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他将怀里的两串钱拿出来,在床尾的柜子深处摸了摸,最后摸出一个盒子来,打开后就迅速的把那两串钱塞了进去,然后往门口看了一眼,见没人过来,这才长出一口气,又把盒子给塞回去了。老周头将柜门合上,站着看了看后心满意足起来,这才背着手转身出去。
他对钱氏道:“我到前头去看看,满宝买了好多鸡蛋回来。”
钱氏觉得他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两分,低着头抽空想了想,不知道满宝买了什么鸡蛋回来,于是便随口应了一声。
老周头就到前面去了。
周大郎已经找来了两个弟弟,还找了住在前面偏院里的三子等人帮忙把箩筐给抬回院子里去了。
他们对于满宝买了这么多鸡蛋也很惊讶,小钱氏略一思索便道:“这怕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孵小鸡的吧?”
周四郎道:“问我没用,这事儿得问立君,满宝的主意她肯定知道。”
周大郎就左右扭头问,“立君呢?”
方氏道:“出门了,她给人送润白膏去了,估摸还有好一会儿才能回来呢。”
小钱氏已经卷了袖子道:“先清点一下吧,总不能她不回来我们就不干活儿了。”
周大郎便叹息一声,只觉得这几个孩子想一出是一出,偏他们还有钱,主意又大,他们谁也拦不住。
他扭头对懒懒站着的周四郎道:“还愣着干什么,去找几块厚一些的布来把三个孩子常玩的那间厢房罩起来,点了油灯看看是不是种蛋。”
周四郎张大了嘴巴,指着这些箩筐道:“这么多蛋要一个一个的看?”
周大郎问道:“不然呢,万一漏了哪个不是,跟着一起孵了岂不是浪费?”
周四郎无言以对,被方氏扯了一把,只能默默地干活儿去了。
夫妻俩将布将窗户都罩住,再把门一关屋里便暗了下来,周四郎抱着好几盏油灯过来,叹气道:“要我说,我们家这会儿也不缺这点鸡蛋钱,孵了就孵了,万一孵不出小鸡来,臭蛋也是有用处的。”
方氏没好气的道:“有什么用处?拿来砸你的头吗?”
她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你知道我们家里现在每天要花出去多少钱吗?”
“这事儿问立君去,我只知道每天都往里赚了不老少。”
方氏知道他就是贫嘴,拍了他一把道:“你老实点儿吧,爹一会儿上来听见了,看他揍不揍你。”
周四郎就不说话了。
几人抬了两箩筐的鸡蛋进屋,点了油灯开始看。
看种蛋并不难,老周家的人都会看,三子他们一开始不会,但周四郎教了一下也就会了。
一盏油灯可以凑着两个人看,周四郎各个屋里逛了一圈就拿出六盏油灯来。
小钱氏重新拿来了一个箩筐,也照着那些农户准备的样子先往底下铺了一层空稻壳,然后大家看过蛋,确定是种蛋后就放到这边箩筐里去。
大家铺满了一层鸡蛋,就把这边箩筐里的空稻壳放到那边,露出下一层的鸡蛋后便继续看,再垒一层鸡蛋,只要没有空隙,又有空稻壳做缓冲,一般鸡蛋是不会碰坏的。
老周头上来后自然也要跟着忙,就连另一边侧院里的刘老夫人听说了,也带了郑氏和好几个嬷嬷丫鬟过来凑热闹。
大家挤了一个屋子,会的人教不会的,刘老夫人跟着看了两个就觉得眼睛酸涩起来,连连摇头道:“不行了,人年纪大了,眼睛一凝神就看不清楚了。”
钱氏也来了,她闻言笑道:“亲家这是看书看多了,我看满宝看书久了,那眼睛就泛红,迎风一吹还容易流泪,后来她看了医书,说这也是病,从那以后就没敢再那么长久的看书了。亲家不如也歇一歇眼睛,让它休息休息。”
她笑道:“若是无聊,和我们说说话也好。”
刘老夫人就笑着应了一声,问道:“这么多的鸡蛋,孵化以后得养在职田那边吧,满宝他们是打算自己养,还是交给佃户们养?”
钱氏就叹气,“我估摸他们肯定是要交给佃户们养的,我就没听他们说过还要另外雇长工的。这么多的鸡放在一块儿养也容易生病,分开养反倒更好些。”
刘老夫人点头。
立君送药回来时证实了他们这一想法,她道:“母鸡我都跟人预定好了,等今晚看过蛋,明天四叔和我就一块儿把这些鸡呀蛋的送到莆村去吧。”
老周头差点跳脚,“你连母鸡都买了?”
“买了,买了一百只,我问过大伯母了,一个鸡窝里放二十一二个蛋是最好的,多了反倒显得麻烦了,正好一户一只,到时候孵化了还能让它带小鸡,免得被天上的老鹰给捉去了。”
老周头问道:“你们花这么多钱算没算过能挣回来多少啊。”
“算了啊,”立君道:“我都跟他们说好了,给他们二十个蛋,最少要孵出来十六个小鸡,养到明年六月份时最少得成活十二只,只有成活了十二只和十二只以上,我们才是四六分,八只以上十二只以下,五五分,要是最后养活的在八只以下,那全是我们的。”
“养得差的,得还给我们一只母鸡,鸡蛋就算了,养得好的,明年还是给二十只种蛋,”立君道:“爷爷,买鸡蛋的时候我们都算过了,里头总共只有两百只公鸡,其余的全是母鸡,您算了一算,就算这两千只蛋最后只有一千只成了大鸡,我们五五分的情况下是五百只鸡,概率来算,公鸡大概有一百二十五只,剩下的三百七十五只就是母鸡,明年六月份它们就可以下蛋了,就算隔天才能下一个蛋,那一天最也有一百八十七只半,那五百只鸡都是我们的,他们下的蛋当然也全都是我们的,也就是说,只要十一天我们就能收回来两千只蛋了,还多了五百只鸡,您说赚没赚?”
第1670章
想出宫
老周头眼晕了,别说老周头了,便是这儿站着的老周家最机灵的周四郎都眼晕,中间一大段他们都没听明白,就听到了最后的数据,不,老周头连最后的数据都没记住。
立君继续慢悠悠的道:“而且,这只是第一年,到了第二年,我们还是出二十只种蛋,不约束他们自己出多少,反正不管多少,凡是他们养的鸡最后都要四六分给我们,包括蛋!”
“但其实,除了第一年我们花钱买了母鸡和鸡蛋,往后每一年我们都不必花钱,连力气都不用花费多少就能分得鸡和蛋,爷爷,您说划算不划算?”
老周头不由看向老妻,“立君算得准吗?”
钱氏哪儿知道?
她瞟了老周头一眼后道:“反正比你准。”
长一辈的基本上都算不出来这些数儿,因此周大郎看向一旁的大儿子,周立重忍不住挺直了脊背,硬着头皮道:“我,我得要算盘可能才算得出来……”
周大郎没说话,小钱氏早习惯了,家里就是几个女孩儿比较聪明,从他们这一辈儿就是。
看满宝比她几个哥哥聪明多少呀?
所以看着儿子和立君的差距,小钱氏一点儿也不伤心,总比他爹和他小姑的对比强多了吧?
屋里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钱氏道:“行了,既是满宝和立君的决定,那就听她们的,鸡蛋也买了,母鸡也买了,总不能再退回去吧?”
老周头也立即和蔼了起来,虽然大部分他都没听懂,但赚了的还是听懂了的,有的赚就好。
因为有刘老夫人带来的嬷嬷和丫鬟们的帮忙,她们总算在天黑之前把所有的种蛋都照过,确定都是好蛋以后,他们这才将箩筐摆好,决定明天装车送去莆村。
老周头叮嘱道:“路上慢点儿走,这鸡蛋不同它物,可不能磕着碰着。”
和他们一起走的周大郎周五郎应了一声,他们赶了两辆骡子车过去,正好把鸡蛋和母鸡都装上了。
立君是通过周五郎和一些商户及农户预定的母鸡,周五郎一边赶着骡车一边道:“我还以为那鸡你是替家里问的呢,还想说办酒席用不到这么多鸡呢,谁知道你竟是打着这个主意的。”
周立君突然想起来,“对了,六叔办酒席的鸡买了吗?”
周五郎就沉默了下来。
周立君见了便道:“完了,完了,明儿就是初七了,还来得及吗?”
周五郎想了想后道:“我们今天去今天回,明儿一早我出去找一找,家里来的客人应该不是很多,一桌两只鸡也就差不多了。”
周立君有不同的意见,“不会少吧,明儿下午小姑他们就休沐出宫了,他们朋友多,邀请的人肯定也多。”
不错,这会儿满宝正在崇文馆里请人呢,当然,她也不是谁都请的,就请一些她认为玩得比较好的,比如封宗平、易子阳,以及跟她脾气秉性还算对胃口的赵六郎。
赵六郎想着初八那天也没事做,而且周满现在住的那宅子曾经可是他们家的。
所以他点了点头,应下了。
赵六郎一应下,平时跟他玩得比较好的几个便扭头看向满宝,目光炯炯。
满宝对上他们的目光,迟疑了一下后问道:“你们要来吗?”
几人就顺势应下了。
一旁正无聊翻着书的几个同窗听了,便抬起头看了满宝一眼后道:“好歹我们也同是崇文馆里的人,也有同事之宜,干脆我们全馆的人都一块儿去吧。”
满宝张大了嘴巴。
但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其他人就已经应下了。
人家要来喝喜酒,满宝总不能将人拒之门外不是?只能应下了。
等出了食堂,满宝才扭头看向白善,“他们这是在交好我?”
白善点头,“不管你承不承认,反正现在大家看你就是太子的心腹,崇文馆里除了我们这九个是认真读书的外,其余人也都是太子那一边的,你这个心腹家里有喜事要办,作为同盟他们当然也要去了。”
满宝便琢磨起来道:“这收礼的代价有点儿大呀。”
白善不以为意,“算了,你人现在东宫里呢,澄清也没用,陛下信你是他的臣子,而不是太子的心腹就可以了。”
满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临出宫前去看一看皇帝,给他送送礼,再顺道帮明达和长豫公主说两句话。
不错,她们三人预定初七那一天和皇帝皇后申请出宫。
满宝最后花了钱从太医院里买了一些药材,然后调配了两个香包给皇帝和皇后。
她给俩人闻那淡淡的香味儿,还给古忠闻了闻,然后道:“这是助眠的,我看陛下和娘娘近来有些疲惫,是不是夜里没睡好?”
皇帝连连点头,“正是,也不知是为什么,就算没什么心事也睡不着。”
年纪大了都这样。
满宝没将这句话说出口,而是道:“这药包可以放在枕头底下,也可以挂在帐子上,是助眠用的。”
满宝还从袖子里取出一张药方来交给古忠,笑道:“这是方子,陛下和娘娘要是用得好,再去太医院里配就行。”
古忠接过方子,便细细地问起来,“这药包要多久换一次?”
“一旬再换就可以,不用太频繁。”满宝道:“都是很普通的药材,只是炮制的手法特殊些而已。”
这是莫老师找出来的小方子,和她分享时主要是告诉她药材的炮制方法不一样,起的药效也有很大的不同。
有些药材,甚至能直接拿来做香水,可在没有炮制彻底前,没人能闻到它身上浓烈的香味儿。
皇帝和皇后还是挺喜欢听周满说起这些医理的,因此气氛正好,皇帝还关心了一下太子妃的身体,得知太子妃和未来皇孙都很健康,他更满意了。
于是明达和长豫就趁着这功夫提出了想到宫外去玩一玩的事。
皇帝想也不想的道:“你们出宫去干什么?宫外一点儿也不好玩儿。”
明达道:“父皇说谎,您就常和舅舅偷溜出宫去玩儿,要是不好玩儿,您怎么会出宫去。”
皇帝就被口水给呛住了,剧烈的咳嗽起来。
第1671章
送礼
长豫看向明达,明达就上前抱住皇帝的胳膊摇了摇,“父皇,你就让我们出宫去玩一天嘛,正巧明儿满宝的六哥成亲,我们想看看外头百姓成亲的样子。”
皇帝就和皇后笑道:“明达现在都想成亲的事儿了,是不是我们明达想招驸马了?”
显然想糊弄过去。
“父皇……”明达摇着皇帝的胳膊,不乐意他这么支开话题。
皇帝看着明达满脸的期盼,心下一软,有些不忍拒绝起来,说起来,这两年明达都没怎么出宫玩过呢,而早两年她身体不好,出宫的次数也不多。
皇帝迟疑起来,便偷偷的看向皇后。
明达见了便知道父皇心里已经应了,立即转头去求母后,“母后,您就让我们出宫去玩一玩嘛。”
长豫不太敢和父皇撒娇,却敢和皇后撒娇,因此也上前抱住皇后的一条胳膊跟着一起求。
皇后笑问,“你们先老实交代出宫干什么去。”
她笑道:“以前也没见着你们念叨出宫去玩儿,怎么近来这么想出宫?”
明达和长豫就偷眼看向满宝。
满宝沉默了一下后道:“他们想去我家吃喜酒。”
皇后就问明达,“是这样吗?”
明达连连点头,道:“母后,我们也想去看一下民情。”
皇后看得出他们没说实话,思索片刻后道:“好吧,不过只能去一天,宫门落锁前必须回来,出宫后不许与百姓争利惹祸。”
俩人连连点头,恨不得把头都点掉。
皇后都答应了,皇帝更没有意见了,要不是他忙,他也想出宫去看一看的。
重阳节到了,今年京畿附近的百姓都不好过,朝廷决定今年将施恩长者的年龄放宽到五十岁,而年过七旬的还能进宫和皇帝吃顿饭,让皇帝安慰一下他们。
所以今年皇帝很忙。
明达和长豫低声欢呼起来,忍不住在帝后面前和满宝手拉着手离开。
皇帝看了以后便道:“明达和长豫少有同龄的朋友,既然这两年不打算给她们招驸马,不如再招几个女孩儿进宫来陪她们读书?”
皇后道:“现今她们每日也就读半日的书而已,外头和她们同龄的多半要说亲了,何必耽误了人家?”
皇帝却觉得这主意不错,“周满不是说,女子太早成亲有孕对子嗣寿命都不好吗?朕看世家权贵之女的确成亲过早了,既然宫里都推延几年说亲了,那外头自也可以推延几年。”
皇后就低声笑道:“你是怕她们太早说亲,而长豫她们太晚,把好女婿都抢走了吧?”
皇帝轻咳一声,不太自在的扭过头去,不过他的确是这个意思,总不能明达和长豫捡人家剩下的吧?
皇后自然也有些许私心的,也开始思考起这件事来。
明达和长豫已经拉着满宝跑远了,俩人和满宝商议起来,“明天我们在哪儿碰头?”
满宝道:“明天你们先自己去玩吧,我估摸得吃过了午食才能去找你们。”
长豫不解,“为什么?”
“我得看着我六哥成亲呀,我六哥午时去迎新娘,等我六哥六嫂拜过天地,我还得和我娘去招待一下邱家的亲戚,等吃过饭,应该已经过了未时了,所以你们先玩着儿,不用等我。”
满宝想了想后道:“只一件,你们可别跟人吵架打架,不然闯了祸,我也得吃挂落的。”
长豫保证道:“这个你放心,我和明达脾气都好着呢,不会与人吵架打架的。”
明达则道:“我倒对你六哥娶亲很有兴趣,我能不能去你家吃喜酒?”
满宝既想让她们去,又不想让她们去,于是叹气道:“你们是我的朋友,要是能去自然是最好的了;可你们又是公主,你们凤驾过来,所有的宾客都要跪迎。”
“什么凤驾不凤驾的?”明达道:“我们出宫是微服,又不是大张旗鼓的出去,不用特意迎接,你就和你家里人说我们是你的朋友就是。”
长豫是参加过世家贵女的婚礼的,但明达没有,她从小身体不好,一般除非帝后亲自带着,不然她是不能去人太多的地方的。
所以明达特别的感兴趣。
满宝想了想后道:“好吧,那你们明儿出宫先自己玩去,待午时再来我家,那会儿我六哥应该把新娘子迎回来了,你们正好凑热闹。”
“不用我们一开始跟着吗?”
满宝摇头道:“算了,你们难得出宫一次,总不能就看一次婚礼吧?”
满宝想想都替她们心疼,她每次旬休出宫都觉得日子好短,有好多好玩的没去玩儿,好吃的没去吃呢。
比如玄都观,护国寺,哪怕已经去过好几次了,再去也依旧高兴得很,每次都能逛出不一样的趣味儿来。
明达和长豫也很珍惜这一次出宫的机会,因此狠狠的点头应下了,觉得满宝果然是她们的知心人,连这个都想到了。
于是俩人转身回去就想了想拿什么礼物去参加婚礼,明达道:“我有一把孔雀扇,是前两年南藩进贡后三哥送我的,我转送给她。”
长豫则道:“我记着我的库房里有一张蜀锦桌屏,绣的是蜀竹,寓意节节高升,我当时觉着我是一个公主,要这个并没有什么用,但那桌屏又的确好看,就一直收着了,这会儿觉得正合适她,我就送她吧。”
俩人身边的姑姑听她们讨论了半天,忍不住笑道:“公主,喝喜酒送礼金就好。”
明达就道:“礼金是礼金,这份礼却是单独送给满宝的。”
长豫也点头,和明达对视一眼后道:“这样下次才好再开口出宫的事儿呀。”
姑姑们立即不说话了,宫女们则去帮着将她们说的这两样东西找出来,然后找了盒子装上。
她们不仅自己送礼,还跑去找太子和太子妃,告诉他们她们明天要去周满家喝喜酒的事儿。
太子妃如今身子重,走路更艰难了,闻言扶着宫女的手笑道:“那你们替我们也给一份礼好了。”
太子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但俩人跑去找三皇子时,三皇子则假装没听懂。
他最近在演武场里和武师傅习武,这也就算了,还要骑马,每日在马上的时间不少于半个时辰。
他感觉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然后他好累,因为人胖,肉又嫩,大腿内侧被磨得好疼,他现在不想见周满,也不想听到任何有关她的事,连名字都不想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