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刘老头胸中的那口气突然就泄了下来,他看向坐在他对面不说话的老周头,便知道他也是这个意思。两家到底做了八年的亲家,他大概也了解老周头的脾性,知道他要是只想还回嫁妆,一文赔偿也不给是不可能的。
但还一份同样的陪嫁也是不可能的,太贵了,若给了他们这份赔偿,相当于在老大身上就花了三份聘礼了。
老周头并不是不知变通的人,他也没想过刘家能赔偿一份一模一样的嫁妆给他们。
最后,经过商量,刘家把当初周喜带过来的嫁妆全部还给她,被子和衣裳都要新做的,除此外,他们还得再给周喜一个银手镯和一吊钱,算是给她的赔偿。
当然,这些东西刘家一时拿不出来,所以和离书一时也没办,老周头道:“这些事年前得办下,我们周家没那么多闲工夫等你们,给你们三天的时间把东西备好,衣裳和被子的针脚得严实,三天后我们请里长来办和离书。”
休书不是给了就有效的,和离书也不是签了就有法律效应的,得去衙门那里登记造册。
不过这种事跟他们没关系,因为这种事一般都是直接和里长报备,里长自会向上报的。
过年衙门是放假的,但里长却不会放假。
百户为一里,七里村和刘家村的里长并不是同一个,到时候要把两个里长一块儿请来做见证。
在两族族亲的见证下,老周头和刘老头谈下了赔偿,两个村的村长算是见证人,只要两家还想在村子里过下去,谈好的事就不能再反悔。
周家人这才冷哼着离开,离开时,小钱氏带着妯娌两个闯进刘大郎的房间里,把属于周喜的东西全部带走,又去刘母的房间里把那个樟木箱笼搬了出来,直接带走。
刘家人的脸色很难看。
这件事算是定下了,对于刘家来说,这件事算是解决了,但对周家来说,难的才刚刚开始。
一回到家,老周头就和钱氏道:“我晚上去老四他们屋里住,你问问喜,再嫁,她想要找个啥样的?刘家赔回来的东西,我们全给她带走。”
钱氏叹气,“她不想嫁了。”
“不嫁她住哪儿?”老周头道:“老了怎么办,难道就靠兄弟们?”
钱氏没说话,她今天劝了一个中午,周喜虽然没说话,但她能感觉到她的态度,最要紧的是,她怕逼急了孩子想不开,所以钱氏也不敢说得太多。
满宝正坐在床上数钱,这些钱是昨天周五郎他们进城里卖糖得回来的,满宝分了不少。
虽然昨天已经数过了,但她今天又数了一次,听见爹娘说话声音越来越高,似乎要吵架,她就把铜板全都兜在肚子的衣服上,滑下床就跑过去,“爹,娘,你们别吵了,看,我有钱。”
夫妻俩看向满宝。
满宝把衣角往下拉了拉,让他们看衣兜里的钱,道:“爹,你找村长给大姐批块地做房子吧,就在咱家旁边就行,先生说了,大姐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可以立女户。”
老周头就忧伤的叹息道:“你这孩子想的也太简单了,你姐要是不嫁人,这日子怎么过?”
“我也没嫁人呀。”
老周和钱氏:“……”
满宝问过科科了,科科说,未来的人类中,很多女孩子都不嫁人,她们照样生活得很好。
为什么呢?
因为她们有钱!
满宝仔细想了想,还在纸上列了一下,发现科科说得特别对,一切都是钱的问题。
如果大姐有钱,爹娘还会那么急迫的想要她嫁人吗?
她道:“娘,我都给大姐想好了,给大姐建个房子,再让哥哥们给大姐开荒种地,大姐这么厉害,一定能把日子过好的。”
老周头道:“她现在年轻,手脚灵活没啥,那以后老了怎么办?”
老周头道:“到那会儿她走不动了,干不了活儿了,吃什么,喝什么?”
“大姐有钱的话,可以雇人嘛,比如大头,只要给他钱,他会照顾好大姐的。”
“听你这么说,好像赚钱就跟捡石头一样容易,钱是那么好挣的?”
满宝:“也不是非常难啊。”
“好了,好了,”钱氏道:“你跟满宝争什么,她刚回家,就算要嫁人也得过完这个年再说,总不能随便找个人就把她嫁出去,得好好寻摸寻摸,等上一年半载的再说。”
老周头就喘着气问,“那家里怎么住?”
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最要紧的也是这一个,家里住不开。
当时建这房子的时候,周喜都出嫁好些年了,所以根本没考虑到她。
而且当时周家也不是很有钱,没看连四郎五郎和六郎都住一个房间吗?
钱氏忧虑的看了外面院子一眼,道:“在柴房旁边搭个草棚吧,让老四他们搬到那儿去住,多给他们准备两床被子,等入春就没这么冷了。”
老周头这才没说话。
周家留前去帮忙的村民们吃了一顿饭,然后将他们送走,剩下钱家三个舅舅没走。
钱大舅道:“三天以后我们再跟你们去一趟刘家村,人既然回来了,你们也别骂她,她还年轻,长得又不差,不愁嫁。”
就是嫁的可能不是很好,反正乡下多的是光棍,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光棍却随处都是。
钱三舅则道:“还嫁啥呀,喜又不能生孩子,嫁出去也是给人当牛做马,还不如在家里帮忙呢。不行就出去找个活儿,我知道,外面一些富贵人家对仆人还不错,做得好了还给养老送终呢。”
钱氏气得不轻,瞪他道:“你给我闭嘴。”
钱三舅平生最怕的就是这个姐姐,低下头去不敢说话了。
钱二舅也横了他一眼,道:“等从刘家拿了钱,还是带她进县城看看吧,我看她除了脸色有点不好,没什么太大的毛病,治一治说不定能治好。”
能把病治好,生个孩子是最好不过的。
钱大舅也点头,“去济世堂,钱要是不够,家里边给你们凑一些。”
说起凑钱,钱大舅想起来了,看向周四郎,沉着脸问,“四郎,你现在还赌吗?”
周四郎一个激灵,不知道这个话题怎么就扯到他身上来了,他低下头去,有些战战兢兢的摇头,“不,不赌了。”
钱大舅平生最恨赌徒,闻言冷哼一声,道:“你要再赌,你爹娘兄弟咋样我不管,我先叫你表哥打断你的腿。”
第117章
落定
周四郎低头,钱三舅也低着脑袋。
钱大舅扫了他们俩人一眼,冷哼一声,然后道:“今天就这样吧,我们先回去,有事再让五郎去叫我们。”
老周头应下,连忙送三个舅兄弟出去。
晚上,周喜和母亲妹妹睡一张床,钱氏摸了摸她的手,道:“是有点冰,这女孩子的手不能冰,你摸摸满宝的,多热乎呀。”
满宝已经困了,正打了哈欠要睡觉,闻言精神一振,把胖乎乎的小肉手塞进大姐的手里,笑嘻嘻的道:“热不热,我给你暖手。”
周喜摸着她的手笑,“满宝现在调养得可真好,记得她小时候,小手小脚都是冷的,不管穿多少衣服都没用,有时候后背都热出汗来了,手还是凉的。”
钱氏久病成医,道:“那是阳气不足,你现在就是,多半是宫寒的毛病,你二舅说的不错,等从刘家拿了钱,你先去县城里看看病。”
周喜苦笑,“娘,要我说不必去费这个钱,我又不是没去看过,他只说我体虚,让我好好养,一个准话也没有。我也吃了不少药了,但一点用处也没有,何必再去费这个钱呢?”
钱氏叹气,“县城里最好的大夫就是济世堂的大夫了,不知道谁家与他相熟点儿,好歹得句准话,能不能治,怎么去治。”
满宝举起小手,“我,我,我和大夫熟啊。”
周喜还没说话,钱氏就点了一下她的小额头道:“你就跟人家见过一面,熟什么呀?”
“不止呢,我还和他借过书,我又给还回去了,虽然是让五哥还回去的,但我们有通信的,”满宝坚持道:“我们是朋友的。”
既然是朋友,问的问题,对方肯定要认真回答呀。
满宝道:“大姐,等你去看病,我跟你一块儿去。”
周喜看向钱氏,钱氏就微微颔首,“也好,让你妹妹和你走一趟。”
时间倒也不久,第二天,老周头便带着儿子们一起把柴房旁边的那块空地清理出来,用稻草和了泥土做成土砖,然后把准备要建房子的木头拿出来,沿着柴房往下给搭建房子。
茅草屋更快,但这会儿还过冬呢,天气冷得很,老周头也怕把三个儿子的身体熬坏了,所以才打算做好一点儿。
但也好不到哪儿去,晒好了土砖,再往上一垒,都不用人帮忙,自家人两天时间就弄好了。
这就是儿子多的好处之一了。
第三天,周家又去请了一趟钱家三个舅舅,然后去请了里长一起往刘家村去。
这一次,周喜也跟着去了。
和离并不是非得要她到场,一般这种事两家人就能给办了,但周喜还是想自己亲自去看一看。
这种场面小孩子是不可能去的,所以满宝就蹲家里写字练字和读书,午时刚过,他们就回来了。
带了不少东西。
两床新被子,两身新衣裳,这两样看着最大,其余的小东西则是周喜贴身带着的。
新衣裳周喜自己留了一套,要把一套给母亲,钱氏就推回去道:“不用你给,今年满宝给我买了一身,五郎和六郎合起来又买了一身,我不缺衣服穿。”
周喜有些惊诧,“满宝哪来的钱?”
钱氏就笑,“别小看了她,她今年可挣了不少钱,就是没存住。”
那天晚上她把仅剩的那七十多文拿出来,钱氏全接了,小闺女难得肯把钱给他们,不拿是傻子。
所以现在满宝又一文钱都没有了。
周喜这才不勉强,然后把两床新被子都给四郎他们,因为今天新房子烧了一天,晚上他们就可以搬进去了,周喜则要搬到他们住的房子里去。
他们那新房比较冷,新被子比较暖和。
钱氏没拦着她,然后和她数剩下的东西。
一对银耳环,一对银手镯和两吊钱。
钱氏都给她包好了,低声叮嘱她道:“这些东西你自己收好来,以后是再嫁也好,不嫁也罢,都是你的资本,有总比没有要强。”
周喜低声应下。
周喜归家,对周家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小钱氏三妯娌和她磨合了两天后就适应了。
周喜一开始有些心虚,所以想要把家里的活儿都抢过来干,只是被钱氏阻止了,然后她把分给三个人的活儿转而分给了四个人,许多事都是轮着来的。
小钱氏她们适应两天就适应了下来,和以前差不多,就是每天要做的家务少了一点儿,然后轮着来时多了一个人来轮罢了,这不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妯娌吗?
钱氏明面上并不偏心,每天吃饭时除了特别照顾满宝外,对周喜和对三个儿媳没有差别,所以小钱氏她们很快接纳了周喜。
而周喜在经过最初几天的惶恐后也慢慢安宁下来,这下有了钱,钱氏也果断,叫来周二郎道:“明天你带着你姐和满宝再去一趟县城,去济世堂看看大夫,问清楚你姐到底什么病,能不能治。”
周二郎应下。
满宝要求,“让五哥六哥和我们一块儿去吧。”
这样还可以卖糖呢,再过几天就是除夕了,这会儿街上买零食的人肯定特别多。
满宝又没钱了,她想要买肉吃都不行。
钱氏看了一眼满宝,点头道:“行。”
周五郎和周六郎高兴得不行,周四郎幽幽的看着满宝。
满宝和他对视了好一会儿,便蹬蹬的跑回屋里,和钱氏道:“娘,让四哥也去吧。”
钱氏道:“他去干什么?让你五哥六哥给你跑腿还不够?”
“让他去看热闹呗,我觉得四哥之前会赌钱就是因为见识太少,让他也去长长见识,这样就不会再做蠢事了。”
满宝的声音不低,外面的几兄弟都是听到了的。
周四郎:……
周五郎和周六郎捂着嘴乐。
钱氏认真的想了想,觉得小闺女说的有道理,于是点头,“那你们可得看好了他,不许他再靠近赌场。”
满宝表示没问题,等她出去后,周四郎忍不住在她耳边嘀咕,“我都说了我不会赌了,而且我身上现在一文钱也没有,拿什么赌?”
“要是你身上没钱就不赌,之前怎么会欠债呢?”满宝道:“可见身上没钱也是可以赌的。”
第118章
不是绝症
周喜不傻,在第三年还没怀上的时候她就找大夫看过了,济世堂的大夫她当然也是看过的,这次再来,她自己都不报多少希望了。
果然,对方问了她要看什么病后便摸了好一会儿脉,最后和以前一样的说辞,然后提笔就要给她开药,周喜很是犹豫,最后还是忍不住道:“大夫,我调养好多年了,药也没少吃,但就是怀不上啊。”
大夫看了周喜的脸好一会儿,收回目光道:“没调养好。”
满宝站在大姐身旁,闻言问道:“那要怎样才算调理好?”
“等她冬天时手脚也不冰冷,脸色红润时就算好了。”
那就要吃得好才行,像他们,今年的气色就都比往年要好,科科说,这是因为吃的比以前好了。
满宝心中暗道,看来还是得多买好吃的才行。
见大姐还是一脸不开怀的模样,她就趴在桌子上问,“大夫,那您的意思是,我大姐的病能治了?等调养好了是不是就能生宝宝了?”
没有大夫会保证一定能治好病的,尤其是生孩子这种复杂的事,不过因为问话的是个五六岁的小娃娃,大夫也不至于生气。
大夫看了满宝一会儿,然后又看了站在不远处的周二郎一眼,沉吟片刻道:“这怀不上也不一定是女方的问题,你相公也来了吧,不如让他也来给我看看。”
满宝眼睛大亮,问道:“大夫,您的意思是不是我大姐的病还不到怀不上宝宝的程度,也有可能是我前姐夫的问题?”
大夫眨眨眼,“前姐夫?”
“是啊,”满宝道:“我大姐刚和离了,他已经变成前姐夫了。”
见大夫看着她二哥,满宝便咧着嘴笑,“这是我二哥!”
大夫蹙眉,和离可是大事,尤其是对女子而言,若是因为不能生孩子……
他沉吟片刻后道:“按理来说,你的病不至于啊。”
他顿了顿,在满宝和周喜的炯炯目光下沉思道:“你宫寒有些严重,阴阳不调,血气也跟不上,这才难孕,但这是难孕,不至于不孕,你成亲多久了?”
“八年。”
大夫便更迟疑,问道:“你相公,哦,你前相公来看过吗?”
周喜低着脑袋道:“他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所以从未来看过。”
大夫便没说话,想着之前是夫妻时对方都不来看一下,现在已经和离,更不可能让对方来看了。
大夫只能安慰周喜,“你这病不是绝症,有些夫妻气场不合,就算是双方都没问题,也不能有孕,你按时服药,注意保暖,补足了气血便好了。”
满宝就和他探讨了一下怎么补气血,因为这显然得用食物来补的。
大夫简单的说了一下便要打发他们离开,但满宝向来自来熟,占着位置不走,此时外面也没病人,她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大夫便忍不住和她多说了点儿。
周喜在一旁听着都有些不好意思,想要拉满宝离开,满宝却反过来安抚她,要她再耐心等一等,然后继续问大夫,“为什么补血要吃肝脏?”
走过来的周二郎正好听到:“肝藏血,你大姐气血双虚,平日里可用猪肝,鸡肝,羊肝等炖着吃,可补血。”
满宝听得很认真,又问,“那红枣呢,红枣是啥?”
大夫正要说话,听她的意思她连红枣都没见过,便顿了一下,然后招手让药童送一颗干红枣过来,给她看,“喏,这就是红枣,同样是补血之物。”
满宝闻了闻,周二郎和周喜却是认得红枣的,见满宝放在嘴里就吃,忍不住有些尴尬,连忙和大夫道歉。
满宝则惊喜得不得了,高兴的道:“是甜的,好好吃呀!”
大夫本来已经不记得满宝了,但这儿见她如此惊喜,倒是记起她来了,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摸着胡子道:“我记起你来了,你是掌柜的小朋友,怎么,最近你家不采药了?”
满宝摇头,“没找到山药和女贞子了。”
大夫摸着胡子乐道:“倒是可惜了,不过现在你又多认得了一种药,以后要是看见了,记得拿来济世堂。”
科科也道:“未来也有红枣,但物种经过进化,原始基因已经丢失,如果宿主能够收录这个时代的红枣植株,那奖励积分也不会少。”
满宝已经把那颗红枣吃到肚子里了,她有些惋惜的看向大夫,“您能不能再给我一颗,刚才吃得太快了,忘了仔细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