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0章

    第631章

    撞到人了

    他青筋暴跳,却没有将话说完。

    若是当年,这些人敢这般对他,分分钟被调出京城,死在沙场上,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可惜今非昔比,昔日荣光已是不在。

    薛平闭上眼睛忍了忍,慢慢将戾气平复下来。

    沈明一案中,回来陈辩的将领,已到京中了。

    只是他这一脑门官司,日日焦头烂额的,压根不敢去联系,有那群武将盯着,他能将赵忠之事悄无声息处理了,已算十分高明了,再做多余之事容易被发现。

    那些陈辩的将领,见情况不对,也不会蠢到联系他。

    互相当做不认识。

    不过很快,这样的境地就该结束了,等赵忠那蠢货伏诛的消息传出去,这些武将和百姓,应当就不会再针对他了。

    他手里一直捏有赵忠的把柄,否则他也不敢用这样的人。

    同时做此事前他也留了一手,他留手的人,在他的安排之下,今日去揭发赵忠,拿出种种证据,证明谋害皇嗣是赵忠所为。

    揭发之人,按他的吩咐,把很久以前赵忠与徐虎有过节之事抖落出来,指赵忠怀恨在心,才设计陷害徐虎和德妃。

    恰好,夏雷与赵忠是同乡,当年夏雷杀人被抓,彼时的赵忠还是小吏,经手了夏雷的案子,暗中将夏雷给放了,夏雷才得以入宫,捡了一条命。

    为报大恩,夏雷听从赵忠指使,借身份便利在后宫谋害皇嗣陷害德妃,事成之后,赵忠收到消息在前朝参奏徐虎父女,想置其死地,事后将苍澜院宫女冬雪全家灭口。

    做此事之前,赵忠已考虑到了事情败露的后路,提前做了另一个栽赃的局,留下了指向贵妃的痕迹,若事情不妙,被查了出来,查到的便是贵妃头上。

    故而事后夏雷暴露后,把谋害皇嗣的罪名全部指向贵妃,妄图让赵忠顺利脱身。

    薛平让人提供的,基本属实,经得起查。

    赵忠与徐虎有过节是事实,不过那只是一件小事,恐怕连徐虎都不记得跟赵忠有过交集,薛平正是利用了这件事,把过节放大了。

    而夏雷和赵忠的确是同乡,当年两人灭了一家七口,犯了人命官司,后夏雷被擒,在赵忠的忽悠下,把杀人大罪全部揽在了身上,最后赵忠偷偷将夏雷放了,再后来,这两人很幸运的遇到了薛平,是他给了他们活路,让一个走上了高官厚禄,另一个保他妻儿富贵。

    是他让这两人活了这么久,如今要报答他也是应该的。

    薛平不理会外头骑马追车莽夫的咒骂,也不理会路上时不时砸到车厢的烂菜梗,他静静在马车上闭目沉思,宽慰自己今日是最后一日。

    等赵忠谋害皇嗣这些事宣扬开来,他的女儿从加害者变成了受害者,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也就保住了清白,那些莽夫和愚昧的百姓,也不会再针对他了,甚至因为误会了他,而羞愧不已。

    想到此,他稍稍好过了些许,心中暗自打气,最迟明日,他便能扬眉吐气,在外头一定要稳住他的风骨,保持他被辱骂也不卑不亢的气节。

    待明日之后,他定要狠狠斥这些莽夫一通,上折子参他们一本,最好使得皇帝杖责他们一顿才好,以消他心头恶气。

    马车疾驰朝着薛府奔去,车后跟了个骑马咒骂的武将,薛平闭着眼睛想他的事。

    忽然,他觉得屁股下有些异样,似有什么东西硌人。

    他睁开眼睛,还没来得及伸手去查看,马车猛然一偏,外头传来勒马的声音,很快马车停了下来。

    他一把撑住旁边的把手,稳住晃动的身形,问道:“怎么回事?”

    难道有人拦车了?

    车夫急急道:“老爷,好似撞到个人了。”

    马车走的太快,刚才一块烂菜梗子抛了过来,他躲了一下,没看清前路,好像碰到了一个年轻人。

    薛平急怒交加,心中只想骂娘,真是屋漏又逢连阴雨,要是真碰伤了人,以那些莽夫和愚民的说法,恐怕他又多了一条十恶不赦的罪名,万一被碰的人是愚民之一,今日他就别想走了。

    若被堵在了这里,被砸一堆烂菜不算,兴许还被人讹上,怕就怕这些刁民,把他扭送去顺天府,解决起来是不难,但实在太恶心、太难堪了,无事一身骚,往后都是污点。

    车夫已跳下马车去解决此事。

    只是没什么用。

    一声怒喝声传来:“薛贼,还不下来!撞了人想装孙子?”

    “没错,就想派个下人来糊弄?好大的官威,你祖宗的,生儿子没屁眼的缺德玩意儿,这时候还敢摆谱,就该让本大爷盯着你,省得坏事做绝……”

    来了,果然来了!

    薛平握着拳头憋着怒火,满脸戾气。

    在掀开车帘的那一刹那,他表情却立即换成了愧疚谦逊的脸。

    还不等下马车,便见到了被撞的年轻人,正被一个眼熟的莽夫扶起,旁边是一个扶好的书篓。

    他愣了一下,这实在有些巧了,没想到如此有缘。

    不待他反应过来,旁边有人吼了一嗓子:“狗贼草菅人命啦,快来看啊!”

    他娘的,这些愚蠢的贱民,诬陷他上瘾了!

    薛平头回学那些武将,在心中爆了粗口。

    却见他面色毫无异样,仿佛没听见那句诛心之言,带上和善关切的表情:“小友可有大碍?”

    那名年轻人摇头:“多谢关心,无甚大碍,是某走路没留心,耽搁了老先生之行,实在抱歉。”

    说着朝薛平有礼的一拱手。

    年轻人身边的武将不干了:“你客气什么劲儿!明明是这老匹夫的马车差点撞了你,你还把错揽自己身上,你……”

    另一个武将赶了过来,正要搭腔。

    几人看清年轻人那一刹那,默默把到嘴的粗话咽了回去。

    哎哟他娘的,除了万岁爷,他们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骂一个字都仿佛是亵渎。

    方才吼“草菅人命”的那个百姓,正想跟着帮腔,看见年轻人的容貌,顿时激动起来:“他,他,他他他……”

    指着年轻人,仿佛有什么大发现,激动得直打磕巴。

    第632章

    归途风波(一)

    年轻人无奈地笑了一下,笑容如春风拂过,令人通体舒泰。

    那个老百姓当场觉得自己要晕了,远看远没有就近接触的好。

    年轻人对着武将作揖,真诚道:“多谢几位兄台相助。”

    先头说话的武将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不自在的笑了起来:“那什么,哈哈哈,也没什么,举手之劳而已。”

    看这像是读书人的年轻人,多有礼貌啊,还把他们当兄弟,再看看这老匹夫!

    这武将看回薛平,面上憨厚的笑戛然而止,险些忘了,这老匹夫撞了他新交的兄弟了!

    薛平忍住翻白眼与咒骂的冲动,不理会这些莽夫,接着和蔼可亲道:“是老夫的马车惊了小友,若有事,万不可忍着,不若一同随老夫回府,让府医诊治一二?”

    另一个武将急了:“兄弟,你千万别听这老匹夫的,他一肚子坏水,进了他的府还不是任他宰割,到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咱又不知情形,救不了你。还不如见官去,让他当场赔银子了事,钱货两讫。”

    “对啊,就这么办了!”

    说干就干,几个武将迅速得很,当场帮年轻人拎东西的拎东西,扶着年轻人的扶着,还有想去押薛平走的。

    年轻人紧走两步挡住,正要拒绝。

    他这一走,可就坏了。

    其中有胆大心细的武将,当即发觉不对了,勃然大怒:“狗贼,竟将我兄弟的腿脚撞跛了,拿命来!”

    说着卷起袖子就要动手。

    年轻人赶忙出声,解释了几句,好说歹说,又有先头那激动的百姓帮腔,总算把几个武将给制止了。

    年轻人擦了擦汗,再次拜谢众人,引得几个武将好感更甚,都开始勾肩搭背,与年轻人称兄道弟了。

    而薛平又气又怕,差一点,他就被这群莽夫当众殴打了,到时颜面何存?

    他是见过那种架势的,相信这群莽夫绝对会动手,而且正缺个由头!

    年轻人与武将解释通后,这才转头看回薛平,对他先头之言拒绝道:“多谢老先生,某不过不慎跌倒罢了,并无大碍。天色不早,家中记挂,某还需赶回家中,便不误老先生行路了。”

    薛平不由有些可惜,心中却对这个年轻人更有好感了。

    他知其所言是真,毕竟……

    罢了,先留个好印象,来日方长。

    此地不宜久留,谁知道待会儿这些不讲理的莽夫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他不再多说什么,理也不理旁边人的无理取闹,留下一句“若有事,随时来薛府找老夫,老夫绝不推脱”,便重新坐上马车,走了。

    周遭看热闹的百姓越聚越多,他们有人认出了年轻人,待年轻人十分友好,都亲切的上前问候,问有没有事,要是要见官,他们愿意作证,云云。

    几个武将更是想亲自送年轻人回去,却都被拒绝了。

    而且想起还有正事,他们只得遗憾作罢,临走前,与年轻人互通了姓名,约定改日再喝酒,这才肯走。

    莲沐苏看着远去的武将,和那快消失在眼前的马车,眼眸浮现一丝冷色。

    薛平——郭能的靠山!

    他收起冷色,一一谢过周围百姓,背起放在一旁的书篓,重新踏上归途,就在这时,旁边有人碰了碰他。

    他回头看去,很是疑惑。

    莲沐苏为何在此处,说来话长。

    今日一早,他如往常一般起身,梳洗完毕,活动筋骨,用了餐,如常拿起那几本孤本与那全白老人家新掉落的注释比照着看,感悟颇深。

    这个老人家见解卓尔不凡,不愧是历经三朝的人,每每遇到难处,看他的注释,莲沐苏便醍醐灌顶,得到新的启发。

    不过很可惜,注释只有半本。

    莲沐苏看得明白,剩下那半本,那个老人家定然是留在了手里,等着他去求取。

    这是留了一份诱饵,引着他前往。

    对此举,莲沐苏哭笑不得,老小孩,老小孩,说的便是这个老人家了。

    至于老人家的身份,他早已猜透,正是当朝德高望重的礼部尚书——范公。

    给他掉落孤本和注释,若他没猜错,这是想教导他,却因为他的重考结果未出,范公需避嫌,才跟做贼一般出现在他周围,等他跟过去,又远远走开。

    不过这老人家,已有好些时候没出现了,往常一日至少能见一次,这回间隔了起码有个两三日都没出现。

    莲沐苏渐渐将这些事抛诸脑后,入神地看起书来。

    巳时,仿佛发生了大事一般,国子监内人声渐渐沸腾起来,朝着莲沐苏所在之处,越来越大。

    有声音传来:

    “连兄真了不得,那卷子写得,绝了!”

    “外头的书院,很多学子都偷跑出来,就为了瞧一眼那卷子,顺天府外的告示处,垫着脚都看不到前头,人太多了。”

    “你没去贡院?那里才叫一个人多,都将外头的街道都堵了,连官兵都出动防止踩踏了。连兄的原稿展在了外头,被把守着,那手字,配上连兄的文章,那才叫一个绝!”

    “啊,真有此事?不能同你们去了,我去贡院外看看。”

    “去吧,我去得早,特地誊写了一份……”

    “在哪,给我!”

    “贾先生……”

    很快,贾监丞手里拿着一份东西,身后跟着一群学生,朝着他奔过来,口中大叫:“连老弟,过了,哈哈哈,过了,你过了!”

    莲沐苏放下手中的书,起身看过去,就看见一群激动得满脸通红的人兴奋地跑来,很快将他围住,七嘴八舌说着什么。

    听了半晌,原来重考的结果出来了,他写的卷子,六位评卷官皆评为甲等,六个鲜红的“甲”字写在每一张誊写的卷子上,张贴到了京中各处,听说同时还发往各州府,供天下人观看。

    他的原卷,则收录在京中贡院,以供后人瞻仰,这是历届状元才有的资格,因此虽不是状元,却还是百姓称为状元公。

    原卷此刻由官兵把守,在贡院外展出七日,贡院外头被堵得水泄不通。

    第633章

    归途风波(二)

    圣上亲自裁断,太原府乡试无舞弊之嫌,解元之名连慕实至名归,召太傅回京,同时太原府联名上书的秀才造谣生事、无故攀咬,即日起革除功名,二十年内不得再参加科举,还太傅和连慕清白,维护科举公平。

    等听这些消息,他心中浮起喜悦,圣上那关,他过了,他另一张卷子没有流出,定是圣上收了,真是太好了……

    结果出来后,他不必再待国子监,于是立即收拾了行囊,想马上回家去。

    小宝和家中不知如何了,虽一直有消息传来,可他还是不放心。

    只是想走,哪那么容易。

    从国子监的屋舍,走到国子监大门,这短短的一段路,竟然花了他一日。

    贾监丞和梁兄,无论如何都不肯让他走,如此高兴的大事,改日也不成,就要今日!

    国子监的其余先生和学子,更不肯让他走,围着他,与他热烈的交谈。

    在众人围着他之时,消失几日的秦祭酒回来了,一改往日清雅的面貌,儒雅的脸一脸邋遢,衣服上全是褶皱,颇有几分放荡不羁的模样。

    等回来见这么多人围着他,干脆宣布,国子监今日的课就让他来上,拉着他到崇文阁,定要他给国子监的学子,围绕“公”字,好好上一堂大课。

    无论贾监丞还是梁起,亦或者秦祭酒,国子监的每一个人,对他帮助良多。

    他没有拒绝,也明白秦祭酒的深意,正好自己有些余力,便应了所求。

    讲之前,他特地请人去国子监外找五生,跟家里报一声晚些回。

    这一待,就待了许久。

    临走前,国子监的人纷纷将他送出门口,这一看,又傻眼了。

    整个善学广场,人山人海,都是冲着他来的,普通老百姓有,学子也有,都是为了来看他一眼。

    听说还有等了一日的,久久不肯散去。

    见到国子监大门开了,这些人都围了上来,把大门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十分无奈,终于体会到了出名,也是负担。

    他朝着人群拜了一拜,劝了几句,同时在国子监的学子帮忙,还有贾监丞的“劝说”(恐吓)之下,人群纷纷散去。

    终于,他能归家了。

    为了避免麻烦,他特地绕到了国子监后门走,拒绝了秦祭酒派人送他回去的好意,独自背上行囊,踏上了归家之途,还特地挑了人少的道儿。

    只是没想到会碰到薛平。

    薛平的事,他已听说了,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梗在了他的心头。

    皇嗣出事了,其中牵涉了许多人,后宫之中薛平之女薛贵妃、徐大将军之女德妃都赫然出现其中。

    唯独有一人,仿佛被漏掉了,像是故意弱化了一般,几乎没有出现在京中众人的视野之中,那便是怀皇嗣的妃子。

    这个妃子,究竟是谁?如今又如何了?

    民间一概不知。

    小宝也没有来消息说过,希望是他多想了……

    带着隐忧,没有留神脚下的路,因此差点被薛平疾驰的马车撞倒,就有了先头那一幕。

    事情了结,他告别友好的百姓,朝着家中方向匆匆而去,却在此时,有人在他背后碰了碰他。

    他转头看去,便见一个穿着儒杉带着纶巾,浑身精瘦的老头儿,一脸惊喜地冲着他笑:“你可是连慕?我认识你。”

    莲沐苏疑惑了:“您是?”

    印象中,他从未曾见过此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