了。

    今日策论考核结束后,距离大考日,便只有七日了。

    整个国子监内的格局,也将因为本次大考而发生巨大的转变。

    不过本次的策论考核,也足够精彩。

    施元夕他们考核结束后,竟是又抓出了两个作弊的学子。

    这中间有一位,用的是代笔。

    被叫起来时,对文章的内容一问三不知,全然一副失忆了的模样。

    直接被当场拿下,同样清退出了国子监。

    还有一位,则是荫监生。

    本以为对这位荫监生的处置会较为宽和,毕竟在国子监中,荫监生都有一定的优待,也算是不成文的规定了。

    毕竟早年间,尤其是前朝末期,国子监直接成为了皇帝用来给官员子嗣晋升的工具。

    却没能想到,这个荫监生在被查实后,同样被清出了国子监中。

    和前两人相比,这个荫监生得到的处罚,才是最令人惊讶的。

    众说纷纭中,施元夕抬眸,看向了上首面不改色的徐京何。

    她听身侧的王恒之普及了下那个被清退的学子的背景,只从王恒之的话里来简单分析,这学子家是朝中勋贵,似乎并没有特别明显地倒向了哪一方。

    这种老牌勋贵世家一般最是难缠,徐京何究竟是打得什么主意?

    似他这么老谋深算的人,总不能是为了爱与正义。

    施元夕盯着他出神,没料到他骤然抬眸,那双悠远深邃的眸,直接对上了她的。

    猝不及防对上了视线,施元夕微顿,随后冲着徐京何,露出了一个明朗大方的笑容。

    徐京何:……

    惯会装相。

    他淡扫了她一眼,便移开了目光。

    施元夕轻挑眉,年纪轻轻的装什么深沉。

    这三人被清退后,整体流程就快了许多。

    甲五级最后获得最高评分的,就是李谓那一组。

    李谓本人的评分,达到了甲良水准。

    这般水平,在整个甲五级中,也属于是不错的了。

    甲等院也确实不负盛名,自甲四级开始,策论写得越发精妙。

    其中,当以甲三级的周淮扬最为引人注目。

    他的策论一出,上首的邱学正直接笑得跟朵花似的,压根不在乎其他人的目光,盛赞道:“这般文采,堪比状元郎啊!”

    连旁边很少有表情的齐学正,也是满脸的赞赏。

    这是迄今为止,施元夕听到过的最高评价了。

    目前甲等院中,甲五级人数最多,往上逐渐减少,周淮扬在的甲三级,不足二十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